
一、图纸制作规范
1.图框
1.1 图纸及目录采用公司标准A3、A4图框2014版,A3图纸大小为420X297mm,A4图纸大小为297X210mm,标题栏大小180X32mm,每栏高度8mm;
1.2 标题栏中可修改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图纸名称、图号及图纸总张数及第几张,字体统一采用宋体、字高3mm、宽度因子0.75,对齐方式水平为居中、垂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居左、居中、居右;
2.图名及图号命名规则
| 图名 | 图号 |
| 图纸目录 | 2014GT8001.ML |
| 主接线图 | 2014GT8001.ZJX |
| 组屏图 | 2014GT8001.ZP |
| 通讯系统图 | 2014GT8001.TX |
| 电缆清册 | 2014GT8001.DL |
| 图号说明:项目生产指令号+代号 | |
2.2 成套设备图纸部分
| 图名 | 图号 |
| 主变保护屏屏面布置图 | 2014GT8001.JP1.PB |
| 图号说明:项目生产指令号+屏体名称代号+用途代号 屏体名称代号: 1、保护屏采用JP1表示(数字根据屏柜数量递增); 2、通讯屏采用TXP1表示(数字根据屏柜数量递增); 3、直流电源屏、电池屏采用DCP1表示(数字根据屏柜数量递增); 4、交流电源屏采用ACP1表示(数字根据屏柜数量递增); 5、机组LCU屏、公用LCU屏采用LCU1表示(数字根据屏柜数量递增); 6、测温制动屏、箱采用CW1表示(数字根据屏柜数量递增); 7、励磁屏采用LCP1表示(数字根据屏柜数量递增); 8、低压机组一体化柜、励磁及控制柜采用YTP1表示(数字根据屏柜数量递增); 9、控制箱采用KX1表示(数字根据屏柜数量递增); 10、其他屏体名称根据功能用途不同采用不同的代号表示。 用途代号: 1、屏面布置图采用用PB表示; 2、原理图采用YL表示; 3、元件接线图、屏柜端子排图用JX表示; 4、其他用途代号根据不同的图纸类型采用不同的代号表示; | |
3.1 设计范围
项目设计图应包含以下内容:图纸封面、图纸目录、电气主接线图、组屏图、系统图、屏体布置图、原理图、元件接线图、屏柜端子排图、电缆清册、屏体安装图。项目有外围设备的还应包含外围设备图纸。供内部采购使用的还包括面板开孔图和采购材料表。
3.2 屏面布置图设计规范
屏面布置图应包括:屏体正面布置、屏体背面布置、元件清单、标志框信息等部分。
屏体正面及背面布置图根据元件实际尺寸按照1:10的比例制作。外观尽量贴近实物,应考虑屏体安装后的整体协调与美观。
元件清单置于标题栏正上方,整体宽度为180mm,从左到右对应为:序号、符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对应宽度为:10mm、40mm、40mm、40mm、10mm、40mm。高度为5mm,字体采用宋体、字高3mm、宽度因子0.75。以上各栏字体对齐方式垂直居中,水平方向除序号和数量栏采用水平居中外,其它各栏采用左对齐方式,距离左侧边界2.5mm。
标志牌信息表整体宽度为80mm,分为序号、代号、名称三栏,宽度对应为10mm、20mm、50mm。高度105mm,行高5mm,首栏居中放置“标志牌信息表”几字,宋体、字高3mm、宽度因子0.7,下列标志栏20行,左侧序号垂直居中、水平居中放置,代号和名称栏文字,垂直居中、水平左对齐,距边线2.5mm。标志栏一个不够时可放置多个,单个放置时页面居中放置,多个时左右间距为20mm,整体页面居中放置。若页面右侧有设备清单占据,标示栏有多个时采用上下放置方式,间距20mm。
3.3 图纸目录设计规范
图纸目录为表格型式,CAD制作,图框模式按A4标准图框,包含:序号、名称、图号、规格、数量、备注六栏。各栏全部采用宋体为字体,字高3mm、宽度因子0.7,表格行高为5mm,各列宽度分别为10mm,50mm,50mm,10mm,10mm,50mm。序号栏、规格栏、数量栏文字采用垂直居中、水平居中对齐方式,其它栏采用垂直居中、水平靠左对齐方式,左边距2.5mm。
3.4 原理图设计规范
3.4.1电气原理图整体布局紧凑、美观,按类型可分为:电源回路、通信回路、电流信号回路、电压信号回路以及其他开关量信号回路;按电源可分为:强电回路、弱电回路;
常用电气元件符号一览表
| 电气元件名称 | 电气元件符号 | 电气元件名称 | 电气元件符号 | ||
| 新 | 旧 | 新 | 旧 | ||
| 继电器 | K | J | 继电保护跳闸出口继电器 | KOU | BCJ |
| 中间继电器 | KA(KC) | ZJ | 手动合闸继电器 | KCRM(KONM) | SHJ |
| 电压继电器 | KV(KVM) | YJ | 手动跳闸继电器 | KTRM | STJ |
| 时间继电器 | KT | SJ | 复归继电器 | KPE | FJ |
| 信号继电器 | KS | XJ | 闭锁继电器 | KLA(KCB) | BSJ |
| 瓦斯继电器 | KG | WSJ | 同期检查继电器 | KSY | TJJ |
| 合闸继电器 | KCR(KON) | HJ | 热继电器 | KR | RJ |
| 跳闸继电器 | KTR | TJ | 自动准同步装置 | ASA | ZZQ |
| 合闸位置继电器 | KCP | HWJ | 自动励磁调节装置 | AVR(AAVR) | ZTL |
| 跳闸位置继电器 | KTP | TWJ | 双电源切换装置 | ATS | |
| 电源监视继电器 | KVS | JJ | 按钮 | SB | AN |
| 事故信号继电器 | KCA | SXJ | 合闸按钮 | SBC | HA |
| 跳闸线圈 | YT | 跳闸按钮 | SBT | TA | |
| 合闸线圈 | YC | 复归按钮 | SBre(SBR) | FA | |
| 气动执行器 | YPA(YA) | 试验按钮 | SBte | YA | |
| 电动执行器 | YE | 紧急停机按钮 | SBes | JTA | |
| 闭锁开关 | SAL | BK | 起动按钮 | SBst | QA |
| 信号灯 | HL | XD | 自保持按钮 | SBhs | BA |
| 红色灯 | HR | 停止按钮 | SBss(SBS) | ||
| 绿色灯 | HG | 正转按钮 | SBF | ||
| 黄色灯 | HY | 反转按钮 | SBR | ||
| 蓝色灯 | HB | 紧急按钮 | SBE | ||
| 白色灯 | HW | 限位开关 | SQ | ||
| 声信号 | HA | 接近开关 | SQP | ||
| 光信号 | HS | 手动控制开关 | SH | ||
| 光子牌 | HL(HP) | GP | 时间控制开关 | SK | |
| 警铃 | HAB(HA) | JL | 液位控制开关 | SL | |
| 插座 | XS | 压力控制开关 | SP | ||
| 插头 | XP | 速度控制开关 | SS | ||
| 接触器 | KM | C | 温度控制开关,辅助开关 | ST | |
| 合闸接触器 | KMC | HC | 电压表切换开关 | SV | |
| 连接片 | XB | LP | 电流表切换开关 | SA | |
| 蓄电池 | GB | XDC | 控制开关 | SAC | KK |
| 压力变送器 | BP | YB | 转换开关 | SAH(SA) | ZK |
| 温度变送器 | BT | WDB | 测量转换开关 | SAM | CK |
| 液位传感器 | BL | 同期转换开关 | SAS | TK | |
| 温度传感器 | BH,BM | 自动同期转换开关 | 2SASC | DTK | |
| 电流表 | PA | 手动同期转换开关 | 1SASC | STK | |
| 电压表 | PV | 自动同期转换开关 | SSA2 | ZTK | |
| 电度表 | PJ | 自动开关 | QA | ||
| 有功功率表 | PPA(PW) | 刀开关 | QK(SN) | DK | |
| 无功功率表 | PPR(PR) | 熔断器 | FU | RD | |
| 负荷监测表(多功能仪表) | PM | 跌落式熔断器 | FF | ||
| 同期表 | S | 快速熔断器 | FUhs(FTF) | RDS | |
| 频率表 | PF | 避雷器 | F | ||
| 功率因数表 | PPF | 整流器 | U | ||
| 无功电流表 | PAR | 可控硅整流器 | UR | ||
| 触摸屏 | PC(PCM) | 变频器 | UF | ||
| 电容器 | C | 变流器 | UC | ||
| 电力电容器 | CE | 逆变器 | UI | ||
| 灭磁电阻 | RFS(Rfd) | Rmc | 霍尔电流互感器 | LE | |
| 分流器 | RW | 监控模块(直流系统) | PM | ||
| 电感(电抗)线圈 | L | 电动机 | M | ||
| 电流互感器 | TA | CT(LH) | 同步电动机 | MS | |
| 电压互感器 | TV | PT(YH) | 异步电动机 | MA | |
| 10KV电压互感器 | TV | SYH | 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 MW | |
| 35KV电压互感器 | TV | UYH | 鼠笼型电动机 | MC | |
| 110KV电压互感器 | TV | VYH | 电动阀 | YM | |
| 断路器 | QF | DL | 电磁阀 | YV | |
| 隔离开关 | QS | G | 电磁锁 | YL | |
| 电力变压器 | TM | B | 发热器件(电加热) | FH | |
| 同步发电机 | GS | TF | 照明灯 | EL | |
| 交流电动机 | MA | JD | 电加热器加热元件 | EE | |
| 直流电动机 | MD | ZD | 感应线圈,电抗器 | L | |
| 同期(待并)电压小母线 | WST(WVB) | TQMa,TQMb | 励磁线圈 | LF | |
| 同期(系统)电压小母线 | WOS(WVBn) | TQM`a,TQM`b | 消弧线圈 | LA | |
| 准同期合闸小母线 | 1WSC,2WSC,3WSC,1WPO,2WPO,3WPO | 1THM,2THM,3THM | 滤波电容器 | LL | |
| 控制电源小母线 | +WC,-WC | +KM,-KM | 电位器 | RP | |
| 信号电源小母线 | +WS,-WS | +XM,-XM | 热敏电阻 | RT | |
| 合闸电源小母线 | +WON,-WON (+WCL,-WCL) | +HM,-HM | 压敏电阻 | RPS | |
| 事故信号小母线 | WFA | SYM | 接地电阻 | RG | |
| 零序电压小母线 | WVBz | 放电电阻 | RD | ||
| 时钟同步装置 | GPS | 限流电阻器 | RC | ||
| 网络交换机 | Z | 热电阻 | RT | ||
|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 n | 电位器 | RP | ||
3.5元件接线图设计规范
元件接线图整体布局紧凑、美观,图纸元件布局位置与实际接线位置相符;屏柜内元件之间导线连接按功能可分为:电源线、通讯信号线、电流信号线、电压信号线、开关量信号线、模拟量信号线、地线,电源线采用红色及绿色1.5mm2软线,电流信号线采用灰色2.5mm2软线,地线采用黄绿色1.5mm2软线,其他信号线如无特殊要求均采用灰色1.0mm2软线;
(特注:内蒙电网内的项目计量电压回路采用2.5mm2硬线,电流回路采用4mm2硬线。)
3.6屏柜端子排图设计规范
公共端子XG1…n,其他各单元端子X1…n,例图如下:
二、图纸设计流程
1、根据合同、技术协议、技术评审记录、生产指令以及投标时确定的整体设计方案要求,收集外围接口设备技术资料,制作材料清单、制作屏柜面板开孔图。经设计、校核、审核并签字确认后能进行材料采购和屏体定制。
2、投标时确定的整体设计方案及项目最新反馈要求,制作屏面布置图、原理图、接线图、组屏图、通讯结构图、图纸目录、主接线图等全套图。总包项目电缆清册一并提供,所有图纸都必须经由设计、校核、审核至少三个环节并签字后才能正式生效,用于生产、调试、质检和发货。
特别说明:图纸设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校核、审核至少三个程序进行,并严格执行签字制度,未经签字的图纸一律不得用于生产、采购、发货、存档等环节。
3、设计变更流程
图纸经签字生效后由于设计原理及接线错误、设备型号更改、设计方案变更、合同变更等各种原因造成图纸更改,由设计人拟订工程设计变更单及生产指令(审定)设备变更单,详细说明变更原因和变更内容,并经部门主管及技术副总签字后再对图纸进行更改,并仍要严格执行设计、校核、审核签字的流程。本设计变更文件除设计部门留存外,另复印一份连同更改的图纸送交生产,换回错误图纸。
1.工程设计变更单例如:
工程设计变更单
| 工程名称 | |||||
| 生产指令号 | 变更时间 | ||||
| 工程设计变更内容 | |||||
| 拟 定 | 审 核 | 批 准 | |||
生产指令(审定)设备变更单
| 工程名称 | ||||||
| 生产指令号 | 变更时间 | |||||
| 变更内容 | ||||||
| 发 起 人 | 拟 定 人 | 审 核 人 | 批 准 人 | |||
全套图纸设计完毕后应对最后版本的全套图纸进行存档,图纸存档包括纸质资料的存档和电子档文件的存档,纸质全套图纸交营销部存档管理(存于对应项目档案盒中),电子版文件除技术部门在本人电脑及部门移动硬盘存档外,如有需要另由营销部领取U盘,在技术部拷贝后一并存档(存于对应项目档案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