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电网公司220kV录波器全检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试行)
Task Instructor of full check for 220kV fault recorders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2009-11-15发布 2009-11-15实施
广东电网公司发布
前 言
为规范220kV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检工作,全面改善继电保护定检工作局面,提高定检质量,实现流程化管理与标准化工作,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以《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800-2001)为基础,依据《南方电网作业指导书编写导则》(生[2008]19号)和《广东电网公司继电保护管理规定》(广电调继[2009]56号)进行编写。
本作业指导书的正文包括定检准备工作、工期、人员/仪器要求、安全措施、风险分析及预控措施、作业流程、定检项目、定检方法、质量和风险控制等内容,附录为广东电网220kV录波器装置定检记录,附录是本作业指导书不可分割的部分,具有与本指导书相同的效力。
本作业指导书作为参考编制的范本,各单位根据指导书的框架及具体内容按全检间隔编制出可应用于现场的作业指导书。指导书中的单装置调试部分,按照装置型号分别编制成多个装置检验模块,并作为附件于指导书范本外。装置检验模块同时也包含指导书与检验记录两部分,各单位在使用时可根据现场实际的保护配置,将装置检验模块中相对应的指导书内容与检验记录分别填入,形成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和检验记录。
广东电网继电保护定检的相关专业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本作业指导书所列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由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归口及解释。
目 次
广东电网公司220kV录波器全检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试行)
1.范围
1.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录波装置的检验作业。
1.2 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数字化变电站的录波装置检验。
1.3 现场工作中,除遵照本作业指导书外,还应遵守有关现场安全规定,并做好相关安全措施。
2.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261-2000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24-19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南方电网调[2003]10号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管理暂行规定
南方电网调〔2007〕5号 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
南方电网生[2008]19号 中国南方电网作业指导书编写导则
S.00.00.05/Q200-0008-0906-5840 广东电网公司继电保护管理规定
广电调继[2008]1号 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2007版
3.支持文件
装置说明书、竣工图、安装调试报告等。
4 .作业准备
4.1准备工作安排
| 序号 | 内容 | 标准 | 备注 |
| 1 | 检修工作前结合一次设备停电计划,提前做好检修摸底工作 | 摸底工作包括检查设备状况、反措计划的执行情况及设备的缺陷 | 填写附录1的1.1,1.2 |
| 2 | 开工前一天,准备好所需仪器仪表、工器具、最新整定单、相关材料、相关图纸、上一次试验报告、本次需要改进的项目及相关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工器具应试验合格,满足本次施工的要求,材料应齐全,图纸及资料应附合现场实际情况 | 填写附录1的2.1 |
| 3 | 按现场实际情况(定检性质、工作范围)编写作业指导书及检验记录表格。 | 作业指导书要求与现场实际对应。 | 填写附录1的2.2 |
| 4 | 根据本次校验的项目,全体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作业指导书,熟悉作业内容、进度要求、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 | 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明确本次校验工作的作业内容、进度要求、作业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 | |
| 5 | 根据现场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落实二次回路措施票和工作票 | 工作票应填写正确 | 填写附录1的2.3 |
| 6 | 开工前,填写录波设备定检前后状态对照表 | 认真核对现场并进行记录,工作全部结束后应依照表格进行恢复工作并进行记录 | 填写附录1的3 |
工作计划时间: 1天
4.3工器具
| 序号 | 名称 | 规格/编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专用转接插板 | 块 | 2 | ||
| 2 | 组合工具 | 套 | 1 | ||
| 3 | 电缆盘(带漏电保安器) | 220V/380V/10A | 只 | 1 | |
| 4 | 三相刀闸 | 380V/15A | 把 | 1 | |
| 5 | 计算器 | 函数型 | 只 | 1 | |
| 6 | 兆欧表 | 1000V、500V | 只 | 各1 | 在有效期内 |
| 7 | 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仪(含笔记本电脑) | 微机型 | 套 | 2 | 在有效期内 |
| 8 | 数字式毫秒计 | 702—2型 | 台 | 1 | 在有效期内 |
| 9 | 钳形相位表 | 100V/400V | 只 | 1 | 在有效期内 |
| 10 | 电烙铁 | 25W | 支 | 1 | 带接地线 |
| 11 | 试验接线 | 套 | 1 | ||
| 12 | 电桥 | 只 | 1 | 在有效期内 | |
| 13 | 光功率计 | 只 | 1 | ||
| 14 | 数字万用表 | 四位半 | 只 | 1 | |
| 15 | 模拟断路器操作箱 | 只 | 2 |
5 .安全风险分析及预控措施
注:本作业指导书仅列出了部分安全风险分析和安全预控措施,仅作为举例说明之用。请各单位结合自身情况自行编写。
5.1 防止人身触电
| 序号 | 类别 | 安全风险分析 | 安全预控措施 |
| 1 | 误入带电间隔 | 防止走错间隔造成人身或设备伤害 | 工作前与运行人员共同确定工作地点,核对设备双编号,相邻的运行设备应有明显的隔离措施,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工作班成员进行工作范围的交底,专人监护。 |
| 2 | 电源的使用 | 使用试验电源盘没有漏电开关 | 1、必须使用装有漏电保护器的电源盘。 |
| 2、螺丝刀等工具金属裸露部分除刀口部分应外包绝缘。 | |||
| 接、拆低压电源 | 3、接拆电源必须在电源开关拉开的情况下进行。 | ||
| 4、临时电源必须使用专用电源,禁止从运行设备上取得电源。 |
| 序号 | 类别 | 安全风险分析 | 安全预控措施 |
| 1 | 误碰 | 误碰运行设备 | 1、工作前要先熟悉屏内运行设备相关或带电接线。 |
| 2、分合开关及投切保护、操作电源空气开关或保险必须由值班员操作。 | |||
| 3、切换前交流电压、直流电源及联跳运行断路器出口回路压板、端子排用绝缘胶布封好。 | |||
| 4、清尘时使用绝缘工具,不得使用带金属的清扫工具。 | |||
| 5、进入内嵌式录波屏时,金属器具不得误碰屏内接线,拉合保护屏时不能用力过大,以防造成厂家屏内配线松动、断裂或使录波装置震动。 | |||
| 2 | 误整定 | 防止误整定定值 | 1、工作前应确认最新定值单,打印一份运行定值留底。 |
| 2、定值调整后应与值班员核对无误,并打印一份定值附在录波装置校验记录后。 | |||
| 3 | 误接线 | 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及图纸如有错误,可能造成做安全技术措施时误跳运行设备 | 必须具备与现场设备一致的图纸。工作前须再次核对确认图纸与现场情况一致。 |
| 拆除二次回路接线时,易发生遗漏及误恢复事故;隔离不当造成PT短路和CT开路 | 1、严格执行技术措施单,不跳项,漏项;严禁CT开路;加入试验电压应先用万用表测量确无电压。 | ||
| 2、接、拆二次线至少有两人执行,并做好记录。 | |||
| 3、试验接线要经第二人复查后方可通电。 | |||
| 拆动二次接线(特别是端子外侧接线),有可能造成二次交、直流电压回路短路、接地 | 拆动端子前应当先核对无误;接线解除开后当用绝缘胶布包好,并做好记录。 | ||
| 防止试验电流加入运行设备 | 试验的电流、电压回路与运行设备的电流电压回路应有明显断开点,与运行设备连接的端子排应用红色绝缘胶布封好,防止试验电流、电压加入运行设备引起误动,特别注意后级串接的电流回路。 |
| 序号 | 类别 | 安全风险分析 | 安全预控措施 |
| 1 | 其他 | 人身静电造成录波装置集成电路芯片损坏 | 1、拔插插件时装置必须停电,同时释放手上静电后方可进行。 |
| 2 | 进行精度测试时,长期加入大电流损坏录波装置或试验装置 | 2、电流:通入10Ie时,不能超过10s。 | |
| 3、电压:通入1.4Ue时,不能超过10s。 | |||
| 3 | 摇测绝缘造成母差保护或安稳装置误动 | 4、在录波装置全检过程中,不得进行母差保护、安稳装置的绝缘检查及使用和电流的保护装置。 | |
| 4 | 断开或投入电源顺序错以致空气开5173越级跳闸 | 5、断开录波装置、操作、通风电源空气开关或取下保险时,要先断开分级电源,再断开总电源,投入时顺序相反。 | |
| 6、若有空气开关跳闸时,要先查明原因后方可送电。 | |||
| 5 | PT空气开关应当断开,防止试验电压反充电 | 7、断开PT二次空气开关或保险。 | |
| 8、试验时,如要加入交流电压,要先测量电压回路确无电压。 |
7.作业内容及检验方法
7.1外观检查,保护定值、版本与校验码核对
| 序号 | 作业内容 | 检验标准或要求 | 质量和风险控制措施 | 备注 |
| 1 | 录波装置外观检查,清扫灰尘 | 1.屏体、装置、电缆、按钮标识命名正确、完整、清晰,与图纸资料吻合; 2.打印机、按钮应安装牢固、接触良好、操作灵活可靠; 3. 端子排及接线检查应紧固可靠、无积尘受潮及放电痕迹。 | 检查前应先断开交流电压回路,后关闭直流电源,清尘时使用绝缘工具,不得使用带金属的清扫工具 | 填写附录2的1.1 |
| 2 | 打印录波装置定值,版本号及校验码 | 1 .打印录波装置的定值并与最新定值进行核对; 2. 特别要核对装置内部参数整定部分; 3. 对装置的定值与定值单不符部分核对不符原因; 4. 核对版本号及校验码,与定值单或上级部门发文要求相符。 | 严格按照定值表要求逐项仔细核对,防止在定值打印及核对过程中对整定定值的误修改 | 填写附录2的1.2、1.3 |
| 序号 | 作业内容 | 检验标准或要求 | 检验方法 | 质量和风险控制措施 | 备注 |
| 1 | CT回路绝缘检查 | 1、CT的全部二次回路对地的绝缘(母差、安稳等涉及运行设备的回路除外),使用1000V摇表,阻值大于2MΩ。装置本体应大于10 MΩ。2、接、拆二次线至少有两人执行,并做好记录。 | 1、在录波屏的端子排处将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 2、将电流回路的接地点拆开。 3、用1000V摇表测量回路对地(屏板)及各相间的绝缘电阻。 | 1、杜绝检测过程中将试验电压加入运行设备,如安全稳定装置、母差、备自投、PMU装置等;2、WGL9000绝缘电阻测量时,应拔出ARM单元插件。 3、应确认电流回路中无电流,摇表接地端可靠接地,工作人员必须站在绝缘垫上、戴线手套。 | 填写附录2中的1.5 |
| 2 | 交流电压回路绝缘 | 使用1000V摇表,阻值大于2MΩ。 | 1、本工作进行前应先量取电压,确保没有电压后才能进行。 2、在录波屏的端子排处将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 3、用1000V摇表测量回路对地(屏板)的绝缘电阻。 | 确认电压回路不带电压且未并入其它回路,摇表接地端可靠接地,工作人员必须站在绝缘垫上、戴线手套。 | 填写附录2中的1.5 |
| 3 | 直流回路绝缘 | 1、24V直流回路用500V摇表,阻值大于2MΩ; 2、110V/220V直流回路使用1000V摇表,阻值大于2MΩ。 | 1、本工作进行前应先量取电压,确保没有电压后才能进行。 2、只对地摇绝缘,不解线,带装置插件摇绝缘。 | 摇表接地端可靠接地,工作人员必须站在绝缘垫上、戴线手套。 | 填写附录2中的1.5 |
| 4 | 信号回路 | 使用1000V摇表,阻值大于2MΩ。 | 只针对主控室至开关场的二次信号回路。 | 摇表接地端可靠接地,工作人员必须站在绝缘垫上、戴线手套。 | 填写附录2中的1.5 |
| 序号 | 作业内容 | 检验标准或要求 | 检验方法 | 质量和风险控制措施 | 备注 |
| 1 | 直流供电电源检查 | 1、直流Ⅰ、Ⅱ段母线不并列运行; 2、互为冗余配置(如有)的两套录波器的直流供电电源取自不同直流母线段。 | 对相应空开进行拉合试验确认。 | 1、备应有明显的隔离措施,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工作班成员进行工作范围的交底,专人监护。 2、进入内嵌式保护屏时,金属器具不得误碰屏内接线,拉合录波屏时不能用力过大,以防造成厂家屏内配线松动、断裂或使录波装置震动。 | 填写附录2中的1.6 |
| 2 | 电流互感器接地点检查 | 1、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并且只能有一点接地。的、与其他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宜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也可在控制室一点接地,但考虑到运行安全,建议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 2、分别在录波屏处与开关场处核实各CT没有两点接地。 | 通过绝缘检查可完成该项目 | 1、携带相关二次回路图纸现场核对。2、认真核对设备和回路编号,正确使用万用表。 | 填写附录2中的1.6 |
| 3 | 电压互感器接地点检查 | N600需要连通的,在控制室一点接地,一般不在录波屏接地。 | 填写附录2中的1.6 | ||
| 4 | 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点检查 | 各熔断器(或自动开关)选择性正确,其中自动开关脱扣电流应试验确定;回路中各一次设备辅助触点接触正确。 | |||
| 5 | 开关量接入检查 | 任意保护的逻辑功能出口跳闸,均应在录波图的开关量中反映。对于出口的单一逻辑功能,宜单独接入录波。对于多项逻辑功能共用多组出口继电器的,可选用一组开关量接入录波器; 传送闭锁式命令的专用收发信机的收信输出、保护的发(停)信信号,均应接入录波器。传送允许式命令和远跳命令设备的录波宜参照接入; 220kV及以上的开关,每相开关的跳、合位均应分别录波,宜选用开关辅助接点接入; 应考虑接入操作箱中的手跳、三跳、永跳继电器的接点变位情况,便于事故分析; 保护跳闸、开关位置等重要开关量的变位应启动录波。 | 填写附录2中的1.6 | ||
| 6 | 其它反措 |
本段内容见《装置检验模块》,请有关单位根据实际的保护配置,将装置检验的内容填入,形成完整的作业指导书。《装置检验模块》细分录波器装置进行编写,如SH2000、RCS-901、RCS-923、CSC-101等,各单位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可将根据自身管理水平对指导书内容进行细化。
7.5端子紧固
| 序号 | 作业内容 | 检验标准及要求 | 备注 |
| 1 | 屏内端子紧固及图纸核对 | 1、防止误碰,接线正确,防止力度过大,注意随身金属器件,螺丝刀使用绝缘材料包扎好,只能外露刀口部分; 2、特别针对电压、电流、开入量等回路重点紧固及图纸核对。 | 填写附录2的2 |
| 序号 | 作业内容 | 检验标准或要求 | 备注 |
| 1 | 检查临时拆接线有恢复 | 确保恢复所有临时拆接线,确保接触良好、牢固。 | 填写附录2的3,4 |
| 2 | 核对定值 | 与最新定值核对,准确无误。 | |
| 3 | 录波文件清理 | 将录波文件备份后在数据库中删除。 | |
| 4 | 向运行人员交底检验情况 | 检验情况尤其是设备缺陷必须向运行人员交代清楚,并填写设备运行维护工作记录。 | |
| 5 | 恢复后查看电流电压采样 | 电流电压采样值应满足误差要求。 |
220kV 变电站 220kV 录波器
定检记录(工作前准备)
批 准:
审 核:
检查负责人: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1 .设备情况
1.1 一次设备状态
| 序号 | 设备名称 | 状态 |
| 1 | 一次设备 | 一次设备是否按正常运行方式运行? |
| 序号 | 屏号 | 屏内配置 |
| 1 | P kV录波装置屏 | 录波装置: |
工作负责人: 工作计划时间: 天
2.1 资料准备
| 序号 | 项目 | 工作要求 | 检查结果 | 检查人 |
| 1 | 检查图纸资料 | 本次工作涉及的图纸资料齐全 | 间隔二次施工图纸 | |
| 2 | 检查历史检验记录 | 本次工作涉及的历次检验记录齐全 | ||
| 3 | 检查运行资料完备 | 1、是否需同时更改定值。2、查阅缺陷处理记录,有无待处理缺陷。3、查阅回路更改记录,图纸是否相应更改。4、检查反措执行记录,有无未执行反措。 | ||
| 4 | 检查工器具 | 仪器仪表、工器具应试验合格,满足本次施工的要求,材料应齐全 | ||
| 5 | 熟悉图纸,必要时现场勘查 | 1.明确CT各绕组的走向情况。2.明确电压回路的走向情况。 |
| 序号 | 项目 | 工作要求 | 检查结果 | 检查人 |
| 1 | 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定检验记录表格 | 参考本范本编制作业指导书,检验记录表格应项目完整、内容清晰,并可直接反映出检验结果及实验人员。 |
| 序号 | 项目 | 工作要求 | 检查结果 | 检查人 |
| 1 | 初拟二次回路措施单 | 工作前分析危险点初拟二次回路安全措施单。 | ||
| 2 | 编写工作票 | 依照有关规定正确编写工作票 |
| 序号 | 项目 | 定检前状态记录 | 定检后状态核对 | 备注 | 检查人 |
| 1 | 已拆接线、已切除连片 | 对照检查安措票与临时拆解线记录 |
220kV 变电站 220kV 录波器
定检记录
批 准:
审 核:
检查负责人: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1.1 外观检查
| 序号 | 内容 | 检查结果 | 检查人 |
| 1 | 录波屏体及屏内设备 | ||
| 2 | 端子箱 | ||
| 3 | 控制电缆 | ||
| 4 | 二次回路接线 |
| 序号 | 内容 | 检查结果(√) | 检查人 |
| 1 | 定值输入 | ||
| 2 | 定值固化 | ||
| 3 | 失电保存 | ||
| 4 | 打印功能 | ||
| 5 | 核对定值单 | ||
| 6 | 区号 |
| 序号 | 装置型号 | 程序版本 | CRC校验码 | 程序形成时间 | 检查人 |
| 1 |
| 序号 | 检验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结果(√) | 检查人 |
| 1 | 正常工作状态 | 各项电压输出在允许范围内 | ||
| 2 | 自启动性能 | 自启动性能正常 |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结果(单位MΩ) | 检查人 |
| 1 | CT回路绝缘检查 | ||
| 2 | 交流电压回路绝缘 | ||
| 3 | 直流回路绝缘 | ||
| 4 | 信号回路 |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结果 | 检查人 |
| 1 | 保护直流供电电源检查 | ||
| 2 | 电流互感器接地点检查 | ||
| 3 | 电压互感器接地点检查 | ||
| 4 | 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点检查 | ||
| 5 | 开关量接入检查 | ||
| 6 | 其它反措 |
参见《装置检验模块》
2、端子紧固
| 序号 | 作业内容 | 检查情况 | 检查人 |
| 1 | 屏内端子紧固及图纸核对 | ||
| 序号 | 内容 | 结果(√) | 检查人 |
| 1 | 检查临时拆接线有恢复 | ||
| 2 | 核对定值 | ||
| 3 | 录波文件清理 | ||
| 4 | 向运行人员交底检验情况 | ||
| 5 | 恢复后查看电流电压采样 |
| 试验日期 | 试验负责人 | 审核人 | |||
| 试验人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