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组织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定:
编制日期:
*******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惠深高速公路惠州段加宽改扩建工程**段项目部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施工交通组织原则 3
三、交通组织管理目标 3
四、交通组织方案 3
五、交通组织管理 6
六、交通组织施工的具体措施 8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0
八、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11
K25+576涵洞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惠深高速公路惠州段加宽改扩建工程土建工程S2合同段,根据目前的施工计划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对K25+576涵洞的改扩建进行施工。由于惠深高速公路车流量大,在施工中不允许中断交通要求,为了确保施工期间车辆安全畅通通行,必须尽可能缩短时间并将对原公路行车干扰降至最低程度,以确保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段在施工期间采用改变交通流向、车辆速度等方式,对施工作业区实行交通管制工作制订以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 本交通组织方案为保证K25+576涵洞的改扩建施工。为满足变道行车的安全的需要对现路面进行临时改造:K25+530~K25+570匝道出收费站车道浇注临时混凝土路面,作为第一阶段的左幅施工;K25+490~K25+560、K25+620~K25+680分隔带作为惠州往深圳方向的变道开口。(详见:K25+576左、右幅涵洞施工交通管制示意图1、2)
二、施工交通组织原则
2.1、施工交通组织原则为:确保交通车道畅通无阻,车辆的通行安全,施工不妨碍当地企业的生产及居民的生活。
2.2、、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布设施工区域的温馨提示、施工围栏、施工警示标志,改道提示标志,改道导向等交通设施。
三、交通组织管理目标
3.1、交通组织管理目标为: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把交通疏导工作做细做好,贯彻始终,实现施工、交通双顺利。在施工期间保证车辆顺利通行。
四、交通组织方案
4.1、施工区安全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
在施工路段摆设的各种安全标志和交通安全措施必须符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和1998年8月2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GA182-1998)的要求。
4.1.1、保证施工作业区封闭的规范性。
4.1.1.1、施工作业区的封闭:
4.1.1.1.1、施工作业区主要包括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
①、警告区:警告区长度不得小于1600米。警告区内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有关标志,第一个警告标志到下一个标志的距离不得超过300米,最后一个标志离上游过渡区的第一个渠化装置的间距不得小于150米,其余各标志的间距在100~300米之间。警告区内应设置速度标志,前方施工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改道施工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
②、过渡区:分为上游过渡区和下游过渡区。当车辆行驶至上游过渡区时,车速应小于60Km/h,该区长度不小于90米。在上游过渡区应设置禁止驶入标志,下游过渡区的长度应大于30米,并在过渡区与作业区的交界处设置减速带。
③、作业区:作业区是工作人员活动和工作的地方,其长度一般根据施工的需要而定。车道与作业区之间设置隔离设施,如反光锥,作业区布置预留工程车安全的进、出口。
④、终止区:终止区的长度不小于30米。在终止区的末端,设解除标志。
4.1.1.2、按规定设置各种交通标志
4.1.1.2.1、警告标志
①、前方施工标志:设在警告区离施工作业区的1600m、800m、300m处分别设置施工标志牌。
②、前方车道变窄点标志:设在变窄点前不小于300m处。
③、通行标志:设在通行路段前不小于300m处。
4.1.1.2.2、警示标志
①、前方变道标志:设在需要绕行的车道进出处前不小于200m处。
②、各种直行、转弯和单向行驶标志:设在需要直行、转弯和单向行驶路段前200m处。
4.1.1.2.3、渠化装置和路面标线
①、路标:是组成渠化渐变区的主要渠化装置,也常用作分隔车道。路标必须从过渡区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间距为10~20m,作业完成后,必须逆着车流方向拆除。
②、交通安全带:是宽度为10m的塑料带。带有红白相间色,且有反光功能。交通安全带与锥形路标组合在一起使用,用于分隔车流车道与作业区。
③、导向标;设在车流方向改变的地方。
④、路栏:设在需要分离车流的地方。
4.2.1.3交通疏导设施要求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禁止超车 | Φ1000 | mm | 4个 | 全套按高速公路国标进行布置及制作 |
| 2 | 50km | Φ1000 | mm | 4个 | |
| 3 | 向左改道 | 1500×500 | mm | 2个 | |
| 4 | 向右改道 | 1500×500 | mm | 2个 | |
| 5 | 车辆慢行 | 1500×500 | mm | 2个 | |
| 6 | 导向箭头牌 | 1500×500 | mm | 4个 | |
| 7 | 单导箭头牌 | 800×600 | mm | 12个 | |
| 8 | 太阳能导向灯 | 1800×900 | mm | 5个 | |
| 9 | 太阳能慢行黄闪灯 | Φ400 | mm | 2个 | |
| 10 | 高速公路水马 | 1500×900×200/450mm | 个 | 200个 | |
| 11 | 反光锥 | 4.3kg,H=750mm | 个 | 200个 | |
| 12 | 混凝土 | C35 | 立方 | 300 | |
| 13 | 路基回填 | 碎石 | 立方 | 840 |
4.2.1.5、施工现场封闭程序:
①、交通维护人员在交通导向车的配合下,在警告区设置临时性警令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及标线。
②、交通维护人员在安全标志车的配合下,从上游过渡区开始位置用反光锥进行施工作业区封闭,包括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
③、在上游过渡区设置交通标志,在下游过渡区设置交通标志,同时设置醒目标志禁止其它非施工车辆误入交通管制范围。
④、在交通安全车的配合下,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工作区间。
4.3双向车流的隔离与交通管制封闭措施摆放的方式:水马和反光锥相互间隔(直线车流段:水马与水马之间的间距5m,中间隔着1个反光锥。变道转弯段:水马与水马之间为连续摆放。);分隔带与边板为永久混凝土防撞栏或永久波形防护栏,详见交通管制图;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排查不安全因素,确保行车和施工的安全,同时负责本施工段落的交通疏导任务。
五、交通组织管理
5.1、组织管理措施
5.1.1、现场交通管制协调领导小组姓名及联系方式
| 序号 | 单位及名称 | 姓 名 | 联系电话 | 职 务 | 备 注 |
| 1 | 主任 | 组长 | |||
| 2 | 副总经理 | 副组长 | |||
| 3 | 大队长 | 副组长 | |||
| 4 | 大队长 | 副组长 | |||
| 5 | 副大队长 | 组员 | |||
| 6 | 队长 | 组员 | |||
| 7 | 副大队长 | 组员 | |||
| 8 | 中队长 | 组员 | |||
| 9 | 中队长 | 组员 | |||
| 11 | 经理 | 组员 | |||
| 12 | 总监 | 组员 |
协调工作小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表
| 序号 | 单位及名称 | 姓名 | 联系电话 | 职务 | 备注 |
| 1 | 主任 | 组长 | |||
| 2 | 副大队长 | 副组长 | |||
| 3 | 副大队长 | 副组长 | |||
| 4 | 队长 | 组员 | |||
| 5 | 中队长 | 组员 | |||
| 6 | 交通管理部经理 | 组员 | |||
| 7 | 总监 | 组员 | |||
| 8 | 安全主任 | 组员 | |||
| 9 | 项目经理 | 组员 | |||
| 10 | 项目副经理理 | 组员 | |||
| 11 | 总工程师 | 组员 | |||
| 12 | 工程师 | 组员 | |||
| 13 | 交管员 | 组员 |
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经理部各生产部负责人为组员的交通安全领导管理机构,负责全标段的交通安全检查和监督指导,负责安全制度的执行和督促检查。制度和措施的具体执行,并将执行结果向上一级安全领导机构汇报。形成上下统一,协调一致的安全管理体系。
交通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六、交通组织施工的具体措施
6.1、把交通疏导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切实做到领导集中精力抓,岗位协调配合抓,协助交警主动抓。通过与业主协助,与路段交警、路政部门及当地基层组织密切合作,成立联合交通疏导协调小组,定期碰头,互通情报,共同研究,联手解决交通疏导中碰到的难题。
6.2、施工过程中保证沿线车辆通过工地不受影响,如有矛盾,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解决。
6.3、项目部每周召开一次协调小组联席会议,分析情况,研究措施,主动争取交警的指导与支持。
6.4、在路口、急弯处设立交通疏导执勤岗,选配责任心强的员工身穿反光标志服担任执勤员,做到交通疏导全天候管理。并在路口处设立明显的交通标志,以方便车辆通行。
6.5、按照“规定”要求设立交通标志,提醒司机放慢速度行驶,注意交通安全,安全通过施工区域,并对交通标志进行经常的检查维护。
6.6、设置交通值勤看守人员,专门负责轮班看管、巡查施工控制区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防止被盗、丢失或人为破坏。并负责及时维修标志和设施,保证施工期间标志、设施始终保持齐全、有效。
6.7、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建立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各级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法令和规章制度。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建立事故汇报制度,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立即报告上级
主管部门和当地交警部门并通知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按有关法规程序和“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惠深高速公路加宽改扩建工程S2合同段施工现场交通安全领导小组
6.8、制订安全奖罚办法
6.8.1、明确责任,把交通安全工作严格对应各有关岗位的考核。奖(罚)金额在各单位当月验工计价中兑现。
6.8.2、各岗位同专职安全员签订安全责任目标合同,与其工资、奖金挂钩,奖罚金额在其当月收入中兑现。
6.8.3、落实各岗位交通安全行政责任制,对交通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按责任大小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是关系到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头等大事,施工安全是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保证,抓施工生产必须抓施工安全,通过安全宣传、教育,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发现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7.2、安全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安全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工程安全技术的第一责任人,项目副经理是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下设安全部,具体负责现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各施工班组设专职或兼职的安全员,负责本班组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7.3、施工安全的有关管理制度
①、坚持安全教育,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逐条学习,安全办公室每月组织职工、民工进行一次安全学习。
②、坚持施工安全评定、奖罚:每月底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大检查活动,进行评比、奖罚。
③、事故的处理:凡发生各种事故必须及时上报、及时抢救。
7.4、安全措施
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求施工操作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章操作,不得蛮干;在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尚未得到妥善处理时,不得强行施工。
②、安全劳动保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衣。施工时严禁穿拖鞋。
③、严格执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定期检查复审、考试。特殊工种包括电工、电焊工、司机及机械工等。
④、制订各种作业操作规程。
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评比。
⑥、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做好防雨工作。
八、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8.1、协助路政大队加大施工路段巡查工作,巡查发现任何道路交通阻塞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并疏导车流,同时通知监控中心和有关部门。
8.2、施工单位现场安全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必须穿着有“安全员”字样的反光衣,负责检查施工路段安全设施的摆放。对发现任何道路交通阻塞必须及时通知路政大队和有关部门。
8.3、当施工路段出现交通事故时,协助路政大队和交警部门及时进行抢救工作。
8.4、当施工路段车流量大的情况下,先撤离施工路段放车通行,待恢复交通后再进行布设施工路段。
8.5、进行施工作业时,应顺着交通流方向设置安全设施。当作业完成后,应逆着交通流方向撤除为养护维修作业而设置的有关安全设施,恢复正常交通。
8.6、事故处理程序:发生事故塞车→安全员通知交警与路政→处理协调疏导→分段截流、撤离施工→放车通行恢复交通。
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名单:
| 序号 | 姓名 | 联系方式 | 职务 | 备注 |
| 1 | / | / | 组长 | |
| 2 | / | / | 副组长 | |
| 3 | / | / | 副组长 | |
| 4 | / | / | 组员 | |
| 5 | / | / | 组员 | |
| 6 | / | / | 组员 |
9.1、施工过程中所使用道路及施工占用地范围内的清理、拆除工作。在施工完毕以后,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地段及施工范围进行清理,恢复原有环境,维护环境原状,保证环境不被破坏。
9.2、施工占用或被损坏的原有道路设施包括绿化设施在施工完毕后,进行维修并恢复原状,保持原有道路功能。
9.3、施工临时标志和交通设施的拆除、恢复原貌工作:
9.4、在施工完毕后,先行清理路面所遗留的杂物,恢复安装道路原有标志,恢复原有路貌,保证原有道路的功能及交通畅通。然后按照逆着行车方向的顺序依次拆除施工临时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恢复道路正常交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