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化学 二氧化硅和硅酸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8:31:12
文档

化学 二氧化硅和硅酸教学设计

《二氧化硅和硅酸》教学设计李乙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2.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3.了解硅酸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活动探究,通过硅与碳、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正确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2.通过对二氧化硅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硅酸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二氧化硅
推荐度:
导读《二氧化硅和硅酸》教学设计李乙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2.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3.了解硅酸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活动探究,通过硅与碳、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正确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2.通过对二氧化硅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硅酸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和硅酸》教学设计

李乙仕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

2. 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3. 了解硅酸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 活动探究,通过硅与碳、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正确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2.通过对二氧化硅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二、教学重点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硅酸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二氧化硅的性质、结构

 

四、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二氧化硅模型、盐酸溶液、硅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滴管、试管等。

多 媒 体:二氧化硅、硅酸的课件

 

五、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讨论、交流等。

 

六、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PPT:图片

问题:玻璃上的花纹是怎么雕刻出来的?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进入新课学习。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以旧带新,学习新知

一、硅元素的存在和含量

大家对自然界中硅元素有哪些了解呢?“硅”字由什么汉字组成?

二、硅原子的结构

1、引导学生分析硅原子结构。

 

 

 

 

2、通过比较碳、硅单质的存在,引导学生认识硅的亲氧性。

三、二氧化硅

1、简介二氧化硅的存在类型。

2、展示二氧化硅的模型,类比金刚石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二氧化硅的结构。

3、根据二氧化硅的空间结构,引导学生推测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

4、(1)介绍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引导学生联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认识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讨论】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塞为什么用橡胶塞?

(2)[展示]量筒

量筒上的刻度是怎么制作的呢?

[视频]量筒刻度的制作

[讨论]能用玻璃试剂瓶盛放氢氟酸吗?

5、二氧化硅有哪些用途呢?

 

【PPT】展示二氧化硅的用途

[过渡]: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那么如何制取硅酸呢?

四、硅酸

1、探究硅酸的制取。

 

 

2、介绍硅酸的性质。

 

3、介绍硅酸的用途

 

学生讨论、交流。

 

 

1、学生画出碳、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比较碳、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了解硅的亲氧性。

 

 

 

1、听讲、了解。

2、观看、认识二氧化硅结构的空间结构。

 

3、学生推测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

 

4、学生由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类比了解二氧化硅的性质。并通过讨论来认识化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2)思考量筒刻度的制作。掌握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

 

 

(3)学生听讲、了解

 

5、学生讨论、交流二氧化硅的用途。

 

 

 

 

1、  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

2、  了解硅酸的性质。

3、  了解硅酸的用途。

 

 

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

 

 

 

 

通过对比硅和碳的不同,使学生认识硅的亲氧性。

 

比较金刚石和二氧化硅的结构,推出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类比联想能力。

 

 

类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掌握酸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认识化学与生活、科技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了解身边的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归纳、内容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交流归纳本节知识。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PPT]练习学生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反馈。
作业布置,第一节   同步作业一

七 板书设计

1、二氧化硅和硅酸

一、  二氧化硅(SIO2)

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      SiO2+H2O   =  ×

SiO2+CaO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2)特性              SiO2 + 4HF = SiF4↑+ 2H2O

                       用于刻蚀玻璃

二、  硅酸(H2SiO3)

1、  制取  Na2SiO3+2HCl = H2SiO3(胶体)+2NaCl

          Na2SiO3+CO2+H2O = H2SiO3(胶体)+2NaCO3

          Na2SiO3+2CO2(过量)+2H2O = H2SiO3(胶体)+2NaHCO3

2、  性质:1、弱酸性(不能使石蕊变红),难溶于水

3、  用途:制备“硅胶”;催化剂载体

【随堂作业】

1、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是SiO2的是             (     )

A、金刚砂   B、玛瑙     C、水晶         D、石英

2、要除去SiO2中混有的少量CaO杂质,最适宜的试剂是     (    )

A、纯碱溶液      B、盐酸    C、硫酸    D、苛性钠溶液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玻璃瓶来盛装的是            (   )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C、氢氟酸   D、碳酸钠溶液

4、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OH)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5、下列各组物质有关性质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稳定性:CO2> SiO2        B、酸性: H2SiO3> H2CO3

C、熔点:SiO2> CO2 (干冰)    D、硬度:SiO2< CO2 (干冰)

6、NaOH、KOH等碱性溶液可以贮存在下列哪种试剂瓶中                        (    )

A.具有玻璃塞的细口瓶(液体)        B.具有玻璃塞的广口瓶 (固体)                  

C.带滴管的滴瓶                      D.具有橡胶塞的细口瓶

教学反思:

1、该节课对于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应先与二氧化碳做对比,写出其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反应,再讲解其特性反应,易于理解,条理清晰。

2、在制备硅酸凝胶时,应先逐滴滴加盐酸,等溶液稍微变浅时,一次性滴加几滴盐酸,便可制得透明硅酸凝胶。

《二氧化硅和硅酸》的教学设计

李乙仕

文档

化学 二氧化硅和硅酸教学设计

《二氧化硅和硅酸》教学设计李乙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2.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3.了解硅酸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活动探究,通过硅与碳、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正确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2.通过对二氧化硅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硅酸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二氧化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