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古就有,统治者实行的目的都是为了
A.笼络人才 B.选拔官吏 C.稳定社会秩序 D.从思想上控制人民
2、为保卫祖国的边疆不受侵犯,亲自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大败俄军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 B. 雍正 C.康熙 D.乾隆
3、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黑龙江将军
4、在清朝前期,共同管理事务的是
①②伊犁将军③班禅④驻藏大臣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毒品鸦片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告诉我们要
①与贩毒活动斗争②远离毒品③抵制毒品的诱惑④开展禁毒教育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7、《马关条约》中,体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20世纪初,有人说清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
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9、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B.促进了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创建了近代第一批机器工业员 D.挽救了民族危亡,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0、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下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实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
C.中国血战台儿庄 D.太平军抗击八国联军
1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与洋务派的根本区别是
A.改革教育制度 B. 改革政治制度 C.向西方学习 D.鼓励开矿设厂
12、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你首选的是
A.《中外纪闻》 B.《新青年》 C.《民报》 D.《国闻报》
13、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
A.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B.都主张推翻清朝的统治
C.都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D.都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
14、“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 宣传马克思主义 B.组织学生运动
C.发动农民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15、国民运动的性质是
A.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政治 B.反帝的资产阶级民族
C.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D.反帝反封建的无产阶级
16、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
A. 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一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保卫平津的战斗 D. 平型关大捷
18、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的著作—《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严复 C.魏源 D.侯德榜
19、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宣告:“我们再也不是一个被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表明中国
A.结束了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已经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
C.民主遗留的任务已经完成 D. 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0、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彻底废除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颁布《共同纲领》 B.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C.新中国的成立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1、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行业是
①轻工业②农业③商业④重工业⑤交通运输业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④ D、 ④⑤
22、、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三大这三次会议的共同点是
①都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工作重点都主张发展经济,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③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④主要方针、路线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A. ①④ B. ②③ C.①② D. ①②③
23、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是历史上重大转折的会议 B.都证明党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改正自己的错误
C.都重新确立了思想的领导地位 D.都是党的纠正“左”倾错误的会议
24、党的十五大的重要理论贡献是
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提出 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修改了 D. 提出了理论
25、 区别中国19世纪对外开放和20世纪70年代的对外开放的最主要标准是
A.是否向所有国家开放 B.是否只是部分开放
C.是否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是否为主权国家
26、我国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是重要的因素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D. “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各方接受
27、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万隆会议 C.上海APEC会议 D.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级会议
28、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资本主义萌芽 C. 宗教改革 D. 文人、学者的推动
29、当今世界上除了英国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采用君主立宪制这种政体,要想了解这种政体的情况,可供参考的文献是
A.《法典》 B.《宣言》 C.《权利法案》 D.《宣言》
30、下列关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相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 B.都曾建立过君主宪政体
C.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D.都曾抗击外来侵略
31、英国资产阶级、美国战争、法国资产阶级的共同点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制定了本国历史第一部
C.开始了议会政治制度 D.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32、美国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
A.华盛顿天才的军事指挥 B.得到法国等国家的帮助
C.英国本土远离北美,军事供给不足 D.民族的正义事业激励着美国人民去斗争
33、将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推进到“蒸汽时代”作出了最大贡献的人物是
A.富尔顿 B. 史蒂芬孙 C.牛顿 D. 瓦特
34、美国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斗争的焦点是
A.保护或开放国内市场 B.工业进出口问题
C.提高或降低关税问题 D.奴隶制存废问题
35、1861年美国南部十一个州发动叛乱的根本目的是
A.国家 B.推翻林肯 C.维护奴隶制度 D.巩固与英国的关系
36、日本明治维新的最主要作用是
A.改变了日本闭关锁国的 B.使日本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C.加强了日本的集权 D.接受西方思想观念
37、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同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是
①为工业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通过国家统治者颁布法令的形式③奴隶和农奴获得都是无条件的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8、让发电机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是
A. 西门子 B. 法拉第 C.爱迪生 D.赫兹
39、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
A.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B.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C.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D.为美国夺取世界霸权
40、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已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其内在因素是
A.西欧国家经济技术基础好 B.在战争中发了财
C.美国的经济帮助 D.得到大量战争赔款
41、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A.美事订货的刺激 B.都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都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 D.都没有支付多少战争赔款
42、美国经济地位开始下降是在
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6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中期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43、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步形成“三足鼎立” 的局面,“三足”不包括
A. 欧共体 B.日本 C.新加坡 D.美国
44、关于欧盟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逐渐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B.成员国之间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C.成员国之间有统一的
D.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生活
45、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A.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它们获益最大
B.它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仍然处于劣势
C. 最不发达的国家可能被边缘化
D.更多的国家之间的削减各种障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弊大于利
46、第三次科技与前两次相比,明显的不同点是
A.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B.社会的需要
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D.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7、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实质是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发展资本主义
48、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与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B.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C.实事求实,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49、下列史实距今有50周年的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全面内战的爆发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长征的胜利
50、当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共同关注的三大问题是
A.人口、资源和环境 B.土地、大气和水资源
C.森林、矿产和水资源 D.人口、城市和水资源
51、伊拉克战争、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危机事件的发生表明
A.和平的国际形势发生了逆转 B.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的因素还存在
C.世界总体形势趋于缓和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52、下列哪一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A、火烧圆明园 B、五四运动 C、七七事变 D、开国大典
53、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取代了苏联国旗。以此为标志,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0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54、的著名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所吟诵的对象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钱塘江大桥 D.赵州桥
55张学良曾与杨虎城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方与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C.内部的矛盾 D.和党的矛盾
56、下面有关拉丁美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海地是拉丁美洲第一个的国家
B.拉丁美洲第一个的国家距今已了202年
C.南美洲足球联赛“者杯”的冠名是为了纪念玻利瓦尔
D.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分别是南部和北部的领导者
57、二战后期召开了四次会议,其中涉及到日本问题的是:
①开罗会议 ②德黑兰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波茨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8、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一位选手抽到的文化知识试题是: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新中国的下列发展阶段
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②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③文化大时期 ④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时期,正确的排列应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59、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思潮——洋务运动,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洋务思潮的最大功绩在于
A.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B.它培养了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c.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它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增长
60、从内容来看,《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中国割去领土面积更大 B.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赔款数额不断增大 D.允许日本开办工厂
61、从对世界历史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是它们都
A.开辟了殖民掠夺道路 B.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C.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D.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
62、我们学习鸦片战争的历史,知道清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时,我们应牢记的历史教训是
A.鸦片危害严重 B.团结就是力量C.落后就会挨打 D.外交需要谋略
63、我们要学习近代青年学生,为国呐喊,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选取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林肯
A、1862年颁布了《黑人奴隶宣言》 B、颁布了《宅地法》
C、维护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65、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的一次局部战争,美国抛开联合国,通过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但伊拉克战后重建及和平之路依然困苦曲折,2005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欧盟国家及俄罗斯,表示将弥合分歧,加强在中东及国际事务中的合作,请据此分析以下判断哪一项不正确
A.后冷战时代世界局部冲突不断 B.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C.世界正朝多极化格局发展 D.联合国已经失去作用
66、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 B、兴办公共工程 C、规定工作时数 D、调整工业
67、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结果,苏联最终在改革中解体,中国却走上了健康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制定了恰当的民族 B、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D、中国经济增长较快,国力在不断提高
6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其根源在于
A、第三世界兴起 B、整个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C、科技与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69、右图是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主题形象设计与图片所反映信息相符的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摇篮,领袖故里
C.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D.延安精神,圣地
70、“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工人士兵齐,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有 ①南昌 ②秋收 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 ④井冈山会师 ⑤新四军成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71、下边是一张粟裕、、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五人
的合影,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摄于
A.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期
D.发动淮海战役时期
72、“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政治路线为争取下列哪一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A.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
73、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A. 了反 B .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 实行了土地改革 D. 实行了改革开放
74、关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评述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B.应该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运动没有发展前途 D.要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75、今年是周恩来逝世30周年,他是我国伟大的家,是人民爱戴的好总理,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事件与他无关的是
A.担任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 B.领导八一南昌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76、建国之初,空前提高我国国际威望的事件是
A.祖国统一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 D.中印双边谈判胜利
77、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祖国实现统一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颁布
78、历史课上,当老师介绍到詹天佑(1861——1919)“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时,李刚立刻联想到詹天佑能受到这种教育应得益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 D、五四运动
79、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之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
A、南昌 B、八七会议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遵义会议
80、下列影视片中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抗战中爱国官兵英勇事迹的是
A、血战台儿庄 B、小兵张嘎 C、铁道游击队 D、太行山上
81、下面是李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设计的四个学习专题,其中错误的是
A、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B、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C、胡适与《庶民的胜利》 D、陈独秀与《新青年》
82、5对戊戌变法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B、维新派与顽固派力量失衡,变法失败是必然
C、戊戌变法了人们的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制度改良发展资本主义
83、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
① 正面战场的抗战 ②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③苏联红军歼灭日本百万关东军 ④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震撼了日本朝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84、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和进攻,西方大国采取了牺牲弱小、纵容侵略、姑息养奸的“绥靖”。在体现这一的事件中,除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一事外,还有①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②西班牙内战③《慕尼黑协定》的签订④德军侵占丹麦、挪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5、、通过对近代史的学习,我们知道历史上早期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王朝的统治 B、旧制度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上起了主导作用 D、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86、三次科技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A、只有在资产阶级掌权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科技 B、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C、没有科技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发展D、科学技术的发明实际上就是经验的总结
87、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中,成为欧洲
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下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88、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A. B. C. D.
、从右边图片中,你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一大 B、西安事变
C、抗日战争胜利 D、重庆谈判
90、、右图现象产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91、下列事件中不具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作用的是:
A 美国内战 B 德意志的统一 C 日本明治维新 D 彼得大帝改革
92、在日本明治维新的诸多措施中,对社会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一项是:
A 废藩置县 B 发展近代教育
C 允许土地买卖 D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93、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过反法西斯的民族战争, 但都未能遏制世界大战的爆发,其原因的叙述最正确、全面的是
①一些大国对法西斯势力采取绥靖 ②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③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处于孤立无援地位 ④国际上尚未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94、下列有关美国内战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美国内战是两种制度的决战 B、林肯在电灯下审阅《黑人奴隶宣言》
C、内战中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经过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95、一位十分喜欢历史学科的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请你为他指出
A、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96、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这一时期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尼克松总统访华 (3)中美建交
A、(1)(3)(2) B、(1)(2)(3) C、(2)(3)(1) D、(3)(1)(2)
97、1945年8月,家在南京的李大爷看到了一幕令人激动人心的场面,可能是
A 中华成立 B “一二•九运动” C 人民南京
D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南京人民走上街头庆祝
98、祖国最后和平的地区是
A 地区 B 青海地区 C 地区 D 云南地区
99、1921年,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请问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没有出席?
A B 陈独秀 C 董必武 D 李达
100、以下经济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A 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B 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C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D 湖北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附:2009年中考历史基础训练(选择题专项)(100题)
答案:1——20题:
DCBCB DDABD BBADC CDCAD
21——40题:
DCCDD CCBCC DDDDC BBCCA
41——60题:
CCCCD CBCCA BDBAB DCCCD
61——80题:
BCCDD BCDAC DCCCD BCACA
81——100题:
CCCBB BACDB DBCBD BDC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