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这里试制成功,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在这里建成投产。“这里”指的是( )
A.上海 B.鞍山 C.沈阳 D.北京
2、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的( )
A.国旗 B.国微 C.代国歌 D.首都
3、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4、下列关于“四个全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对外开放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5、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6、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 )
A.1967年 B.1970年 C.1973年 D.19年
7、1959年,包钢试炼出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这是包钢稀土产业发展的开始,也是我国稀土工业发展的开端。取得这项成就的背景是( )
A.确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B.开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施调整国民经济方针
8、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抗美援朝胜利 D.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9、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实现了民族 B.坚持和平共处外交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0、1991年12月,日本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019年1月29日,日本国会通过允许向海外派兵法案。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日本( )A.谋求成为经济大国 B.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
C.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实现了完全统一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实现了国家现代化
12、“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伍,凝聚了党心、民心。这说明了( )
A.加强反斗争的决心 B.加强了经济改革
C.加强了文化改革 D.加强了社会改革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自主的国家
14、对下面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后外交事业的发展成就
C.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D.改革开放后教育发展的重大历程
15、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史实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回归
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行赎买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17、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泥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被人民称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孔繁森
1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因地制宜,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措施( )
A.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B.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C.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D.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19、“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吃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这些顺口溜反映了当时农村( )
A.农民悠闲的生活方式 B.农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民非常喜欢公共食堂
20、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 )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21、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2018年,深圳市本地生产总值(GDP)达到24221.98亿元,比超出221亿元。深圳市从当年毗邻的一个小渔村,到经济总量迅速超过,主要的有利因素是:( )
A.独特的地理位置 B.充足的经济资源
C.成为经济特区 D.人口众多
23、“实现,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A.“四个全面”战略 B.“实现主义”
C.“两个一百年” D.“三步走”战略
24、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最大得益者是( )
A.农民 B.工人 C.外商 D.手工业者
25、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往搞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摘自《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二 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分项
| 战役 | 民工 (万人) | 担架 (副) | 小车 (辆) | 大车 (车) | 牲畜 (头) | 粮食 (万千克) |
| 辽沈战役 | 160 | 13800 | 6750 | 30000 | 7000 | |
| 淮海战役 | 225 | 73900 | 410900 | 3070 | 6300 | 57000 |
| 平津战役 | 154 | 20000 | 20000 | 380000 | 1000000 | 15500 |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得到的爱国运动。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都是这个主题进行的。
材料二:1949年9月,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国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世界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民主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革?
(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个事件有哪些重大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3、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旗,发动,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的号角。
(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该历史事件中“师夷长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变法维新”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B
3、D
4、B
5、B
6、B
7、B
8、A
9、C
10、B
11、C
12、A
13、D
14、A
15、C
16、A
17、B
18、B
19、C
20、B
21、D
22、C
23、C
24、A
25、D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1)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答案示例一】
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论述: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运动从表中看出,三大战役期间,民工积极参与支前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担架、大车、小车等各种运载工具,为前线运送伤员、粮食和牲畜等,解决了的后勤保障问题,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2、(1)主题:反帝反封建,实现近代化。
社会变革:辛亥;新文化运动。
(2)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重大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民族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3、(1)《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洋务运动,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3)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新文化运动。
(4)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