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二月十一日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明细表
类别:施工用电类
| 序号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分级 | 控制措施 | |
| 1 | 配电室(柜) | ||||
| 2 | 未设保护零线 | 触电伤人 | 二级 | 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 | |
| 3 | 未安装漏电保护器 | 触电伤人 | 二级 | 按规范要求安装漏电保护器 | |
| 4 | 外电防护 | 小于安全距离未采取措施 | 触电伤人 | 一级 | 按方案制定防护措施并落实 |
| 5 | 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 触电伤人 | 一级 | 按规范制定防护措施并落实 | |
| 6 | 配电箱、开关箱 | 未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 | 触电伤人 | 一级 | 按要求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
| 7 | 漏电保护器失灵 | 触电伤人 | 一级 | 及时检查更换 | |
| 8 | 未接保护零线 | 触电伤人 | 一级 | 及时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 | |
| 9 | 电器元件损坏或配备不符合要求 | 触电伤人 | 一级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电器元件 | |
| 10 | 宿舍用电 | 私接、私拉电线 | 触电伤人 | 一级 | 加强检查,杜绝私拉现象 |
| 11 | 使用大功率电器 | 火灾 | 二级 | 加强检查,杜绝使用 | |
| 12 | 现场照明 | 手持照明灯具或潮湿作业场所未使用安全电压 | 触电伤人 | 一级 | 按规范要求使用安全电压 |
| 序号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分级 | 控制措施 | |
| 1 | 夏季露天作业 | 未采取防暑措施 | 中暑 | 二级 | 分时作业,避开高温时段,配送绿豆汤 |
| 2 | 食堂 就餐 | 采购过期或不新鲜食品,烹调过程中食物未烧熟,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原料加工食品,食品储存不当,造成污染,从业人员无证上岗 | 食物中毒 | 二级 | 采购新鲜洁净食品,加工食物熟透,不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食品,食品存放生熟分开,从业人员持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
| 3 | 传染病 | 传染他人 | 二级 | 查体、分餐、配消毒设施 | |
| 序号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 的事故 | 分级 | 控制措施 | |
| 1 | 脚手架 | 钢管、扣件材质不合格 | 脚手架倾覆 | 一级 | 材质进场时严格验收,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场 |
| 2 | 螺丝拧紧力矩不够 | 脚手架坍塌 | 一级 | 加强检查,确保扭力矩应符合要求 | |
| 3 | 架体下部无扫地杆 | 脚手架坍塌 | 一级 | 按方案要求搭设扫地杆 | |
| 4 | 基础积水 | 脚手架坍塌 | 一级 | 采取有效排水措施 | |
| 5 | 基础不平、不实、无垫木 | 脚手架坍塌 | 一级 | 找平、夯实、加垫木或按要求做 | |
| 6 | 未张挂密目网 |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 一级 | 按要求张挂密目网 | |
| 7 | 密目网封闭不严 | 物体打击 | 一级 | 加强检查,确保密目网全封闭 | |
| 8 | 作业层未挂平网 |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 一级 | 按要求张挂平网封闭 | |
| 9 | 作业层未设防护栏杆 | 坠落伤人 | 一级 | 按规定设防护栏杆 | |
| 10 | 拉结点数量不足或不牢固 | 脚手架倾覆 | 一级 | 按方案要求设拉结点 | |
| 11 | 未设剪刀撑 | 脚手架变形、坍塌 | 一级 | 按方案要求设置剪刀撑 | |
| 12 | 剪刀撑设置不符合要求 | 脚手架变形 | 二级 | 按方案要求设置剪刀撑 | |
| 1 | 脚手板未满铺 | 坠落伤人 | 一级 | 按要求满铺脚手板 | |
| 2 | 脚手板材质不符合要求 | 坠落伤人 | 二级 | 材料进场加强验收,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场 | |
| 3 | 脚手板存在探头板现象 | 高处坠落 | 一级 | 加强检查,杜绝出现探头板现象 | |
| 4 | 私自拆除杆件、扣件 | 脚手架坍塌 | 一级 | 加强检查教育,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禁私拆现象 | |
| 5 | 荷载超过核定值 | 脚手架坍塌 | 一级 | 加强检查,严格荷载超过规定 | |
| 6 | 卸料平台同脚手架连接 | 脚手架变形 | 二级 | 严禁卸料平台同脚手架连接 | |
| 7 | 基坑 及临边 | 未设防护栏杆 | 坠落伤人 | 一级 | 按要求搭设防护栏杆 |
| 8 | 堆放材料距基坑边不足1米 | 坍塌 | 一级 | 按要求堆放材料 | |
| 9 | 未放坡或未做护坡 | 坍塌 | 一级 | 按方案放坡、锚喷支护 | |
| 10 | 周围建筑物距基坑较近 | 坍塌、周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 | 一级 | 按方案施工、定期沉降观测 | |
| 11 | 四口防护 | 楼梯口未设防护栏杆 | 坠落伤人 | 一级 | 按要求搭设防护栏杆 |
| 12 | 预留洞口未按要求搭设安全网(板、栏杆) | 坠落伤人 | 一级 | 按要求搭设安全网、板、栏杆 | |
| 13 | 电梯井口未按要求设防护门 | 坠落伤人 | 一级 | 按要求设置防护门 | |
| 14 | 通道口未按要求搭设防护通道 | 落物伤人 | 一级 | 按要求搭设防护通道 | |
| 15 | 临边防护 | 未按要求搭设防护栏杆 | 坠落伤人 | 一级 | 按要求搭设防护栏杆 |
| 序号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分级 | 控制措施 | |
| 1 | 模板 | 立杆接头在同一平面 | 坍塌 | 一级 | 按方案施工 |
| 2 | 立杆底部无垫板或用砖垫高 | 坍塌 | 一级 | 按要求设置垫板 | |
| 3 | 未设剪刀撑 | 坍塌 | 一级 | 按要求设置剪刀撑 | |
| 4 | 未设扫地杆 | 坍塌 | 一级 | 按要求设置扫地杆 | |
| 5 | 立杆间距大于设计要求 | 坍塌 | 一级 | 按方案施工 | |
| 6 | 模板上施工荷载超过要求 | 坍塌 | 一级 | 按方案要求禁止超载 | |
| 7 | 立杆材料不符合要求 | 坍塌 | 一级 | 使用合格的材料 | |
| 8 | 大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 | 倾倒伤人 | 一级 | 制定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 |
| 9 | 高架支模无专项方案、无专家论证 | 坍塌 | 一级 | 编制专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 |
| 10 | 2米以上模板工程施工作业时无可靠立足点 | 人员坠落 | 一级 | 搭设操作平台,制定可靠的防护措施 | |
| 11 | 模板拆除区域未设置警戒线,且无监护人 | 落物伤人 | 一级 | 设置警戒区,由专人监护 | |
| 12 | 模板拆除时,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 坍塌 | 一级 | 达到设计强度,经审批后拆除 | |
| 1 | 作业面及临边无防护措施 | 高处坠落 | 一级 | 制定可靠的防护措施 | |
| 2 | 垂直交叉作业无防护措施 | 落物伤人 | 一级 | 制定可靠的防护措施 | |
| 3 | 降水 | 未按方案施工 | 建筑物裂缝变形 | 一级 | 按方案施工,定期进行沉降观测 |
| 4 | 基坑支护 | 深度超过2米的基坑无临边防护措施 | 高处坠落 | 二级 | 制定基坑临边防护措施并实施 |
| 5 | 支护产生局部变形 | 坍塌 | 一级 | 及时检查,采取措施调整 | |
| 6 | 未采取有效排水措施 | 坍塌 | 一级 | 制定排水措施并实施 | |
| 7 | 不安 全行为 | 未经允许开动、关停、移动机器设备 | 机械伤害 | 二级 | 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
| 8 | 使用不安全设备设施 |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等 | 一级 | 进行教育培训,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 |
| 9 | 管理缺陷 | 未对特殊作业编制专项方案或方案有效性差 |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等 | 二级 | 按要求编制专项方案 |
| 10 | 安全设施配备不足 |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等 | 一级 | 按规范要求配足安全设施 | |
| 11 | 危险作业无人员现场监护 | 物体打击、火灾等 | 二级 | 加强教育培训,危险作业时必须配备专人监护 | |
| 12 | 安全设备设施未按规定验收 | 机械伤害、触电、坍塌、高处坠落等 | 二级 |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 |
| 13 | 大型设备安拆单位无资质 | 高处坠落、倒塌、机械伤害等 | 一级 | 按要求选用有安拆资质的单位进行安拆作业 |
| 序号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分级 | 控制措施 | |
| 1 | 气 瓶 | 气瓶间距不符合要求 | 火灾、爆炸 | 二级 | 定期检查,加强教育 |
| 2 | 防护装置不符合要求 | 火灾、爆炸 | 二级 | 定期检查,确保防护装置齐全 | |
| 3 | 无防晒措施 | 爆炸 | 二级 | 按要求采取防爆晒措施 | |
| 4 | 存放区未远离住宅区、火源 | 火灾、爆炸 | 一级 | 存放区远离住宅区、火源,或做防火隔离措施 | |
| 5 | 油漆稀料 | 未远离火源 | 火灾、爆炸 | 一级 | 远离火源,单独存放 |
| 6 | 电气焊作业 | 未清理周围可燃物 | 火灾 | 一级 | 及时清理周围可燃物,配备灭火器 |
| 7 | 库房 | 未远离火源 | 火灾 | 二级 | 远离火源,配备灭火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
| 8 | 油料 | 未远离火源 | 火灾、爆炸 | 二级 | 远离火源,单独存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