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感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35kV及以上电磁式、电容式互感器的交接或预防性试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50150-91《电气设备交接及安装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
制造厂说明书
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 交接及大修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 序号 |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 数量 | 序号 |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 数量 |
| 1 | 兆欧表 | 1块 | 2 | 电源盘 | 2个 |
| 3 | 介损测试仪 | 1套 | 4 | 刀闸板 | 2块 |
| 5 | 常用仪表(电压表、微安表、万用表等) | 1套 | 6 | 小线箱(各种小线夹及短接线) | 1个 |
| 7 | 局部放电测试仪 | 1套 | 8 | 交流耐压试验系统 | 1套 |
| 9 | 常用工具 | 1套 | 10 | 安全带 | 3根 |
| 11 | 操作杆 | 3副 | 12 | 设备试验原始记录 | 1本 |
| 序号 |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 数量 | 序号 |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 数量 |
| 1 | 兆欧表 | 1块 | 2 | 介损测试仪 | 1套 |
| 3 | 常用仪表(电压表、微安表、万用表等) | 1套 | 4 | 小线箱(各种小线夹及短接线) | 1个 |
| 5 | 安全带 | 2根 | 6 | 电源盘 | 1个 |
| 7 | 操作杆 | 3副 | 8 | 常用工具 | 1套 |
| 9 | 设备预试台帐 | 1套 |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 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试验项目
1. 绝缘电阻的测量
1.1 试验目的
有效发现设备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
1.2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防性试验
1.3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2500V兆欧表、1000V兆欧表或具有1000V和2500V档的电动绝缘兆欧表
1.4 测量步骤
1.4.1 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放电时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1.4.2 一次绕组用2500V兆欧表测量,二次绕组用1000V兆欧表测量。测量时,被测量绕组短接至兆欧表,非被试绕组均短路接地。
1.4.3 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4 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接被试品的接地端,“L”接高压端,“G”接屏蔽端。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针应指零。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然后将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屏蔽连接线接到被试品测量部位。
1.4.5 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绝缘电阻值。
1.4.6 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连接线,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
1.4.7 断开兆欧表后对被试品短接放电并接地。
1.4.8 测量时应记录被试设备的温度、湿度、气象情况、试验日期及使用仪表等。
2. 极性检查
2.1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
2.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毫伏表,干电池等
2.3 测量步骤
| 图1 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查接线图 |
装在电力变压器套管上的套管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关系,也要遵循现场习惯的标法,即“套管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始端a与套管上端同极性”的原则。因为套管型电流互感器是在现场安装的,因此应注意检查极性,并做好实测记录。
3. 励磁特性试验
3.1 试验目的
可用此特性计算10%误差曲线,可以校核用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的特性是否符合要求,并从励磁特性发现一次绕组有无匝间短路。
3.2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流互感器的交接试验
3.3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调压器、电压表、电流表等
3.4 测量步骤
图2 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试验接线图
| (a)输出电压220~380V;(b)输出电压500V; TR一调压器;PA一电流表;PM电厂表 |
按图2所示接线。
图3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匝间短路时的励磁特性曲线
| 1-正常曲线2-短路1匝;3-短路2匝 |
3.5 测量结果判断
当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有匝间短路时,其励磁特性在开始部分电流较正常的略低,如图3中曲线2或3所示,因此在录制励磁特性时,在开始部分多测几点。当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较大,励磁电压也高时,可用2(b)的试验接线,输出电压可增至500V左右。但所读取的励磁电流值仍只为毫安级,在试验时对仪表的选用要加以注意。
根据规程规定,电流互感器只对继电保护有特性要求时才进行该项试验,但在调试工作中,当对测量用的电流互感器发生怀疑时,也可测量该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以供分析。
4. 电流比效对试验
4.1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流互感器的交接试验
4.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电压表、电流表、升流器、标准电流互感器、调压器等
4.3
图4电流比测量接线
T-升流器;TAX-被试电流互感器;
| TAN-标准电流互感器 |
理想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比应与匝数比成反比,即:
I1 / I2=N2 / N1
式中:I1— 一次电流(A);I2—M次电流(A);N1— 一次绕组匝数;N2— 二次绕组匝数。
电流比测量接线见图4,如被测互感器TAX实际的电流比为
KX=I1X / I2X
标准电流互感器的变流比为
KN=I1N / I2N
已知被试电流互感器的铭牌标定电流比为K1X。
5. 一、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5.1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流互感器的交接试验
5.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QJ44型双臂电桥、甲电池等
5.3 测量步骤
以QJ44型双臂电桥为例,测量步骤如下:
测量前,首先调节电桥检流计机械零位旋钮,置检流计指针于零位。接通测量仪器电源,具有放大器的检流计应操作调节电桥电气零位旋钮,置检流计指针于零位。
接人被测电阻时,双臂电桥电压端子P1、P2所引出的接线应比由电流端子Cl、C2所引出的接线更靠近被测电阻。
测量前首先估计被测电阻的数值,并按估计的电阻值选择电桥的标准电阻RN和适当的倍率进行测量,使“比较臂”可调电阻各档充分被利用,以提高读数的精度。测量时,先接通电流回路,待电流达到稳定值时,接通检流计。调节读数臂阻值使检流计指零。被测电阻按下式计算
被测电阻=倍率×读数臂指示
如果需要外接电源,则电源应根据电桥要求选取,一般电压为2~4V,接线不仅要注意极性正确,而且要接牢靠,以免脱落致使电桥不平衡而损坏检流计。
测量结束时,应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断开电源,以免在测量具有电感的直流电阻时其自感电动势损坏检流计。
6. tgδ及电容量(20kV及以上)测量
6.1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流互感器的交接、大修后和预防性试验
6.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0.5级及以上精度、三位有效数值及以上,自动抗干扰一体化电桥或QS19型电桥等。
6.3 测量步骤
一般采用正接线法测量,试验接线和测试步骤参见测试仪器的使用说明书。
操作及注意事项:
测量tgδ是一项高电压试验,电桥桥体外壳应用足够截面的导线可靠接地,对桥体或标准电容器的绝缘应保持良好状态。反接线测量时,桥体内部及标准电容器外壳均带高压,应注意安全距离。
6.4 影响tgδ的因素和结果的分析
在排除外界干扰,正确地测出tgδ值后,还需对tgδ的数值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为此,就要了解tgδ与哪些因素影响有关。根据tgδ测量的特点,除不考虑频率的影响(因施加电压频率基本不变)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tgδ有直接影响,影响的程度随材料、结构的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tgδ是随温度上升而增加的。现场试验时,设备温度是变化的,为便于比较,应将不同温度下测得的tgδ值换算至20℃(见附录B)。例如,25℃时测得绝缘油的介质损失角为0.6%,查附录B得25℃时的系数为0.79,因此20℃时的绝缘油介质损失角即为tgδ20=0.6%×0.78=0.47%。
应当指出,由于被试品真实的平均温度是很难准确测定的,换算系数也不是十分符合实际,故换算后往往有很大误差。因此,应尽可能在10~30℃的温度下进行测量。
有些绝缘材料在温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其tgδ可能随温度的降低而上升;而潮湿的材料在0℃以下时水分冻结,tgδ会降低。所以,过低温度下测得的tgδ不能反映真实的绝缘状况,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测量tgδ应在不低于5℃时进行。
油纸绝缘的介质损耗与温度关系取决于油与纸的综合性能。良好的绝缘油是非极性介质,油的电 主要是电导损耗,它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纸是极性介质,其年 由偶极子的松弛损耗所决定,一般情况下,纸的培 在一40~60℃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不含导电杂质和水分的良好油纸绝缘,在此温度范围内其边 没有明显变化。对于电流互感器与油纸套管,由于含油量不大,其主绝缘是油纸绝缘。因此,对把 进行温度换算时,不宜采用充油设备的温度换算方式,因为其温度换算系数不符合油纸绝缘的tgδ随温度变化的真实情况。
图5 tgδ与电压的关系曲线
| 1-绝缘良好的情况;2-绝缘老化的情况;3-绝缘中存在气隙的情况;4-绝缘受潮的情况。 |
(2)、试验电压的影响
良好绝缘的tgδ不随电压的升高而明显增加。若绝缘内部有缺陷,则其tgδ将随试验电压的升高而明显增加。图5表示了几种典型的情况:
曲线1是绝缘良好的情况,其tgδ几乎不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加,仅在电压很高时才略有增加。
曲线2为绝缘老化时的示例。在气隙起始游离之前,tgδ比良好绝缘的低;过了起始游离点后则迅速升高,而且起始游离电压也比良好绝缘的低。
曲线3为绝缘中存在气隙的示例。在试验电压未达到气体起始游离之前,tgδ保持稳定,但电压增高气隙游离后,tgδ急剧增大,曲线出现转折。当逐步降压后测量时,由于气体放电可能已随时间和电压的增加而增强,故tgδ高于升压时相同电压下的值。直至气体放电终止,曲线才又重合,因而形成闭口环路状。
曲线4是绝缘受潮的情况。在较低电压下,tgδ已较大,随电压的升高tgδ继续增大;在逐步降压时,由于介质损失的增大已使介质发热温度升高,所以吃 不能与原数值相重合,而以高于升压时的数值下降,形成开口环状曲线。
从曲线4可明显看到,tgδ与湿度的关系很大。介质吸湿后,电导损耗增大,还会出现夹层极化,因而tgδ将大为增加。这对于多孔的纤维性材料(如纸等)以及对于极性电介质,效果特别显著。
综上所述,tgδ与介质的温度、湿度、内部有元气泡、缺陷部分体积大小等有关,通过tgδ的测量发现的缺陷主要是:设备普遍受潮,绝缘油或固体有机绝缘材料的普遍老化;对小电容量设备,还可发现局部缺陷。必要时,可以作出tgδ与电压的关系曲线,以便分析绝缘中是否夹杂较多气隙。对tgδ值进行判断的基本方法除应与有关“标准”规定值比较外,还应与历年值相比较,观察其发展趋势。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有时即使数值仍低于标准,但增长迅速,也应引起充分注意。此外,还可与同类设备比较,看是否有明显差异。在比较时,除tgδ值外,还应注意Cx值的变化情况。如发生明显变化,可配合其他试验方法,如绝缘油的分析、直流泄漏试验或提高测量tgδ值的试验电压等进行综合判断。
7. 交流耐压试验
7.1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流互感器的交接、大修后和预防性试验
7.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工频耐压装置一套
7.3 测量步骤
试验设备及仪器和试验方法参照变压器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耐压试验时,被试绕组短接至兆欧表,非被试绕组均短路接地;在试验过程中,若由于空气湿度、温度、表面脏污等影响,引起被试品表面滑闪放电或空气放电,不应认为被试品的内绝缘不合格,需经清洁、于燥处理之后,再进行试验;升压必须从零开始,不可冲击合闸。升压速度在40%试验电压以内可不受,其后应均匀升压,速度约为每秒3%的试验电压;耐压试验前后均应测量被试品的绝缘电阻;高压试验变压器有测量绕组的,在不使用时,低端必须接地,注意绕组不能短路;耐压试验接线必须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工作负责人检);加压过程中,必须有人呼唱、监护;加压部分对非加压部分的绝缘距离必须足够,并要防止对运行设备及非加压部分的伤害。
8. 电压互感器空载电流试验
8.1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交接、大修后试验
8.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电压表、电流表、调压器等
8.3 测量步骤
| 图6 测量电压互感器的空载电流接线图 |
对于三相电压互感器,可在低压侧加三相100V试验电源。若三相电源不平衡时,可取三相电压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所加电压的数值。当各相电压差不超过2%时,可用UAC代表平均电压,然后读取各相的空载电流值。
试验测得的空载电流值与制造厂数据比较,应基本接近。若相差太大,说明互感器有问题。对于串级式电压互感器,如果刚加电压,空载电流就大大增加,可能是连耦绕组极性接反;如果连耦绕组断开,则其空载电流较正常值小得很多。
9. 测量一次绕组对地的tgδ值
9.1 该项目适用范围
20kV及以上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交接、大修后和预防性试验
9.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试验设备及仪器:0.5级及以上精度、三位有效数值及以上,自动抗干扰一体化电桥或QS19型电桥等。
9.3 测量步骤
试验方法以QS19型电桥为例,自动抗干扰一体化电桥根据使用说明书可参照QS19型电桥进行。
9.4.1反接线法
35kV及以上的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连同套管一起对外壳的tgδ值,可用西林电桥的反接线法进行测定。对于全绝缘的一次绕组,其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与变压器绕组的试验相同(参见第五章第四节),试验电压为10kV。
对于分级绝缘的电压互感器以及串级式电压互感器,因为绕组接地端的绝缘水平低,试验电压只能加至2~3kV,并需查看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后方可加压。此时,若用西林电桥反接线法,接线时电桥的“Cx”端必须和被试互感器一次绕组的接地端X相接,或者A与X短后和“Cx”相接。如仅将一次绕组出线端A与电桥的“Cx”连接,测量结果会出现误差。近年来对串级式电压互感器,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采用自激法和末端屏蔽法测量tgδ值。
9.4.2 高压标准电容器自激法测量
图7 采用高压标准电容器
| 自激法测量电台值接线 |
9.4.3低压标准电容器自激法
如图8所示,利用QSI型桥体内的标准电容作为电桥的标准臂,对串级式互感器进行自激测量tgδ值。电桥的标准电容供电是取自辅助绕组ad-xd端子上所感应的电压,标准电容桥臂承受的电压较低,此时辅助绕组的负荷很小,Ù1和Ù2相量基本上是重合的,经试验证明它们之间的角差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图8 利用低压标准电容器自激法测量tgδ值接线 |
试验时注意事项:
(1)将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X端接地线拆除。
(2)电压互感器低电压绕组a-x及ad-xd各绕组应有一端良好接地,a-x和ad-xd绕组不能短路。
(3)试验回路中接人220/36~12V隔离变压器,以防止试验结果的分散性及误加电压;隔离变压器二次电压的选择是当一次电压为220V时,电压互感器高压侧电压为10kV。
(4)如使用QS19型电桥测量时,可用电桥的三根连线引出,但需将插头的脚柱“E线”的屏蔽与电桥内屏蔽断开,并将其“E线”的外屏蔽经导线引出接地。
(5)标准电容CN应放在耐压为10kV以上的绝缘台上;
| 图9 首端屏蔽法测量tgδ值接线 |
(7)调节电压互感器高压侧电压为10kV,将电桥分流器置于0.01位置进行测量。
(8)当有电场干扰时,可参见以下所述方法和第四章所述方法消除之。
9.4.4 首端屏蔽法
当现场有强电场干扰时,因高压首端暴露在强电场位置,若将电压互感器高压首端接地(见图9),在有强电场干扰时使用该方法效果很好。但由于低压小套管处于高电位,因此试验电压仅能加到3kV。
试验时,由于高压绕组X端仅能加到3kV,因而二次绕组的励磁电压很低,为使调压方便,应将二次2个绕组串接;隔离变压器T可使用220/36V的安全灯变压器,一次接调压器,如被试互感器为JCC-110型,则二次绕组施加7.45V即可,如为JCC-220型互感器,二次绕组施加电压更低,测量时,用一数字电压表监测二次绕组电压即可。由于首端试验时接地,因此在预防性试验时可以不拆除首端连接线,使现场工作简化。
9.4.5末端屏蔽法
| 图10 用末端屏蔽法测量tgδ值接线 |
采用末端屏蔽法时,注意二次绕组必须开路。当tgδ值较大时,分别测a-x和ad-xd绕组和铁芯底座的介损,以区分介损增大的性质。
10. 绕组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
10.1 该项目适用范围
20kV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交接、大修后和预防性试验
10.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工频交流耐压装置一套
10.3 测量步骤
电压互感器绕组的绝缘电阻、tgδ以及绝缘油试验都合格后,就可进行绕组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对于全绝缘的电压互感器,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与电力变压器相同,但试验电压标准比电力变压器高。对于分级绝缘及串级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不能进行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对于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规程规定试验电压为1000V,可与二次回路耐压试验同时进行。
11. 串级式电压互感器感应耐压
11.1 该项目适用范围
串级式电压互感器的交接、大修后和预防性试验
11.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倍频试验装置一套
11.3 测量步骤
11.4.1 试验原理及方法
电压互感器进行交流感应耐压试验,也即是在互感器低压侧加上约为3倍额定电压,在一次侧感应出相应的高压来进行试验。为了防止铁芯过分饱和,应该提高电源电压的频率,采用150Hz电源进行试验。当频率超过100Hz时,为避免提高频率后对绝缘的考验加重,所以应相应地减少耐压时间,耐压时间t(S)由下式确定
t = 60×100/f
| 图11 由三台单相变压器构成3倍频发生器原理图 |
11.4.2 单相变压器组二次侧开口输出电源
利用三台单相变压器,一次侧接成星形,二次侧接成开口三角形,如图11所示。当在一次侧加压,使变压器的铁芯过励磁时,由于是星形接法,则一次侧没有3次谐波电流,此时中性点必须悬浮不能接地,否则一次侧有3次谐波电流,会使磁通波形的3次谐波分量减小。由于铁芯中有3次谐波磁通,每相绕组便感应出3次谐波电动势,当励磁电流为正弦波,在铁芯饱和情况下,主磁通的波形是平顶波,这样,在主磁通波中包含了较大的3次谐波,见图12所示。
图12 平顶波磁通产生电动势的波形
| (a)电流波形与磁通波形关系;(b)磁通与电动势关系 |
11.4.3 利用三电感过励磁构成倍频电源
当铁芯电感线圈接成星形,并施以三相电压过励磁时,则在中性点感应出3倍频电动势,其3次谐波产生原理同上所述。因磁通为平顶波,所以可分解为l、3、5、7次等谐波,当过励磁达1.5信时,3次谐波分量可达基波的40%。各次谐波在三相电感线圈上产生自感电动势,而正序和负序谐波在中性点之和为零,所以在中性点仅感应出3次以上的零序分量。
| 图13 由自耦调压器构成3倍频发生器原理图 |
11.4.4 组合变频电源
| 图14 变频电源原理框图 |
变频电源的输出频率可从150~200HZ由编程调节锁定,具有体积小、调压方便等优点。如使用2kW的变频电源,即可满足对110、220kV的互感器进行试验要求。
11.4.5 用三相自耦调压器构成倍频发生器进行110kV互感器试验
利用三相自耦调压器过励磁,由中性点输出3倍频电源,其试验接线如图15所示。
图13-15中,试品TV为JCC-110型电压互感器,试验时考虑容升为5%。
试验记录:U1=154V,I1=16.5A,P—840W,U2=270V。
在按图13-15进行试验时,TR1选用15kVA三相手动自耦调压器作为过励磁发生器TR2为3~5kVA单相自耦调压器。TR1合电源前,可调端子放置为最高电压处,逐渐向低电压调,即增大励磁TR2的调压端也放置在最高电压处,当示波器观测到3次谐波电压时逐渐向低端调,使输出端电压上升。为了避免回路产生谐振,在adxd接2个220V、300W白炽灯,两个灯泡串联连接起阻尼作用,以防止电压过高突然烧坏灯丝使回路无阻尼。
| 图15 自耦调压器倍频发生器原理图 |
f = 1 /(2π )
LC =(1/(2πf))2 (13-18)
选择滤波电容时,不应显著增加回路的无功电流,一般可选取电容值为4~8μF。
1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介损试验
12.1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12.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数字式自动介损仪
12.3
图16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接线图
| F保护闸隙;S短路开关 |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接线如图16所示,由电容分压器(包括主电容器C1,分压电容器C2)、中间变压器(即中间电压互感器TV)、共振电抗器L1、载波阻抗器L2及阻尼电阻器R等元件组成。其介质损耗角tgδ值的测试,可分单元件试验。例如,对电容器,可照电力电容器的要求进行试验;对中间变压器,可选用“自激法”或“末端屏蔽法”,均可得到有效的结果。
数字式自动介损仪测试方法
前面介绍的都是QS19型电桥在现场测试方法,当使用数字测试仪时,如果数字仪器是外接高压试验变压器加压,上述的几种方法都可应用于测量;如果仪器是内带高压电源,自动施加2、10kV高压输出时,则可用末端屏蔽法或首端屏蔽法进行测量;当外电场干扰严重时,如用60Hz试验电源,则效果更佳。
13. 局部放电试验
13.1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交接、大修后试验
13.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局部放电测量系统
13.3 测量步骤
图17 互感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原理接线 (a)电流互感器;(b)电压互感器
Ck一耦合电容器;C一铁芯;Zm一测量阻抗;F一外壳;L1、L2一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端子;
| K1、K2一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端子;A、X一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端子;a、x一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端子 |
试验接线:互感器局部放电试验原理接线,如图17所示。
电压互感器试验时,D或B点可任一点接地,当采用B点接地时,C、F能接D点就接D点。不能接D点则可接B点(接地)。
试验及标准:国家标准GB5583 85(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关于仪用互感器局部放电允许水平,见下表。
| 接地形式 | 互感器形式 | 预加电压 >10S | 测量电压 >1min | 绝缘形式 | 允许局部放电水平 视在放电量PC |
| 电网中性点绝缘或经消弧线图接地 | 电流互感器和相对地电压互感器 | 1.3Um | 1.1 Um1) | 液体浸渍 固 体 | 100 250 |
| 1.1 Um | 液体浸渍 固 体 | 10 50 | |||
| 相对相 电压互感器 | 1.3Um | 1.1 Um | 液体浸渍 固 体 | 10 50 | |
| 电网中性点有效接地 | 电流互感器和相对地电压互感器 | 0.8×1.3Um | 1.1 Um | 液体浸渍 固 体 | 10 50 |
| 相对相 电压互感器 | 1.3Um | 1.1 Um | 液体浸渍 固 体 | 10 50 |
为防止励磁电流过大,电压互感器试验的预加电压,可采用150Hz或其它合适的频率作为试验电源。
试验应在不大于1/ 测量电压下接通电源,然后按表2规定进行测量,最后降到l/ 测量电压下。方能切除电源。
放电量的读取,以相对稳定的最高重复脉冲为准,偶尔发生的较高脉冲可以忽略,但应作好记录备查
试验期间试品不击穿,测得视在放电量不超过允许的限值,则认为试验合格。
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原则上应按上述标准与规定进行。但若受变电所现场客观条件的.认为必须要对运行中的互感器进行局部放电时、又无适当的电源设备、则推荐按以下方法进行
| 图18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接线 |
试验电压一般可用电压互感二次绕组自励磁产生,以杂散电容Cs取代耦合电容器Ck,其试验接线如图18所示;外壳可并接在X,也可直接接地。以150Hz的频率作为试验电源。在次级读取试验电压时,必须考虑试品的容升电压。容升电压的参考值,见下表。
| 电压等级 | 110kV | JCC1-220 | JCC2-220 |
| 容升电压 | 4% | 8% | 16% |
| 图 19 抑制干扰的对称法接线 |
采用两组二次绕组串联励磁,以减小试验的励磁电流。
试验标准(推荐值)如下:
励磁方式:两组二次绕组串联励磁;
| 图20 接有Ck的试验接线 |
预加电压:根据设备情况适当施加预加电压;
测量电压:1.1Um/ ,其中Um为设备最高工作电压;
允许放电量:20PC。
如采用150Hz的加压设备,则应按表2标准,允许放电量为20pC(现场测量)。
接有耦合电容器Ck的试验接线,如图20所示。
图21 电流互感器试验接线
| Tr一试验变压器;C一铁芯;F一外壳 |
(2)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电压由外施电源产生,杂散电容已代替耦合电容Ck,其接线如图21所示。互感器若有铁芯C端子引出,则并接在B处,电容式互感器的末屏端子也并接在B处。外壳最好接B,也可直接接地。试验变压器一般按需要选用单级变压器出接(例如单级电压为60kV的3台变压器串接),其内部放电量应小于规定的允许水平。
图22 抑制干扰的平衡法接线
| Cx-被试互感器;CC-邻近相互感器 |
试验标准(推荐值)如下:
预加电压:根据设备情况,适当施加预加电压;
测量电压:1.1Um/ ,其中Um为设备最高工作电压;
允许放电量:20 P C;
允许背景干扰水平:20PC以下。
如有合适的加压设备,则允许放电量为20 pC(现场测量)
接地装置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新投运或改造后的接地装置的现场检验及定期校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50150-91《电气设备交接及安装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设备试验规程》
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交接及大修后试验所需仪器仪表及材料:
| 序号 |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 数量 | 序号 |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 数量 |
| 1 | 电极 | 3根 | 7 | 电源盘 | 2个 |
| 2 | 榔头 | 1把 | 6 | 专用测量线(根据装置大小确定长度) | |
| 3 | 常用工具 | 1套 | 9 | 万用表 | 1块 |
| 4 |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 | 各1块 | 10 | 小线箱(各种小线夹及短接线) | 1个 |
| 5 | 接地电阻测试仪 | 1套 | 11 | 设备试验原始记录 | 1本 |
| 序号 |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 数量 | 序号 |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 数量 |
| 1 | 电极 | 3根 | 7 | 电源盘 | 2个 |
| 2 | 榔头 | 1把 | 6 | 专用测量线(根据装置大小确定长度) | |
| 3 | 常用工具 | 1套 | 9 | 万用表 | 1块 |
| 4 |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 | 各1块 | 10 | 小线箱(各种小线夹及短接线) | 1个 |
| 5 | 接地电阻测试仪器 | 1套 | 11 | 设备预试台帐 | 1本 |
1.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试验项目
1.接地电阻的测量
1.1 试验目的
检查接地装置是否受到外力破坏或化学腐蚀等影响而导致接地电阻值的变化。
1.2 该项目适用范围
新投运或改造后的接地装置的现场检验及定期校验
1.3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三极法)
接地电阻测试仪
1.4 测量接地电阻时电极的布置
1.4.1发电厂和变电所接地网测量接地电阻的电极布置
电极布置见图 l。
根据DL/T621《电力设备接地设计规程》中接地电阻测量方法,推荐“dl3一般取接
地网最大对角线的4~5倍,以使其间的电位分布出现一平缓区段。在一般情况下,电压
极到接地网的距离约为电流极到接地网距离的50%~60%”。测量时,沿接地网和电流极
的连线移动3次,每次移动距离为d 13的5%左右,如3次测得的电阻值接近即可。
图1 发电厂和变电所接地网测量接地电阻的电极布置图
1-接地体;2-电压极;3-电流极
图2 电流极、电压极的三角形布置法 图3 大型发电厂、变电所电压极、电流
极的布置
电压极、电流极也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三角形布置方法,一般取d12—d13,夹角θ=30°。
对大型发电厂、变电所,由于地网直径极大,经常使用架空线路作电压、电流测量线,这时电压、电流极的布置不可能一定是直线或成30”,可能布置成如图3所示的位置。
若电压、电流极的布置不成直线或30”,测量结果将按下式作误差修正
1.4.2 电力线路测量杆塔接地电阻的电极布置
电极布置如图4所示。图中,d 13一般取接地装置最长射线长度L的4倍,d12取
L的2.5倍。
1.5 测量方法及接线
1.5.1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法(三极法)
图4 电力线路测量杆塔接地电阻的 图5 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法的试验接线
电极布置
l一接地体;2一电压极;3一电流极
采用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法测量接地网接地电阻的试验接线,如图5所示。
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施加电源后,同时读取电压值、电流值和功率值,并由下式计
算出接地电阻。即
对发电厂、变电所接地网,若地中有干扰电流流过,电压表读数亦包含于扰电压,则
测量结果不是实际的接地电阻值,我们经常采用电源倒相或增大试验电流的方法来消除和
减小干扰造成的误差。对于电流、电压测量线很长,又并行排列的情况,线间互感形成的
互感电压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建议采用功率表法。
接地电阻由下式计算
1.5.2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接地电阻
图6 比率计法测量接地电阻试验接线
测量接地电阻用的仪表有许多种,从测量原理上分为两类:一为比率计法,二为电桥法。还有围绕这两种方法开发的数字式接地电阻测量仪。
采用比率计法测量接地电阻试验接线如图6所示,如原苏联产的MC-07、MC-08型,日本产L-8型比率计均采用这种接线。
两种采用电桥测量接地电阻试验接线如图7(a)、(b)所示,采用这类原理的接地电阻测量仪有国产的ZC-8型、ZC29型等接地兆欧表和现行开发的数字式接地电阻测试仪。
1.6 消除干扰的措施
1.6.1.消除接地体上零序电流干扰
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网中经常有零序电流流过(包括新建站),零序电流的存在给接
地电阻测试带来误差,常用下列措施消除。
(1) 加大测量电流的数值,以减小外界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采用变频电源,即采用50士10HZ的工频电源作试验源;
(3)采用倒相法,按计算公式,可消除零序电流干扰的影响。
图7 采用电桥测量接地电阻试验接线
1-接地体;2-电压极;3-电流极;P-检流计;S-开关;
S。、Sb-滑动电阻调节手柄;TTI7-试验变压器
1. 6.2消除测量线间互感电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20kV及以上的发变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地网最大对角线的长度D一般为几百米。
在测量接地电阻时需放置专用的测量线达回千米以上,有时无法满足需要,现场测试常利
用一条停运的低压架空线为测量线路,从而造成电流线与电压线长距离平行,因互感作用
而在电压线上有较大的感应电压。另一方面,大型地网接地电阻甚小,注人测量电流后地
网电位升高值较小,所以感应电压的串人,将严重影响测量结果,使地网接地电阻大幅度
偏高,造成地网电阻不合格的假象,常用以下措施消除:
图8 四极法测量接地电阻
rg-接地体的半径;2-电压极;3-电流极;4-辅助电压极离接地网边缘20~30m处
(1)采用功率表三极法,用计算公式,消除互感电压的影响。
(2)采用四极法测量,可消除互感电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接线见图8。在测量电压极与地网间电压U12的同时,测出辅助电压极与地网和电压极间电压U14、U24,由下式可计算出测量所得的接地电阻值
(3)消除构架上架空地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尽量将发变电站进出线杆塔架空地线与地网解开。
1.7 测量时注意事项
(1)接地电阻测试应在每年的雷雨季节来临前进行,由于土壤湿度对接地电阻的影响
很大,因此不宜在刚下过雨后进行。
(2)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接地电阻,若发现有外界干扰而读数不稳时,最好采用电
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三极法)测量,以消除干扰的影响。
(3)电压极、电流极的要求:电压极和电流极一般用一根或多根直径为25~50rum。
长0.7~3m的钢管或圆钢垂直打人地中,端头露出地面150~200mm,以便连接引线。电
压极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00~2000Ω;电流极的接地电阻应尽量小,以使试验电源能将足
够大的电流注地。由此,电流极的接地经常采用附近的地网和杆塔的接地。
(4)测量发电厂、变电所接地网的接地电阻,通人的电流一般不应低于10~20A,测
量接地体的接地电阻,通人的电流不小于IA即可。
(5)注人接地电流测量接地电阻时,会在接地装置注人处和电流极周围产生较大的电
压降,因此,在试验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在20~30m半径范围内不应有人或动物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