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8食用油市场年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8:29:28
文档

2008食用油市场年报

2008食用油市场年报2009年1月9日    2008年值得我们记忆,国家经历大喜大悲,食用油市场行情经历大涨大落,演绎了不寻常的走势。价格走势:食用植物油价格暴涨暴跌2008年,食用植物油市场延续了07年的牛市,并大幅下跌进入熊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08年2月,国内CPI指数达到8.7%,为12年来新高。通涨率不断走高,加重了市场对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随之出现抢购和囤积,反之又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形成不良循环。但随着国内需求转淡、进口大豆的冲击等利空压力的作用,国内食用油市场不断回落,分
推荐度:
导读2008食用油市场年报2009年1月9日    2008年值得我们记忆,国家经历大喜大悲,食用油市场行情经历大涨大落,演绎了不寻常的走势。价格走势:食用植物油价格暴涨暴跌2008年,食用植物油市场延续了07年的牛市,并大幅下跌进入熊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08年2月,国内CPI指数达到8.7%,为12年来新高。通涨率不断走高,加重了市场对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随之出现抢购和囤积,反之又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形成不良循环。但随着国内需求转淡、进口大豆的冲击等利空压力的作用,国内食用油市场不断回落,分
2008食用油市场年报

2009年1月9日
 
      2008年值得我们记忆,国家经历大喜大悲,食用油市场行情经历大涨大落,演绎了不寻常的走势。 

  价格走势:食用植物油价格暴涨暴跌 

  2008年,食用植物油市场延续了07年的牛市,并大幅下跌进入熊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08年2月,国内CPI指数达到8.7%,为12年来新高。通涨率不断走高,加重了市场对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随之出现抢购和囤积,反之又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形成不良循环。但随着国内需求转淡、进口大豆的冲击等利空压力的作用,国内食用油市场不断回落,分品种看,国内一级豆油在3月份达到17100元/吨,但在今年的10月份竟一度跌破7000元/吨关口到6800元/吨左右,年内波动幅度10300元/吨;四级菜油在3月份最高价达到16500元/吨,但在经历了年初的暴涨后,先出现投机性泡沫的破裂。5、6月份,曾有借助新菜籽上市时的成本推动上涨,但周边油品的下跌,仍拉动了现货下行在今年的12月份竟一度跌破7000元/吨关口到6800元/吨左右,年内波动幅度9700元/吨;棕榈油市场行情也不示弱,同样在3月上旬达到顶峰的11400元/吨,随后不断在调整中下跌,在08年的12月份达到了4350元/吨左右,年跌幅在7050元/吨左右。因此08年国内食用油是市场行情用暴涨暴跌”来概括最为恰当。 

  

  油料生产:国产油料总量较上年增加 

  受07年国内油脂油料行情不断上涨的影响,加上国家加大对大豆和油菜主产区的补贴力度,农民种植油料积极性提高,带动了油菜、大豆等主要油料种植面积的增加。据中华油脂网预测,2008年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为965万公顷,较2007年的种植面积增加90万公顷,产量预计为1650万吨,较2007年增长300万吨,增幅22.2%;08年我国油菜播种面积达到了610万公顷,较2007年增加了70万公顷,油菜籽总产量在1202万吨左右,较2007年1200万吨略有增加;2008年花生播种面积预计达到450万公顷,较2007年增加了近20万公顷,花生总产量预计在1500万吨左右,较去年增幅为3.1%。总体来看,2008年我国国产油籽产量较去年有明显提高。 

  随着国内油料生产的提高,国内食用油产量也出现明显增幅。根据我们初步测算,扣除转结库存,2008年全年国产油料食用油产量有望增加至950万吨左右,同比提高6%,与2006年基本持平。 

  

  进出口:全年进口量将有所增加,对外依赖度不减 

  进口方面: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份,我国共进口大豆量为3414万吨,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22%;1-11月份共进口油菜籽量为10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5.84%。预计2008年我国将进口大豆3800万吨,同比提高23%。 

  另据中华油脂网监测,1-11月份我国共进口油料3546万吨,出口1033万吨。其中1-11月份共出口大豆41.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6%;1-11月份累计出口1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95.2%。1-11月份累计出口菜籽油6393吨,较去年同期大幅降低69.4%。 

  1-11月进口各种食用植物油780万吨,其中,1-11月份我国共进口豆油245.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2%。其中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菜籽油23.4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31%;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棕榈油及其分离品470.5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0.4%。1-11月出口各种食用植物油23万吨。 

  综合来看,今年在国际油脂油料价格大涨大跌的背景下,今年食用油进口数量略有下降,预计为810万吨左右,大豆进口数量保持增势,预计在3800万吨左右,其他油料进口数量也出现下降,预计全年进口油料折合食用油的总量达到750万吨,全年进口油脂油料总量为1560万吨,国内植物油市场对外依赖度约为62.15%,较2007年的62.5%略有下降。 

  

  2008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的几个特点 

  国际粮船运费大涨大落对进口成本影响重大 

  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达到147美元/桶,受到国际原油价格频创历史新高的推动,美湾到我国港口的运费报价最高达到158美元/吨,南美港口到我国的船运费最高达到172美元/吨,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49%和48%,海运费一度成为影响我国进口油脂油料陈本的主要因素。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下,造成对原油需求大幅下降的预期,使国际油价不断下探,在12月24日国际油价重跌9.3%,一度逼近每桶35美元关口报收35.35美元。燃料消耗成本较低使得国际海运费大幅下挫。截至12月31日,美湾到我国港口的运费报价下跌至23美元/吨,南美港口到我国的船运费为22美元/吨。由于粮船运费的大落,粮船运费在我国豆油进口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由去年最高的12.4%回落至3.15%。按照进口总成本下跌927美元/吨计算(3月4日南美毛豆油进口成本测算为1625美元/吨,年底时回落至698美元/吨),海运费全年回落幅度为150美元/吨左右,因海运费下跌而带来的进口成本下降约占16.2%,去年统计结果是因海运费上涨造成的成本上涨约占22-23%。 

  而通过这两年船运市场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原油价格的涨涨落落对植物油市场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生物柴油的需求前景上,也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直接交易成本上。 

  国家宏观措施贯穿始末 

  2008年,受南方特大自然灾害推动,上半年CPI指数平均高达7.9%。其中,粮油价格大幅上涨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高通胀已经危及国内经济平稳发展,为此,国家上半年加大了食用油进口力度来抑制CPI过快上涨。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1至6月份共进口植物油409万吨,较2007年同期增长10.24%。其中,4月进口植物油91万吨,达到年内最高值。7月后,国家开始食用油储备补库,但数量较少,没有对市场产生太大影响。,其后,美国金融市场危机爆发,大宗农产品全部受到冲击,国家对食用油价格的经历了由“平抑”到“托市”的变化。此时,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植积极性,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开始进行“托市”收购。其中在油菜籽主产区以2.2元/斤价格收购油菜籽,同时加大国家菜籽油的储备力度。启动大豆储备计划,在东北以3700元/吨价格,收购150万吨大豆,近期有消息称:大豆收储数量可能追加到400万吨。由此可见,国内加大了对食用油市场的重视程度,之手贯穿了2008年的整个行情运行之中。 

  经济因素对食用油市场的影响不断加强 

  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导致商品市场多头信心缺失,引发商品市场大跌,另外,全球经济危机还引发对商品需求的担忧。国际原油市场由最高147美元/桶跌至目前不足40美元/桶,原油市场大跌给欧盟生物柴油计划带来压力,据测算只有当原油价格停留在60美元/桶时,生物燃料才会有利可图,国际原油价格不断走低,生物燃料发展的动力就会减少,自然对菜籽油和豆油的需求就会减少,同时,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在已经结束的2007/08年度和新的2008/09年度世界植物油产量增长均高于消费增长,而库存方面,在2007/08年度创下新低后,2008/09年度世界植物油库存水平达到近些年最好水平,达到1,0万吨,库存消费比也上升至8.13%,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来看,全球经济形势主导着8月以后国际市场的食用油期现货市场格走势,使之几乎脱离基本面对其的影响。受美国豆油和马来棕榈油的剧烈下跌,廉价的进口豆油和棕榈油不断冲击国内本来就非常脆弱的油价。 

  国内粮油加工行业收益不佳 

  外企无论是在产业链的纵深长度控制上,还是在利用国内、国际两个期货市场锁定价格风险上,都具有非常先进的经验,能够在种植、收储、运输、加工、饲料、养殖等多个环节转移市场风险。而内资企业经验不足、技不如人,又没有扶持,与外企根本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这种情况下,内资企业在竞争压力下纷纷选择合资或被收购。外资食用油企业在市场上所占的比重在日益增加,据了解,目前,我国现有90家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中,有家具有外资背景,实际加工能力占国内总加工能力的85%。控制着中国进口80%货源的国际四大粮商ADM、邦吉集团、嘉吉集团和路易达孚已先后在我国各地布局,抢占市场。如今,国内消费者所熟知的金龙鱼、鲁花、福临门、胡姬花等知名品牌,都已有外资背景。国家9月份出台《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希望改变大豆行业原料对外依存度过高、内资比重偏低等问题,规范与扶持国内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在2008年的食用油市场大涨大跌过程中,国内粮油加工企业很受伤,尤其是中小型加工企业亏损较为严重。今年的菜油加工行业全行业严重亏损,现金流和物流全面中断,据了解半数以上菜油厂濒临破产或被兼并收购。 

  2009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形势初判 

  全球经济形势将继续左右食用油市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不断蔓延和扩散,实体经济还将受到严重影响,受其影响,今年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放慢。2009年印度和中国经济有望增长7%,而发达国家则面临负增长。植物油消费需求增长将会受到抑制,加上由于经济危机出现,将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贷款和融资困难,基金做多商品期货的信心不足,进而制约植物油价格的上涨。经济形势的好坏将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和美元的价格走势。植物油市场走势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原油。每当市场认为植物油价格已经见底,植物油总是还会创下新低。因而,除非原油价格涨至60到80美元,食用油价格就不可能大涨。 

  2009年国内油料生产预计有所增加 

  为应对经济危机对农户的冲击,必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如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应对,不利于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也不利于价格总水平稳定。国家公布一系列惠农,两次共收储300万吨大豆、按每市斤2.20元的价格向农民收购油菜籽,充实食用植物油储备,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价格,恢复了农民的种植信心。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偏高,国内市场供给及价格易受国际市场影响。同时,我国食用植物油及油料的进口、压榨被油脂巨头垄断情况加剧,不仅价格易被其操纵,国家粮油战略安全也易受到威胁。因此需要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发展油料作物多元化种植,重点扶持并培育高产量、高出油率油料品种。 

  在国家的扶持下,2009年油籽播种面积有望继续保持增长,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2008/09年度中国油籽总产量可能达到5620万吨,比上年增长340万吨,植物油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554万吨,产量较上一年度增长6.58%。因此预计中国2008/09年度植物油产量将创出历史新高。而消费方面,中国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08/09年度植物油国内消费量预计为2,432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4.65%。因此,国内油脂市场经历2008年大跌后再次大跌的空间已经不大。 

  油脂油料进口力度将略有减缓 

  从2007年7月1日起,将部分植物油出口退税由13%下调至5%。2008年国家两次对食用油的进出口进行调整:5月28日财政部宣布从2008年6月1日到9月30日,将椰子油和橄榄油进口税率分别由目前的10%、9%降低至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6月3日宣布,从2008年6月13日起将取消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等36种植物油的出口退税。国家频频出台调整关税,目的在于抑制国内食用油价格的上涨,稳定国内的食用油市场。食用油安全问题影响到我国整个食用油产业的稳定和农民种植收益的状况,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2009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国内食用油供给量也将增加,加上2008年国内食用,预计2009年我国油脂油料进口力度将有所减少。引用美国农业部数据,预计08/09年度我国将进口大豆3600万吨,低于创纪录的07/08年度的3780万吨。 

  国家宏观仍将继续 

  2009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难以牛市再现 

  全球食用油的供需格局由于油料作物的增产而转换,金融危机对商品价格将继续压制,预计2009年全球需求继续缩减,世界油脂市场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在现货需求恢复之前,商品市场还有一段艰难的道路要走。期货市场预计难以再现2008年的疯狂走势。加工企业在2008年中受到成本和价格倒挂的负面影响,经营状况较去年下降,不少中小型粮油加工企业倒闭,加工行业得到了进一步整合和完善。为了保护我国油料产业和扩大油料产业的发展,预计2009年国家宏观仍将继续,对国内食用油市场而言,2008/09年度国内植物油产量创历史新高加之国内油籽种植成本和油脂、油料进口成本下降,国内油脂市场基本面偏空,不过由于国内油脂消费水平保持平稳增长,再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较低。国际市场影响因素的复杂多变,食用植物油市场可能维持频繁震荡的格局。 

  行业展望:中国是否会成为棕榈油加工基地 

  年末,市场传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种植公司--马来西亚森达美集团计划在山东日照独资建厂,经营范围为以棕榈油为主的植物油及相关产品的炼制、加工、存储及销售,第一期建成后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加上此前的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旗下的亚洲种植集团计划投资1.1亿美元在南京建设棕榈油加工项目,两大集团年加工棕榈油能力将高达300万吨,约占中国棕榈油年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由此引发猜想:中国会不会成为世界棕榈油加工基地。 

  从世界棕榈油产业的发展来看,其作为生物柴油的发展潜力巨大,在棕榈油主产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尤其是马来西亚,当地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棕榈油精炼加工能力,将加工利润留在国内已经成为两大主产国的一个重要产业,而毛棕榈油的出口增大无疑将会影响到本国的工业发展。 

  而从近五年棕榈油进口情况来看,24度精炼棕榈油是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种。

  (中华油脂网:李娜 郭清保 侯聪 李飞) 

文档

2008食用油市场年报

2008食用油市场年报2009年1月9日    2008年值得我们记忆,国家经历大喜大悲,食用油市场行情经历大涨大落,演绎了不寻常的走势。价格走势:食用植物油价格暴涨暴跌2008年,食用植物油市场延续了07年的牛市,并大幅下跌进入熊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08年2月,国内CPI指数达到8.7%,为12年来新高。通涨率不断走高,加重了市场对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随之出现抢购和囤积,反之又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形成不良循环。但随着国内需求转淡、进口大豆的冲击等利空压力的作用,国内食用油市场不断回落,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