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主题的总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30:22
文档

初中语文文言文主题的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主题的总结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20篇基本篇目,这些篇目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篇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些文言文的中心,我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分析比较中加强记忆,灵活掌握。一,战争治国篇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本文借论述战争中进攻与防御的失利,深入论证“施行仁政”的必要性,“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2,《曹刿论战》《左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长勺之战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
推荐度:
导读初中语文文言文主题的总结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20篇基本篇目,这些篇目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篇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些文言文的中心,我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分析比较中加强记忆,灵活掌握。一,战争治国篇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本文借论述战争中进攻与防御的失利,深入论证“施行仁政”的必要性,“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2,《曹刿论战》《左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长勺之战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
初中语文文言文主题的总结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20篇基本篇目,这些篇目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篇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些文言文的中心,我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分析比较中加强记忆,灵活掌握。 

一,战争治国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本文借论述战争中进攻与防御的失利,深入论证“施行仁政”的必要性,“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 

2,《曹刿论战》 《左传》 

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长勺之战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3,《出师表》 诸葛亮 

全文主旨是使后主刘禅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本文说理从一般到个别,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二,写景抒怀篇 

1,《三峡》 郦道元 

通过对三峡四季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与朱元思书》 吴均 

通过对富春江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也隐含着作者消极遁世的思想。 

3,《桃花源记》 陶渊明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4,《岳阳楼记》 范仲淹 

本文借助对洞庭湖的景色和迁客骚人登楼观景所触发的感情的描写,发表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5,《醉翁亭记》 欧阳修 

文章通过描写滁州山间的美妙景色以及他和滁州百姓一起游乐的情景,展现出一幅“官民同乐”的图画,委婉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借游山水来排遣苦闷的特殊心理。 

6,《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作者借月夜赏景,抒发了“不为世俗所累,闲适恬淡”的思想感情。 

7,《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作者通过写众山之小,侧面烘托了西山之高,委婉含蓄的表达了“洁身自好,刚直不阿”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消极遁世”的情趣。 

三,托物言志篇 

1,《陋室铭》 刘禹锡 

本文借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或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品德和精神追求。 

2,《爱莲说》 周敦颐 

本文借助莲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恶浊世风。 

3,《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文章托五柳先生为名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扬了他“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四,阐明事理篇 

1,《墨池记》 曾巩 

本文由物及人,由人及理,阐明了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刻苦勤奋;要想具有高尚的品德,更要努力培养。 

2,《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作者以自己当年求学的经历,热情鼓励马君则要刻苦读书,意在说明:“业精德成的关键在于勤奋专心”。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借鱼和熊掌的比喻,阐明人生在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舍生取义”,那些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则是可耻的。 

五,其他篇 

1,《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本文是苏辙19岁考中进士后写给当朝大臣韩琦的一封信,阐明了为文与养气的关系,以独到的见解,展现自己的才华,主旨在于期望韩琦的接见,得到重视与提携。 

2,《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全文笔锋含蓄,言辞委婉,谈古论今,名送实留。作者韩愈在政治上反对当时的藩镇割据,面对怀才不遇的董生,既表达了同情鼓励之意,又寄予了接受规劝、免去河北、报效朝廷的期望。 

3,《论语》六则 

孔子的这六则言论分别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公冶长》、《述而》等篇,主要是谈学习和个人修养的。 

相信同学们经过系统的复习,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预祝同学们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文档

初中语文文言文主题的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主题的总结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20篇基本篇目,这些篇目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篇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些文言文的中心,我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分析比较中加强记忆,灵活掌握。一,战争治国篇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本文借论述战争中进攻与防御的失利,深入论证“施行仁政”的必要性,“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2,《曹刿论战》《左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长勺之战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