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部门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职责,实现六个为零,四个达标。
六个为零:
1、死亡及重伤(含交通责任)事故为零
2、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3、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4、重大责任事故为零
5、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6、急性中毒事故为零
7、职工职业病发病率为零
四个达标:
1、职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为100%
2、应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为100%
3、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
4、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达标率为100%
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方法
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操纵指标和工作目标,减少和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快速、和谐进展,依据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操纵指标和工作目标,制定本考核方法。
一、考核内容
(一)操纵指标
操纵指标有:各类事故起数、伤亡人数;一样机械、设备事故,轻伤负伤率;火灾事故,交通事故以及职业病等。
(二)工作指标
工作指标有:安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教育,重大事故隐患监控和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投入,事故报告和应急组织,安全档案治理,工作创新等情形,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设施、安全标志、安全警示的设置率,安全隐患整改率,劳动爱护用品发放率等。
二、考核方法
(一)考核采取日常监控评判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日常监控评判由每季操纵指标完成情形监控和日常对工作目标落实情形的检查组成。
年终考核由实地考察考核和综合考核组成。
(二)考核分值运算。按照车间安全生产工作监控考核评判标准,总分100分运算,其中安全生产操纵指标为40分,工作目标为60分。考核采纳逐项扣分方法,每项扣分直至该项标准分扣完为止。
(三)考核结果的档次划分,考核结果分为“突出、比较突出、一样、较差”四个档次。总分60分以下的定为“较差”;60—79分定为“一样”;80—分定为“比较突出”;90分(含90分)以上的定为“突出”。
本方法使用于对公司各车间完成年度安全生产操纵指标和工作目标的考核。
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方针和原则。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基层,确保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使安全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达到“千斤重担大伙儿挑、每个岗位有指标”。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经公司研究,与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各部门负责人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并签订责任书如下:
一、操纵指标
1、死亡及重伤(含交通责任)事故为零
2、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3、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4、重大责任事故为零
5、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6、急性中毒事故为零
7、职工职业病发病率为零
8、职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为100%
9、应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为100%
10、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
11、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达标率为100%
二、责任内容
1、建立健全部门安全治理制度建设,做到本部门必须有责任人主抓此项工作,明确到人,狠抓落实,奖罚分明。
2、安全文明生产,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治理,做到无违章操作及人身伤亡事故。
3、严格按规定落实各项安全检查,做到无火险、盗险,无机械带病操作,对上级下达的整改通知,按要求如期完成。
4、杜绝违障指挥,对特种设备配合安保部、设备部按规定进行年度检查,专门工种做到持证上岗,依法爱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5、按照车间工作实际对新上岗、换岗、复岗职工进行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三、检查考核方法
1、按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方法》,每月以百分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存档,作为年终表彰、奖罚的依据。
2、公司定期对部门进行治理检查,结果存档作为上级检查和车间评比奖罚的依据。
三、奖 罚
1、严格执行安全治理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完成全年责任任务,按检查考核标准,全年总分平均达到95分以上的部门责任人奖励安全奖1000元。
2、部门职工违犯厂规厂纪发觉一人次扣罚安全保卫奖的5%。
3、部门职工在厂区显现酗酒、打架斗殴、除按有关规定处理外,发觉一人次扣罚安全奖的5%。
4、厂部对部门的安全工作按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年总分平均达不到95分者,扣罚10%的安全奖,达不到90分者扣罚30%的安全奖,达不到85分者,扣罚50%的安全奖,以此类推。
5、车间发生火险一次,扣罚50%的安全奖,发生二次以上,对该部门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全年安全奖。
6、凡造成工伤事故的部门,除扣罚全年安全奖。
7、凡造成较大安全事故,上级部门对企业罚款的、由事故直截了当责任人承担罚款。
8、强化安全档案建设,成立各种安全组织,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做好各项安全学习、检查、制度的储存工作,以此作为安全治理的依据。每发觉一次档案治理不规范扣安全奖5%。
9、对新上岗、换岗、复岗职工不进行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就上岗发觉一人次扣罚安全奖5%。
10、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公司、车间各执一份。本责任书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总经理(签字): 责任方(签字):
时 间: 时 间:
年度安全生产操纵指标和工作目标的考核表
| 序号 | 考核 目标 | 评判要点 | 分数 (100) | 标准要求和评判方法 | 备注 |
| 1 | 操纵 目标 | 1.伤亡事故起数; 2. 伤亡人数; 3.职业病。 | 40 | 不超过下达操纵指标不扣分,轻伤事故每次发生一起扣5分,重伤事故每发生一起扣15分,发生死亡事故扣30分,发生职业病扣20分。 | 以责任状操纵指标为准 |
| 2 |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 1.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由车间主任亲自抓(听取汇报或回报),亲自部署; 2.每季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3.各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4.奖惩制度落实。 | 5 | 领导亲自召开安全生产年会,达不到的扣2—4分;按要求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不扣分。每少一次扣2分; 无会议记录,每少一次扣1分; 未分解责任状的扣3分; 奖惩制度未落实的扣2—4分。 | 年终实地考核 |
| 3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情形; 2.“安全月”活动情形; 3.特种工持证情形。 | 5 | 未展开社会性宣传教育活动的扣2—4分; 未组织或组织不力的,扣2—4分; 培训率低,组织工作差或培训结果检查有咨询题的扣2—4分; 特种工持证率低扣2—4分。 | 年终 考核 |
| 4 | 重大事故隐患监控和安全专项治理 | 1.对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源未进行全面登记、建档和监控,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组织整改; 2.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情形。 | 10 | 对重大事故或危险源未进行登记,建档的扣6分;不合格的扣4分; 未制定整改方案的,发觉一起扣5分; 未及时更换的,发觉一起扣5分; 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专项整治的,每少一次扣2分。 | 年终 考核 |
| 5 | 安全标志警示 | 1.安全标志牌; 2.安全警示牌。 | 5 | 安全标志牌不全,扣3—4分; 安全警示牌不全,扣3—4分; 安全警示牌不清洁,扣2—3分; | 日常 考核 |
| 6 |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情形 | 1.安全生产的整改资金落实情形; 2.安全劳防资金落实情形; 3.安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落实情形。 | 10 | 未按规定落实劳防资金,扣5—6分; 未按规定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资金,扣5—6分; 未按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扣7—10分。 | 年终 考核 |
| 7 | 安全检查整改情形 | 1.安全检查制度执行情形; 2.对隐患整改,处置和复查要求的执行情形; 3.检查记录的填写情形。 | 10 | 未定期展开日常,专项检查的扣2—4分; 未按规定对隐患进行整改和复查的扣5—10分; 无检查和隐患整改复查的记录或隐患整改未如期完成的扣4—8分。 | 日常 考核 |
| 8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情形 |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执行情形; 2。事故应急预案修订情形; 3.指定专门救援人员情形; 4.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按规定通过演练。 | 5 | 未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扣2—4分; 事故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或不及时修订的扣2—4分; 未对专门救援人员进行培训的扣2—4分; 无演练发觉一起扣2分。 | 年终 考核 |
| 9 | 报表和安全档案治理 | 1.及时、预备统计报送各类安全生产情形调查表; 2.有关文件及材料及时报送、传达、办理情形; 3各类安全治理档案及台帐。 | 5 | 统计信息未按时限上报或显现数值差错,每次扣1—3分,瞒报扣5分; 未按规定传达办理的扣1—4分; 有关档案,台帐不健全的扣2—4分。 | 日常 考核 |
| 10 | 工作创新及评优情形 | 1.安全生产工作体会及方法在全县有借鉴意义; 2.安全生产工作体会及方法在全县有借鉴意义; 3.某项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县获得表彰; 4.某项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县获得表彰。 | 5 | 有一项得3分; 有一项得5分; 有一项得3分; 有一项得5分。 | 以有关文件材料为依据 |
| 序号 | 法律法规、标准 及其它要求事项 | 生效日/最新修订日 | 颁布部门 | 法规/标准编号 | 有关条款讲明 | 适用部门 |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法令和劳动爱护规定,制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
2、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自觉执行“五必须、准”制度。
五必须的具体内容是:
当班必须穿好工作服。
接触有毒、有害、高温、易崩溅的工作时必须佩戴眼镜。
作业时必须戴好防护手套。
上班必须戴好工作帽。
登高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准的具体内容是:
上岗不准穿高跟鞋、凉鞋或带铁掌的皮鞋。
进入厂区不准带烟、火。
当班不准干私活、脱岗、窜岗、睡岗。
不准用汽油洗衣服、设备。
有毒、危险岗位处理险情不准单独作业。
3、工作中要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及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对他人违章作业有权禁止。
4、熟练把握本岗位的工艺流程、安全规程及设备性能,明白生产、明白安全,差不多功过硬。
5、岗位人员必须把握安全防火、防毒、防静电知识,要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和消毒器材。
6、生产岗位要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规定的内容,发觉专门情形应及时处理和报告,发生事故后要爱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7、坚持“安全第一”,两人以上工作有一人负责安全。
8、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标准制度,服从组织指挥、服从调度,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令。
安全生产会议台帐
| 时 间 | 地 点 | ||||
| 主持人 | 记录人 | 参会人数 | |||
| 参加 会议 人员 | |||||
| 会 议 内 容 | |||||
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记录
| 序号 | 更换日期 | 更换章节号、 缘故和讲明 | 更换人 | 批准人 | 备注 |
| 1~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8月 | 9~10月 | 11~12月 | |
| 开工前 的培训 | 16小时 | |||||||
| 职工培训 | 24小时 | |||||||
| 新规程、 规范培训 | 16小时 | |||||||
| 连续教 育培训 | 16小时 | |||||||
| 新职工的 安全教育 | 16小时 | |||||||
| 防火、防爆知识 | 8小时 | |||||||
| 预案演练 | ||||||||
| 消防培训 | 8小时 |
| 安全教育名称 | 时 间 | |||||
| 教育(授课)人 | 参加人数 | 地 点 | ||||
| 教 育 培 训 内 容 | ||||||
| 序号 | 姓名 | 部门 | 工种 | 成绩 | 序号 | 姓名 | 部门 | 工种 | 成绩 | 序号 | 姓名 | 部门 | 工种 | 成绩 | ||
登记时刻:
| 序号 | 姓 名 | 职 务 | 性不 | 出生年月 | 学 历 | 职 称 | 资格证书号 | 领证时刻 | 备 注 |
*附:毕业证书、资格证书以及职称证明复印件
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台帐
| 编号 | 姓 名 | 性不 | 出生 年月 | 进厂 日期 | 工种 | 厂级教育 | 车间级教育 | 班组级教育 | 备注 | |||
| 日期 | 成绩 | 日期 | 成绩 | 日期 | 成绩 | |||||||
| 编号 | 姓名 | 性不 | 出生 年月 | 学历 | 进厂 日期 | ||||||
| 厂级 教育 | 授课人 | 课时 | 授课 地点 | ||||||||
| 内 容 | |||||||||||
| 车间级 教育 ( ) | 授课人 | 课时 | 授课 地点 | ||||||||
| 内 容 | |||||||||||
| 班组级 教育 ( ) | 授课人 | 课时 | 授课 地点 | ||||||||
| 序号 | 姓 名 | 性不 | 出生 年月 | 文化 程度 | 工种 | 从事 本工种 日期 | 取证 日期 | 发证 部门 | 操作 证号 | 复审日期 |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日常安全宣传教育和活动台帐
| 时 间 | 主办部门 | 地点 | |||
| 宣传教育和活动的形式 | |||||
| 宣传教育和活动参加对象 | |||||
| 宣 传 教 育 和 活 动 内 容 | |||||
| 序号 | 名 称 | 型号 | 数量 | 购置日期 | 配置地点 | 所属设备 | 责任人 | 维 修 保 养 记 录 | |||
| 一季度 | 二季度 | 三季度 | 四季度 | ||||||||
| 序号 | 设备 编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使用部门 | 出厂日期 | 使用年限 | 检验资质单位 | 发证 日期 | 复检 时刻 | 证件名称 及证号 |
编 号:
| 设备名称 | 型 号 | 出厂日期 | 合格证号 | ||||
| 使用部门 | 安装地点 | 管 理 人 | 检验证号 | ||||
| 检 测 检 验 记 录 | 检查时刻 | 检测检验部门 | 检测检验结论 | ||||
| 故 障 维 修 记 录 | 发生故障时刻 | 故障内容 | 修理结论 | ||||
| 安 全 标 志 台 帐 | ||||
| 序号 | 名 称 | 设 置 时 间 | 悬 挂 位 置 | 备 注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
检查序号:
| 检查部门 | 检查时刻 | 检查组长 | |||
| 参加 检查 人员 | |||||
| 检查 情形 及存 在咨询 题和 隐患 情形 记录 | |||||
| 整改 要求 | |||||
事故隐患治理及整改台帐
| 序号 | 事故隐患 内容 | 整改通知书编号 | 通 知 书 签发日期 | 整改要求 | 整改期限 | 整 改 责任人 | 通知书 签发人 | 整改完成 情形 | 备注 |
| 序号 | 隐患 | 场所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D=L×E×C | 风险评判 (危险程度) | |||
| L | E | C | D |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 分数值 | 10 | 6 | 3 | 1 | 0.5 | 0.2 | 0.1 |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完全会被预料到 | 相当 可能 | 可能、但不经常 | 完全意外,专门少可能 | 能够设想,专门不可能 | 极不 可能 | 实际上不可能 |
| 分数值 | 10 | 6 | 3 | 2 | 1 | 0.5 |
|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 连续暴露 | 每天工作时刻内暴露 |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 每月暴露一次 | 每年几次暴露 | 专门罕见地暴露 |
| 分数值 | 100 | 40 | 15 | 7 | 3 | 1 |
| 事故造成的后果 | 十人以上死亡 | 数人死亡 | 一人死亡 | 严峻伤残 | 有伤残 | 轻伤、需抢救 |
| 危险性分值 | ≥320 | ≥160—320 | ≥70—160 | ≥20—70 | <20 |
| 危险程度 | 极度危险,不能连续作业 | 高度危险,需要赶忙整改 | 明显危险,需要整改 |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 稍有危险,能够同意 |
| 序号 | 场所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治理方式 |
| 序号 | 辨不对象/活动 | 场所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 | 操纵措施 |
| 地 点 | ××岗位 |
| 职业危害因素 | 噪声 |
| 职业接触限值 | |
| 检测时刻 | |
| 检测值 |
| 地 点 | ××岗位 |
| 职业危害因素 | 粉尘 |
| 职业接触限值 | |
| 检测时刻 | |
| 检测值 |
| 演练时刻 | 演练区域 | ||
| 演练项目 | 组织人员 | ||
| 评审时刻 | |||
| 演练目的 | |||
| 演练评审 | |||
| 评审人员签名 | |||
| 演练参加单位: | |
| 演练地点: | |
| 演练日期: | |
| 演练内容: | |
| 演练过程概况: | |
| 演练总结(包括改进建议) | |
| 演练时刻 | 演练区域 | ||
| 演练项目 | |||
| 组织人员 | |||
| 参加人员 | |||
| 人员 | 签到 | 人员 | 签到 |
| 编号 | 事故名称 | 发生时刻 | 事故类不 | 人员损害程度 | 直截了当缺失 | 结案日期 | 备注 |
编号:
| 事故名称 | 发生时刻 | 地 点 | |||||||
| 事故类不 | 人员损害程度 | 财产缺失情形 | 是否结案 | ||||||
| 事故调查组长 | 成 员 | ||||||||
| 事 故 调 查 情 况 | |||||||||
| 事 故 处 理 情 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