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边、湖边或海边等近水地区的沙地形成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要有沙源。疏松的沙质颗粒物除了在干旱区地表物质受外力风化侵蚀后会产生外,其它的各种因素也可能导致。同时还要考虑沙是来源于本地(即就地起沙)还是从外地而来(异地起沙然后输送至此)。
二要能够搬运至此。在有了沙源的情况下,还要能将沙源搬运至该区域,就此起沙的也要有某种因素促使其就地起沙。搬运力越强,沙质颗粒物搬运的越多或越远。
三要能够在此堆积。要想形成堆积,必定是该区域存在某种因素导致搬运力减弱,才可能使携带的沙质颗粒物堆积在此。
这些近水沙丘
比如雅鲁藏布江的丹娘沙丘的泥沙来源于雅鲁藏布江的搬运作用后的堆积,雅鲁藏布江具有较强的侵蚀和搬运能力,大量泥沙在河谷两岸堆积,枯水期时泥沙露出水面,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沙丘。夏季,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多且冰雪融水多,河流水量大,水位高,泥沙不易堆积,两岸河漫滩被淹没,因此不易形成沙丘,沙丘面积最小。
江西省南昌市“江南第一沙漠”——厚田沙漠。是亚热带最大的风沙化土地,沙山高大,沙漠东临奔流不息的赣江,西临锦江,两江交汇形成 “月亮岛”,拥有沙山、沙洲面积达4.4万亩。
那厚田沙地的成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首先是自然原因:厚田沙漠的沙源来自于赣江和景江的泥沙沉积。
(1)赣江和景江交汇处都是河流的中下游,河水流速减慢,河道变宽,河水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
(2)厚田沙漠主要位于赣江的西岸,赣江主体流向自南向北,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弯曲河床的水流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趋向凹岸,使其水位抬高,从而产生横比降与横向力,形成表流向凹岸而地流向凸岸的横向环流,致使河水对东岸的侵蚀比西岸强烈,这样一来西岸的泥沙就易于沉积。
(3)南昌厚田沙漠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日照充足;但是气温变幅大,冷、热天气多,降水不均匀,干湿明显;平均风速大,起沙风日多。而此时的厚田河漫滩和阶地的植被覆盖率比较低,特别是在7、8月份伏旱天气的影响下河漫滩和阶地缺水干旱而慢慢沙化,加上冬季强劲干冷的西北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下,沙化土地不断扩张。
其次是人为因素。古代厚田曾是亚热带常绿林,距今1万-7000年以来,由于滥牧、滥伐、滥垦和战争原因,沙地表面粘结层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下面的粗沙出露,处于裸露流动的状态,在强烈的风力作用下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典例练习
典例一: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图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10,完成1~2题。
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 )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典例二 材料一 海南岛是个神奇之地,不但能够看到浩瀚的大海和绿意盎然的热带雨林,而且还能感受沙漠的风情万种。岛屿西部是我国具有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化典型地区,其沙物质来源广泛,在地质年代古风成沙,植被、地层破坏会使其“活化”,人类过度的生产活动的影响更不能小觑。据观测与模拟,北部湾海域的海流终年为规模较大的逆时针运动环流。
材料二 图为海南岛地形图
海南岛西部有丰富的沙物质,简述其沙物质来源可能有哪些(8分)
典例三 (2014年新课标Ⅰ卷)图下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典例答案
典例一: A C
典例二:
①古沙地质。当地原生植物和土层结构破坏后,古风成沙在风力作用下就地起沙、迁移、再堆积;(2分)
②河流输沙。近年,岛西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雨季河流下游和三角洲沉积量增大,旱季水位下降,河漫滩大面积出露,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向岸输沙;(2分)
③海水输沙。近岸上升流带来底层沙物质,退潮时,沙物质在向岸风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向岸输送沙物质;(2分)
④风力输沙。东部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土壤风化,沙化的物质随风输入西部(2分)。
典例三:(1)读图分析,图中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河流从山上流下注入湖泊,携带的泥沙在湖泊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在地表。错那湖水位低,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 较大。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说明沙源近。所以大风吹起的沙尘只能是东北岸湖底露出地表的泥沙或河口处河滩出露地表的泥沙。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底、湖底水浅处泥沙才能露出地表。这种季节性出露的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冬春季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在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所以易起风沙。
参:(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 较大。(2分)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