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 文 试 卷
第一部分
(1~4题 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
(1)崔颢《黄鹤楼》一诗中,诗人以游子之身凭栏远眺,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而不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象写照。
(3)《答谢中书书》中,用仰视和俯视两种视角,极力描写山高水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草木的生机勃勃。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端午这一天人们防疫去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这个节日承载的历史渊源,留下的优美传说,传承的古朴民风,给人太多记忆。两千多年前,一个身穿长衫的诗人在国破家亡时,怀揣着未已的壮志,纵身汨罗,以死明志,普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乐章,诠释了一种激烈的爱国情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之魂,他的这种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这种忧国爱民的精神,震撼了一个民族探索真理的心灵,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1)这段文字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祈求( ) ②怀揣(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传统中,古人称谓有谦敬之别,如“舍弟”是谦辞,“家母”是敬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C.古人常以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情感,如欧阳修自号醉翁,苏轼号东坡居士。
D.诗句“千里共婵娟”“呼作白玉盘”中“婵娟”“玉盘”都是月亮的别称。
4.欣赏漫画《失信者》,按要求作答。(共6分)
(1)请概述漫画的内容。(3分)
(2)请说说漫画的寓意。(3分)
第二部分
(5~20题 4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下面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南宋诗人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
C.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D.颈联中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6.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余东园有小山,环山为池,畜①鱼苗二千。比年②视之,头可一斤许,明年可二斤,又明年有三斤者。仅取数头,即池无遗育矣。但见残鳞朽骨,零落山隈③。伺之,见一獭④于沟中,捕之不能得,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
余别畜鱼一千八百于塘桥池,池可二亩,一年有二斤者。明年六月暴雨后,死而浮者三,各四斤许,明日浮者十七,又明日浮者二十四,急取粪清数桶入池中,乃止。至冬则二年矣,举网捕之,余谓当得鱼数千斤,时有西乡人在旁曰:“可得三百斤耳。”网之,果得三百斤。余问其故,曰:“鱼多则水色带赤,此水色白,故知之。”问鱼苗几何,余谓一千八百石。西乡人曰:“多矣!此池止可畜二百石,入草六七担。暑月大雨后,勿入草,草入鱼腹即胀,不能堪,头插泥中死矣。夏热,鱼不甚长,春秋长躯,冬长脂,一年即大者五斤,小者四斤,一无所损。若畜多即渐消谢,鱼亦不复长矣。”
西乡人盖养鱼为生者,故知之甚悉。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盖亦畜多消谢耳。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若非西乡人言,獭亦冤哉。
(选自明·冯汝弼《佑山杂说》,有改动)
【注】①畜(xǜ):富养。②比年:到了一年。③限(wēi):山或水弯曲的地方。④獭(tǎ):水獺。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头可一斤许 许:
(2)网之,果得三百斤 网:
(3)问鱼苗几何 几何:
(4)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 向: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每小题2分,共4分)
(1)余谓獺食吾鱼数千斤矣。
(2)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
9.“我”两次养鱼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个错误是什么?(2分)
10.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述西乡人的养鱼经验。(4分)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8分)
冰淇淋吃多了竟然会“脑结冰”!
纪光伟
最近,有媒体报道,江苏淮安的孙女士在连吃了几个冰淇淋后,感觉头疼,睡不着觉。经检查,孙女士被诊断患上“脑结冰”。
“脑结冰”?初听到这个名词是否感到恐怖?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最重要、最娇嫩的器官,它对于环境的要求极高,过冷、过热,血流过少、过多,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果大脑真的结冰了,将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①________
其实,“脑结冰”并不是大脑真的结冰了,所谓“脑结冰”是指因大量的、快速进食冰淇淋等冰冷食物,低温刺激口腔而引发的一种以头痛为主的连锁反应。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医学界就注意到这种情况,由于多在吃冰淇淋后发生,而被称为“冰淇淋头痛”,医学家们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为了探究“脑结冰”的来源,笔者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进行了专业的检索,并没有发现“脑结冰”的文献,说明国外并没有这样的说法,相反,关于“冰淇淋头痛”的文献倒是可以查到一些,因此,“脑结冰”国外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冰淇淋头痛”。
因此,我们不建议过多地宣传“脑结冰”,毕竟这不是一个规范的疾病病名,同时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应该称为“冰淇淋头痛”。
②________
“冰淇淋头痛”实质上是一种血管神经性头痛。导致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原因很多,因吃冷饮导致的头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前有偏头痛病史的人,大量吃冷饮受到刺激后,可刺激神经而引起头痛。的一项8359例青少年调查中也证实,冰淇淋头痛的患病率在偏头痛学生中是明显增加,减少或者放弃食用冰淇淋,可减少“冰淇淋头痛”的发生。
二是冷饮进入口腔后,给温度相对较高的舌和口腔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引起颞动脉痉挛,继而转为被动性扩张,血流冲击扩张的动脉壁上的痛觉神经末梢而引起头痛。同时,冰冷食物刺激到下腭部肌肉神经,并传导到脑部中枢神经,从而引发头痛、晕眩等症状。一项发表在《欧洲神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证实,“冰淇淋头痛”的发生是由于三叉神经通路的阵发性放电和疼痛控制机制的缺陷所致。
③________
大量食用冰冷的食物后,出现头痛,主要是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的剧烈疼痛,并可出现流泪、恶心、呕吐。持续时间为几十秒钟到几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吃了大量冷饮后出现上述表现,就要考虑为“冰淇淋头痛”了,可以自行按摩疼痛部位,也可掐疼痛侧的合谷穴,多可缓解症状,同时,要停止食用冷饮,喝点温开水提高口腔的温度,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如何预防“冰淇淋头痛”?
“冰淇淋头痛”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大量进食冰冷的食物,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户外运动后,脑血管是血管扩张的,如果吃了大量的冰冷食物,或者用冷水冲头,就会引起“冰淇淋头痛”。
在寒冷的天气里,也要注意头部的保温,避免长时间地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可预防本病。
【链接一】其实,“冰淇淋头痛”也并非一无是处,2006年的《国际皮肤病杂志》上,就报道了用“冰淇淋头痛”治疗光化性角化病,其原理就是利用低温来进行治疗,类似于我们常用的冷冻治疗吧。
【链接二】“冰淇淋头痛”并非冰冷食物的“专利”。2004年土耳其报道了2例喝了热的碳酸饮料后,出现的“冰淇淋头痛”,他们认为,“冰淇淋头痛”的偏头痛更容易出现饮用热饮料后,其原因除了与摄入饮料的速度和温度有关外,还与中枢敏感性有关。因此,“冰淇淋头痛”不是冰冷食物的专利,应该是各种冷热不均对口腔的刺激,导致神经和血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避免摄入过冷和过热食物是预防“冰淇淋头痛”发生的关键。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1.联系上下文,在①②③处分别拟一个小标题,使文章更加完整。(3分)
12.【链接一】和【链接二】分别引用了2006年发表在《国际皮肤病杂志》和2004年在土耳其的一篇报道,请分析其作用。(2分)
13.暑假里,外出买菜回来的沈奶奶发现七岁的小孙女琦琦躺在沙发上,眼睛紧紧地闭着,嘴里还嚷嚷着头疼,沈奶奶连忙找了消炎药给琦琦吃,安抚琦琦睡下后就去做饭了,半小时后,妈妈下班回到家,发现琦琦呕吐不止,在送医就诊后确认为“冰淇淋头痛”。
联系文章内容,对沈奶奶的做法作出评价,并以妈妈的口吻告知沈奶奶简单的预防方法。(3分)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4~15题。(7分)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
14.孙悟空善变,选文中他成功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却遇上了“尾巴不好收拾”的麻烦,他是怎样处理的?(3分)
15.上文中“大仙道:‘……曾闻他大闹天宫,……’”,请简要概括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至少两个),并指出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4分)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20题。(14分)
①学校计划砍些竹木,将草房顶的朽料换下来。
②到了行动的前一天。将近下课,我说:“咱们班负责二百三十根料,今天就分好组,争取一上午砍好。”忽然有学生问:“回来可是要作文?不如先说题目,我们今天就写好。”我说:“活动还没有,你就能写出来,肯定是抄。”王福突然望着我,隐隐有些笑意,说:“定了题目,我今天就能写,而且绝对不是抄。信不信?”“我不信!”大家笑起来。王福举起手说:“好,我打下赌!”我说“王福,你赌什么?”学生们纷纷说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王福听到字典,大叫一声:“老师,要字典。”
③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这本宇典愈加神圣。我毎次上课,必将它放在讲桌上,成为镇物。王福常常借去翻看,会突然问我一些字,我当然不能全答出,王福就轻轻叹一口气,说:“这是老师的老师。”我将字典递给班长保管。王福把双手在胸前抹一抹,慢慢地说:“但有一个条件,料要到我们三队去砍。”我说:“可以。明天的劳动,大家作证,过程有与你写的不符的,就算你输。”王福并不泄气,说:“好,明天我在队里等大家。
④第二天一早,我集合了其他队来的学生,向三队走去。在山路上走,露水很大。学生们都赤着脚,沾了水,于是拍出响声,好像是一队鼓掌而行的队伍。大家都很高兴,说王福真傻,一致要做证明,不让他把老师的字典骗了去。
⑤走了近一个钟头,到了三队进山沟的口上。远远望见王福慢慢地弯下腰,抬起一根长竹放在肩上,一晃一晃地向我们过来,将肩一斜,长竹落在地下,我这才发现路旁草里已有几十根长竹。王福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我赢了。”我说:“还没开始呢,怎么你就嬴了?”王福擦了一把脸上的水,头发湿湿地贴在头皮上,衣裤无一处干,也都湿湿地贴在身上,颜色很深。说:“走,我带你们进沟,大家做个见证。”
⑥山中湿气漫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林中的露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来,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忽然,只见一面山坡上散乱地倒着百多棵长竹,一个人在用刀清理枝权,手起刀落。那人是王七桶。“老王,搞什么名堂?”王七桶向我点头,又指指坡上的长竹。王福走到前面,笑眯眯地说:“我和我爹,昨天晚上八点开始上山砍料,砍够了二百三十棵,抬出去几十棵,就去写作文,半夜以前写好,现在在家里放着,有知青作证。”王福看一看班长,说:“你做公证吧。字典。”王福忽然羞涩起来,声音低下去,有些颤,“我赢了。”
⑦我呆了,看看王福,看看王七桶。学生们看着百多根长竹,又看看我。我说:“好。”我却心里明白过来,不知怎么对王福表示。
⑧王福看着班长。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王福看看我,我叹了一口气,说:“王福,这字典是我送你的,不是你赢的。”王福急了,说:“我把作文拿来。”我说:“不消了。我们说好是你昨天写今天的劳动,你虽然作文是昨天写的,但劳动也是昨天的。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你是极认真的孩子,并且为班上做了这么多事,我就把字典送给你吧。”学生们都不说话,王福慢慢把纸包打开,字典露出来。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抬眼望我,说:“我输了。我不要。我要——我要把字典抄下来。每天抄,五万字,一天抄一百,五百天。我们抄书,抄了八年呢。”
⑨我想了很久,说:“抄吧。”
(节选自阿城《孩子王》,有删改)
16.本文情节跌宕起伏,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3分)
17.一本小小的字典,为什么会成为“圣物”?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3分)
18.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叙述方式?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9.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20.结合选文,分析王福这个人物形象。(4分)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作文。(50分)
陈忠实在获得茅盾文学奖时,说出来他的“动力源”;他看到比自己小七岁的路遥写出了那么多本优秀的小说,成了自己的写作动力。当他沥尽心血写出《白鹿原》后,他获得了成功……在成长的路上,你的“动力源”又是什么呢?请以“我的动力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与解析
1.【答案】(1)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3)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4)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每空1分)
【解析】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暮”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2.【答案】(1)①普 谱(1分) ②坚 艰(1分) (2)qí qiú (1分) huái chuāi(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3.【答案】A(3分)
【解析】A.有误,“家母”是谦称,故选A。
4.【答案】(1)画面四周分别是一架飞机,一辆火车,一个证件和一张票组成,每样东西前摆放着一个禁止牌,将一个脸上写着“赖”字的人围在中间,说明失信的老赖将无法乘坐飞机,无法乘坐高铁,无法办理一些票证,所有的禁止是因为他的失信与无赖造成的。(3分)
(2)失信耍赖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将处处受限,寸步难行。(3分)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画面四周分别是一架飞机,一辆火车,一个证件和一张票组成,每样东西前摆放着一个禁止牌,将一个脸上写着“赖”字的人围在中间。显然图例讲的是失信的“老赖”在社会中将会寸步难行。
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5.【答案】C(3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大意,要注意诗句中写作手法的运用,情感的表达。C项有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不是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6.【答案】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诗人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和忠心为国的民族气节(3分)
【解析】此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概述为: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诗人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和忠心为国的民族气节。
7.【答案】①许:表示约数。②网:用网捕。③几何:多少。④向:从前。(每小题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每条鱼一斤左右;许:表示约数。②句意为:捕上后,果然只有三百斤鱼;网:用网捕。③句意为:他问我放了多少鱼苗;几何:多少。④句意为:我这才明白以前东园池塘里的鱼;向:从前。
8.【答案】(1)我认为是水獭吃掉了我的几千斤鱼(2分)
(2)水獭固然会吃鱼,怎么能吃掉几千斤鱼呢?(2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重点词语有:余,我;食,吃。句意为:我认为是水獭吃掉了我的几千斤鱼。②重点词语有:固,固然(本来);岂,怎能。句意为:水獭固然会吃鱼,怎么能吃掉几千斤鱼呢?
9.【答案】养的鱼太多了。(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由文章的最后“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盖亦畜多消谢耳。”可知两次养鱼犯了同样的错误是畜养太多而死亡的。
10.【答案】①从水色可以知道池塘中鱼的多少;②能根据池塘大小确定放养鱼的数量;③能根据放养鱼的数量确定投放料的量;④知晓暑月不能给鱼喂草;⑤知晓一年四季鱼的成长规律(或“状况”)。(意思对即可)(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度,想表达的主要思想,在文章的最后西乡人给我讲述的原因中来概括。
11.【答案】①“脑结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②“冰淇淋头痛”是怎么引起的?
③出现“冰淇淋头痛”怎么办?(3分)
【解析】本题考查小标题的拟写。文章中的小标题,是大的段落层次的内容的概括。可以模仿本文最后一个层次的小标题:“如何预防‘冰淇淋头痛’?”对前三个层次也采用疑问句的形式概括各自的中心内容。第一部分,是介绍“脑结冰”的问题,因此①处可拟题为:“脑结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二部分,是说明“冰淇淋头痛”的成因,因此②处可以填:“冰淇淋头痛”是怎么引起的?第三部分是关于怎样缓解和治疗“冰淇淋头痛”,因此可以拟题为:出现“冰淇淋头痛”怎么办?
12.【答案】材料一侧重在“冰淇淋头痛”对治疗光化性角化病的积极作用,材料二提醒我们关注引起“冰淇淋头痛”其他原因,并提醒人们如何预防的举措。通过举例子的方式从两个角度对“冰淇淋头痛”加以补充说明,增强说明文的科学性与说服力。(2分)
【解析】本题考查链接材料的作用分析。这两则链接材料,是关于“冰淇淋头痛”的科学报道,都是真实的例子,因此属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分别从用“冰淇淋头痛”治疗光化性角化病、“冰淇淋头痛”并非冰冷食物的“专利”两种角度对文章的说明对象进行了补充说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3.【答案】沈奶奶的做法有点鲁莽草率,发现琦琦有点头疼的时候,不能直接找消炎药给琦琦吃,应该及时就医。
告知示例:妈,下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情,可以先掐疼痛侧的合谷穴,可缓解症状,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还要管控监督琦琦,让她少吃冷饮。(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运用能力。题目中的情境,当奶奶发现七岁的小孙女嚷嚷着头疼时,不应该立即找消炎药给她吃,应该及时送医。如果碰到类似的事件,正确的做法是文章中的“可以自行按摩疼痛部位,也可掐疼痛侧的合谷穴,多可缓解症状,同时,要停止食用冷饮,喝点温开水提高口腔的温度,也有助于缓解症状。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最主要的是,对孩子加强监管,少吃冷冷饮,以预防发生“冰淇淋头痛”。本题第二问可以概括上述内容,对劝说的口吻告知奶奶。
14.【答案】将尾巴变作一根旗杆,竖在土地庙后面。(3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名著情节。孙悟空变化时,自己的尾巴却无法变化,在小说第六回中,孙悟空为躲避二郎神,变成土地庙,但尾巴却无法变化,只好变成土地庙的旗杆,但这个旗杆却在庙后面。
15.【答案】情节示例:①得知“弼马温”就是个养马的官位,打出天门去了。②偷吃蟠桃。③定住七衣仙女。④吃光太上老君金丹。
性格示例:嫉恶如仇、叛逆反抗、桀骜不驯、敢做敢当、勇敢无畏。(4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名著情节的复述。在概述情节时,要突出官封弼马温、偷吃蟠桃、定住七仙女、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几个重点情节,概述要简洁,重点突出。
16.【答案】王福和老师打赌,要在今晚写出明天的劳动,约定赢了得到字典。他和爸爸晚上八点上山砍竹子,半夜以前写好作文。他得到老师的字典,又还给老师,并决定抄字典。(3分)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概括内容时要先判断人物,这短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王福”的生。然后找出关于王福的几件事:打赌,晚上砍竹子、写作文,抄字典。把这三件事的经过、结果等要素,概括归纳即可。
17.【答案】字典是“老师的老师”。字典是稀缺的物品,有钱也买不到。字典是知识和文化的象征,对字典的崇拜,象征着对文化的渴望。(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文中第③段“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这本宇典愈加神圣。这是老师的老师。”和文中第⑧段“我要把字典抄下来。每天抄,五万字,一天抄一百,五百天。我们抄书,抄了八年呢”可以看出“物以稀为贵”字典是稀缺品;字典是“老师”;字典是文化的象征,所以成为“圣物”。
18. 【答案】插叙。交代了这本字典的珍贵,为王福想通过打赌赢得字典做了说明,并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叙述方式,是指叙述的先后顺序。“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这句话是插叙,说明了这本字典的珍贵性,也与王福极其渴望得这本字典的心理相符,为打赌赢字典做了补充说明,为后文王福抄字典埋下了伏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9. 【答案】环境描写,表明山间潮湿多雾。与上文“湿湿的头发”“衣裤无一处干”相呼应。衬托王福父子砍竹的艰辛。(2分)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作用。答题时首先答出环境营造的氛围,然后回答和情节、人物、主旨之间的关系,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出朦胧,雾气浓浓的气氛,为王福父子砍竹艰难埋下了伏笔,同时照应上文“湿湿的头发”“衣裤无一处干”。
20.【答案】勤奋好学。王福常借老师的字典翻看,经常提问题。王福和老师打赌,想要贏得老师的字典。为了学习知识,抄书抄了八年。王福做事有原则。在知道自己赌输了后,将老师赠送给他的字典,还给老师,选择抄写字典。王福吃苦耐劳。第一天晚上八点和父亲上山砍竹,砍了二百三十棵,拾出去几十棵。王福诚实守信,做事认真。他说到做到,当天连夜完成了砍伐任务,之后又完成了作文,并且找到了知青作证。王福有集体观念。王福砍伐竹木,是为了学校更换草房顶,他和父亲两个人做完了班级集体要做的事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和文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第②段学生们纷纷说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老师,要字典!”斩钉截铁,毫不犹豫,表现了王福渴求知识,勤奋好学;从第⑥段,“我和我爹,昨天晚上八点开始上山砍料,砍够了二百三十棵,抬出去几十棵,就去写作文,半夜以前写好,现在在家里放着,有知青作证”可见王福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做事认真,有着高度的责任感;第⑧段王福“我输了。我不要。我要一一我要把字典抄下来。每天抄,五万字,一天抄一百,五百天。我们抄书,抄了八年呢”,表现了他做事有原则;从“你是极认真的孩子,并且为班上做了这么多事,我就把字典送给你吧”也表现了他热爱集体的特点。
21.【立意指津】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以“我的动力源”为题,这个题目的关键词在“动力源”三个字。“动力源”指的是动力的源泉,是指自己在实现某个理想的路程中的奋斗源泉。写作时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写,叙述清楚它为什么成了你的动力源,让你在成长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个“源泉”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件事,也可以是某一个物品。选材时要具有典型性,要注意“以小见大”,选择自己在生活中受到触动并追求某个理想的事例来写。
文章写别人对你的影响时,应以细节描写为主,特别是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切记不要大篇的议论抒情。
作文的写作要求比较宽泛,只要围绕太阳来写即可,写作自由度较大,但本作文也有一个写作要求:不得围绕榜样空发议论,我们写作文时要注意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