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课课题:平面的投影
说课人:李玉芹
说课内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制图》第三章第4节“平面的投影”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的投影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制图》中的第三章第4节内容。平面的投影分三大内容,其中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是本节重点和难点,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也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是用线面分析法分析图形,想象形体的理论依据。掌握其投影特性和规律能够透彻理解机械图样所表达的物体形状,能为正确识图与画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处理
平面的投影主要有三大重点内容,依次是平面的三面投影;平面的投影特性及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与分类;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我将这几部分内容分三课时来完成,这里说的是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学中采用直观的实物模型和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把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知识,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本人从知识、能力、德育、美育四个方面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
(2)掌握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3)弄清空间平面与投影的相互转化关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由实体想象投影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求实精神,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根据教材的分析和大纲要求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确立本节课的重点为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难点是空间平面与投影。教学中就地取材,以教室的三个面为投影面,以书本作为平面,让学生自己演示、观察并总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通过反复演示、观察与练习,使学生弄清并掌握空间平面与投影的转化关系。这样即重点突出又化解了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机电专业大一新生,学生的基本素质较好。但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较弱。在教学中灵活运用问答、讨论等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借助直观模型的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反复观察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形体概念,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法方面
本节课采用的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模型演示法,归纳法,练习法。通过演示、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帮助学生抽象出形体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借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教师做好解疑、小结工作,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样即提高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新课讲完后,要布置一定量难易不同的作业让学生练习,及时反馈,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补缺补差。
(二)学法方面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眼,动口,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观察、分析并大胆讲述,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重视学法指导。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由浅入深、及时点拨,渗透总结,让学生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能力。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学生除了听课外还必须按计划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与练习。从将空间物体表达成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想象空间物体的反复训练中,掌握空间物体和平面图形的转化规律,最终使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采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同时请学生回答并演示,这样在脑中清析的重现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教学作好准备。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以书本作平面,将教室的三个面作为投影面,演示并观察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状态,分析空间平面在三个投影面中的投影特性。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图形特征。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并讲述其投影特性,然后教师作评析并总结结论。如此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3、利用直观模型和课件演示,让学生反复观察空间平面与其三面投影图,弄清空间平面与投影的相互转化关系,突破难点。
(三)归纳小结
结合板书,简单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投影特性。
(四)练习反馈
为了巩固教学内容,检验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几道判断题和画图题,让学生练习。根据学生的解答,教师作出评价。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力,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同时作好纠错工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五)布置作业
为了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完成。作业要难易适当,难题要能使学习好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较容易的题目应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自行完成。
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学生清晰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突出重点,板书设计分主版面和辅版面。主板面书写标题和三类直线的投影特性,辅版面主要用于作图和课堂的演示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