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园艺植物育种学(自己整理复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30:55
文档

园艺植物育种学(自己整理复习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胡老师)第二章选择育种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一次或多次定向选择,达到改善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或获得优良新品种的一种选育种途径。意义:野生植物的驯化、优良品种和类型的培育遗传力:指植物某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能力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的优点:(1)简单易行,不需要很多的土地、劳动力和设施。(2)对异花授粉植物避免强迫自交,不会产生后代生活力的衰退现象。(3)一次就可以选出大量植株,获得大量种子。混合选择法的缺点:不能根据
推荐度:
导读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胡老师)第二章选择育种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一次或多次定向选择,达到改善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或获得优良新品种的一种选育种途径。意义:野生植物的驯化、优良品种和类型的培育遗传力:指植物某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能力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的优点:(1)简单易行,不需要很多的土地、劳动力和设施。(2)对异花授粉植物避免强迫自交,不会产生后代生活力的衰退现象。(3)一次就可以选出大量植株,获得大量种子。混合选择法的缺点:不能根据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胡老师)

第二章选择育种

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一次或多次定向选择,达到改善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或获得优良新品种的一种选育种途径。

意义:野生植物的驯化、优良品种和类型的培育

遗传力:指植物某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能力

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

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的优点:

(1)简单易行,不需要很多的土地、劳动力和设施。

(2)对异花授粉植物避免强迫自交,不会产生后代生活力的衰退现象。

(3)一次就可以选出大量植株,获得大量种子。

混合选择法的缺点:

不能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对亲本单株进行基因型优劣鉴定,所以选择效果较差。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

可以根据后代性状表现鉴定当选植株进行遗传优劣鉴定,提高选择效果。

单株选择法的缺点:

(1)需要隔离,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为复杂。

(2)异花授粉植物因强迫自交会导致后代生活力衰退。

(3)单株选择一次所留种子数量有限,不易将所选的的优良单株后代立即应用于生产

2、适合异花授粉作物的选择方法有哪些

单株-混合选择法:用于株间存在较明显差异的群体

混合-单株选择法:用于株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群体

母系选择法:用于以营养器官作为收获对象的种类

集团选择法:集团内相对一致,避免自交衰退。

3、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选择的实质是差别繁殖(造成植物群体中个体有差别的繁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选择作用的基础:遗传与变异;

4 选择为什么有创造性作用

杂种优势

4、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选择差(Sd)与入选率(影响选择强度)

(2)遗传力(直接影响)

(3)性状的变异幅度(基础)

(4)选择方法

选择效果(当选植株后代性状的平均表现值,与原群体性状平均表现值得差值)与入选率成反比,而与选择差以及原始群体该性状的变异幅度呈正相关。

6 株选的方法有哪些

分项累进淘汰法:根据经济性状的重要性顺序进行淘汰

分次分期淘汰法:根据目标性状出现的先后进行淘汰

多次综合评比法:进行初选、复选和决选

加权评分比较法:根据目标性状的加权数进行淘汰

7 选择育种的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报种和预选

初选

复选

第四章  常规杂交育种

名词解释:

(同)(n)

常规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择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之中,对其后代进行培育选择,比较鉴定,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的定型新品种的一条育种途径。

单交:又称为成对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是两个。

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

亲本选择:是指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亲本选择决定育种工作的方向。

 亲本选配:是指从入选亲本中选用哪两个(或哪几个)亲本配组杂交和配组的方式。

亲本选配决定育种工作的效率。

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过程中,参加回交的亲本称为轮回亲本。

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过程中,只参加一次杂交的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

一 什么叫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困难怎么克服》

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类型之间的杂交;

特点:

1、不同类群植物种间杂交难易悬殊 

2、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克服:1、适当选择选配亲本(不同品种、甚至正反交);2、染色体加倍(双亲或亲本之一);3、 有性媒介;4、 混合授粉和多次重复授粉;5、 花柱短截、父本柱头组织移植及试管受精;6、 化学药剂处理)

3、远缘杂种夭亡、难稔性(胚胎培养;(2)    改善发芽条件和生长条件;(3)    嫁接)

4、远缘杂种的返亲遗传和“剧烈分离”(扩大杂种的群体数量;、增加杂种的繁殖世代;再杂交选择(回交) 

(同)二.回交对后代的影响回交育种的亲本选择与选配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回交育种的应用。

回交对后代的影响:

(1)增强杂种后代的轮回亲本性状。

(2)增强杂种后代内具有轮回亲本性状个体的比例

回交育种的亲本选择与选配:

(1)轮回亲本要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只有少数一、二个性状

           需要改良。

(2)非轮回亲本的优良性状要很突出,而且优良性状由少数主

           基因控制

(3)轮回亲本的优良综合性状应预见有较长的应用年限

(4)为保证轮回亲本优良综合性状在回交后代中的强度,可选

           用同类型的其他品种或株系代替轮回亲本 

回交步骤:

(1)获得抗原;

(2)采用回交

(3)确定回交次数;

(4)确定回交后代规模;

(5)自交

(6)品种比较。

具体主要应用于:

(1)改善优良品种或杂交材料的一、二个不良性状(抗病性)。

(2)转育雄性不育系。

(3)克服远缘杂交结实率低等问题,创造植物新种质

三 亲本选择和选配原则有哪些

选择原则:1、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

2、尽可能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作亲本

3、明确亲本的目标性状及其遗传规律

4、重视选用地方品种

5、优先考虑数量性状

6、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作亲本

7、适当考虑一些特殊性状和可贵类型 

选配原则:1亲本性状互补

2、选用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配组

3、用经济性状优良、遗传差异大的亲本配组

4、以具有最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母本

5、考虑亲本繁殖器官的能育性和杂交亲和性

6、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

杂交方式有哪些在添加杂交中,亲本参与杂交的次序对后代的影响如何

两亲杂交(单交,回交);

多亲杂交(添加杂交,合成杂交,聚合杂交)

添加杂交中:最后一次参加杂交的亲本性状对杂种的性状影响最大。

所以,一般把综合性状优良的或具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的亲本放在最后一次杂交。

当单交亲本之一的优良性状为隐性时,应将单交杂种进行自交一次,使隐性的优良性状得以表达,通过筛选具有隐性优良性状的个体再与第三亲本进行杂交

常规杂交育种的育种程序怎样

(1)杂交前的准备:解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制定杂交育种计划,亲本种株的选择)

(2)隔离和去雄;

(3)花粉的采集、贮藏和生活力测定;

(4)授粉、标记和登记;

(5)授粉后的管理;

(6)杂交种子的收获和储存。

常规杂交育种最适合哪些作物的育种为什么

第五章  优势育种

(n 杂种优势: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其植株性状的表现比双亲优越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自交系:指从某品种的一个单株连续自交多代,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普通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系与其他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性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雌性系:

自交不亲和性 :指在两性花植物中,雌雄配子都有正常的授粉受精能力,在不同基因性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选育出自交不亲和性能稳定遗传、同一株系内株间授粉不亲和的自交系

亲和指数:

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

雄性不育系:经过一定的选育程序,育成雄性不育性稳定的系统,这样的系统称为雄性不育系(A系)

(同)1、什么叫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相比有和异同

相同点:

两者都需要选择选配亲本,进行有性杂交。

不同点:

A)、基因效应:优势育种主要利用的是不可固定的基因的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重组育种主要利用的是可遗传的基因的加性效应。

 B)、育种程序: 优势育种的程序是“先纯后杂”,即先通过自交使亲本纯化为自交系,然后通过自交系间杂交生产杂种一代种子应用于栽培生产;而重组育种是“先杂后纯”,即先进行杂交,然后使杂种后代自交纯化成为可稳定遗传的定型品种应用于生产。

 C)、种子繁殖:优势育种需每年制种,需专设亲本繁殖区和制种田; 重组育种不需专设制种田,可以结合生产同时留种。

2 为什么不同作物的杂交衰退不一样哪些作物自交衰退最严重

4 最常用的杂种优势假说有哪些

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

6 优势育种的程序如何

(一)优良自交系的选育

(二)配合力的测定

(三)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

(四)与标准品种比较以及生产试验和品种区域试验

7  什么叫一般配合力什么叫特殊配合力配合力分析结果出来后,怎么根据配合力分析结果作出育种途径或方法(常规杂交育种或优势育种)的选择

配合力又称组合力,是衡量亲本系在其所配的F1中某种性状的好坏或强弱的指标。

配合力分为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简称)和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简称)两种。

8 什么叫三交种什么叫双交种什么情况下需要用三交种或双交种

三交种是指用3个自交系配成的杂种一代;

双交种是指由4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一代杂种。

(同)9 杂种种子的生产方法有哪些

任务:一是为生产提供大量的高纯度的杂种一代种子,二是繁殖杂种一代的亲本自交系。

♥杂种一代种子生产遇到的问题:产量低、成本高、纯度差。

(一)简易制种法

(二)人工去雄制种法

(三)利用苗期标记性状制种法(两个条件:

1、该性状必须在苗期表现,而且容易目测识别。

2、能稳定遗传的隐性质量性状。)

(四)利用化学去雄剂的制种法

(五)利用性别特点制种法

(六)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法

(七)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法 

11 根据三型学说,哪种类型的雄性不育系找不到恢复系哪些作物的杂种一代的父本必须是恢复系,哪些作物的杂种一代父本可以是恢复系也可以不是恢复系

(同)14 什么叫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什么叫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

同型自交不亲和可分为配子体型和孢子体型两类。

1)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豆科、茄科、蔷薇科等植物)

配子体型的亲和与否取决于花粉所带的基因是否与雌蕊所带的基因相同。凡是与雌配子体具有相同基因的花粉,为不亲和花粉。

(2)孢子体型不亲和性(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

孢子体型自交亲和与否不取决于花粉本身所带的基因,而是取决于产生花粉的植株个体是否具有与母本植株不亲和的基因型。 

15 怎么测定自交不亲和性怎么选育自交不亲和系优良自交不亲和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条件:“三高二抗一好”:配合力高,整齐度高,产量高;抗病,抗逆性;综合性状好

   1)高度稳定的花期自交不亲和性。包括株内自交和系内株间交配。

(2)较高的蕾期自交亲和指数

(3)自交多代后生活力衰退不显著

选育方法: 连续多代自交分离获得。

 一是花期自交,测定亲和指数,选择自交不亲和株。

 二是蕾期自交,留种和测定蕾期自交亲和指数。亲和指数通常以1为选择标准,如结球甘蓝亲和指数小于1,大白菜亲和指数小于2,萝卜小于。蕾期亲和指数大于5。

测定:

1)混合授粉法:通常随机取系内10株作为测试植株,10株花粉等量混合,然后对这10株分别授粉,统计结子率。

优点:省工、组合少。

缺点:当出现自交亲和时,无法知道是由哪一株或那几株的花粉所造成。另外不是真正的等量混合,所以测定值不一定准确。

(2)隔离区自然授粉法:在空间隔离区内,任其自然授粉。

优点:省工、简单、测验条件与制种区最相似。

缺点:需要隔离条件,存在与混合授粉法相同的缺点。

(3)轮配法:选10株进行全部株间正反交,然后统计每一组合的亲和指数。

优点:清楚每一株的株间亲和指数

缺点:组合多,工作量大

16 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方法有哪些,最常用的方法有哪两种

1)通常用单交种。

2)自交不亲和系×亲和系

3)自交不亲和系×自交不亲和系(正反交种子,种植比例)

17 怎样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种一代种子

蕾期人工授粉 

(胡)18 雄性不育的类型

核不育型(简称GMS):不育性 完全由细胞核基因控制。

将其应用到杂种一代制种时,则需拔除50%的可育株。

核质互作不育型 又称为胞质不育型,不育性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

自交不亲和系和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优缺点

自交不亲和系的优点:

(1)自交不亲和性在十字花科植物中广泛存在,而且遗传机制已大致清楚,获得自交不亲和系较有把握。

(2)选育方法相对简单。

(3)正反交的种子通常都可使用,杂种一代种子产量较高。

缺点:

(1)繁殖亲本的成本较高。

(2)杂种一代种子的纯度往往不如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高。

雄性不育系的优点:

(1) 制种容易,杂种一代种子的纯度较高。

(2) 繁殖亲本的成本较利用自交不亲和系为低。

缺点:选育比较难。 

第十章  品种审定保护与繁育

1、品种审定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2、什么叫DUS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先作DUS测试

3、品种审定与品种保护有何异同

4、品种退化的原因有哪些怎么克服

5、什么叫原原种什么叫原种什么叫生产种分别怎么生产

6、什么叫母株留种什么叫小株留种

杨老师的部分

名词解释:

1 引种(根据是否改变基因 分为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广义  泛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新植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或有关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狭义  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原分布区引入到新的地区,通过试验鉴定,选择其优良者繁殖推广,称之为引种。

2 种质: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资源:凡是携带种质的载体都叫做种质资源。如细胞、器官、组织、个体或者群体或DNA片段。

种质库:也叫基因库,指以种为单位,这个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由许多个个体的不同基因组成的。

3 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多发生在芽的茎尖分生组织中,当芽变萌发成枝条,乃至开花结果以后,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类型截然不同.

芽变选种就是对芽变发生的遗传变异进行选择,从而育成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法

4 诱变育种(Mutation Breeding)是人为的利用理化因素诱发生物体发生变异,再通过选择,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5   半致死剂量(LD50):照射后存活率为对照的50%时的剂量值。

  临界剂量:照射后存活率为对照的40%时的剂量值。

6 倍性育种(Ploidy Breeding):就是研究植物染色体倍性变异的规律并利用倍性变异选育新品种原理及方法的科学

单倍体(haploid):通常是指未经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多倍体(polyploid):指植物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指多倍体的几个染色体组来源于同一物种。

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染色体组成的多倍体。

问答:

 1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和目标性状

目标:A、高产稳产 B、品质优良 C、适应性强 D、抗病虫和抗除草剂 E、不同成熟期

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1、产量性状:一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收获的产品重量。2、品质性状:可分为感官、营养、加工品质。3、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4、对病虫害和除草剂的抗耐性5、对集约化生产的适应性6、不同成熟期

2引种成功的标志:

A:与原产地相比,不需特殊保护而能露地越冬、度夏,正常生长、开花、结果;

B:保持原有的产量和品质等经济性状;

C:能用适当的繁殖方式进行正常的繁殖;

D:对当地的生物种类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3 引种的意义

 A、解决生产用品种,丰富品种结构;

 B、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C、引入外来种质资源,改变本地品种的遗传组成。

4 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比较

区别       简单引种    驯化引种

引种地区环境差异     小        大

引种植物适应范围     广        窄

遗传性状改变与否    不改变       改变

繁育方式(果树)     无性繁育     有性种子

5 长/短日照植物与南北引种()

南种北引北种南引
长日照植物提早开花结实,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开花期推后或者不开花,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
短日照植物开花期推后或者不开花,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提早开花结实,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
对于收获果实的种子,开花期推后或者不开花会造成结实率低或者不结实,减产。

  例如:长日植物(short day plant)-洋葱、甜菜、莴苣、小麦等

     短日植物(short day plant)-菊花、有棱丝瓜、豆类等

     日中性植物(neutral plant)-番茄、甜椒、落叶果树等

南树北引--生长季节内日照时间加长,造成生长期延长,不利封顶或促使副梢萌发,消耗体内 养分,降低越冬能力。

北树南引--生长季节内日照时间缩短,造成生长期缩短,枝条提前封顶,生长缓慢。

6 引种的程序方法

引种的程序

 A确定选择引入材料(引入材料符合已定的引种目标的要求(好把握);引入材料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难确定)

  B 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类、品种名、繁殖材料的类型(种子、接穗、苗木等)、材料来源、材料的份数)

 C 引种材料的检疫(避免引入检疫性的病虫害和杂草)

 D 引种试验和推广(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对引入材料进行系统的比较鉴定,以确定其优劣和适应性)

7 引种的原则

A 明确引种目的;

B 引种地区和材料的选择;

C 加强生态意识,拒绝盲目引种。

 

8 种质资源

分类:1、主栽品种2、地方品种3、近缘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类型4、育种材料

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A、中国起源中心B、印度起源中心Ba、马来西亚亚中心C、中亚起源中心D、近东起源中心(前亚)(小亚西亚、伊朗、外高加索)E、地中海起源中心F、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G、墨西哥-中美起源中心H、南美起源中心Ha、智利亚中心Hb、巴西-巴拉圭亚中心

种质资源收集(质量,数量,多样性)的范围在三个中心:1、起源中心2、栽培中心、遗传育种中心

种质保存:利用天然的或人工创造的生态环境,保存种质材料的生活力。

1、就地保存2、迁地保存(种质圃保存)3、种质保存4、离体保存5、基因文库保存

种质资源的创新:1、无性变异株系:主要是芽变2、远缘杂交:包括天然和人工3、生物工程: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组织培养

9 选择育种(芽变选种)

(1)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选择动力受气候、土壤和生物等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的影响人为选择的影响(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选择
选择方向向对生物体合理的、有益的方向变异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变异
选择效果使生物更能适应自然环境更符合人类的要求,满足了人们的经济利益,但不一定最适应自然环境
时间
人工选择应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自然选择创造的条件;但人工选择的结果会使群体遗传基础变窄,使基因资源丢失,造成不良后果;在选择育种过程中不断补充新的育种材料,使育种群体遗传基础不致因选择而迅速窄化。

(2) 选择育种的特点:1、选择优株,简单有效,适合开展群

                     众性育种。

                  2、连续选优,遗传增益不断提高。

(3)芽变的特点

A:芽变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变异部位多样性,变异性状,突变类型)

B:芽变的重演性

C:芽变的稳定性

D:芽变的局限性和多效性

E:芽变的同源平行性 --在相近植物种和属中存在遗传变异的平行规律。

F:芽变的嵌合性--几乎所有芽变均为嵌合类型。 

芽变经验

前提:经变异分析筛除肯定属于环境影响的饰变个体外,可进行以下的程序。

   ⑴变异不明显或和稳定的继续观察;

   ⑵变异性状十分优良,但不能肯定是否为芽变的可先进入鉴定圃,再根据表现进行下一步程序;

   ⑶肯定是十分优良的芽变,但还有些性状不明确,可直接进入复选圃;

   ⑷肯定是十分优良芽变,且无相关劣变,可作为复选品系参加决选;

   ⑸对于能保持原品种综合优良性状的芽变,可免去品种比较试验和品种适应性试验。

芽变程序

 10 诱变育种

  (1) 诱变育种的特点

    A、丰富作物原有的“基因库”,创造新的基因型;

  B、提高突变频率;

  C、适于进行“品种修缮”;

    D、缩短育种年限;

(2) 诱变方法

 A 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

    外照射:(种子照射,植株照射,营养器官照射,.花粉、子房照射,其他植物器官组织的照射)

内照射:浸种法,施入法,涂抹法,注射法,

B化学诱变处理(浸渍法, 涂抹或滴液法, 注入法, 熏蒸法,施入法  )

化学诱变的特点: 使用经济方便, 有一定专一性,与辐射诱变的突变谱很不相同,诱变机制与辐射育种不同

(3)诱变剂量 

选择适宜剂量的原则“变、活、优”。

    变--指成活个体中有较大变异效应;

  活--后代有一定成活率; 

优--指变异中有较多有利突变。

11 倍性育种

多倍体的特点(巨大性-各种器官比正常二倍体大;育性的变化,抗逆性强,营养成分、花期、产量等经济性状发生有种变化,多倍体遗传特性--异源多倍体比同源多倍体稳定性好)

多倍体的获得途径 A:芽变  B:有性杂交法  C:人工诱导有物理方法、

D 化学方法(秋水仙素处理---浸渍法,涂抹法,滴液法,套罩法,毛细管法)

E组织培养法

秋水仙素:阻碍纺锤丝的形成,但对染色体结构无明显影响。

单倍体的获得途径  a)远缘花粉刺激、延迟授粉、辐射、化学药剂;  b)利用花粉、花药及未受粉的子房、胚珠进行离体培养;

多倍体的鉴定: a) 外部形态比较--直观、简便;b) 气孔鉴定; c) 花粉粒鉴定;d) 梢端组织发生层细胞鉴定;    e) 小孢子母细胞的异常行为;f) 染色体记数(直接鉴定法)

 

单倍体技术在育种上的意义 :可加速遗传育种材料的纯合,缩短育种年限;  可提高选择效果; 单倍体技术也可以和其它育种途径相结合,以提高育种效率。

文档

园艺植物育种学(自己整理复习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胡老师)第二章选择育种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一次或多次定向选择,达到改善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或获得优良新品种的一种选育种途径。意义:野生植物的驯化、优良品种和类型的培育遗传力:指植物某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能力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的优点:(1)简单易行,不需要很多的土地、劳动力和设施。(2)对异花授粉植物避免强迫自交,不会产生后代生活力的衰退现象。(3)一次就可以选出大量植株,获得大量种子。混合选择法的缺点:不能根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