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掷币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确切了解到健全的交易系统的重要─机率并不是绝对;然而透过有效的系统,把胜算化作稳定的长线实质利润,才是成为成功交易者的钥匙。有效的交易系统,就是交易者从意识中把市场预测和买卖策略完全分割,并且分别执行这两项创造利润的机件,这样才免却出现“看准市况、输在技巧”的情况。而在陈先生买窝轮的事件中,我们更能明白情感是投资最大的敌人。他先受贪心蒙闭,还没有全盘计划就错误地把所有资金投入窝轮,不料价格下跌,心魔便趁机作梗,陈先生顿时腹背受敌,没有交易系统的指引下,他最终不作止蚀反而沟货,令处境更糟。
以上种种也反映到一套健全的交易系统和完善的交易规则在充满变数的环境中是不可或缺的。是以,应用在投资上,一定有其意义。在本章,我将会简易说明如何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在投资市场上,交易系统五花百门,各适其适,有些能在基金中运作,有些则是个别投资者的独门秘方。其中最普遍的交易系统,都包括以下四大基本要点:
1)认识及了解市场
2)分析及交易策略
3)风险控制
4)资金管理
1)认识及了解市场、4)资金管理必须运用投资者本身的知识和经验,而2)分析及交易策略及3)风险控制则可依靠现今科技辅助,方便准确,而且更是整套交易规则的核心机件。所以我将会先阐述后者,及后才分析怎样把第1点和第4点好好发挥。
分析及交易策略+风险控制
有留意市场产品的投资者一定不会对“电脑程式基金”一词陌生。这种金融产品是透过电脑,把市场上的数据作出即时分析,立刻订定出买卖策略并付诸执行,图在迅息万变的市场中,寻找潜在回报的投资,利用即市策略,控制风险及捕获最大的利润。 “电脑程式基金”内使用的程式可以又长又复杂,但程式基本的结构其实并不困难,而且大部份的电脑程式均具备以下组件:
电脑程式交易系统四大结构组件
1)入市讯号(Entry):市场预测分析+寻找获利的“机率”
2)过虑规则(Filter):过虑微弱讯号,增加/提高“胜算”
3)出市时间(Exit):止赚离场,确认趋势完结/动力结束
4)止蚀机制(Stop):确认讯号错误,止蚀离场
以下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四大结构组件的应用。我有一位十分要好的朋友Paul,投资分析眼光不俗,特别喜爱优质股,例如汇丰(0005)、中石油(0857)、宏利金融(0945)等。有一天他跟我说:“宏利金融在下星期公布业绩。我相信只要大市气氛维持良好,以它目前可观的盈利及优良的管理阶层,业绩应该比预期理想,而且我留意到这几年间,每逢它业绩公布后数天内,也累积约有5%-8%升幅。所以我打算多买1000股。Paul的几句说话,也可归纳作电脑程式交易系统的四大结构组件
电脑程式交易系统四大结构组件
入市讯号(Entry)
1.可观盈利及良好管理阶层,业绩应该比预期理想,
2.每逢它业绩公布后数天内,股价也有5%-8%升幅。
过滤规则(Filter)
1. Paul投资分析眼光不俗,投资上喜爱优质股。
2.只要大市气氛维持良好
出市时间(Exit) 业绩公布后数天内,也累积约有5%-8%升幅。
止蚀机制(Stop) 业绩公布后,不升反跌。
以上的例子可以清淅地说明一个有效的交易系统,是把市场预测和买卖策略分割而个别执行:入市讯号(Entry)代表市场预测,是利用既定的方法去分析评估市况和投资机会,寻找潜在回报。不过执行前必先经过过滤规则(Filter)以减少错误预测的机会。
出市时间(Exit)和止蚀机制(Stop)都属于买卖策略元素。有说入市容易出市难,这话准没错。买卖策略比市场预测难得多,全因为出市和止蚀是“守尾门”的重要关口,作用是锁定既得利润,减低市场风险,以及把与预测相违的投资削走,免却后患,这好比足球场上的前锋就算得不了分,一位好的守门员也能竭力保卫球队不致落败。
不过,人们却经常会受客观环境扰乱视野,一旦出现差池,误改策略,无论是调低止蚀或是过早出市,全盘计划即付诸流水。只要遵从已订规则,偋除心理障碍,把出市和止蚀发挥得像机器零件一般的时候,这守门员才可发挥其把守尾关的功能,那投资者便可期不败。
当然,同一套交易系统并不会完全适用于所有人,朋友Paul的系统显然不完全乎合我的进取部份的投资取向。下一次,我将会开始逐一解述程式交易系统内的各个结构组件的作用、设计和微调方法以至因应市况变动的改进。
入市信号(Entry)1
市场预测分析(AS) +寻找获利的「机会率以至胜算」
在过往的例子中,我们明白只要找到一种成功机会比50%为高的入市信号(Entry),增加交易次数,降低交易额,订制并严格遵守有规律的交易策略,就能够稳定地把「胜算」转化作利润。由于入市信号是入市的原因,这次我会详细了解其特点,也会提供一些有效的入市信号,好让大家参考。
在看我文章的朋友,也有投资经验了吧?只要有投资经验,你一定曾跟随入市信号。入市信号可以是你自己分析的结果,可以是你同意报章分析或证券行研究报告,甚至可以是羊太叫你买入。各式各样打动你的「投资欲」,令你付钞买货的诱因,都可归纳作「入市信号」。
以下是数个我常用的图表分析即市交易主题:
1)顺势交易(Trading Trends)
2)突破交易(Trading Breakouts)
3)顶底交易(Trading Tops and Bottoms)
不同的主题,适用于不同的市况,会提供不同的入市信号和操作方法,不过统统也围绕着一个特点─趋势。顺着趋势买卖,胜算比盲目而没有目的的交易操作为高。事实上,投资学里的众多交易分析理论,根基就是趋势。突破可以是假,但趋势却没有错。所以结合于以上的交易主题,便能进一步提升胜算。哪怕投资者错误地判断趋势,止损仍可保你的筹码,下回再战,中线操作下去,必定有利可图。
这次我将集中介绍顺势交易(Trading Trends)的入市信号(Entry)。顺势交易其中一个重大的图表指标信号,是来自汇聚分散移动平均数(MACD)。
下载 (86.01 KB)
2008-2-27 13:01
macd
上图的橙线为快速线(DAV),啡线为慢速线(MACD)。
汇聚分散移动平均数(MACD)的公式和应用
汇聚分散移动平均数是计算快速(DAV)与慢速(MACD)两条股价的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差离值(DIF),为指出股价趋势的重要指标,可用来找出买进或卖出的时机。
快速线(DAV) = 12天股价移动平均– 26天股价移动平均
慢速线(MACD) = 9天DAV移动平均
DIF (MACD柱) = DAV与MACD间的距离
MACD可直接输出买卖信号。最基本的信号,是当MACD的DAV线上破MACD线,反映市势向上,视为买入信号;相反,DAV线下破MACD线,则可视作沽出信号。
交易法则:
DAV线上破MACD线,买入。 DAV线下破MACD线,卖出。黄金图表实战例子:在以下的实战例子里,我加入了过滤规则(Filter),出市时间(Exit)以及止损(Stop)的规则。
入市信号(Entry): DAV线上破MACD线,买入。 DAV线下破MACD线,卖出。
过滤规则(Filter): 买入:MACD指标< 0,卖出:MACD指标> 0
出市时间(Exit): 入市后对上一个波动做底或顶;或MACD指标出现背离或出现相反信号
止损的规则(Stop): 对上一个波动做底或顶;或止损盘< USD10如账面有USD5利润,止损盘= Breakeven
下载 (96.57 KB)
2008-2-27 13:01
macd
上图是交易系统得出的结果。红色直线是有效的入市信号,蓝色短线则是止损位。 16次交易当中,10次赚钱,3次平手,3次止损离场。
入市信号(Entry)2
MACD深造用法:
市场狭小,利用技术分析买卖的人并不多,更莫说依靠技术指标中的禾稻中的宝珠─MACD了。一般MACD用家会根据上一篇文章所形容的基础用法,配合其他平均线预测支持阻力,做出一套较完善的分析系统。而大家在上一篇文章中也可以见到纵是简单的MACD策略在实战时的威力如何。以下,我将会带大家进入运用MACD的另一个新境地─ MACD柱深造用法。
在进入下一个阶段前,先回顾一下MACD柱的定义:
快速线(DAV) = 12天股价移动平均– 26天股价移动平均
慢速线(MACD) = 9天DAV移动平均
DIF (MACD柱) = DAV与MACD间的距离
MACD指标本来就指出股价走势的强弱,反映出好淡势力的变化。不过由于它是历史股价加权平均值的衍生,往往会有入市信号迟缓的现象。
相对于MACD线所发出的信号,MACD柱就更能及时深入地揭示好淡势力的力量增减变化,因为它能显示快慢两线的细微差距,强化信号之余,提供更多股价变动背后的资讯。以笔者的经验,MACD柱所发出的入市信号(Entry),往往比MACD线更有效。对于市场技术分析师来说,它是最好的工具之一。
DIF (MACD柱)是表明较长期(慢速线)及短期(快速线)对于价格走势的差距。由于这差距是放大了MACD走势显示效果,令入市的信号变得相对敏感,弥补了原本落后的缺点。这个距离的变化可以是很细微,而电脑可以放大并清楚显示在图表上。
向上倾斜的MACD柱排列形态代表好友势力渐渐增强,(例如MACD柱在零线之上一枝比一枝长,或在零线下一枝比一枝短),向下倾斜的MACD柱排列形态代表淡友势力渐渐增强(MACD柱在零线之上一枝比一枝短,或在零线下一枝比一枝长)。我们要注意是MACD柱倾斜方向,这比它在零线之上或是之下更为重要,因为它表达了好淡双方是谁在主导市场方向。
交易系统:入市信号(Entry)
入市信号(Entry): Buy: MACD柱开始向上倾斜Sell: MACD柱开始向下倾斜
过滤规则(Filter): Buy: MACD柱在零线之下Sell: MACD柱在零线之上
下图可见以MACD柱为主要入市信号的买卖结果:
macd
下载 (77.11 KB)
2008-2-27 13:04
以上是最近期的恒生指数周线图(由2006年5月至今),总共出现过十次入市信号,其中七次胜出,三次输掉。值得留意的是,胜利的幅度远比输掉的幅度大,如果再配合止蚀机制,可得出更理想效果。
运用MACD线及MACD柱注意事项:
1)MACD线和MACD柱适用在任何时距的图表,但据笔者经验,长期图如周线或日线图效果比小时或分钟图为佳。
2)MACD线及MACD柱是顺势交易(Trading Trends)的指标,如果遇上长期牛皮市况,价格走势不明显,这指标会出现失效的入市信号(Entry),务必定出止蚀的规则确保安全。
下一节我们会介绍顶底交易(Trading Tops and Bottoms)入市信号(Entry)。
入市信号(Entry)3
互相矛盾的指标
图表中的技术指标,把股价跳动化作客观数字,再以图型方式排列展示,我们可以从而分析及推算出价格的趋势及潜在转折点。但是,我相信很多朋友过往研究技术指标时,会发现不同指标会互相矛盾。例如数天前的恒生指数日线图上,当10天SMA简单移动平均线出买入信号时,较落后的汇聚分散移动平均数 (MACD)还未确认,敏感见称的随机指标Stochastic Indicator ( STC)却已指示价格已经到了高位或超买,这些互相矛盾的信号,经常令我们左右为难,更会影响决定。本来只是分析价格上落的一项工作,变成估计平均线、 MACD、随机指标眞假的三项程序。产生了额外的工序之下,令不少技术分析初学者对指标从此失去信心,大打退堂鼓。
其实以上问题,可归究于大部份坊间书本只教读者最简单及基本的技术指标用法,例如当「价格插穿SMA平均线」或「快线插穿慢线」等等,并没有好好解释比较每项技术指标的特性。
例如SMA简单移动平均线及MACD是属于顺势交易(Trading Trends)的技术指标,是用作判别价格走势方向的最佳工具,优点是能较准确判别价格走势方向,不客易受短期价格波幅所影响及误导,但缺点是反应慢,当发出信号时,价格可能已经偏离了一段距离,并不太适用于捕捉短期走势。
而随机指数(STC)是属于顶底交易(Trading Tops and Bottoms)的震荡指标,反应快,能与价格走势同步,经常在价格转势之前反转,提供较短线的交易信号。短线的投机者,尤其杠杆外汇及商品期货投机者甚为喜爱。要处理矛盾,先要定下交易大纲。简单来说,只要定下交易的时间目标─「中线或短线」─及交易模式─「顺势或是顶底交易」─就能选定合适的技术指标作为武器及工具,就如同我们持去打猎,但要灭虫怎能不用黑旋风呢?
随机快步指数Fast Stochastic
Picture
下载 (66.38 KB)
2008-2-27 13:07
上图的下半部为随机指数(STC)的图表红线称为%K;蓝线称为%D;绿线放在80及20水平,超买区及超卖区的指示(顶底交易Trading Tops and Bottoms ) ;橙线是50线;股价图表棕线是50天简单移动平均(SMA)。
随机指数(STC)的基本应用和分析方法:随机指数(STC)只在0至100的范围内上落波动,设定0至20为超卖区,而80至100则为超买区, 50线是作为市势好淡的分界线,上破50时市势见好,下破50时则见淡。
顶底交易Trading Tops and Bottoms
1)超买或超卖:当%K线上升至超买区水平,将反映市场之强势,而当% K线由80之上回落时,虽然未必表示市场转势,但可反映市场将会出现一个顶部;反之,当%K线由20之下回升时,则反映市场将会出现一个底部。
2)背驰情况:市势逆转之前,出现与价位的背驰情况。即是价位走势仍一浪高于一浪,但随机指数(STC)不能创高,属于高位背驰,应考虑沽货;价位走势一浪低于一浪,随机指数(STC)并没有创低,属于低位背驰,可考虑入货。
交易法则:
入市信号(Entry): %K线上破%D线,买入。%K线下破%D线卖出。
过滤规则(Filter): 买入:价格> 50天SMA;卖出:价格< 50天SMA
出市时间(Exit): 入市后对上一个波动做底或顶;或出现相反信号
止损的规则(Stop): 对上一个波动做底或顶;或亏损多于USD10,如账面有USD5利润,移动止损至打和点
Picture
下载 (74.1 KB)
2008-2-27 13:07
价格图表上的红直线是入市位,黑线为入市后的止损位。这交易法则的背后原理是先以50天SMA判定股价走势,图中可见是一个上升趋势,所以我们只开长仓,避免短仓。在7次交易当中,1次止损离场。
运用STC注意事项:
1)如文章所提到, STC是属于顶底交易(Trading Tops and Bottoms)的震荡指标,只适宜短线投机所用(图中是4小时伦敦金买卖)。
2)先利用SMA找出股价趋势,再「震荡」、频密地根据随机指数发出的信号单方向短线交易,提高胜算。
3)由于是短线频密交易,买卖差价和佣金的影响不容小覻。所以应设定为移动止赚机制,以保利润。
入市信号(Entry)4
在过去的三个入市信号篇章内,我们可以了解到「入市必有因」;而一个正常的技术入市信号,应该会有50%以上的发生机率。我在过去篇章中提到的入市信号例子有三种:MACD、MACD柱以及STC,理论和实战均容易掌握的,因为它们也有明确和客观的入市条件,如MACD内的「DAV线上破或下破MACD线」,就能输出买卖决定。不过,以下讲及的「趋势波动形态」概念相对复杂和困难,除了要求用家有技术分析的经验外,也会加入少许主观的看法。不过,它是笔者最为注重的分析方法,我决定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
趋势波动形态
经过前数篇的探讨,说明有效入市信号是有50 %以上的发生机率,不过以下所讲述的价格形态及运用包含主观成份,经验浅的初哥或会觉得这方法总是不能得心应手,有经验的用家却可以把这威力加倍发挥。笔者发现到,只要清楚了解最基本的波动形态,绝对有助大家监察市场价位的波动走势。
首先让我解释一些名词的定义。以下是一个正常上升的趋势波动。我们都知道,由A升到B,绝不可能是一条直线。中途的调整,称为波动。这有如一面海潮 (从A到B),中间经历三个小潮。图中,我们看见H3 > H2 > H1;同时,L3 > L2 > L1。而由A至B的升幅,笔者称之为趋势。
以上是波浪是最基本的形态,也即是所谓一浪高于一浪。运用这原理入市,投资者可以在上升趋势中的冲破上一浪顶时入市,图示如下:
Picture
下载 (27.63 KB)
2008-2-27 13:11
相反,在下降趋势时,投资者应在下破上一浪底时沽出。或者有朋友会问,为什么不在L1、L2和L3时入市,反而要在比其更高的水平买入,利润岂不是少了?数字上的确如此,不过,我们还没有计算机会率。在L1、L2和L3的价格水平,股价可能继续寻底,下破上一个浪底,我们还是以安全为上。所以,我通常会放弃小量的潜在利润,去购买「保险」─突破阻力代表动力来临,确认延续原本趋势,比「胆博胆」捞底的成功机率大得多。我们以这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乘浪法─交易,减少失败的机会,余下的就是胜算。
当然,有基本走势,也意味着有更复杂的波浪。这些复杂而不正常的波浪会提供不同的资讯如转势或横行迹象,影响入市甚至离场的决定。
了解趋势波动形态的目的,就是要从每天价格的走势中,寻找正常的波动形态,然后入市。这比一般的技术分析入市信号更有效,也提供更多对于交易系统骨干非常有用的资讯。
世事无常,正常波动形态并不会长期出现,余下的就是不正常波动形态,也就是能维持交易系统的重要资讯。不正常的波动形态大致包括:未能破新高、下破前浪底、强大支持阻力区等等。
价格上升需要动力。动力减弱,代表这一浪升势完结在即,后市出现调整,形式可以是横行或下跌。所以,只要看见股价走势在高位徘徊,或什至回落,表示动力不足,可先行套利,避免无谓风险。价格走势图表通常会以以下方式出现:
1)在创高后徘徊(双顶)
下载 (24.21 KB)
2008-2-27 13:13
(图一)
2)在创高后回落(单顶)
下载 (22.12 KB)
2008-2-27 13:11
(图二)
调整本义是与主要趋势方向不同的中或短线价格走势,其可以是下跌(以价格调整)或横行(以时间调整)。那如何分辨是价格横行还是下降调整呢?答案来自历史─前浪底的支持。
图(一) 所见,当股价不能再创高,但又跌不破前一个小浪的底部,表示在高位阻力出现,但前浪底水平有买盘聚积,凝成支持,意味着好淡争持,预期股价胶着,短期只会在阻力和支持造成的区间内反覆。由于股价不动,以至「消磨时间」,笔者称之为时间性调整。投资者应在此时卖出股票或资产,手持现金观望。
若然股价不能再创高后,更如图(二)般下破前浪底,即显示在高位的沽压异常巨大,能完全吞没前浪底的买盘,便很大机会打击市场好友,影响向好气氛,股价料会再寻再前一个浪底,直至市场把调整气氛消化完毕,就会见到真正的有效支持。股价以下跌形式实现修正大趋势,笔者称之为价格性调整。所以,当见到这情况时,应开始盘算离场,减低市场风险。
大家可以留意到,正常波动形态是入市信号,而不正常波动形态,则指出出市时间(Exit)和止损机制(Stop)的时机。所以两者在交易系统中地位超然无容置疑。
所以,投资者入市后,应待正常的不正常波动形态出现,然后沽出。如果是时间性整,投资者可待升/跌横行区的阻力/支持线行动,因为这是入市信号。如果是价格性调整的话,投资者或可追沽图利。
注意事项
现实中,股价并不以上图(一)和图(二)的方法行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确切掌握趋势波动形态的运用,电脑可帮上一把。肉眼分别哪个是调整浪,哪个是主浪,或会因人而异,甚至因时而异也不为奇。不过以电脑的计算工具Zigzag,定能统一地经过已订下的规律,分辨出不同的浪。这是很有用的工具之一,因为波动形态是从价格中直接观看,而其他技术指标是用价格波动运算出来的指标,比较起来,性质大为不同,却起了互补的作用。这是笔者有比MACD 般喜爱的分析工具。实战例子如下:
下载 (71.97 KB)
2008-2-27 13:11
这是由是年6月直至今天的恒指表现。红直线代表信号输出,左侧的直线说明卖出的时机,成功避开了次级按揭风暴。右侧红直线侧提供了入市信号,捕捉了近个多月来的数千点升幅,所谓「吃主浪」。
入市信号(Entry)5-总结及过滤规则
在前几章,我们了解什么是「入市信号」,也就知道怎样判断有质量、有效率的「入市信号」。报章上很多财经分析文章,标榜有「入市信号」出现或「独家贴士」,读者会份外注意,甚至更盲目跟随星级财经演员的个股点评。大家对待这些读似是而非的「贴士」,其实应保持审慎客观,可运用前文的理论,自行分析是否值得参考,甚至乎创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入市信号」。
在这里让我们总结在图表上的「入市信号」归类:
1)顺势交易(Trading Trends):主要在趋势明显市况中,提供入市良机汇聚分散移动平均数(MACD)及MACD柱用法
2)顶底交易(Trading Tops and Bottoms):在市况不明朗中,进行低买高卖策略随机快步指数Fast Stochastic
3)突破交易(Trading Breakouts):市况出现方向时,投资者追入的安全交易趋势波动形态
为何要把「入市信号」归类呢?原因是「入市信号」只是整体交易策略的一部份,一个完整的电脑交易系统的四个结构组件,如下:
入市信号(Entry) 出市时间(Exit)
过滤规则(Filter) 止损机制(Stop)
四个组件,在交易系统内分别发挥不同的功能,就像生产一部汽车,需要不同的组件配合:不同特性的入市信号(Entry),就如同遇到不同的路面情况,转换排档的齿轮组合;过滤规则(Filter)就是冷却器,防止组件温度过热,不能正常运作,甚至过度操作;出市时间(Exit)是制动器,在适当时候停止运行中的汽车;止损机制(Stop)就恰像是安全气袋,在意外发生时,随时能救命─这样,汽车才能安全地抵达驾者的目的地。在前文中,笔者提到,遇到价格走势凌厉时,应用「顺势交易」的入市信号;当价格进入横行整固时,可改用「顶底交易」的入市信号;横行后必定会有突破的时刻,这时采用「突破交易」的入市信号就最好不过了。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要把「入市信号」归类,就是其他策略组件,如「过滤规则」(Filter)或出市时间(Exit)也会因不同的入市信号(Entry)作出修定,有关「过滤规则」(Filter)的详细分析,留待下节再谈。
过滤规则(Filter)1
入市理由可以很多。但把握胜算,不得不筛选一下,免得浪费资金的机会成本,避免承受不必要风险,这对资金运用效率有莫大帮助。在电脑交易程式系统中,过滤规则(Filter)主要是用来把杂讯过滤,务求提高入巿信号的精确,是整个系统的第一道门关。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这个例子。在以往的历史,「减息」都能刺激楼市上升,其市场心理解释是「减息」令预期的按揭利息成本缩减,间接令房价下跌,导致房屋的需求上升,推高「短线」房价(以供楼年期来说)。所以「减息」就是买楼房的入市信号。
但是这个「减息」刺激因素,必须在正常的经济情况下才有效。在2000至2003年,正历沙士时期,也正值「减息」周期。不过因为经济环境不佳,拖垮了需求,息再减,楼市不但没有升,反而节节向下。这正好描画出无论入市的理由为何,也得配合合适的环境,才维持其预测的能力。在沙士的例子中,「减息」是买楼投资的基本面入巿信号(Entry),那「经济环境稳定」便是必要的基本面过滤规则。
由此推论,技术性入巿信号是入市的原因,那技术性过滤规则便是特定许可入市的环境。前文中,我们了解到入市交易主题分开了3种类,包括顺势交易 (Trading Trends)、突破交易(Trading Breakouts)、顶底交易(Trading Tops and Bottoms),使用的分析原理及技术指标各有不同。这章介绍的过滤规则(Filter)也需要配合不同类型的「入巿信号」一起使用,才能发挥完善功效。
在探讨顺势「入巿信号」的章节,笔者列出了MACD及MACD柱的运用方法,同时也带过了「过滤规则」,让我们回顾一下:
入市信号(Entry):
买入: DAV线上破MACD线卖出: DAV线下破MACD线
过滤规则(Filter): 买入: MACD指标< 0卖出: MACD指标> 0
入市信号(Entry):
买入: MACD柱开始向上倾斜卖出: MACD柱开始向下倾斜
过滤规则(Filter): 买入: MACD柱在零线之下卖出: MACD柱在零线之上
那又应怎样选择过滤规则呢?
选择或设计「过滤规则」的重点思考分开三个部份:
(一)考虑入市的交易主题
(二)找出入市信号的理念或潜在杂讯
(三)把问题逐个解决
MACD 入市信号的过滤规则设计流程,也是跟着程序一步一步构想出来。 DAV的原理是把长短日数的股价平均值取出相差,数值越大,短线走势越凌厉。而MACD值就是把这走势再平均化,得出短线股价走势的变化,其负数代表趋势在蕴酿阶段,而正数代表已踏入成熟期。所以,MACD小于0的情况下,DAV线上破MACD这入市信号才算真正有效,原因是MACD值显示趋势的阶段是属于初段走势,将来有很大的走势空间,也是调整后的初期升势,对长仓投资者有利,在这情况下入市,胜算将会大幅提高。
笔者鼓励读者自行设计入巿信号及过滤规则,因为这是最能切合读者个人交易习惯。下一章我会为大家介绍第二种顺势「过滤规则」 ─动力指标。
过滤规则(Filter)2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如何运用及设计过滤则,首要重点是要根据交易主题,为过滤规则作出第一步的定位,再找出工具的潜在缺漏,加以改善,才开始交易。所以,上一章我们讨论的主题是「顺势交易」中的过滤,而这次我会谈谈「顶底交易」。「顶底交易」良于捕捉短期走势的,运用得宜,可令资金只在震荡动力来临时才入市,减少持货的时间,市场风险下降。「顶底交易」的入市信号是随机指数(STC),过滤规则又是什么呢?那我们得先看看「震荡」的意思了。
所谓「震荡」,就是股价在偏离大趋势的短期走势,也是最吸引散户的东西。从前我读过一本书(书名却忘了),有一个比喻很有趣,也很贴切。股市的大趋势和震荡的关系,就像是主人在沙滩上溜狗一样。主人的足印,就是大趋势的映照,足印排列很直,很清淅,升是升,跌是跌;小狗的足印却十分凌乱,经常会受到食物香味和其他猫狗吸引。纵然小狗足印紊乱,但是主人手持的狗带也了小狗的活动范围,小狗最终也是跟随主人散步,正如股价调整过后,也会跟上大趋势。
「顶底交易」的入市信号─ STC的作用,就是量度狗带的长度,小狗蹦跳得厉害,狗带就会把它拉回,所以我们应待超买或超卖,才作交易。不过,小狗有时也会和主人力抗,挣脱狗带束缚,甚至反过来影响主人。所以,我们投资时,就要小心平衡对STC这狗带的依赖。建议的方法就是先掌握主趋势,即是主人的方向。我们可以利用股价和50天 SMA的位置过滤,如下:
入市信号(Entry):
%K线上破%D 线,买入。 %K线下破%D 线卖出。
过滤规则(Filter): 买入:价格> 50天SMA;卖出:价格< 50天SMA
股价在50天的SMA以上的话,可以初步确认上升走势,那只要静待%K线上破%D线,则可买入。相反,股价在50天SMA线以下,初步确认下跌走势,只要%K线跌破%D线,就可沽出。进行「顶底交易」时,我们配合主人的足印,要追踪小狗、捕捉小狗就容易多了。
过滤规则(Filter)3
一连讨论过「顺势交易」和「顶底交易」的过滤规则后,这章已到了尾声,而这次的主角是「突破交易」。「突破交易」是股价在一轮调整后,突破阻力或支持的入市讯号。这种交易风格,可以是顺势或者逆势,充分活用「趋势波动形态」方法观察入市机会是较好的做法。但是要「胜算」再提高,「突破交易」的过滤规则不能少。
由于「趋势波动形态」是一种并不是数理化的入市方式,初次接触的用家会觉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在入市前的心理素质未够,入市后信心不足,将会影响「趋势波动形态」自己接收出入市讯号的角度。所以,突破交易的过滤规则,必须以数理化作优先条件,所用的数式要简单直接。
(一)顺势突破
从来智者,皆懂乘风来破浪。顺大势,力则省,战半胜矣。突破交易亦可与顺势交易来个合作,入市前双重确认方向。所以,第一个过滤规则就是「走势」。在突破交易内,只要股价能顺着「上一级」的趋势,作为入市方向,已是这种交易风格的过滤方法重点。所谓的「上一级」,是以入市的预计时间量度,假如你打算作短线突破交易,你的「上一级」则是中线;而中线突破交易,就是以「上一级」的走势作参考。
判别上一级的趋势亦有几种方法,我们在前章节的顺势交易内的MACD、MACD柱观察法可以应用得到。
入市讯号 (Entry):
股价突破趋势波动形态有效阻力时买入股价突破趋势波动形态有效支持时卖出< /o />
过滤规则 (Filter): MACD 指标值>或< 0中线MACD柱的排列趋势
MACD是一种简单易明的指标,只要顺着它的指引入市(例如:股价向上突破中线阻力,要考虑长线的MACD值<0,才可入市),潜在利润不会少,下跌风险也随之而减低。
止损的艺术(Stop)1
入市在乎勇,止损在乎更勇。在入市时,大家的心中只有赢钱的风景,却从不愿去想像窥损的景况。想起了一个爱情的比谕。数年前跟一位刚学投资的女生吃饭,席间讲到投资止损的重要,有如在爱情路上的经历。每一个女生初恋时,心里都只有美好的景象,疼自己的男友成为将来的丈夫、温暖的家庭、孝顺的子女,一切都称心满意,多么的美好。和小男友日夕相对,发现货不对办,他酗酒嗜赌,赌波输钱找你出气,出口更出手;赢钱便跟朋友通宵买醉,满身酒气回家,对你不规举,你不依,又挨揍。你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忍耐,用耐性和爱心感化他。第二是狠心断情根,和他分开,还自己一个机会重生。
当然,在席的小妮子二话不说,道自己必定是后者。我说大多数情杀案的事主都说会选择后者。真的出事了,欠缺勇气却引导他们最后选择了前者,情杀案就发生了。股票并不是情人,格价不会因为你的投入而内咎、歉愧,给你回报。虽然不会害命,但「谋财」便有够你受。所以止损是为自己谋福,帮自己买个保险,就算埋单结账是输,也输得值得。
的确,经过入市讯号、过滤规则,会减少止损机会。不过市场环境因素很多,要完全免却失误决策是没可能,止损便能把守最后一关。没有要止损的心理准备,笔者认为投资者不应入市。所以每当我们入市时,都应该把止损盘清楚告诉经纪予以执行。下止损时,投资者可以选择二择方式(One Cancel Other,或OCO)的限价盘。下过后,投资者首要任务是在格会上升时移动止损盘至打和点或以上,达至保本作用。而止损的种类分开数种,主要以特性来区分:趋势波动支持阻力法、收市价法、绝对或相对法等等。每一种方法也有其特点和用法,得出的效果回异,但亦共同地有两个最低要求:一点点价格空间的预留和不能往下调整。止损是一种非常有深度的技巧,涉及市场价格讯息解读、止损策略价格及调整、心理素质等等,一套好的止损系统是交易系统的灵魂,也是最引人入胜的艺术。各种方法留待下次讨论。
止损的艺术(Stop)2
这次我续谈止损的艺术。止损技巧,坊间一箩箩。笔者留意到一个名叫「一成止损法」,意思是以买入价的一成为风险衡量,股价跌了一成,立时止损,不致重伤;跌多于一成还不止损,心理会跟你玩游戏,一边说股票会回升,一边说没理由比前更要低的价格才卖出,最后被迫守下去。可惜,跌一成以上的股票,短期内反弹至原来位置并不常见。返家乡的期望落空,资金却被锁着了,缺乏弹性,对于全体策略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把「一成止损法」归入止损我的第一法则。
不过,这条法则知易行难。如果投资额巨大,10%的止损损失也相应变大。笔者又寻求其他有效方法。
参考了几位基金经理的著作,融合笔者经验,得出的第二法则相信比「一成止损法」有效。
这个方法是从加强过滤规则(Filter)和设立止损的两个步骤进行。首先,当投资者发现入市讯号(Entry),而又通过过滤规则,可多筑一重过滤关卡,就是入市点和前浪底的比较。只要前浪底比入市讯号价格低5%或更多,这入市讯号将不予理会。但若浪底和入市讯号价位相差3-5%,则可以入市,并以浪底为止损价。
图解如下:
下载 (41.58 KB)
2008-2-27 13:21
加强过滤,不入市
下载 (43.95 KB)
2008-2-27 13:21
设止损位在前浪底
「前浪底止损法」有两个好处。第一,加强了过滤性质,把额外杂音隔去。第二,汇合了「趋势波动形态,令止损价更精准。所以,这是我最常运用的止损法则。
如果发觉入市讯号价格和前浪底相差少于3%,则需另觅止损方法,留待下次再谈。
止损的艺术(Stop)3
上次的方法,是揉合了趋势波动形态的特点,把价格走势融入止蚀机制,设定入市价格内某个范围为止蚀的目标,以价格数字为客观标准,尽减损失。当然,这个范围可因应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调节,进取或资金充裕的朋友,可以调宽范围,或者降低止蚀目标;反之,若能力有所不递,以上举动只增风险,毫无益处。
不过,如果入市讯号价格和前浪底相差少于3%,这种止蚀机制将不能应用。以下我将会介绍第二种十分容易理解的止蚀方法。
第二种止蚀方法,不只着重价格的资讯,反而著眼在入市原因。当入市原因消失,就是离场之时。
比方说,业绩公布期在即,预期汇丰的成绩表不俗,买入其股票,希望市场在公布业绩前有一翻炒作。怎料次按拖累下,汇丰业绩远逊预期数字,股价回落。很多人会觉得,既然是汇丰,一「坐」也无妨,当是买贵了,反正一定能回升。
但是在这个时候,其实理应果段止蚀。重点是因为业绩良好的入市因素已消除,再坐一会,并不符合资金管理原则,就算果真能重回入市价格,在长远来说,这宗交易也算失败。
相反,止赚也可以是运用这种以「事件」作客观标准的方法。承上例子,若汇丰业绩胜预期,在业绩公布的一刻,就应该离场。因为入市原因是业绩已公布,股价往后的上落,应该不再是预期业绩的炒作,而是其他心理因素,如此控制不了的话,还不如止赚来的安全。
正如在这个程式买卖详解的首数篇所说,入市可以很多,炒业绩只是其中一个,邻居牛婶的贴士也可以是另一个(在这情况下,只要见到牛婶离场,也要跟着离场,要是在低位沽出,只好怪你当初错信牛婶不动脑筋了)。
在这篇章的最后,我要带出几项重点:
1)不知道如何止蚀,就不应入市。正如笨猪跳没有系好绳结,找死;
2)入市的同时,要把止蚀盘的指示同时给予经纪或电脑中,切勿只放在心中,否则心理又会跟你捉迷藏,把止蚀价更改又更改,最后防线形同虚设;
3)应灵活运用二择一单(OCO)下止蚀和止赚盘─只要股价上升,你的首要任务是把止蚀盘移至入市价,这样你的交易将可说是没有风险(除非停牌或缺乏市场深度);
4)若市场波幅扩大,止蚀也不应胡乱跟随,应严重遵守风险资金官理原则。
离市时间(Exit)
上次我介绍了一种没多少人认识,但非常简单的止损方式,就是“入市信号消失”的方法。新正头新气象,咀边挂着“损”意头不好。这次我将不谈损,转谈“赚”。
相对于止损,出市的心理状况和压力显然较为轻松,正如俗语所说:“赢住嚟打”,的确容易处理。同样是减持仓货的动作,两者目的和效果却相互径违。出市,即止赚,主要目的是保住账面利润,甚至把该笔利润套现,减省市场风险,以免倒输。
由于同是减持,有些止赚的策略,可以跟止损互换。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我上次解述的“入市信号消失”止损法。“入市信号消失”是以入市目标为主导,把入市信号以外多余的风险除去。这样,得出的结果会最接近应有效果。
如果以技术方式去止赚,以下的方法会比较准绳。
首先,要确定入市信号和过滤规则支持下入市。然后根据相应交易主题,设下自己最熟悉的止损机制。
这个时候,可以初步订立止赚比率。举例说,我心中的赚损比例是3:1,那我可以就订下的最大亏损(即入市价格减去止损价格,比方说5%),乘以3倍,加在入市位置上(+15%),落单便可。二择一盘可以帮助止赚止损同时进行。配合止损随股价向上移动,这套策略成功率大增。
如果股价未达赚损比例3:1便回落的话,只要技术性入市信号尚在,可以考虑在高位以下的最大亏损(上例即5%),设下止赚,可以削减在欠缺波幅的市场下的交易风险,保持资金在横行或窄幅上落市的流动性。若果技术入市信号不在,止赚位则宜调窄一点(上例即高位回落3%左右),增添流动空间。
笔者常用的入市出市策略,总算介绍过了,相信各位已有初步的了解,希望一直以来可以帮助到各位在这个风云骤变的市场运用自如。下次,我会利用一些交易例子,详细说明汇合四大结构组件的方法。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