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A., , , ,
【答案】
B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2. 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繁星,主要是因为地球( )
A.自东向西的自转 自西向东的自转 自西向东的公转 自东向西的公转
【答案】
B
【考点】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解析】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或一天),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解答】
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繁星,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现象。
故选B。
3. 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甲 乙 丙 丁
【答案】
C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解答】
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得,甲是山顶,乙是陡崖,丙是山谷,丁是山脊;其中,山谷为集水线,有可能发育河流。
4.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于年月日在甘肃省敦煌市开幕.文博会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主题.据此完成(1)~(2)题。
(1)文博会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 )
A.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自成一体 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C.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2)文博会开幕期间,下列我省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白银各地白雪皑皑 陇原大地瓜果飘香
C.河西走廊桃红柳绿 甘南草原草长莺飞
【答案】
C
B
【考点】
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
甘肃省
【解析】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文博会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据题干中的时间“年月日”可知,此时为秋季,“陇原大地瓜果飘香”最为可信;为冬天的景象;为春天的景象。
5. 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有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 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答案】
B
【考点】
世界海陆分布概况
【解析】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解答】
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A错误;
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B正确;
地球上共有6块:亚欧、非洲、南美、北美、南极、澳大利亚,有七大洲,C错误;
地球上有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D错误。
故选B。
6. 读“北美洲地形简图”(如图),关于北美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北美地形以盆地为主
C.山地主要集中在东部 东西高低阶梯状分布
【答案】
A
【考点】
北美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解答】
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其地势特点是东西高,中间低,故A正确。
二、综合题(共16分)
如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将下表中缺少的数据补充完整。
月份 | 1 | 4 | 7 | 10 |
气温(℃) | 23.5 | 5 | ||
降水(mm) | 10 | 36 | 40 |
(2)读图,该地最热月出现在________月,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3)降水最多的三个月是________月,降水分配不均匀,年内降水变化大。
【答案】
月份 | 1 | 4 | 7 | 10 |
气温(℃) | ﹣10 | 10 | 23.5 | 5 |
降水(mm) | 10 | 36 | 200 | 40 |
7、8、9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解析】
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
该图1月气温为﹣10°C,7月降水量为200mm。
读图,该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
该图7、8、9月降水超过100mm,是降水最多的三个月,这里降水分配不均匀,年内降水变化大。
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在下表中填写地形区名称:
山脉 | 西侧 | 东侧 |
大兴安岭 | ||
巫山 |
(2)第一阶梯内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________高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雪山皑皑,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如:黄河、________(填河流名称)等均发源于此,该区域也被称为“中华水塔”。
(3)第二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盆地________盆地,也有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________高原。
(4)第三阶梯内地形以________(填地形类型)为主,首都北京位于________平原。
【答案】
(1)(横向)内蒙原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长中下游平原
(2)青藏,长江(澜沧江等)
(3)塔里木,黄土
(4)平原,华北
【考点】
地势的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
【解答】
(1)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第一阶梯内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雪山皑皑,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如:黄河、长江等均发源于此,该区域也被称为“中华水塔”。
(3)第二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也有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黄土高原。
(4)第三阶梯内地形以平原为主,首都北京位于华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