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板裂缝碳纤维加固补强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六层加跃层,建筑高度为19.275米,建筑面积为2469㎡,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耐火等级为二级。
由于该楼303室顶板局部出现裂缝,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耐久性,为此对该顶板裂缝采取碳纤维加固补强措施。
二、编制依据
1、《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
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三、选用材料
1、碳纤维片材采用300g/㎡碳纤维布,材料应满足《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物理力学性能。
2、裂缝封堵设备及材料由专业厂家提供,并应满足各项物理力学性能。
四、碳纤维施工
1、工艺流程:表面处理→打磨清洗→涂刷底胶→修补找平→胶料配制→粘贴碳纤维→表面防护→检验
2、表面处理:清除粘贴部位混凝土表面面层,打磨平整,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坚固新面,若表面有蜂窝、裂缝,应进行修补,用压缩空气吹净混凝土构件表面的灰尘,并用丙酮擦净。碳纤维材料擦除表面浮灰。
3、涂刷底胶:按比例配制底层涂抹胶,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涂抹均匀,防止胶体结滴凝结,待底胶指触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混凝土表面修补找平:
4.1、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不平部位应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不应有棱角。
4.2、找平材料由同批碳纤维粘贴胶按比例与滑石粉配置,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5、胶料配制:胶料应严格按比例充分搅拌后配制,配制搅拌后的胶料应无沉淀、色差、气泡,并应防止灰尘杂质混入胶料。
6、粘贴碳纤维布:
6.1、在板构件的受拉区粘贴碳纤维片材料进行受弯加固,纤维方向与加固处的受拉方向一致。
6.2、采用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结构加固时,宜卸载作业在结构上的活荷载。
6.3、碳纤维布纤维的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当采用多条或多层碳纤维布加固时,各条或各层碳纤维布的搭接位置相互错开。
6.4、按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不得损坏横向织物面,按比例配制粘结胶,并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将碳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部位,采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出气泡,使粘结胶充分浸透碳纤维布。多层粘贴时可重复上述步骤,但应在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粘贴。
7、表面防护: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一道粘结胶。
8、检验:粘贴碳纤维完工固化后,检验粘贴部位密实度,对局部不密实处进行修补。
五:施工说明
1、碳纤维加固施工应严格按照《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碳纤维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器设备机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3、施工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
4、碳纤维片材配套用胶,应密封保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防火措施:碳纤维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拍砂处理,以保证加固后的结构构件达到有关防火规范的防火等级。
六、顶板裂缝碳纤维加固补强示意图
注明:沿裂缝走向粘贴碳纤维布一层,横向压条粘贴一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