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力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2、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学情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
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
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
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提起一桶水。
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
紧张)
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
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
(2)学生用图 12.4-1 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
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3)学生看课文图 12.4-2 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
下所发生的现象:
(4)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
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
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或方向发生了变化。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
生了什么变化。
(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
簧的长度缩短。)
(6)学生看课本图 12.4-2 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
下所发生的现象。
(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7)让学生再举些例子然后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另
一类效果。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三、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 1N;成年男子右
手的握力大约是 700N;一个质量是 40kg 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
大约是 400N 等等。
四、力的三要素
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让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力
作用的方向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位置有关。
3、探究: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课文图示以及
学生生活的经验进行论证。
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
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
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
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关用实验探究:
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
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可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效果。
让学生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
关。
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五、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
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
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
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六、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请同学们观察或进行下列实验,通过观察或实验你们对
力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
(1)
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让学生观
察:两个气球都变扁了。
(2)
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
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
(3)学生实验:向上拧书包,你对书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觉到
了书包也在拉你?
(4)看课文第 43 页图 12.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
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
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
开了。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
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
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小结
(五)作业
1、
2、
动手动脑学物理
能力培养习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体现了物理以实验为基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同时也重视对
学生的情感教育。这节课的教学既有新课讲解,又有实验探究。我充分了解了
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演示实验设计巧妙、直观、生动,整个实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实验
探究、分析、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教学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注重探究方法的渗透和传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