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部编版七升八摸底测试
语文试卷
I.本试卷共 18 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2 分)
1.阅读下面一篇短文,按要求答题。(6 分)
人在前面走,身后留脚印……无数的脚印,是一个个生命的着力点,时间将它连缀成一条蜿 蜒曲折的路。在这路上,刻记着生命的每一寸历程、每一分价值,仿佛与我心有灵 (x ī) ……我突然发现:走平坦的路,脚窝最浅;走泥泞的路,脚窝最深;留在石阶上的脚印最久; 留在荆棘中的脚印最美……望着那深深的脚印,使我便仿佛又回到了当时那汗流浃背的跋涉之 中,又记起了那跋涉的艰辛,更记起了那艰辛跋涉所赢来的胜利和这胜利激发起来的加倍的欢乐 和信心,毫无愧 (zuò)。那是奋斗的标记!那是开拓的标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 分)
①心有灵 (xī) ②愧 (zuò) ③荆棘((A. jīng B. jīn) (2)文中画线句哪一个是病句?( )(1 分)
A.无数的脚印,是一个个生命的着力点,时间将它连缀成一条蜿蜒曲折的路。
B.望着那深深的脚印,使我便仿佛又回到了当时那汗流侠背的跋涉之中。
(3)从文中摘记两个偏正短语。(2 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 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爱莲说》) (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3)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4)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5)宣室求贤访逐臣, 。(李商隐《 》) (6)“红紫芳菲”出自唐代韩愈《晚春》中的诗句“ ”。
3.名著阅读。(5 分)
(1)下列对《骆驼祥子》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
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到小说结尾,祥子己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
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小说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热心善良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抢车的大兵、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
风情的世态图。
D.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
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2)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诺第留斯号”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 而事实上,当时的人类还没有发明如此先进的潜艇,更没有人潜入过深海底部,这只不过是 他的幻想。现代的电击、潜水服在凡尔纳生活的时代也是不存在的,但在《海底两万里》 中却有它们的“影子”。请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幅,说说《海底两万里》中哪个情节与图片 中的事物相关,由此,可以看出科幻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3 分)
我选择图( ),相关情节:
科幻小说的特点: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材料一: 某中学学生体育得分平均分统计表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要分阶段补 充各种营养。比如 2 岁至 6 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
6 至 17 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 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 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 60 分钟的充足 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 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 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
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 的。
(1)根据材料一,写出可以得出的结论。(1 分) (2)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如何提升学生体质。(2 分)
第二部分(38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5-6 题。(5 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桅子花。
5.诗的一、二两句运用哪种手法?突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 分)
6.结合诗句分析本首诗与《游山西村》内容上有何相同之处。(3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 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 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 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 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①,然不 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②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 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③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④,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
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 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释】①难:驳倒。②使:假使。③易置:撤换。④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 (2)竟.不可得( )
(3)绝.其粮道( ) (4)秦悉坑.之( ) 8.翻译句子(4 分)
(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9.两篇文章读来有相同之处,请从人物的角度试作分析。(2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0-12 题。(8 分)
明星应争当艺术家
杨洪涛
①近日,因出演宫斗剧而迅速蹿红的某女演员因其团队耍大牌遭到媒体点名批评,一时间成 为娱乐新闻的热点和观众闲暇时的谈资。耍大牌是演艺行业的俗语,指艺人成名之后自以为了不 起,而行事傲慢无理,属于明星艺德滑坡的表象之一。明星艺德滑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要 么见诸报端公之于众,要么在行业内部口耳相传,经常令艺人群体乃至演艺圈陷入信任危机,成 为文化领域为人诟病的一大痼疾。
②为何有的艺人一旦走红就飘飘然耍起大牌?首先,是某些人的思想情操不高、职业道德欠 缺所致。有的艺人从事艺人职业是看中其背后的名和利,有的艺人只能通过耍大牌的戏码来掩饰 内心的底气不足,还有的在成名之后开始自我陶醉,把任性当个性,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和社会生 活。其次,互联网时代对于演艺行业的过度关注和病态追捧成为明星艺德滑坡的主要诱因。近年 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起来,娱乐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在娱乐风暴的席卷之下,明星成为媒 体新宠。在部分受众口中和心中,仿佛除了几个明星的逸闻趣事,就没有其他值得关注的重要话 题了似的。这种“全民皆八卦”的社会心理助长了极乐明星自我膨胀、有恃无恐的心态。再次, 畸形审美、恶意营销成为诱发明星艺德滑坡的又一因素。有些经纪公司、公关团队、为了实现利 益最大化,对旗下艺人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吹捧。刷流量、增热度,雇佣粉丝围堵尖叫、顶礼膜拜, 故意阻挠采访、迟到早退,营造出某位艺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虚假幻象,以炫耀艺人的身 价、劫掠更多经济利益。
③我们应该从行业内外多角度入手,全方位抵制耍大牌行为。首先,艺人在纷乱的市场环境 中应摆正心态、重拾初心。树德建言、文以载道,向来是影视生产的第一要义。面对这份神圣的 事业,每一位从业者都应当自觉肩负起相应的文化使命。相较于广告代言、商业活动,把作品打 磨好才是艺人安身立命之本。相较于发家致富、方人追捧,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才应该是他们 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所以,艺人必须自觉坚守艺术理想,把心思更多地用在深入基层生活、贴 近人民群众、提高专业水平上。做事先做人,人品不正,戏品再高也难以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所以,艺人还需洁身自好,弄清楚我是谁、依靠谁和为了谁的问题,对艺术、对生活、对大众充 满敬畏与感恩。唯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学识修养,挺直腰板踏实做人、俯下身子潜心创 作、放低姿态面对观众,才能用内心的充盈与丰富,挥去表象的浮夸与喧闹,真正获得社会的尊 重和人民的信任。其次,有关部门、组织应对艺人的职业操守进行规约整肃,对演艺行业进行全 方位地治理,净化职业风气、规范艺人言行、提高准入门槛。再次,新闻媒体应主动承担起典论 监督引导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将关注焦点自觉地从艺人的爱限情仇、生活琐碎中移开,更多地 关注文艺作品的创作和影视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明星艺德滑坡现象进行合理监督,明确辨别 违背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耍大牌与艺人合理诉求之间的区别,切忌一刀切。对真正的艺德滑坡 行为不能态度暖昧,必须给予严厉批评。但如果是隐私遭到侵犯、无良狗仔队故意挑事儿时艺人 拒绝配合,媒体则不仅不应该抨击,反而要力挺。
④艺人耍大牌现象助长了演艺圈的功利浮躁心态和趋炎附势心理。不仅如此,作为公众人物, 艺人的不当行为在社会上也起到非常恶劣的示范效应,尤其是对那些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 视艺人为偶像的年轻观众产生误导。因此,深入整治艺德清坡现象,应该得到行业内外足够的重 视和呼应。
(选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0 月 25 日版,有删改)
10.阅读全文,分析第一自然段的作用。(2 分)
11.文章第三自然段以“首先”“其次”“再次”为序标,从三个角度对“全方位抵制耍大牌行为” 提出了建议,你认为这样排列的原因是什么?请具体阐述理由。(3 分)
12.新华社一篇《“娘炮”之风当休矣》的社评中说,“以文化人,更在育人。‘娘炮’现象之所以 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 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修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 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如果本文引用这一段话作为论据,你认为应该放在 第几段?请说明理由。(3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3-17 题。(15 分)
春意俏枝头
史光荣
①该是春的时日了,家里的暖气已经停了,但春寒依旧,冷冽的空气一阵阵袭来,靠墙摆放 的几盆花草也牵拉着萎靡不振的叶子,懒庸庸地蜷缩在那里,多么盼望着春的阳光一扫这阴重的 雾霾,也把心灯点亮。
②在家里等春、盼春,不如走出去寻春、识春。一旦走出这个钢筋混凝土浇注的城堡,走出 这个整整一个冬天大都紧闭着门窗,空气有点窒息的宅院,走进寂寥而又苍茫的原野,天仿佛阔 绰了很多,也湛蓝了许多。
③二月春风,悠悠地刮着,虽还有点寒意,但蓝天白云看似悠闲地忽聚忽散,太阳的光线从 苍穹的天际直直地照射下来,刺得眼睛生疼,不敢正眼对视,漫射到身上,倒也暖暖的,有了初 春的气息。
④瞪着寻春的目光,从坡岭沟壑直抵田间地头,沿着笔直的公路,直到篱笆院落,连脚下的 小草也不放过,轻轻地蹲下身子,拔开仍然衰落的枝叶,细细地查看着嫩芽并嗅着报春的草香。
⑤春天来了,来得毫无征兆,来得猝不及防。仿佛就在一夜间,在看不见的不经意间,忽然 感到春风扑面,春意盎然,花蕾绽放,春俏枝头。
⑥最先报春的是陈村的梅花。
⑦在南梅北移的园林里,十几亩大的梅园最先点燃春的圣火。(甲)几百株碗口粗的梅树,热 情奔放地在一个园里你竟我秀,俏立枝头,不甘落后地绽放、绽放、再绽放,直到花团簇锦,花 瓣叠叠重重,看不清梅干的枝桠。采花蕊蜜的蜜蜂,却不管不顾地在花海里飞舞,恣意地践踏着 花瓣,汲取着精华,全然不顾踏春赏花人的怜香惜玉。
⑧梅园出来,县乡公路上是绵延几十公里的垂柳。同样是柳,同在一条公路上,但南边古城 段的柳丝,因濒临黄河湿地,气温要比北边县城段高上几度。这不,县城边的柳丝还发着灰青, 僵硬地挺直着枝条,而古城段的垂柳,却早己舒展地垂下发丝,风情万种,随风摇曳,猛然间, 几乎就在一个夜间,齐刷刷地吐出嫩芽,翠中含黄,黄中吐绿,郁郁葱葱,蓬蓬勃勃,把春的气 息俏立在垂柳枝头。
⑨垣曲地处黄河岸畔的中条山南端,崇山峻岭,山势陡峭。经历了一个冬季的风霜严寒,山 坡上仍然是残枝败叶,颓废一片。但要细细一看,坡岭上、丘陵间,甚至道路的两旁,一蓬蓬、 一丛丛的山桃花,已急不可待地在枯萎的草丛里,在颓败的枝叶间,静静地绽放了,没有声响,
没有征兆,甚至没有注意到绽开的花蕾,就热烈地奔放了,或妖娆缤纷,或温柔淡雅,在粗旷的 山野间,放下娇柔的身端,独享内心的繁华。
⑩不几天,星星点点的山桃花便引燃了山川,引爆了寂寥的坡岭,上万亩山桃花尽情地绽放, 尽情地渲染,从远处仰望,一片连着一片,一山连着一山,纯白如雪,堆积成山,再也看不见山 势的废颓,枝桠的乱蓬,从近处细摩,花仍是粉的,蕊仍是黄的,就像一幅幅水墨画,把山川渲 染,更像一件件五彩蟒衣,把那茫茫群山细细的打扮梳妆。
⑪间或还有一枝枝金黄金黄的连翘,似花又似叶,绽放得金光灿灿,衬托得山桃花更加娇
嫩欲滴,风情万种。
⑫苍山复活了,峻岭变得极具情趣、极具神韵了,赏花的人群像采蜜的蜂群一样,闻香沓
至,绕花飞舞,哪里有花香,哪里就是景色,哪里就是景区,一溜溜小车、一队队摩托、一群群
人流,把小城的春色舞动了。
⑬花依旧存在着,春依旧交替着。并不是我们对昔日的桃花加倍赏识了,花才在内心的期 待中绽放,而是花开花落,依然绽放。在填不饱肚子的年月,山桃花无关风花雪月,无关心情释
站,再娇再妍,也都是过眼烟云,我们关注的只是花落结果,毛桃能吃,桃核能榨油炒菜,(乙) 但现在山桃己弃,无人问津,只留下一朵朵娇羞娇羞的山桃花,令人牵心挂肚,赏心悦目。
⑭这不,岭回村的山桃野杏花,陈村的梅花,南山北山广表的山桃花,湿地公园边的垂柳,
都成了人们赏春的景园,忘返的乐园了。京城人回来了,省城人来了,周边地市的居民也凑着礼
拜的假期,争先恐后,络绎不绝,连电视台的新闻直播间,也在惊叹中直播,“垣曲上万亩 山桃花开,春意俏枝头”。
⑮这就是满山遍野花的盛景,花的魅力,也是初春的节奏。春意浓浓,在枝头绽放。
13.下列哪一选项的诗句描写内容与文意不符?(2 分)
A.陌上杨柳春生枝,陌上行人春不归。 B.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C.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D.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14.请赏析原文甲处划线的句子。(3 分)
15.比较下面的句子与文中乙处划线句子对“春”的理解的不同。(3 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朱自清《春》)
16.作者看到的关于花的哪些盛景?(4 分)
17.谈谈对标题“春意俏枝头”含义的理解。(3 分)
第三部分(40 分)
18.作文。(40 分).
请以“那一朵花的香”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语文参
1.(1)犀 怍 A (2)B
(3)示例:无数的脚印/泥泞的路;突然发现/艰辛跋涉
2.略
3.(1)C
(2) 【答案示例】 我选择图一,相关情节: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教授进行海底狩猎,谈到他发明的一种 可在海底使用的猎,具有高压电能,动物被击中后可以像被雷击一般倒下。(写出情 节给 2 分) 我选择图二,相关情节:在阿龙纳斯教授与尼德•兰等人漫步海底平川(海底森林)时, 提到了一种用橡胶做成的防水服,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写出情节给 2 分) 科幻小说的特点:是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小说中的幻想大胆而新奇,但这种想象都 是有科学依据的。
4.(1)该校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1 分,意思对即可)
(2)学生要合理饮食,使营养均衡;学生要保证锻炼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家长老师要 加强饮食锻炼指导。(2 分,写出其中两点得 2 分)
5.(1)运用以声写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的手法。(1 分)突出山村的宁静幽美。(1 分)
6.两首诗都是描写的是农家生活,都写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优美(2 分)流露出对农人的赞美, 自己喜爱这种宁静淳朴的乡村生活(1 分)。
7.靠近 终于 截断 挖坑埋(活埋)
8.(1)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很多啊, 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2 分)
(2) 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2 分)
9.文中的人物特点有相同之处:讲学家是一个一知半解,好为人师,缺乏实践经验,自视甚高 而轻视他人的人。赵括喜欢侃侃而谈缺乏实战经验的人。(1 分) 老河兵富有实际经验。赵奢是一个熟知用兵之道,身经百战,了解儿子并能作出客观评价,有 远见的人。(1 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
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 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 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 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 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10.由演员耍大牌惹争议这一事件引出本文的论题,吸引读者,并引发读者对此类现象的思
考。(2 分)
11.该自然段从艺人端正态度、相关部门发挥职能、媒体有力监督三个方面论述“从行业内 外多角度入手,全方位抵制耍大牌行为”的观点。三个方面遵循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并且 照应“行业内外”一词,因此不能调换位置。(3 分,学生从三方面具体阐述即可。)
12.应该置于第四自然段。评论中“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的观点,与第
四自然段中“作为公众人物,艺人的不当行为在社会上也起到非常恶劣的示范效应”的 观点一致。(3 分)
13.D(2 分)
14.用了拟人的手法(1 分),将梅树赋予人的情感,写出了梅树热情奔放、生机勃发的生 命景象,(1 分) 抒发出作者对梅树的赞美之情(1 分)。(写“反复”等言之成理 亦可)
15.朱自清的文字都写到人在春天里内心享受着春天的希望和力量,让春天走进内心深处, 感受生命的力量。(2 分)乙句中对“山桃”“无人问津”,对“山桃花”却“牵心挂 肚”,更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美的牵挂和欣赏,超出物质上的需求。(1 分)人们摆脱物 质上的束缚,逐渐才发现、认识到春真正的美,才在内心真正拥有春意和美。
16.梅花热情奔放绽开(2 分),山桃花热烈缤纷引燃山川(2 分);花始终如一地绽放;花 吸引游人的足迹与内心,人们内心拥有了春意。(言之成理亦可)
17.(眼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山花烂漫,一片勃发的景象;(1 分)春意不随人们的 是否加倍赏识依旧绽放交替;(1 分)人们超越物质需求上的束缚,真正领略到了春天与 自然的真正的美(1 分),心生春意,生机盎然。(1 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18. (共 40 分)
Ⅰ.评分表
Ⅱ.评分注意事项
①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的试卷,一律交阅卷小组长处理。
②内容、语言、结构三项条件都具备,可得该类卷的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类 属下一类卷上限的,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下一类卷上限 的,可得该类卷的下限分。在同类卷中,凡语言项突出的,可酌情提档评分。
③关于审题。能把握标题中关键词写作即可。
④关于语言。一类卷必须无明显病句。凡明显病句较多、内容杂乱的,不得判为一、二类卷。
⑤关于卷面。字体辨认不清,乱涂乱画的,扣 3 分;书写不认真、字体不端正,卷面不整洁
的,扣 2 分;书写不够认真,字体不够端正,卷面不够整洁的,扣 1 分。
⑥关于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三个错别字(重现的不计)扣 1 分,标点符号有三个明显错误,
扣 1 分,两项扣分累计不超过 3 分。卷面、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扣分累计不超过 4 分。
⑦关于篇幅。不足 600 字的,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少于 400 字的,原则上不得进入三类卷。 注意:
凡“不设统一答案”的试题,须经试批后制定出“补充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