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学习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2:45:24
文档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学习设计

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主备人:付海霞主题学习概述(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本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展开。包括《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三篇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事实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两则》包括两个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故事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
推荐度:
导读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主备人:付海霞主题学习概述(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本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展开。包括《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三篇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事实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两则》包括两个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故事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
第三单元  怎样看问题  怎样想问题

主备人: 付海霞   

主题学习概述  (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

   本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展开。包括《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三篇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事实说明一个道理。

  《寓言两则》包括两个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故事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常用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惊弓之鸟》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画杨桃》语言朴素,真实感人,运用对比的手法,从一件事的叙述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本文的特点。

(1)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有初步的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熟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意义深刻的句子。

5、能够运用积累的词语和思想方法进行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6、通过本组学习深入领悟看待问题的不同方法,并结合实际在生活中得到启示。

"

教学重难

点及突破

措施

1、有效的识字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或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故事领悟看待问题的不同方法,并结合实际在生活中得到启示。

"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
第二课时:整体识字课
第三课时:以文带文科
第四、五课时:研读训练课
第六课时:整体预习课
第七课时:群文阅读课
第八、九课时:自读训练课
第十、十一课时:读写结合课
第十二课时:综合复习课
语文主题学习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模块

第二单元预习卡

项目

预习内容

预习要求

小组评价

9课(每课生字词语)

10课

11课

12课

在文中标出,做到准确熟练认读。不理解的词语能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并与同伴交流。

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向别人没想到的》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

学生自读课文,总结课文内容。

教师检查

从哪儿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或者写下来
第二模块  学习课文及丛书的阅读

课题:  怎样看问题  怎样想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熟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意义深刻的句子。

5、能够运用积累的词语和思想方法进行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6、通过本组学习深入领悟看待问题的不同方法,并结合实际在生活中得到启示。

导 学 流 程 设 计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

教学内容

课内4篇课文

教学目标

1.以单元导言为线索,整体感知教材,阅读4篇课文,读通读顺。

2.小组自学单元生字词。

一、导语导学:

自读导语,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怎样看问题  怎样想问题  

二、自主阅读四篇课文,练习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几句话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交流:一课一课地逐一完成以下任务。

1、小组内讨论、概括课文内容。

(1)《亡羊补牢》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

(2)复述《南辕北辙》的内容。

(3)讲述《惊弓之鸟》。

(4)复述《画杨桃》,说一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想?

(5)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读了这四篇课文你有什么初步感想?

四、全班交流:抽查个人,评价小组。

逐篇指名概括每篇课文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初读感受。

五、全班交流: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有趣的事情?

第二、三课时   识字写字

教学内容:单元生字

教学目标:

1.单元整体识字“我会认”的生字。

2.单元整体落实“我会写”的生字。

教学思路: 

一、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

二、难字指导

1、对“寓  窟  窿  街  盘  弓  魏  射  雁  弦  嘱  审  肃  熟  诲  悉”这些字进行重点指导,指导读音和书写。  

2、检查词语的学习。

寓言  羊圈  窟窿  叼走  街坊  后悔  劝告  把式  盘缠  硬要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本事  悲惨  愈合  裂开  叮嘱  

前排  靠边  准确  审视  讲台  神情  严肃  半晌  轮流  熟悉  

角度  相似  教诲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大吃一惊  孤单失群  

和颜悦色

三、练习巩固

结合课本词语表认读,对难字多读几遍。

四、积累运用

理解生词的意思并能口头造句。

四、听写检测

结合“词语表”听写所学词语。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以文代文课  

学习内容《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及课外收集到的寓言故事。

一、激趣引入

    二、课件出示关于寓言的图片,学生看图片猜成语。

    三、学习课文

(一)、初步感知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亡羊补牢》是说一个人第一次                ,但这个人却           。当第二次                 才感到                ,于是他赶快              ,从此,他的羊                  。《南辕北辙》是说一个人想                  ,而他所走的路            ,他的朋友多次提醒他走错了,但他                             。

(二)、深入探究

1、思考《亡羊补牢》中“亡”和“牢”的意思,解释题目。

2、 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养羊人对两次丢羊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3、读《南辕北辙》你有什么疑问?

(1)、比较下面两句话,想想哪句好,为什么?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2)文中的那个人到达楚国了吗?为什么?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外补充:

  《画蛇添足》《滥竽充数》等

  ①自读;②你最喜欢哪一篇;③请你说说你明白的道理。

  三、总结

  

第五、六课时研读训练课

教学内容:

《惊弓之鸟》《画杨桃》

第五课时  品读《惊弓之鸟》及课外阅读材料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师: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故事对于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学们你们都知道那些成语故事呢?

   2、刚才同学们都说了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初知课文大意

   1、词语检查

   2、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觉得更羸是怎样一个人,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把相关的句子画一画。(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3、出示: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三、感悟课文,表演课文。

 1、读了故事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惊弓之鸟”这个词的?

  2、总结:“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现在人们常用它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成语的意思,也了解了更羸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4、巩固练习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在“课堂小练笔”上。

2、给同桌讲一个成语故事,并说一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习课外的小故事。

第六课时  品读《画杨桃》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试着把故事内容复述一下。先自已复述一遍,然后复述给同桌听。

二、品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认真写好批注,等一会我们交流。

三、拓展阅读

    1、画出作者认真画杨桃的句子。

     2、作者这么细心认真地画杨桃,为什么还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3、当“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同学们是什么样的反映?当同学们坐在我的座位上看杨桃之后又是怎样的反映?(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老师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

 4、读课文,回答问题。

(1)老师在“审视”之后为什么神情变得严肃了呢?

(2)投影出示老师说的话,引导学生领悟老师说的话的意思。重点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有什么样的联系?(或起到了什么作用?)

4、口语交际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嘲笑“我”的同学说:                             

5、课外在阅读链接。

6、小结

    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的时候,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并且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    

第七课时  品读《想别人没想到的》

一、揭题、解题

回忆学过的《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说一说从这些故事中你有什么感想?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指明读大徒弟画的内容?大徒弟的画怎么样?(大徒弟的想法是最简单的,也是常人的想法)

2、指明读二徒弟画的内容,他的想法好在哪儿?(课件出示句子。) 

(二徒弟的方法与大徒弟的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他用骆驼的头来代替整个骆驼,这样他画的骆驼数就比大徒弟画的多了。)

无论是大徒弟还是二徒弟,他们画的骆驼毕竟受到纸张的,骆驼的数量是有限的。

  3、小徒弟的画好在哪里?(出示相关的句子)

   4、读一读画师的话,你有哪些收获?

4、课外延伸

    课外搜集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八课时:单元收尾工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故事都是告诉咱们应该如何看问题,遇到问题要如何去思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咱们都有不小的收获,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收获。

2、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的收获。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小故事大讲堂

1、相互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2、讲一讲自己身上的小故事。

五、结合习作

  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不陌生,那你愿意向别人介绍自己吗?你愿意让更多的人了解你吗?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今天让咱们敞开心扉,向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优缺点。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七、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己读一读,记一记。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谚语。

  (2)指名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句的特点

  (5)抄写诗句。

策略更新

文档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学习设计

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主备人:付海霞主题学习概述(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本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展开。包括《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三篇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事实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两则》包括两个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故事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