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在( )
18世纪60年代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2.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局势空前紧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地长期尖锐复杂; B、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矛盾尖锐化;
C、欧洲列强扩张势力介入当地; D、有的巴尔干半岛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3.右图所示的中间部分代表的国家应属于哪一集团( )
A .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4.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
A.卢沟桥事变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萨拉热窝事件 D.“9·11”事件
5.意大利作同盟国的成员,但“一战”爆发后反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原来“盟友”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列强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B.同盟国内部的不团结
C.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D.意大利耍两面派手腕
6.历史上称为凡尔登战役为“凡尔登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
A.战争武器的先进性 B.战争进展的快速性
C.作战范围的广泛性 D.战争的残酷性
7. 中国北洋军阀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首先是( )
A.向协约国宣战 B.向同盟国宣战
C.既向同盟国也向协约国宣战 D.向中立国宣战
8.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A.苏维埃政权退出战争 B.奥匈帝国瓦解
C.德国帝制被推翻 D.德国签字投降
9.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
C.主要交战国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0.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
B.为进行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
C.使国际关系出现新的格局 D.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由盛而衰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11.看右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右图中形成了哪两大军事对抗集团?说出他们的成员国分别是哪些?
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哪个国家“背叛”原来的组织加入另一集团作战?
③大战爆发后,除了欧洲外,还波及了哪些大洲大洋?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把挑起了一场战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就是它们;而英国、法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
请回答:
①这把出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什么人物有关?
②材料中关于战争中的三种势力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13.材料一
让别的国家分割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二
请回答:
①材料一表明了德国的什么目的?
②材料二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③简要说说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有什么严重后果?
14.读图并回答问题:
右图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① 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②你如何评价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
五.活动与探究
1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何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和太平洋地区,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了1000万,伤2100万人,战争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你认为战争除了造成人员伤亡以外,还为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虽然“一战”已过去80多年了,但它带给人们的伤痛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一部九年级历史(二)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第一次工业首先发生在( )
A.英国 B.美国 C.荷兰 D.意大利
2.18世纪60年代,工作机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发生在( )
A.交通运输业 B.冶金业 C.采矿业 D.棉纺织业
3.第一次工业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业老板理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 )
A. 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 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 D.用电脑上网联系生意
4.19世纪初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运用,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意义在于( )
A.迅速扩大了人类活动和交往范围 B.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建立
C.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D.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5.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6.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技成果的是( )
7.右图中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B.“我要扼制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8.导致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直接原因是( )
A.世界上煤炭资源枯竭 B.人们认识到煤炭作为燃料容易造成污染,因而减少煤的使用 C.电力得到广泛使用 D.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电灯泡
9.“今天我们的生活仍然受益于两次工业的发明成果。下列每组的两个发明从用途划分属于同类的有:( )
①珍妮机和留声机 ②火车和汽车 ③蒸汽机和洗衣机 ④电熨斗和电冰箱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
A.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B.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C.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D.发明创造皆是熟练工人和技师所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党宣言》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党宣言》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指出工业后带来的“交通的极其便利”具体是什么?
②材料一中资产阶级除了用商品的低廉价格(重炮)来征服其他一切民族外,还有什么手段?它用怎样的手段企图征服中华民族?
③材料一中提到的“卷进文明中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里的“文明”、“世界”是什么?
④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12.材料一: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浪潮。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大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①第二次科技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②请举出两位在第二次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结合自身实际,你认为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③第二次工业中,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④从材料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3.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第一、二次工业和第三次科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请以重大科技发明或你最敬佩的科学家为主题设计一有关第一、二次工业的科技展览。
(注:要求写出至少两项重大科技发明或两位你最敬佩的科学家,并且分别说明每项发明或每位科学家入选的理由。)
14.阅读下列图片,结合相关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①图一所示交通工具是哪次工业的成就?这种交通工具采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随着这一动力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哪种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
②图二所示交通工具是哪次工业的成就?这种交通工具采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随着这一动力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哪种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
③图二所示交通工具所采用的能源对资本主义经济有重要影响。试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为例说明。
五.活动与探究
15.比较两次工业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一部九年级历史(三)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上,主持人刚说完:“这是一次由战胜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消息传到中国,引发的一场大规模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张明同学就知道了正确答案,这一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是( )
①《凡尔赛条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条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在华盛顿会议上,获利最多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
①少数帝国主义强国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 ②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帝国主义国家凭自己的实力重新瓜分了世界 ④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了中国的及主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请问危机首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6. 在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中,最能反映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社会现象是( )
A.由于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B.大大减少在业工人的收入
C.将大量牛奶、小麦、棉花销毁 D.股价惨跌造成投资者财产的巨大损失
7.读右图,这一工程兴建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1924~1929年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
C.罗斯福新政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8.资产阶级在相当长时期内奉行不干预资本家事务的。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件事却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这一事件是( )
A.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罗斯福新政 D.垄断组织的出现
9.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的恐怖统治。请问下列国家中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西班牙 D.日本
10.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相同点是 ( )
A.取缔一切政党建立统治 B.依靠法西斯党夺取政权
C.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 D.利用经济危机引起的政治危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6月参加巴黎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和约还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材料二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定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①材料一反映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②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观点?这种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国际秩序是怎样被打破的?
12.根据所学知识,列一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图:
13.看图回答问题:
①左图中说的是德国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右图说明了德国法西斯正在实施什么罪行?
②看了上面两幅历史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14.材料一:价值贬缩到难以想像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在贸易交往中交换手段也被冻结了;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材料二:……唯一的政治手段,就在于重组一支,重要的是德国是否拥有800万后备军……
——希特勒就职演说
材料三:法英两国……一致深信……局势当前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即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已不能把主要是苏台德德意志人居住德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德疆域内,不然便会使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平的利益遭到威胁……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①材料一反映的这场经济危机有什么显著特点?为了对付这次经济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办法?
②料二反映了德国为消除经济危机走上了什么道路?
③材料三反映了法英奉行的是什么?
④根据以上各则材料,你觉得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五.问答题:
15.值此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待我能坦率而果断地向他们说明我国当前情势。现在尤其有必要坦白而果敢地谈一谈真情实况,全部的真情实况。我们没有必要去躲闪,而应该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情况。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① 上面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表明了他什么态度?
② 为了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困难,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③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结合美国的措施,你认为其措施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又有何借鉴意义?
④罗斯福新政取得什么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