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 号 |
生态建筑概论结课论文
| 学生姓名 | |
| 学号 | |
| 专业名称 |
天津城市规划概论
[摘 要]: 天津市是我国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市的发展建设,要按照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关键词]:城市规划;天津
1.天津城市人口和用地
2020年,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其中,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控制在630万人左右。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控制在580平方公里以内。根据天津市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必须防止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城市发展要坚持集中紧凑的模式,强化集约和节约用地,充分重视岸线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2.城市环境
2.1水资源
加强节水节能和环保工作。要从城市水资源匮乏的实际出发,坚持节流、开源、保护并重的原则,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海水淡化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按照建设节能型城市的要求,充分利用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能源,通过产业结构和交通结构的调整,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的原则,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解决城市煤烟、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滨海新区的煤尘污染问题。要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严格控制和治理海河水系及渤海湾的污染。要加强绿化建设,形成各类绿地有机结合的多功能绿地系统,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2交通
天津是中国第二个具有地铁系统的城市。天津地铁既有线虽然较短,但经过多年的试运营已经证明天津地铁的建设对缓解地面交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天津市的一条重要的交通线。据统计,平均日载客量在1万人左右,历史最高日客运量曾达6.1万人次。
天津轨道交通规划总体分为四部分,分别为M、B、Z、C线。
M线(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包含已开通的四条线路: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这三条线路构成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的主干网络;津滨轻轨9号线为市区与滨海新区连接的重要线路。4号线、5号线、6号线(5、6号线通过换乘的方式形成环线)、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3号线为轨道交通填充线。7、8号线为外围线;。
B线(滨海新区轨道交通线路):包含B1、B2、B3、B4、B5、B6、B7、B8线路,线路正在进一步规划中。
Z线(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沟通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市内各个区县,包含Z1、Z2、Z3、Z4四条线路。
C线(指海河中游轨道线路):包括C1、C2、C3、C4四条线路,线路正在进一步规划中,相关信息较少。
2.3天津城市绿化
为了促进本市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天津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 ,城市绿地范围控制线内禁止新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违反规定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
第十一条 各类建设项目的绿地率(绿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应当达到下列规划指标:
(一)新建居住区或者成片建设区绿地率,中环线以内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五,中环线以外不得低于百分之四十。其中,用于建设公共绿地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建设项目用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
(二)新建城市道路绿地率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改造旧有城市道路应当使绿地率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新建宾馆、疗养院、学校、医院、体育、文化娱乐、机关等公共设施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五,工厂、仓储附属绿地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
(四)新建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的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四十五;
(五)城市河流、湖泊等水体周围的绿地率和新建铁路、公路的绿化带宽度应当符合绿地系统规划和有关技术规程。
(六)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不得低于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二。
本市还鼓励单位和个人加强绿化科学研究,培育、选育、引进适应本市自然条件、不产生物种侵害的植物新品种,提倡植物多样性,优化植物配置,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和绿化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艺术水平。自2008年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天津市这三项指标连年上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天津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4.53%,绿地率为30.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10.30平方米。
3总结
天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承担我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2.《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