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件中的图文对照的方式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接受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4.能对颐和园中一处景点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引导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觉得最美的一处景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游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星期我们欣赏了著名的景点----长城。想不想再去北京欣赏另外的景点呢?老师也想去,今天就让作者带我们一起去颐和园看看,好吗?(课件出示文题)
让我们带上“小问题”一起出发,希望回来时,不再是问题,而是收获,ok?
二、出示课件“小问题”。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作者依次游览了哪些地方?
3.这些地方有些什么特点?(用字、词概括)
三、学生边读边欣赏边思考、出示课件。
四、同学们,问题解决了吗?(在学生归纳各景点特点时,教师随机出示相应的景点)
游览顺序
佛香阁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排云殿
五、同学们,你们觉得颐和园美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句子、图片中感受到的)
六、作者作者为什么能描写得这么美,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出示课件,让学生再次感受美景。
七、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师做小结。
小结:能想到这么多,你们真的很棒!从这些优美的句子,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的、对颐和园充满了喜爱之情的人。正因为作者对颐和园(祖国河山)充满热爱之情,才会把它写得这么美。文章才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的爱国之情和自豪感。所以,我们要想写出好文章,也必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八、同学们,你们的阅读水平越来越强了,老师很高兴看到你们的进步!语言表达水平是否也在增强呢?老师今天想看看。有谁知道导游是干什么的?你想试试吗?那好!老师给你机会带同学们去欣赏一下颐和园中你最喜欢的景点。
九、学生做导游(出示课件“小小导游员”、随机出示学生介绍的景点)
一十、拓展延伸
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让我们再一次享受了颐和园的美景。这节课老师很高兴,不仅仅是因为和同学们一同感受了颐和园的美,还因为同学们用眼睛发现了美,用声音读出了美,用心灵感受了美!是的,我们的祖国的确美。也许在我们就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美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同学们,用你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留住美的笔,让老师能和你们共享美景,好吗?(出示课件“小练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