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平均速度的测量 | 课型 | 新授课 | 编号 | 104 | |
| 学科 | 物理 | 班级 | 八年级 | 学生 | ||
| 学习目标 |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 | |||||
| 学习重点、 难点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 实验环节的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 |||||
| 课时安排 | 1 | |||||
| 课堂学习过程 1.实验的原理: 2.待测物理量 测量工具: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 ,用停表测量物体运动相应距离所需的 ,用 求出平均速度。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根据你的分析,请你设计实验的方案 (1)实验所需的器材: 刻度尺、秒表、木板、小车、小木块 。 (2)实验步骤: ①用物体把木板支成斜面, 使小车从木条顶部滚下时,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用刻度尺测量木条的全长SAc和由顶端至木条1/2处的长度SAb,用铅笔在木条上标出字母A、B、C。 ③测小车在AC这段路程中运动的时间tAC。 ④把木块移到木条底端B处。按上述方法,测出小球由木条顶端A向下运动到底端B处,在SAB这段路程中所需的时间tAB,记录下来。 ④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计算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BC),下半段路程上用的时间tBC,算出vBC。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路程/m | 运动时间/s | 平均速度/ms-1 | ||||
| 计时开始 | 计时结束 | 运动时间 | ||||
| s1= | t11= | t12= | t13= | v1= | ||
| s2= | t21= | t22= | t23= | v2= | ||
| s= | -------- | --------- | t= | v= | ||
总结:
5.平均速度只能说明是在某段路程上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讨论:如何测跑步、走步的平均速度
练习:
一、填空题
1.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有 和 ,分别用 和 测量,然后由公式 计算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2)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
为 m/s.
3.小强在体育中考项目1500m跑的测试中,体育老师记下了他跑到200m处所用的时间为40s,他跑这200m的平均速度是 ,合 km/h。
4. 一只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历时6s。下落时小球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已知小球在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它在这6s内的平均速度为( )
A.小于5m/s B.大于5m/s 等于5m/s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 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经过一座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所用的时间为( )
A.60s B.40s C.50s D.80s
6. 在测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给你的器材有:米尺、皮尺、天平、量筒、秒表,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器材是 ;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则男运动员在前20m的平均速度是 m/s,女运动员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
是 m/s。
| 性别 | 10m | 20 m | 30 m | 40 m |
| 男 | 1.8s | 3.4s | 4.5s | 5.6s |
| 女 | 2.0s | 3.8s | 5.0s | 6.1s |
(1)小明跑100m的平均速度是 m/s.
(2)小明在第 个20m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m/s.
| 学习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