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号 | 模块名称 | 问题描述 | 建议解决方法 | 主责 部门 | 备注 |
| 1 | 快速响应 | 1)Q图大件车间一个太少 2)編制快速响应指导书 3)重大问题纠正措施表采用GM公司的表格 4)建立每日快速响应会议的记录 5)快速跟踪表状态标识 6)快速问题的领导层评审 | 1)由质量部提供质量信息,由制造部制作Q图参考附件二, 2)由质量部編制修改文件,并签字发放 3)由质量部把空白GM标准表格放到快速响应指导书里 4)由制造部主持会议,由质量部记录会议内容,参考附件三 5)由质量部請購 红、黄、板吸各10个绿30个 6)由质量部把问题在管理评审时评审 7)建立快速响应跟踪板内容由质量部来填写 | 质保部 | 如果每天由一个由制造、质量、维修参加的晨会的话,快速响应跟踪板可以一个,放在会议室 |
| 2) | 不合格控制 | 1)现场红、黄区域部分已经磨损 2)不合格控制程序里没有使用GM规定的不合格品遏制表 3)客户联系清单要更新 | 1)由制造部重新对放废品、可疑品区域油漆 2)由体系部添加此表到不合格控制程序文件里见附件四 3)由质量部更新客户清单(尤其是海外客户) | 质保部 | |
| 3 | 验证岗位 | 1)原来指导书内容与现在要求有差距 2)缺少验证岗位看板 3)没有确认验证岗位 4)缺少一些表格 | 1)由制造部根据QSB要求修改验证岗位指导书 2)由制造部制作三块看板并放验证岗位现场见附件五 3)由制造部三个中心各确认一个验证岗位 4)由制造部设计一些表格(缺陷报警界限表、缺陷整改表、会议签到表、客户对验证岗位缺陷的反馈)见附件六、七 | 计划物流部 | 此模块问题很多 |
| 4 | 标准化操作指导书 | 1)指导书缺少签字 2)钢化与总成没有操作员指导书 3)没有标准化指导书清单 4)5S检查表内容缺少“浪费”方面东西 | 1)由制造部对指导书签字并核对是否全部都有(全部岗位) 2)由制造部补充操作员指导书见附件八并张贴到规定岗位 3)由制造部把指导书汇总到清单上见附件㈨4)由人事部完善5S检查表,补充浪费方面的内容 | 工艺装备部 | |
| 5 | 标准化指导书培训 | 1)新员工没有特别标识 2)标准操作指导书培训跟踪表现场不全 3)没有培训柔性图表 4)需要更新教员清单 | 1)由人事部设计标识,并实施 2)由人事部对现场缺少的跟踪表补全 3)由人事部按照GM要求设计使用培训柔性图表见附件⑽4)更新公司教员清单 | 人力资源部 | |
| 6 | 降低RPN | 1)PFMEA设计不规范 2)遗漏部分工序 3)对FMEA评审频次太少 4)近期没有对FMEA进行评审 | 1)由培训部培训由制造部完善目前不合理的FMEA2)由制造部补充对发运工序进行FMEA风险分析(具体编制时可以叫物流部门来参加)3)由体系部修改文件增加GM要求每撒播个月评审FMEA4)由制造部近期必须对FMEA作一次评审并列出(08年最大失效、RPN清单、RPN跟踪表) | 技术开发部 | |
| 7 | 防错验证 | 1)没有验证用的“好”“坏”件 2)反应计划里没有规定对零件100% 3)领导层没有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审 4)没有对验证结果汇总 | 1)由工程部准备一些验证用的零件并放置现场 2)由体系部修改文件,补充此要求 3)由体系部把此评审放到年度管理评审会上进行 4)由过工程部对验证结果进行汇总 | 工艺装备部 | |
| 8 | 分层审核 | 1)没有分层审核看板 2)分层审核表缺少部分动态内容 3)没有审核结果汇总表见附件12, 4)编制分层审核指导书 | 1)由制造部制作看板(审核计划、审核结果、对策表、符合率)见附件11,2)由制造部完善分层审核表 3)由制造部对分层审核进行汇总并公布, 4)由制造部编制分层审核指导书 | 质保部 | |
| 9 | 供应商管理 | 1)对供应商业绩没有用趋势图工具进行分析 2)没有把GM对新品零件用GP12方法管理传递给供应商 | 1)由采购部按照GM要求用趋势图对供应商业绩进行分析 2)用采购或质量协议形式要求供应商也采用GP12方法进行新品零件的管理 | 采购部 | |
| 10 | 经验教训 | 1)没有一个汇总表不方便查阅 2)没有领导层对它进行评审 | 1)由体系部设计一个汇总表放在OA系统上 2)由体系部在年度管理评审会议上进行领导层评审 | 质保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