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肃慎
东北四大族系:东——秽貊;西——东胡;南——汉族;北——肃慎;
沃沮
东胡
秽貊
汉族
思考题:
浅谈东北的四大族系及其演变
周代既是东北各部落向部落联盟、方国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东北各部落迁徙融合逐渐形成四大族系的时期。有肃慎族系、秽貊族系、东胡族系、汉族。肃慎到了汉魏时期,有挹吉、勿吉见于史册,到了唐朝更名为靺鞨,并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粟末靺鞨,北部为黑水靺鞨。黑水靺鞨中发展出女真族,女真族最终发展为现今的满族。东胡在汉初被匈奴打败之后,也变成许多分支,东部形成乌桓、鲜卑两个民族。一部分乌桓后来南迁,居住在五部塞外,后来成为汉族的一部分;继续留在东北的后来为乌洛侯。鲜卑有慕容、拓跋、宇文部落,其中宇文鲜卑与其他民族相融合,发展出契丹、奚,辽国灭亡后契丹的主体部分逐渐融入汉族之中,又有部分鲜卑民族发展为室韦族,室韦中的一部蒙兀室韦,后来发展为蒙古族的核心部分。西周初期在东北东部地区,分布最广的民族是秽人,这些部落与后来迁入这地区的貊系民族相融合,形成后来的秽貊族系。秽貊族系有夫余、沃沮、高句丽、东秽等民族。夫余灭亡之后,一部分融入汉族之中,一部分融入高句丽,一部分则融入勿吉。沃沮分为南北两部,高句丽兴起后,与秽貊、小水貊等族一起融入高句丽之中。高句丽灭亡后,一部分融入汉族,又有一部分成为渤海人的组成部分,还有一部分与新罗、百济相结合,最终发展为现今的朝鲜族。汉族主要居住在东北的南部。
一.民族的发展
1.肃慎(息慎、谡慎)(北部)
分布:长白山以北,牡丹江中下游至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是秦时期见于史载的最北的居民。
发展:A.汉魏时期,肃慎一挹娄、勿吉名称见于史书。
B.至唐朝,肃慎系更名为靺鞨,并分为南北两部。
发展出
北部
北部:黑水靺鞨 女真族,建金朝 金亡后,进入中原的女真族多数融
入汉族。明代留居东北的女真人以建州女真为核心,发展为满族。
靺鞨
渤海族 渤海国 元代以后逐渐融入汉族之中
南部:粟末靺鞨
其他民族
2.山戎与东胡(西部)
①山戎部落联盟
戎是商周时代分布于中国北方的一些民族部落的统称,包括的部族很多。西周末春秋初,山戎的部落联盟形成。后受到齐桓公讨伐,军事大联盟瓦解。
②东胡部落联盟
活动中心在呼伦湖地区,东胡的先世是何屠,也有人称徙河、大徙河,曾是山戎军事大联盟的重要成员。山戎衰落以后,东胡渐渐强大起来。最后形成东胡部落联盟。因受到燕国的进攻而衰落,后虽一度复兴,终于在匈奴人的攻击下而解散,余部形成乌桓、鲜卑两个民族。
东胡作为一个部落大联盟,内部各部落之间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当其败于匈奴人之后,各部落分散逃亡,居住在不同的地区,差异性越来越大,终于形成不同的民族,而不是融合成为同一民族。从东胡部落联盟中发展出一个族系,史学界称之为东胡族系。在东胡灭亡之后,其余部退保乌桓山的发展为乌桓族,退保鲜卑山的发展为鲜卑族。
乌桓族后来南迁,居住在五郡塞外,臣属于汉朝。东汉末,因其支持袁绍,被曹操所破,相当一部分人被编入骑兵入中原征战,从此定居中原,成为汉人的一部分。乌桓族留在东北的部分后来发展成乌洛侯。
鲜卑人的慕容部建立诸燕,拓跋部曾建立北朝,都有自己的国家。宇文残部后与其他民族相融合,发展出契丹、库莫奚(简称奚)。契丹建立辽朝,奚服于契丹。辽灭后,两族的主体部分渐融入汉族之中。又有部分鲜卑遗民发展为室韦族,室韦中的一部蒙兀室韦,后来发展为元朝的建立者蒙古族的核心部分。
3.秽貊族系(东部)
东北东部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最古老的居民是:“岛夷”,也就是鸟夷。但在西周初在东北东部地区分布最广的民族是秽人。除秽人外,还存在一部分夷人小部落。这些原始部落与后来迁入这一地区的貊系民族相融合,才形成了后来的秽貊族系。
①秽人的分布
秽人,又称秽邪头。
秽人的分布区东到日本海,西到松嫩平原,南到朝鲜半岛北部,北到长白山与肃慎相邻。
秽貊族系经过不断融合,生成了夫余、高句丽、沃沮、秽貊等若干民族。
唐灭高句丽后,把一部分高句丽族人迁徙到中原,成为汉族。又有部分高句丽遗民流入靺鞨地,成为渤海人的组成部分。还有少数高句丽族后来与新罗、百济相结合,形成后来的朝鲜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