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作业介绍 (1)
1.1作业条件 (1)
1.2适用范围 (1)
1.3人员要求 (1)
1.4配合要求 (1)
1.5防护要求 (1)
2.作业流程示意图 (2)
2.1作业流程示意图 (2)
3.作业程序、质量要求及安全风险提示 (3)
3.1开工准备 (3)
3.2作业程序 (3)
3.3质量标准 (7)
3.4安全风险提示 (8)
4.作业主要工机具及物料清单 (9)1.作业介绍
1.1作业条件
1.1.1网外天窗点外作业;网内普速区段可在天窗点外作业,高铁区段必须纳入天窗点内作业,涉及作业位置影响行车安全时,根据施工方案确定作业条件。
1.1.2动车运行时段,严禁入网作业。
1.1.3作业时间:根据工作量而定。
1.2适用范围
堑坡风化剥落、堑坡危岩落石地段等。
1.3人员要求
1.3.1岗位要求:作业负责人由工班长担当或经过“施工负责人”岗位培训并考试合格的职工担任,作业人员经段级培训合格的桥路工或劳务工。
1.3.2人员配备:作业负责人1名,防护员2人/组,作业人员10-15名。
1.4配合要求
无。
1.5防护要求
1.5.1网外作业不危及行车安全地段设置“二位一体”防护: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视距不足、联系困难地段增设中转防护联络员)。
1.5.2网内及特殊作业地段影响人员及行车安全时,设置“三位一体”防护:驻站联络员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视距不足、联系困难地段增设中转防护联络员)。
2
2.作业流程示意图
2.1作业流程示意图准备作业工
料具
钻孔及安装锚杆
放线坡面打刷班前点名、
分工
设置"二位
一体"防护验收、清场安设主动网
撤除防护撤除防护
3.1开工准备
3.1.1准备设计图、施组等资料。
3.1.2根据分工分配工作任务及工料具。
3.1.3根据分工分配工作任务佩戴手套、护目镜、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
3.2作业程序
3.2.1点名分工
作业负责人组织防护员、作业人员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内容、主要技术标准、安全事项、作业时间、人员分工、作业人员行走路线,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根据当日作业项目进行全员安全预想。要明确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及联络防护员(根据需要)。
3.2.2工(机)具出库检查
3.2.2.1作业人员对工(机)具性能及安全性检查确认,防止将损伤的工(机)具带入作业现场,影响作业进度和质量。对安全绳(带)进行检查,与作业负责人共同确认。
3.2.2.2工料机
扳手、撬棍、手锤、占子、发电机、空压机、凿岩机、风镐、电钻、紧线器等。
3.2.3设置"二位一体"防护
3.2.3.1防护员必须由经考试合格的职工担任。驻站联络员提前40分钟到达车站办理登记手续,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及时通知现场防护员。
3.2.3.2现场防护员根据要求准备防护备品。
3.2.4坡面打刷
3.2.
4.1当坡面上特别是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内存在浮土或浮石时,对可能因施工活动引起崩塌、滚落而威胁施工安全的,宜予清除或就地临时处理。
3.2.
4.2对坡面上存在的将来又发生崩塌可能性很大的个别块孤危石,若它
(们)的崩落可能带来系统的大量维护工作需要甚至超过系统的防护能力,则宜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或予以事先清除。
3.2.5放线
从防护区域下沿中部开始向上和两侧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对于起加固作用的标准主动防护系统,需在不具备天然低凹条件的孔位处凿一大小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或锚垫板的凹坑。
3.2.6钻孔及安装锚杆
3.2.6.1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
3.2.6.2注浆并插入锚杆。
3.2.7安设主动网
3.2.7.1安装纵横向支撑绳,张拉紧后两端用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3.2.7.2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
3.2.7.3格栅网铺设的同时,滞后格栅网
4.5-9.0m(1-2排)对钢丝绳网系统从上向下铺挂钢丝绳网并缝合,对TECCO系统则通过拧紧螺母来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并张紧格栅。
3.2.7.4用φ1.2铁丝对钢丝绳网和格栅网间进行相互扎结。
3.2.8验收、清场
3.2.8.1严格执行“工完料尽”制度,对不能及时回收的料具,应堆放整齐,并安排人员看守。
3.2.8.2作业负责人检查是否有工(机)具侵限,并指定专人检查作业区域的机(工)具,防止遗漏。
3.2.8.3由作业负责人组织,对作业项目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确保作业项目达标。
3.2.10撤除防护
3.2.8.1作业负责人检查工料具及人员不侵限后,撤除现场防护。
3.2.8.2待人员、工(机)具全部到达安全区域后,作业负责人通知驻站联络员办理销记手续后,方可撤离。
3.3质量标准
3.3.1总体要求
3.3.1.1编网、支撑绳及拉锚系统所用钢丝绳应符合GB/T18—1996的规定,其钢丝绳不应低于1770MPа,热镀锌等级不低于AB级。其中高强度钢丝格栅亦可采用重量不低于150g/㎡的锌铝合金镀层处理。
3.3.1.2钢丝格栅编织用钢丝应符合GB/T343—1994的规定,热镀锌等级不低于AB级,其中高强度钢丝格栅亦可采用重量不低于150g/㎡的锌铝合金镀层处理。
3.3.1.3环形网用钢丝应符合GB/T343—1994的规定,其钢丝绳不应低于1770MP а,热镀锌等级不低于AB级或采用重量不低于150g/㎡的锌铝合金镀层处理。
3.3.1.4钢柱构件钢材应符合GB/T700—1988的规定,并进行防腐处理。
3.3.1.5热轧工字钢应符合GB/T700—1988和GB/T706—1988的规定。
3.3.1.6如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3.2钢丝绳网
3.3.2.1编网用两根钢丝绳交叉联结点处的固定件采用钢质卡扣,其厚度不小于2mm,并经电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不小于8mm。
3.3.2.2编网用铝质接头套管长度不小于50mm,外径不大于30mm,壁厚不小于3mm,其连接能力不低于所连接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
3.3.2.3交叉结点处均用卡扣固定,接头处用铝质接头套管闭合压接。不应出现遗漏,卡扣和套管表面不应有破裂和明显损伤。
3.3.2.4钢丝绳交叉结点处的抗错动拉力不应小于5kN,错动后钢丝绳残余抗破断拉力不应小于原始最小抗破断拉力的90%。
3.3.2.5钢丝绳交叉结点处的抗脱拉力不应小于10kN。
3.3.2.6编制成网的钢丝绳不应有断丝、脱落现象。
3.3.2.7网的形状平整,网绳无打结和明显扭曲现象。
3.3.2.8单丝绳网不应采用三根以上的钢丝绳编制。
3.3.3钢丝格栅
3.3.3.1钢丝不应有明显机械损伤和锈蚀现象。
3.3.3.2高强度钢丝格栅端头应至少扭结一次,扭结处不应有裂纹。
3.3.4环形网
3.3.
4.1单个环应由单根钢丝盘结而成,两端头间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3.
4.2盘结而成的环应用钢质或铝合金紧固件致少在均匀分布的三处箍紧,且其中一个箍紧点应位于两端头的搭结处。
3.3.
4.3除边缘环孔外,每个环应与其周边的4个环相扣联。
3.3.
4.4盘结成环后的钢丝不应有明显的松脱、分离现象,钢丝不应有明显的机械损伤和锈蚀现象。
3.3.5拉锚系统构件
3.3.5.1钢丝绳锚杆应为直径不小于16mm的单根钢丝绳弯折后用绳卡或铝合金紧固套管固定而成,并在固定后的环套内嵌套鸡心环。
3.3.5.2拉锚绳应该在一端相应规格的绳卡或铝合金紧固套管固定并制作挂环。
3.3.5.3被动网支撑绳应该在一端制作挂环并带有相应规格和数量的减压环,缝合绳应按钢丝绳网规格预先切断;主动网支撑绳和缝合绳不预先切断,根据需要的总长度现场配置。
3.3.5.4与锚垫配套的钢筋锚杆采用精扎螺纹钢筋,也可采用普通螺纹钢筋在一端加工不短于150mm的加工螺纹段,螺纹规格应该能承受不小于30KN的紧固力。
3.3.6减压环
3.3.6.1减压环最少变形能吸收能力不应该小于其额定值。其启动荷载应介于其相连的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20%~50%之间。
3.4安全风险提示
3.4.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
3.4.1.1未严格落实施工作业双调度命令制度,无计划或超范围作业造成行车事故;
3.4.1.2横越线路未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规定,上道前未严格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造成行车事故及人身伤害;
3.4.1.3未按规定设置防护,作业点超过100米、通信不良或瞭望不良地段未及时增设中间防护员,未严格执行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联系制度,出现联系中断或脱节未立即停止作业并组织人员下道,遇六级以上大风未停止作业,造成行车事故及人身伤害;
3.4.1.4高处作业时向下抛掷料具,无隔离设施时双层同时垂直作业坠物造成行车事故及人身伤害;
3.4.1.5各种机具未制定有切合实际的安全操作规程、机械使用未执行专人专机,机具设备带病或超负荷运转,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状态不良,造成行车事故及人身伤害。
3.4.1.6机具、料具堆放不稳固,侵入限界造成行车事故;
3.4.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
3.4.2.1线路上作业未按规定设置防护、穿好黄色防护背心(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戴上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进入作业区未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造成人身伤害;
3.4.2.2在钢轨上、车底下、枕木头、道心内坐卧、站立或行走(另有规定时除外)造成人身伤害;
3.4.2.3电气化铁路区段作业人员未严格执行《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造成作业人员触电人身伤害;
3.4.2.4列车通过时未面向列车列队避车,落物击伤造成人身伤害;
3.4.2.5搬运重、大、长物时未制定专人指挥、协调动作造成人身伤害;
3.4.2.6在离地面2m以上的高空及陡坡作业,未拴安全绳、戴安全帽,穿带钉或易溜滑的鞋,登高扫、抹、擦、架设、堆放等作业时,作业面下未设置防护,安排患有禁忌症人员登高作业造成人身伤害;
3.4.2.7脚手架未按规定搭设牢固,脚手板外伸悬臂浮起活动,造成人身伤害。
3.4.2.8进出通道门后,未复核通道门已锁闭,导致路外人员进网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3.4.2.9电器设备、线路状态不良,使用未装触电保护器的各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设备,维修电器设备未执行持证操作、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造成人员触电伤害;
3.4.2.10电力设备作业未按规定执行监护制度,不挂“严禁合闸,有人作业”等牌,简化作业程序造成人员触电伤害;
4.作业主要工机具及物料清单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备注1扳手把3
2撬棍根2
3手锤把4
4占子根6
5发电机台1
6空压机台1
7凿岩机台1
8风镐台1
9电钻把1
10紧线器把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