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诱发地震天然地震
2.9
3.拉结
4. 排架结构刚架结构
5.静力
6. 整体性计算
7. 地裂缝地面下沉喷水冒砂滑坡
8. 0.5m
9.增大
10. 侧移柔度
三、名词解释题
1.利用振型分解原理和反应谱理论进行结构最大地震反应分析。
2. 阻尼力是由结构内摩擦及结构周围介质(如空气、水)对结构运动的阻碍造成的力,大小一般与结构运动速度有关。
3. 假定墙体下端固定,上端嵌固,则在墙体顶端加一单位力所产生的侧移,称为墙体侧移柔度。
四、计算题
1. 1、确定覆盖层厚度
因为地表下20.7m以下土层的νs=530m/s>500m/s,
故d0=20.7m。
2、计算等效剪切波速νse=20.7/(2.2180+5.8200+8.2260+4.3420)=249.5m/s
查“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表”,
νse位于140~250m/s之间,
且50m>d0>3m,故属于Ⅱ类场地。
2.
承载力符合要求
2)柱底面验算
承载力符合要求
4. 1)求各柱截面惯性矩
2) 求剪力分配系数
3)求各柱顶剪力
4)求各柱弯矩,按悬臂柱考虑
五、简答题
1. 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要求有:1.基础底面地震效应组合的平均压力设计值小于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2.基础边缘地震效应组合的最大压力设计值小于1.2倍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同时,对于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对于其他建筑,则要求基础底面零应力区面积不超过基础底面的15%。
2,砌体房屋的震害,大体存在以下规律:1、到性搂盖房屋,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柔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2、横墙承重房屋的震害轻于纵墙承重房屋;3、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轻于软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震害;4、外廊式房屋往往地震破坏较重;5、预制楼板结构比现浇楼板结构破坏重;6、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及附属结构的震害较重。
3. 砌体结构中,墙体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因此要求纵横墙应对称、均匀布置,沿平面应对齐、贯通,同一轴线上墙体宜等宽匀称,沿竖向宜上下连续。这样地震作用传递直接、路线最短,地震力不易在某些薄弱区域集中,从而减轻震害。在烟道、风道、垃圾道等部位,应避免墙体的局部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