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卉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花卉栽培技术 计划总学时:144 实践学时:72
适用专业:园艺、园林专业
制订人:果蔬花卉教研组
制订时间:2011.4
一、课程性质、任务
《花卉栽培技术》是园艺园林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主要讲述花卉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园林应用等。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花卉栽培课程应先掌握园艺学(果树、花卉和蔬菜等)共性的、基础的内容,学习者应有植物学、土壤肥料学、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掌握花卉繁殖、栽培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将来从事花卉栽培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更好地为我国花卉、园林事业发展服务。
二、课程特色
花卉栽培学,是园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将要从事花卉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和科研的学生了解和掌握花卉生产、应用、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中强调技术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的需要,结合当地的生产情况,安排和组织生产实践、实验、参观、调查等活动。
三、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岗位技术为主线,岗位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理论知识部分以 “ 必须、够用 ” 为原则,立足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用户满意的人才为最终目标,学生完成本门课程后可以从事五个职业岗位和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要求。
(一)职业岗位(群)能力目标 :
1 、花卉生产职业岗位
适合于花卉生产企业的种苗繁殖与培育、花卉栽培和养护管理等技术工作,具备花卉繁育与栽培管理的自主动手、生产指导与管理的职业能力要求。
2 、园林养护职业岗位
适合于城市园林建设单位、物业公司(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化维护与管理、花卉景观维护与管理等技术工作,具备花卉养护与景观维护的自主动手、养护指导与管理职业能力要求。
3 、园林工程应用职业岗位
适合于园林景观公司、绿化工程公司、城市园林建设单位的花坛设计与施工、摆花设计与施工技术工作,具备花卉造景应用设计的自主动手、施工指导与管理的职业能力要求。
4 、花卉营销职业岗位
适合于花卉营销中介公司与销售企业的花卉包装、保鲜与储运和花卉销售的技术工作,具备花卉产品经营的自主动手、销售组织与管理的职业能力要求。
5 、花卉企业管理职业岗位
适合于花卉生产企业及其他其他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
(二)知识目标
1 、使学生充分认识花卉园艺岗位要求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意义。
2 、使学生在植物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生化、园艺作物遗传育种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花卉园艺岗位高技能型人才(高级工)要求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认识到这些知识在岗位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 、使学生在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观赏树木学、盆景与艺术插花、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掌握相关岗位高技能型人才必备的植物病虫害防治、观赏植物栽培管理、 观赏植物配置应用等岗位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
4 、使学生了解花卉园艺行业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及有关知识获取途径。
(三)态度目标
1 、具有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奉公守法,维护消费者权益;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工作质量;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团结互助,积极协作的良好职业道德。
2 、具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3 、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勇于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4 、管理能力。
(四)技能能力目标
1 、熟练掌握 40 种重要花卉的繁育、栽培与时花无土栽培技能。
2 、掌握 8 种重要花卉的促成与抑制栽培技能。
3 、掌握常用 60 种花卉日常养护与管理技能。
4 、熟练识别花卉植物 200 种。
5 、熟练掌握花坛设计与施工、摆花设计与施工。
6 、掌握花卉包装、保鲜与储运、销售基本技能。
7 、掌握花卉企业的日常班组管理、花卉生产计划的制订。
(五)职业资格目标
100% 获国家中级“花卉园艺工”职业资格证。 80% 可以获国家高级“花卉园艺工”职业资格证。
三、教学大纲内容
绪 论
1、教学目的: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花卉的定义及花卉栽培学的研究内容,了解花卉的重要作用、我国花卉业概况、世界花卉业概况。
2、教学内容:
⑴花卉的定义
⑵花卉栽培学的研究内容
⑶花卉的作用
⑷我国花卉业概况
⑸世界花卉业概况
3、本章的基本要求,明确花卉的定义及花卉栽培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花卉的重要作用、我国花卉业概况、世界花卉业概况。
4、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花卉业及世界花卉业概况
5、实验与实践内容:调查当地花卉业现状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我国与世界花卉业现状的文章
第一章 花卉的分布与分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花卉的地理分布,掌握花卉的几种分类方法。
2、教学内容:
⑴花卉的分布
⑵花卉的分类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花卉的地理分布,掌握花卉的几种分类方法。
4、教学重点与难点:花卉的分类
5、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花卉的识别与分类
6、自学指导:查阅并了解世界主要商品用花卉的种类及品种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2、教学内容:
⑴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⑵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4、教学重点与难点: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5、实验与实践内容: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花卉栽培生理的文献资料
第三章 花卉的繁殖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各种繁殖方式。
2、教学内容:
⑴花卉的有性繁殖方式:种子繁殖
⑵花卉的无性繁殖方式: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分生繁殖、压条繁殖、组培繁殖、孢子繁殖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花卉的各种繁殖方式。
4、教学重点与难点:花卉的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组培繁殖实验与实践内容:
⑴花卉的播种育苗技术
⑵花卉的扦插繁殖技术
⑶仙人掌类花卉髓心嫁接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花卉组培繁殖的文献资料
第四章 花卉的栽培设施及器具材料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花卉栽培设施的定义及作用,掌握温室的作用、类型、结构、内部设备,塑料大棚、荫棚及其它栽培设施的作用、类型、结构,花卉栽培常用器具材料的种类及作用。
教学内容:
⑴花卉栽培设施概述
⑵温室的作用、类型、结构、设计、内部设备
⑶塑料大棚的作用、类型、结构
⑷荫棚的作用、类型、结构
⑸其它栽培设施的作用、类型、结构
⑹花卉栽培常用器具材料的种类及作用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花卉栽培设施的定义及作用,掌握温室的作用、类型、结构、内部设备,塑料大棚、荫棚及其它栽培设施的作用、类型、结构,花卉栽培常用器具材料的种类及作用。
4、教学重点与难点:温室的作用、类型、结构、设计、内部设备
5、实验与实践内容:调查当地栽培花卉的主要设施形式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花卉栽培设施的文献资料
第五章 花卉的栽培管理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露地花卉、温室花卉、花卉无土栽培的特点、方式、栽培管理环节及花卉的花期。
2、教学内容:
⑴露地花卉栽培
⑵温室花卉栽培
⑶花卉无土栽培
⑷花卉的花期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露地花卉、温室花卉、花卉无土栽培的特点、方式、栽培管理环节及花卉的花期。
4、教学重点与难点:温室花卉栽培、花卉的花期
5、实验与实践内容:
⑴露地花卉间苗、移栽、定植技术
⑵盆栽花卉培养土的配制
⑶盆栽花卉的上盆与换盆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花卉无土栽培与花卉花期的文献资料
第六章 花卉的装饰与应用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在室外与室内进行装饰与应用的多种形式。
2、教学内容:
⑴花卉的室外装饰应用
⑵花卉的室内装饰应用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花卉在室外与室内进行装饰与应用的多种形式
4、教学重点与难点:花卉在室外与室内进行装饰与应用的多种形式
5、实验与实践内容,调查当地花卉装饰与应用的主要形式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花卉装饰与应用的文献资料
第七章 花卉的生产与经营管理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花卉经营的策略,市场预测,产品的营销渠道,
产品的促销,花卉生产计划的制定,花卉生产的技术管理,花卉生产成本核算,花卉的分级、保鲜、包装等内容。
2、教学内容:
⑴花卉经营管理
⑵花卉生产管理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花卉经营的策略、市场预测、产品的营销渠道、产品的促销、花卉生产计划的制定、花卉生产的技术管理、花卉生产成本核算、花卉的分级包装等内容。
4、教学重点与难点:花卉生产管理
5、实验与实践内容:调查当地从事花卉生产与经营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情况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花卉生产与经营管理的文献资料
第八章 一、二年生花卉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二年生花卉的特点、繁殖和栽培管理要点,掌握常见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技术。
2、教学内容:
⑴一、二年生花卉栽培概述
⑵常见一、二年生花卉栽培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一、二年生花卉的定义、特点、繁殖和栽培管理要点,掌握常见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常见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一、二年生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常见一、二年生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献资料
第九章 宿根花卉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宿根花卉的定义、特点,掌握常见宿根花卉的栽培技术。
2、教学内容:
⑴宿根花卉概述
⑵常见宿根花卉的栽培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宿根花卉的定义、特点,掌握常见宿根花卉的栽培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常见宿根花卉的栽培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宿根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常见宿根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献资料
第十章 球根花卉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球根花卉的特点,掌握常见球根花卉的栽培技术。
2、教学内容:
⑴球根花卉概述
⑵常见球根花卉的栽培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球根花卉的特点,掌握常见球根花卉的栽培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常见球根花卉的栽培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球根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常见球根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献资料
第十一章 室内观叶植物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室内观叶植物的定义和作用,室内气候与室内观叶植物的选择,室内观叶植物的生产和管理要点以及室内观叶植物的繁殖等内容,掌握常见室内观叶植物的栽培技术。
2、教学内容:
⑴室内观叶植物概述
⑵常见室内观叶植物的栽培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室内观叶植物的定义和作用,室内气候与室内观叶植物的选择,
室内观叶植物的生产和管理要点以及室内观叶植物的繁殖等内容,掌握常见室内观叶植物的栽培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常见室内观叶植物的栽培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室内观叶植物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常见室内观叶植物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献资料
第十二章 多浆植物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多浆植物的定义,多浆植物的植物学特性与分类,多浆植物的观赏利用价值,多浆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多浆植物的繁殖等内容,掌握常见多浆植物的栽培技术。
2、教学内容:
⑴多浆植物概述
⑵常见多浆植物的栽培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多浆植物的定义,多浆植物的植物学特性与分类,多浆植物的观赏利用价值,多浆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多浆植物的繁殖等内容,掌握常见多浆植物的栽培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常见多浆植物的栽培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多浆植物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常见多浆植物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献资料
第十三章 兰科花卉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兰科花卉的发展概况,兰科花卉的分类,兰科花卉营养生长的方式,掌握兰科花卉的人工繁殖,兰花的栽培环境条件,切花兰的露地栽培,兰花切花的采收和处理,兰花常见栽培属等内容。
2、教学内容:
⑴兰科花卉的发展概况
⑵兰科花卉的分类
⑶兰科花卉营养生长的方式
⑷兰科花卉的人工繁殖
⑸兰花的栽培环境条件
⑹切花兰的露地栽培
⑺兰花切花的采收和处理
⑻兰花常见栽培属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兰科花卉的发展概况,兰科花卉的分类,兰科花卉营养生长的方式,掌握兰科花卉的人工繁殖,兰花的栽培环境条件,切花兰的露地栽培,兰花切花的采收和处理,兰花常见栽培属等内容。
4、教学重点与难点:兰科花卉的人工繁殖,兰花的栽培环境条件,切花兰的露地栽培,兰花切花的采收和处理,兰花常见栽培属
5、实验与实践内容:兰花常见栽培属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兰花常见栽培属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献资料
第十四章 水生花卉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水生花卉的生态习性,掌握水生花卉的繁殖和管理特点,常见水生花卉的栽培技术。
2、教学内容:
⑴水生花卉的生态习性
⑵水生花卉的繁殖和管理特点
⑶常见水生花卉的栽培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水生花卉的生态习性,掌握水生花卉的繁殖和管理特点,常见水生花卉的栽培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水生花卉的繁殖和管理特点,常见水生花卉的栽培
5、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水生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常见水生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献资料
第十五章 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含义及主要种类,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特征,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应用价值等内容,掌握常见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栽培技术。
2、教学内容:
⑴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概述
⑵常见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栽培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含义及主要种类,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特征,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应用价值,掌握常见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栽培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常见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栽培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常见高山花卉及岩生植物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献资料
第十六章 木本花卉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木本花卉的栽培技术。
2、教学内容:常见木本花卉的栽培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常见木本花卉的栽培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常见木本花卉的栽培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木本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常见木本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献资料
第十七章 地被植物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被植物的概念和分类,地被植物的选择,地被植物的繁殖,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等内容,掌握常见地被植物的栽培技术。
2、教学内容:
⑴地被植物概述
⑵常见地被植物的栽培技术
3、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地被植物的概念和分类,地被植物的选择,地被植物的繁殖,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等内容,掌握常见地被植物的栽培技术。
4、教学重点与难点:常见地被植物的栽培技术
5、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地被植物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6、自学指导:查阅有关常见地被植物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献资料
五、教学时数分配、
| 教学项目名称 | 总学时 | 理论教学学时 | 实践教学学时 | 备注 |
| 花卉识别 | 18 | 6 | 12 | |
| 栽培设施和设备管理 | 10 | 4 | 6 | |
| 育苗技术 | 10 | 6 | 4 | |
| 花卉栽培管理 | 40 | 12 | 28 | |
| 花卉应用 | 24 | 10 | 14 | |
| 花卉养护 | 12 | 4 | 8 | |
| 合计 | 114 | 42 | 72 |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岗位技能的掌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的课程评价方式。在考核评价中依据评价范围的全面性、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的原则,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学生互评、教师评学生的考核方式;笔试、口试、操作、答辩等考核方法;确定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考核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教材及参考书
1、吴志华 《花卉生产技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劳动与社保部 《花卉工》 中国劳动与社保部出版社。
3、孙吉雄 《草坪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4、包满珠等.花卉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王莲英等.花卉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6、谢国文等.园林花卉学.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曹春英等.花卉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8 .潘文明,观赏树木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
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组织编写,《花卉园艺工》(高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2004.
10 .刘金海编,盆景与插花技艺,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