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各科试卷基本结构及有关说明
一、语文
(一)考试内容、题量及赋分情况
1.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8题,28分
2.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题,6分
3. 古诗文阅读,5题,25分
4. 现代文阅读,7题,31分
5. 写作,1题,60分
(二)各类题型分值比例
1. 单项选择题 30分 占20%
2. 古文理解翻译题
3. 填空题
4. 简答题
5. 写作题
2、3、4、5共120分 占80%
(三)古诗文背诵篇目
1. 古文(9篇)
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 《荀子》
过秦论(节选:从“及至始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 谊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王 勃
师说 韩 愈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国论 苏 洵
前赤壁赋 苏 轼
2. 诗词曲(28首)
氓 《诗经》
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道夫先路也”) 屈 原
孔雀东南飞(并序)(节选:从“鸡鸣外欲曙”到“二情同依依”,
从“府吏闻此变”到“千万不复全”) 汉乐府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 曹 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
山居秋暝 王 维
蜀道难 李 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蜀相 杜 甫
登高 杜 甫
登岳阳楼 杜 甫
石头城 刘禹锡
琵琶行(节选:从“寻声暗问弹者谁”到“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 牧
锦瑟 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 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 永
桂枝香(登临送目) 王安石
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 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 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 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 王实甫
二、数学(文、理)
(一)题型、题量及赋分情况
文史类试卷与理工农医类试卷:
| 题型 | 题量(题) | 题号 | 分值(分/题) | 总分(分) |
| 选择题 | 10 | 1-10 | 5 | 50 |
| 填空题 | 5 | 11-15 | 5 | 25 |
| 解答题 | 6 | 16-18 | 13 | 75 |
| 19-21 | 12 | |||
| 合计 | 21 | 150 |
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种试题的分值比例约为3:5.5:1.5。
(三)关于试卷结构的说明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写出计算步骤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三、英语
(一)试卷结构
试卷包括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写作四个大题。
一、听力
本大题共三节,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2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听到的4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每遍之间停顿2秒。
第三节:共3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听1段对话或独白,用所听到的材料中的词或数填空,每空限填一个词或一个数。
本段录音材料读两遍,每遍之间停顿10秒。
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第三节结束后,考生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或转填到答题卡上。
本大题所需时间约为20分钟(含转涂和转填时间)。
二、英语知识运用
本大题共两节,测试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简单表达形式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每题在一句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不少于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本大题所需时间约为25分钟。
三、阅读理解
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短文的内容(不少于13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本大题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四、写作
本大题共两节,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本节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其中标有题号的每一行均有一个错误,要求学生找出并改正。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
第二节:满分2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本大题所需时间约为40分钟。
(二)题量、计分和时间安排
| 内容 | 节 | 题量 | 计分 | 时间(分钟) |
| 听力 | 一 | 5 | 7.5 | 约20 |
| 二 | 12 | 18 | ||
| 三 | 3 | 4.5 | ||
| 英语知识运用 | 一 | 15 | 15 | 约25 |
| 二 | 20 | 30 | ||
| 阅读理解 | 20 | 40 | 约35 | |
| 写作 | 一 | 10 | 10 | 约40 |
| 二 | 1 | 25 | ||
| 总计 | 85+1 | 150 | 120 |
(一)内容比例
物理、化学、生物所占分值比例分别约为全卷的40%、36%、24%。
(二)题型、题量及分值
全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1题,共126分,其中物理8题、化学8题、生物5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10题,共174分,其中物理4题,化学4题,生物2题。
(三)试卷难度设置
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种试题的分值比例约为3:5:2。
(四)关于试卷结构的说明
1. 试卷编排顺序:选择题部分依次为生物、化学、物理,非选择题部分依次为物理、化学、生物。
2. 非选择题部分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内容比例
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的内容比例为1:1:1。
(二)题型、题量及分值
| 题型 | 题量(题) | 分值(分) |
| 选择题 | 35 | 140 |
| 综合题 | 4 | 160 |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种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四)关于试卷结构的说明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试题原则上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第二部分:解读考纲和试卷:
一、关于语文试卷
各科各类题型的分值比例较往年没有变化,语文试卷中考察古诗文背诵的填空题,将中37篇篇目中挑选。
根据《说明》语文试卷中称,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共8题,将占到28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共1题,占6分;古诗文阅读共5题,占25分;现代文阅读共7题,占31分;而作文还是60分。而考察古诗文背诵的填空题,将从9篇古文和28首诗词曲中挑选。
语文:教材中找到信息点。阅读题训练要重视答题规范,作文要从《考试说明》的研究入手明确要求,在高考中作文提高一个档次应该是值得期待的。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从中学教材中找到信息点,尤其是文言文,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
二、关于数学试卷
在数学试卷中,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写出计算步骤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据了解,其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种试题的分值比例约为3:5.5:1.5。
数学:重视基础题训练。数学的说明与2009年没有任何变化。学生在最后三个月应重视基础题的过手训练,因为选择题、填空题共15个题,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点多,后期应加强选择题、填空题容量训练和准确度训练。对解答题前四个题要进行准确性训练,尽量拿满分。最后两道题要求较高,应做到尽量多拿分。
三、关于英语试卷
据《说明》介绍,英语试卷仍分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写作四部分。
英语:增加词汇多数是高频词。除了增加了290多个词汇,英语的说明没有任何变化。增加的词汇多数是高频词,课标词汇或课本中出现过的词。听力中的前五个小题和最后三个小题,完形填空,阅读中的主旨大意题和猜测词意的题历来都是高考中失分最多的部分,应多加训练以突破难点。重庆近两年英语考题出题人员应相对稳定,应认真踏实地做好近两年的考题。
四、关于理科综合
而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物理、化学、生物所占分值比例分别约为全卷的40%、36%、24%。理综: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1、物理:基本复习策略与往年应基本保持一致。在理科综合里面,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几乎能占到考试内容的四分之一,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日常练习中一定要注意难度较大的题目。
增强运算能力 :“固体液体气体”可能出现计算题。今年物理考试的知识点略有变化。物理考试大纲及说明在解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时,将“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中的“必要时”删去了,考试说明在必修模块物理1中主题为“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中的说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要求会应用于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删除了。另外,“固体、液体与气体”知识点要求考生不仅做到“定性了解”,还要学会运用,有可能会以计算题的方式出现。
2、化学:化学考纲基本不变。去年化学卷的总体难度较小,估计今年有所调整,如:有关平衡的计算,用数据推理有机物的分子式,图表的分析等出现得较少,后期复习值得重视。
知识难度稳中有变。2010年的考试大纲中考试目标与要求及考试范围与内容部分变化不大。虽然考试说明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的趋向离不开:知识难度逐年稳中有降,能力考查比重逐年增加,稳中求变。
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化学与生活包括: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技术包括: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物质结构与性质包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3、生物:非选择题部分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等题型。综合运用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其包括范围最广,近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学生得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代谢遗传等仍是考查重点, 不会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点 。从生物高考大纲来看,考试范围和要求变化不大。生物学科命题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将表格、曲线、图形等形式融入高考试卷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面对这些试题要素,学生应注意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点,而是要综合分析,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练习。课本中代谢、遗传、变异、生态等专题仍会是考查的重点。
五、关于文综试卷
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的内容比例为1:1:1。
文综:可能涉及到本地常识。文综的设置与去年相比基本无变化。预计,最后4个综合题分别是36题地理、37题历史、38题政治、39题三科综合。特别注意的是,今年除了国内外热点外,可能有内容还会涉及到本地常识,需要考生结合材料来分析。
1、政治 :把知识点“拉成网” ,紧跟时事热点 。
大纲要求,考生能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近年来政治命题很灵活,贴近现实,一些题目需要考生把教材上的主干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热点相结合,考查学生对国家的了解程度。比如今年的热点问题是海地地震,就需要考生从“国际关系、中国对外、共同利益”等知识点进行解答。
今年的时事政治部分为: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中国党和中国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
2、地理 :联系实际探究问题 ,着力“图文并茂” 。
地理学科的图形是一个重点,考题多是图文并茂,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了探究地理问题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联系实际探究地理问题。
大纲要求,考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如“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
3、历史 :重视材料分析 ,围绕材料做文章 。
大纲要求,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材料是历史学系和考试题目中的重要元素。在做每道材料题时,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这些能力考生必须具备。
第三部分:重庆09年高考大纲 各科基本结构及有关说明
一、语文备考——优化简化知识点
考纲今年题型主要是单选、古文翻译、填空、简答和写作。考试内容包含: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8题,28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题,6分;古诗文阅读,5题,25分;现代文阅读,7题,31分;写作仍然是1题,60分。
重庆一中高三语文教师王海洋:今年的语文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后期复习,要继续强化知识点的复习,但不再大面积地复习知识点,而要进行思维层面的优化。要注重知识点的简化,要在各类题型特别是主观题中进行规模训练,针对每个板块的重点题型,归纳出其命题特点及答题思路。写作题,要继续强化审题能力训练,多搜集经典素材。
二、数学备考——舍弃偏题难题
考纲中,考试仍旧是选择、填空和解答三种题型。文科数学考试的选择题从12题减少到10题,总题量减少一道题,理科数学试题量也减少了一道。试题的减少,能让考生节约出更多时间来完成整张试卷。
重庆一中高三数学教师邹发明:今年题量发生变化,但试题的难易分布保持不变,高难度题所占比例不高。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更注重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考查。学生复习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舍弃偏、难、怪的习题,淡化特殊技巧。
三、英语备考 ——考生要多练习作文
重庆一中高三年级英语老师成林:考纲中,英语试卷结构包括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写作四个大题,今年的考试题型没有变化。考生每周可以写一至二篇作文,将记忆词汇和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练习相结合。
四、化学备考——学会抠题 规范解题步骤
巴蜀中学高三化学教研组组长涂彬:今年的重庆考纲和试卷结构与前两年相比保持了稳定,基本没有变化,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
考生要学会抠题,看清关键字词和符号,防止思维定势曲解题意,然后仔细琢磨,体会命题意图,降低过失性失分。再就是要规范用语,规范解题步骤。
五、生物备考——要重视实验复习
重庆一中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叶权剑:进入第二轮复习,考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构建知识网络,特别是主干知识,如新陈代谢、遗传等,要加强解题方法、重视实验复习。
六、物理备考——要重视教材正文
重庆三中高三备课组几位老师建议:物理复习应该回归教材和课堂笔记,尤其是重视教材正文后,对一些知识介绍性的章节也不能忽略。
七、政治备考——要学会分析社会热点
重庆一中政治研究员张群力:与2008年相比,政治考试范围基本稳定,只有对个别知识点作了调整。如:经济学中,2008年所考的宏观就被改为宏观的目标和手段。政治学44个考点中,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狠抓基础,做好热点复习。”张老师介绍,社会热点不仅可以从政治学科的角度分析,而且可以从历史、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
八、历史备考——要训练整体思维能力
“今年历史科目的内容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重庆一中历史教师李霞介绍,很多高三的同学喜欢大量做题,但往往因此陷入“题海”而麻木。她建议,一定量的练题是必须的,但复习时要紧扣教材,加强对解决问题思路和宏观整体认识的把握。
九、地理备考——以自然地理为主线
“高考的命题往往从生活中的事例来切入,但仍需要运用地理中的知识点来解决、解释、分析这些问题,所以基础仍然很重要。”重庆一中高级教师黄强提醒同学们。他建议,复习时以自然地理为主线,通过理解运用发散到人文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