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自2004年起担任学院信息工程系专职教师工作,2015年我承担了数媒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和数媒教研室的教研室主任工作。因此,我的诊改总结主要是从教师、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三个角度开展。
作为一名非师范毕业的专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我深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因此,我积极参与到先进职教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中,将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前后对多门课程开展了“基于工作系统过程化”教学改革和在线课课改。通过课改前后教学情况对比,我发现先进的职教方法固然可以丰富课堂,但更重要的是课改必须要契合课堂实际。为了将课改落地,我开展了大量的学情调研工作,并围绕学情调研申报立项了院级课题“学情追踪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运用,尝试从课堂、课外、教师、辅导员等多角度了解学情,并将学情调研信息结合课改改善课堂教学。为了验证自己的教改方法是否正确,我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教学竞赛,4次在学院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并带领年轻教师参与到2019年XXX省高职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省赛二等奖。
2015年,我临时受命担任了数媒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因为从未涉足专业负责人任工作,所以工作初期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只能跟着感觉走。在各级领导和多位专家的帮助下,我意识到专业建设工作必须要有“章”可循。“章”字有2层含义,第一个“章”,是指制度,我不断的学习专业建设的方法和制度,确保所做工作不走错路。第二个“章“,是指方法,专业建设有统一的套路,但是专业具有自身特点,不同的专业建设不能生搬硬套,必须要根据专业自身情况开展相应工作。为了认清自己的专业到底是什么情况,我开始探索专业的深度诊改,从诊改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专业像一个弱冠的少年,正处于飞速的成长期,我们专业的生源快速成长为全院第二,但是专业团队给予专业的营养却并未跟上,师资力量短缺,培养方案不合理、校企合作薄弱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围绕以上的问题,我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加强了师资培训的力度;组织专业团队利用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号召大家发动多方资源拓展校企合作力度。截止目前,专业所有专职教师都参与了至少300课时的专业技能培训。专业团队从2019年1月到2020年2月,开展了12次专业培养方案论证,报请系部论证2次;新拓展川渝泸校企合作企业5家。
作为教研室主任,我在日常督导工作中发现,二级督导是被动的督导,如果教师能主动的督导自己,督导工作将会做的更好,为提高教师的督导效率,在学院督导信息化平台推广之前,我申报并立项了2019年院级科研项目“教学督导系统”,该项目的探索与学院督导信息系统不谋而合,丰富了教学督导的方式。同时,在新教师指导工作中我发现,当前的新教师指导制度还有可改良之处,在2020年的院级科研项目申报中,我也围绕如何规范新任课教师指导工作开展了相应的探索,希望能够通过此项工作为学院师资培养出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围绕工作岗位开展诊改的同时,我也时刻提醒自己加强纪律意识、道德意识和提高职业素养。严守底线,不忘初心,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自我诊改报告
专业负责人 XXX
一、自我诊改工作概述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专业建设团队在组织学习学院关于诊改相关的文件后,对专业建设开展了专业层面的诊改工作。分别从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诊改,并根据诊改总结情况部署了相应的诊改工作计划。
| 诊改对象 | 责任人 | 诊改措施 | 时间节点 | |
| 1 | 专业调研 | XXX | 加强行业、企业调研量,扩大调研对象覆盖地域,强化毕业生调研 | 2019-12 |
| 2 | 人才培养方案 | XXX | 根据调研情况修订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 | 2019-12 |
| 3 | 专业课程 | 课程负责人 | 根据学院课程建设方案,开展课程改革 | 2020-6 |
| 4 | 校企合作 | XXX | 提升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推荐和校企共建资源库 | 2020-6 |
| 5 | 师资培养 | 课程负责人 | 各专业方向教师积极参与师资专业能力、课程思政培训,积极参与教师教学能力竞赛 | 2020-6 |
| 6 | 人才培养质量 | XXX | 优化教学考核,强化专业课教学深度,积极参与学生教学竞赛 | 2020-6 |
二、自我诊断意见
| 诊改对象 | 达成度 | 已做相关工作情况 | 存在问题 | 原因分析 | |
| 1 | 专业调研 | 50% | 数媒专业长期保持毕业生、合作企业调研工作,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XXX本地的装饰企业和成都的视觉设计企业,每年能够保证与合作企业、毕业生等调研至少1次以上。 | 针对影视方向调研较少 | 在2019年之前,国家专业培养标准中对数媒专业的描述面较广,教学团队结合调研情况、区域经济、师资力量等情况对专业方向进行了有目的的筛选 |
| 2 | 人才培养方案 | 50% | 数媒专业长期坚持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开展工作,结合调研情况于2019年5月完成了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 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成后与2019年9月发布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有出入 | 调研数据大多反馈是在2019年7月以后,因此前期调研情况并不充分,导致没有及时修订,且最新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2019年9月出台。 |
| 3 | 专业课程 | 50% | 前期数媒专业针对室内设计方向、UI设计方向和广告设计方向开展了大量的在线课和课程改革。建成院级在线课3门。省级资源共享课1门。并且对部分专业课程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改试点。 | 专业课覆盖面不够宽,课程改革深度不够,课程改革形式单一 | 数媒专业正在申请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方向会有较大的调整,因此在调整未落实前,不宜开展课程改革工作。 |
| 4 | 校企合作 | 70% | 数媒专业前期有校企合作5家,开展了校内实训、毕业生就业、课程共建等工作。 | 未形成专业共建委员会 | 数媒专业合作企业知名度不够,企业规模较小。 |
| 5 | 师资培养 | 30% | 师资队伍长期坚持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专业课方面的集中培训,教师队伍积极参加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过院级竞赛1等奖3次。 | 师资队伍缺少下厂锻炼和项目化的专业技术培训。师资职称、学历提升不顺畅。 | 经费影响较大。教师发表核心期刊文章难。经济、家庭影响导致学历提升难。 |
| 6 | 人才培养质量 | 50% | 积极参加学生竞赛,开展学生毕业就业推荐工作 | 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问题有待解决,学生竞赛成绩有待提高 | 毕业生就业意愿多数为成都等大城市,地域问题影响就业。专业对口的高职类竞赛缺失,竞赛难度较高。 |
| 诊改对象 | 改进措施 | |
| 1 | 专业调研 | 按规范开展专业调研,对校企合作单位至少进行1次座谈,保持长期的在线调研和问卷调研,形成调研反馈和调研报告,应用到专业建设,修订“岗位知识能力课程”序化表。 |
| 2 | 人才培养方案 | 按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规范流程开展相关工作,形成专业团队内部讨论意见、系教学指导意见,呈递教务处、教指委审议。 |
| 3 | 专业课程 |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未落实前,对计划不调整的专业课开展至少2门专业课的课程改革。 |
| 4 | 校企合作 | 每个专业方向至少有一家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单位和若干家能开展问卷调研的合作单位,加强校企资源库共建、课程共建和毕业生就业推广。 |
| 5 | 师资培养 | 各专业方向至少开展围绕1个核心项目设计的师资技能培训,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技能大赛。教师积极为提升学历、职称储备条件。 |
| 6 | 人才培养质量 |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从课程体系方面提升专业课教学深度,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成立专门的竞赛小组,指派指导教师筹备学生技能大赛。 |
| 诊改对象 | 改进成效 | |
| 1 | 专业调研 | 数媒专业2019年深入XXX、成都、重庆等地调研专业相关企业累计达7次,包括:XXX泓沛装饰、XXX锦星装饰、XXX麦田时光影视、XXX火印广告、成都睿锋科技、重庆德克特科技、成都智天远等。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座谈、企业入校等方式获取并梳理出对专业建设有用的反馈信息21份。并形成适用于2019级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报告1份。修订了专业“岗位知识能力课程序化表”。 |
| 2 | 人才培养方案 | 专业开展教学团队内部论证12次,系层面论证2次,形成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报告1份,支撑材料完善,计划于2020-4月呈递学院教务处、教指委论证。 |
| 3 | 专业课程 | 开展专业课程诊改3门,包括:《摄影摄像技术》、《项目运作》、《平面广告设计》,其中《摄影摄像技术》完成在线课视频拍摄,《项目运作》完成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修订,《平面广告设计》完成在线课视频拍摄、初步建成课程案例资源库。 |
| 4 | 校企合作 | 新落实校企合作单位2家,XXX麦田时光影视和成都智天远。分别承担专业影视方向和UI设计方向相关合作。新拓展专业合作方向1个,重庆德克特科技关于影视制作方向。与企业开展了《平面视觉设计》课程资源库建设、《UI设计》课程资源库建设、“影视设计”相关资源库建设。与重庆德克特和成都智天远合作,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
| 5 | 师资培养 | 专业教师申报并批准6个方向的师资培训,包括:平面视觉设计师资培训(5人),三维模型设计师资培训(1人),影视建模师资培训(5人),影视动画师资培训(5人),影视剪辑师资培训(5人),UI设计师资培训(2人),参加课程师资师资培训1次(3人)教师获2019学院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1人),获2019XXX省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3人),2019年教师发表论文5篇,完成2019院级项目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申报实用型新型发明专利3项。 |
| 6 | 人才培养质量 | 在人才培养修订工作中,着重针对人才培养质量深度不够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行业需求加强了专业课教学力度。针对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多家专业对口就业企业开展了深入讨论,2017级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有所提升。积极筹备2020年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和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以及创新创业大赛,成立专门的竞赛小组和指导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