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建继续教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2:42:48
2014年二建继续教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耐火钢是指其常温力学性能、焊接性能与现有普通钢一致,且要求在高温下(6000C)1~3h内,其屈服强度不低于常温的()的钢材。A、1/3B、1.0C、1/2D、2/3暂不确定2、减震控制主动控制技术是指()。A、以抗为主的抗震设计方法B、结构受地震激励时,对输入激励和结构响应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瞬间改变结构的刚度、阻尼或质量,或施加控制力以减弱结构的地震反应C、在建筑物底部增设橡胶支座,吸收和耗损地震能量,阻止或减轻地震
导读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耐火钢是指其常温力学性能、焊接性能与现有普通钢一致,且要求在高温下(6000C)1~3h内,其屈服强度不低于常温的()的钢材。A、1/3B、1.0C、1/2D、2/3暂不确定2、减震控制主动控制技术是指()。A、以抗为主的抗震设计方法B、结构受地震激励时,对输入激励和结构响应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瞬间改变结构的刚度、阻尼或质量,或施加控制力以减弱结构的地震反应C、在建筑物底部增设橡胶支座,吸收和耗损地震能量,阻止或减轻地震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耐火钢是指其常温力学性能、焊接性能与现有普通钢一致,且要求在高温下(6000C)1~3h内,其屈服强度不低于常温的( )的钢材。 |
| A、1/3 |
| B、1.0 |
| C、1/2 |
| D、2/3 |
暂不确定
| 2、减震控制主动控制技术是指( )。 |
| A、以抗为主的抗震设计方法 |
| B、结构受地震激励时,对输入激励和结构响应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瞬间改变结构的刚度、阻尼或质量,或施加控制力以减弱结构的地震反应 |
| C、在建筑物底部增设橡胶支座,吸收和耗损地震能量,阻止或减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 |
| D、在结构的某个部位安装特定参数的装置,阻隔地震波向上部结构传播 |
暂不确定
| 3、高层/超高层现浇混凝土施工应着重解决( )。 |
| A、模板,钢筋,混凝土三方面的技术问题 |
| B、钢筋连接技术,高强度钢材的推广使用及钢筋的工业化技术 |
| C、混凝土强度和施工性能的提升,超高泵送技术和大体积混凝土技术 |
| D、模板技术的多样化,节约化,环保化和模板的提升技术 |
暂不确定
| 4、为了保证土石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处于无水环境状态,常需要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或配以设置止水帷幕,使地下水位降到基坑以下( )m。 |
| A、1.0 |
| B、0.5~1.0 |
| C、0.5 |
| D、1.5 |
暂不确定
| 5、橡胶隔震技术是一种工程抗震新技术,基本原理是通过增设橡胶支座,使整个建筑的( )得以延长,减轻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 |
| A、抗震时限 |
| B、自振周期 |
| C、自振频率 |
| D、地震反应 |
暂不确定
| 6、传统的抗震方法是依靠主体结构本身的()来消耗地震能量,而隔震、消能减震和各种结构震动控制技术,为人们展现了一条新的抗震途径。 |
| A、非弹性状态 |
| B、弹性状态 |
| C、强度 |
| D、刚度 |
暂不确定
| 7、混凝土的高强高性能化已成为混凝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目前在国内工程应用成功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达到的最高强度等级为( )。 |
| A、C120 |
| B、C100 |
| C、C110 |
| D、C80 |
暂不确定
| 8、网壳结构特有的安装方法不包括( ) |
| A、逆作法 |
| B、整体顶升法 |
| C、可折叠体系、柱面网壳“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 |
| D、悬臂安装法 |
暂不确定
| 9、高层/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应着重解决( ) |
| A、钢构件加工、安装、连接的技术问题 |
| B、钢构件加工深化设计技术 |
| C、厚钢板焊接技术 |
| D、高强度螺栓连接问题 |
暂不确定
| 10、以下不属于大跨空间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是( )。 |
| A、网架与网壳结构施工技术 |
| B、膜结构施工技术 |
| C、悬索结构施工技术 |
| D、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 |
暂不确定
| 11、深基坑工程施工期间要加强位移监测,根据变形值判定是否采取措施,消除影响,避免进一步变形发生危险。在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点旁布设围护结构的沉降监测点,一般布点要求间隔( )m布设一个监测点,利用高程检测的方法对围护结构墙顶进行沉降监测。 |
| A、5~10 |
| B、15~25 |
| C、15~20 |
| D、10~15 |
暂不确定
| 12、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和竣工后施工现场的( )等。 |
| A、清理 |
| B、生态复原 |
| C、保护 |
| D、恢复 |
暂不确定
| 13、工程基坑开挖采用井点回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
| A、避免坑底土体回弹 |
| B、防止降水井点对井点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影响 |
| C、减少排水设施、降低施工成本 |
| D、避免坑底出现管涌 |
暂不确定
| 14、在施工现场沉降影响范围之外,布设( )基准点为该工程临近建筑物沉降监测基准点。 |
| A、1个 |
| B、5个 |
| C、3个 |
| D、2个 |
暂不确定
| 15、下列基坑支护结构类型中施工设备简单、成本较低,噪声小,并且无大量弃土处理,抗渗性好的是( )。 |
| A、土钉墙 |
| B、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围护墙 |
| C、地下连续墙 |
| D、水泥土重力式维护墙 |
暂不确定
| 16、膜结构施工,主要包括膜的制作、连接与安装等技术要求,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 ) |
| A、膜的制作应在专业化环境中制作,包括裁剪和拼装,拼装方式包括缝制、熔合、粘合等 |
| B、缝合节点和焊接节点一般现场制作 |
| C、膜安装一般包括膜体展开、连接固定和张拉成型三部分 |
| D、膜的连接包括膜节点、膜边界、膜角点、膜脊和膜谷 |
暂不确定
| 17、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可以看到高强材料的推广应用。新规范适当提高了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以及各类结构的适用强度等级,取消HPB235级钢筋,优先使用( )Mpa级钢筋 |
| A、300Mpa |
| B、335Mpa |
| C、500Mpa |
| D、400Mpa |
暂不确定
| 18、高强钢筋可广泛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地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及一般构筑物,可用作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非预应力钢筋以及用作箍筋和构造钢筋等,相应梁板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
| A、C30 |
| B、C25 |
| C、C20 |
| D、35 |
暂不确定
| 19、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下列结构体系多用于钢结构的是( )。 |
| A、框架——筒体体系 |
| B、框架——支撑体系 |
| C、框架——剪力墙体系 |
| D、筒中筒体系 |
暂不确定
| 20、组合结构施工技术进展主要体现在( ) |
| A、钢骨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技术应用方面 |
| B、钢骨混凝土技术关键是合理解决梁、柱节点区钢筋穿筋问题 |
| C、钢管混凝土关键是要解决钢管内混凝土密实问题 |
| D、钢管混凝土技术关键是要保证梁柱节点的有效连接 |
暂不确定
二、多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 1、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 |
| A、更环保 |
| B、更安全 |
| C、更美观 |
| D、更经济 |
| E、更高效 |
暂不确定
| 2、以下大跨度结构体系中,能够基本实现在支座处自平衡的是( ) |
| A、索穹顶体系 |
| B、弦支穹顶体系 |
| C、张弦梁体系 |
| D、单层网壳体系 |
暂不确定
| 3、建筑工程减震控制技术中,使用较多的是被动控制技术,主要可分为( ) |
| A、隔振技术 |
| B、吸震(吸能)减震技术 |
| C、屈曲约束支撑(BRB)技术 |
| D、耗能(消能)减震技术 |
暂不确定
| 4、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同属于钢管混凝土(CFST)柱和钢骨混凝土(SRC)柱优点的是( ) |
| A、改善混凝土延性 |
| B、无需模板、振捣较易 |
| C、可为施工提供承载 |
| D、防火、耐久性提高 |
暂不确定
| 5、采用油缸和架体的爬模装置由( )组成 |
| A、模板系统 |
| B、架体和操作平台系统 |
| C、附墙系统 |
| D、液压爬升系统 |
| E、电气控制系统 |
暂不确定
| 6、常用的被动控制方案按照减震机理可分为( )。 |
| A、隔震 |
| B、耗能减震 |
| C、吸能减震 |
| D、变刚度系统 |
| E、变阻尼系统 |
暂不确定
| 7、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最大限度地( ) 资源。 |
| A、节能 |
| B、节电 |
| C、节地 |
| D、节材 |
| E、节水 |
暂不确定
| 8、高耐久性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包括密实度、抵抗介质作用的纯化性能以及有害介质的含量,主要技术手段是( ),两者共用可使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从而有效抵抗外界有害介质的侵入。 |
| A、使用高效减水剂 |
| B、使用高耐久性水泥 |
| C、使用矿物质超细粉 |
| D、使用高效加气剂 |
| E、使用石英砂 |
暂不确定
| 9、钢管内混凝土浇筑可采用的方法有:( )。 |
| A、高位抛落无振捣法 |
| B、自密实法 |
| C、高位抛落振捣法 |
| D、立式手工浇捣法 |
| E、泵送顶升浇筑法 |
暂不确定
| 1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主要由( )组成 |
| A、架体体系 |
| B、电控系统 |
| C、爬升体系 |
| D、附墙体系 |
暂不确定
2014年二建继续教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耐火钢是指其常温力学性能、焊接性能与现有普通钢一致,且要求在高温下(6000C)1~3h内,其屈服强度不低于常温的()的钢材。A、1/3B、1.0C、1/2D、2/3暂不确定2、减震控制主动控制技术是指()。A、以抗为主的抗震设计方法B、结构受地震激励时,对输入激励和结构响应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瞬间改变结构的刚度、阻尼或质量,或施加控制力以减弱结构的地震反应C、在建筑物底部增设橡胶支座,吸收和耗损地震能量,阻止或减轻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