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4:47
文档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年第2期【摘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随后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影响因素分为人口统计因素、家庭收入资产因素、风险偏好和地区因素四方面的结论,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关键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风险资产;影响因素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2.71万亿元,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7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了7.3%。伴随着
推荐度:
导读2019年第2期【摘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随后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影响因素分为人口统计因素、家庭收入资产因素、风险偏好和地区因素四方面的结论,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关键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风险资产;影响因素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2.71万亿元,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7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了7.3%。伴随着
2019年第2

【摘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随后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影响因素分为人口统计因素、家庭收入资产因素、风险偏好和地区因素四方面的结论,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关键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风险资产;影响因素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2.71万亿元,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7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了7.3%。伴随着我国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高,家庭财富迅速积累,家庭对财务规划、投资理财的需求逐年升高。未能满足这一需求,金融机构不断设计符合投资者需要的、甚至是个体定制化的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金融创新和家庭金融市场投资互相促进,如何合理构造家庭投资组合、进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成为家庭、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有效的金融资产资产配置方式对家庭财富的增殖起到积极正向作用,将家庭财富导向符合国家的优质的实体经济和产业对国家的宏观、金融系统发挥功能和社会稳定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一系列国家制度改革的推进与完善,地区经济水平产生差异,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财富差距也日益凸显,加之我国独有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给我们研究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一、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现状

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实力雄厚,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由改革开放前仅持有现金和储蓄向多样化配置,同时持有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股票、债券和基金等)的形式发生转变。但整体上,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仍然不均衡,现金和储蓄存款仍是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体。

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上图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2015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图中数据显示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果中以存款形式进行配置的金融资产占总体的46%,而风险资产如股票、理财产品、债券、基金、非人民币资产、衍生品、其他金融资产分别占家庭金融资产总体的11.4%、7.1%、10.3%、2.7%、1%、0.5%、0.2%和0.1%,风险资产仅占家庭金融资产整体的23.4%,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可见,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虽趋于多元化并逐步参与风险资本市场,但参与程度仍较低,无法得到足够多的风险补偿,真正实现财富的增殖。

二、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以往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本文将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整体分为四个方面,即人口统计因素、家庭收入资产因素、风险偏好和地区因素。

(一)人口统计因素

人口统计学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年限、家庭规模等。家庭的人口统计特征体现了不同居民家庭的独有特性,他对居民家庭的金融行为施以影响,从而使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呈现差异化表现。例如,随着家庭的年龄上升,家庭对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呈现一种像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趋势。家庭受教育程度使得对资产的收益及风险性质更加了解,从而影响配置的比例。事实上我国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的金融素养也会对家庭金融行为、家庭金融资产的选择和多样化产生影响。

(二)家庭收入和财富因素

家庭收入和家庭的累积财富也会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稳定、较高的收入和大量的累积财富会促使家庭参与风险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而缺乏稳定性的工作和较少的累积财富给家庭带了的不确定性(风险)使家庭对风险资本市场的参与显得有些为力。家庭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可支配收入)和家庭净资产是家庭进行风险资本市场投资的基础。高收入水平的家庭在满足日常的家庭消费支出后有能力留有资金进行加入的财务规划,进行投资。而且拥有较多财富的家庭,对风险的承担和接受能力也更强,有实力和魄力参与风险资本市场,从而使财富得以以金融资产的形式积累增殖。而低收入家庭在满足日常开销后可进行金融市场投资的资金微乎其微。

(三)风险态度因素

风险喜好的家庭倾向投资高风险高回报以及较高风险较高回报的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风险厌恶度的家庭倾向投资于低风险,当然同时也是低回报的投资组合,从而影响了家庭资产配置组合的比例。

(四)地区特征因素

地区特征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地区的经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首先地区经济水平较高必然会推动家庭的经济水平上升从而推动家庭投资。其次地区的金融行业蓬勃发展,金融机构增多,自由竞争会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使家庭进行投资。最后,地区的社会保障健全,居民家庭不用为抵抗风险而保持资产较高的流动性,故而增加资本市场投资,影响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组合。

三、结论

我国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现状虽已向风险资产呈现倾斜的态势,但家庭金融资产对储蓄的配置比重仍然较高。家庭的人口统计特征、收入资产因素、风险偏好和地区因素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有影响,证券引导推动家庭投资风险资本市场可以提高居民金融素养,发展地区金融业、加强地区社会保障。【参考文献】

[1]Alessie R,Hochguertel S.Household portfolios in the Netherlands,Wording paper,Cambridge,MA,2003:341-388

[2]Vissing-Jorgensen,The Explanation of Household 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Heterogeneity:Financial Income and Participation Cost Structures,2002.

[3]Kullman,Siegel,Household Finance,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5,4:66-102.

[4]Guiso Luigi,,JappeliTullio.Financial Literacy and Portfolio Choice,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9,31.

[5]甘犁.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R].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6]李建军,田光宁.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金融论坛,2011(11):2-8.

[7]刘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56. [8]吴卫星,吕学梁.中国城镇家庭资产配置及国际比较-基于微观数据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10):45-56.

[9]魏先华,张越艳,吴卫星,肖帅.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与金融,2014(7):20-27.[10]尹志超,吴雨,宋全云.金融知识、投资经验与家庭资产选择[J].经济研究,2014(4):62-75.

作者简介:杨逸涵(1994—),女,金融硕士,现在石河子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逸涵(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河子832000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指标。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着国家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和印度在国家经济形态、人口、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对比了两国服务贸易发展方面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建议。【关键词】中印服务贸易;比较;建议

一、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现状

(一)中国服务贸易现状

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服务贸易的规模和地位也不断扩大,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连年攀升,同比增长率均达到15%,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减缓,其余年份均处于高速增长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也不断加剧,服务进口占总进口比重不断提高。

(二)印度服务贸易现状印度近年来发展迅速,上个世纪末推动多个经济改革开展全面的经济开放,服务贸易发展神速,与中国注重制造业发展不同,印度把其经济推进的重心放在了服务业上,以知识经济为侧重点发展服务贸易。由此服务贸易直接保障了其经济的发展。上世纪末的20年间,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提高了近40倍。从进出口整体来看,从本世纪初开始,印度服务贸易开始变逆差为顺差,并总体出现变大的趋势,反映了印度服务贸易的前景可期。

二、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比较

(一)总量比较

无论服务贸易的进口额还是出口额,中国的进出口额始终高于印度。但是从出口增长率上的看,印度年均增长量要大于中国。中国一直处于服务贸易的逆差状态,且程

度不断加深。

相比之下,印度在2003年后摆脱了贸易逆差状态,除了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产生顺差幅度减少,而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贸易顺差又开始扩大,直到2014年突然下降,之后还是一直保持着顺差的状态。由此可知,在服务贸易总体来看,我国还是相对逊色于印度的发展程度。

(二)中印服务贸易各行业结构比较

旅游业一直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2003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旅游服务业一直占据着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半壁江山,近年来虽然比重下降,但也保持在四分之一左右;而与之相比印度的旅游业出口程度就远比不上中国,2000年到2013年从20.7%一路下降到12.2%。但在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上,虽然中国旅游业占服务贸易总量比重较高,但从2009年起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差值不断增大,相反的是印度虽然在比重上比不上中国,其旅游业长久以来一直是顺差状态,顺差额还不断扩大。

从交通运输业出口占总体比例增长情况上,中国一直处于增长态势,2000年到2013年的14年间从12.1%增长至18.3%,而印度一直较稳定,均处于12%上下的水平。

近年来科技不断进步,顺应国际发展形势,中印的计算机以及信息服务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与信息业出口比重在2000年后的14年间从1.17%增长至7.49%,相比之下印度的发展则更为亮眼,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一直是印度服务贸易总量的最大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基本处于33%上下。

就保险和金融服务而言,两国的发展均不乐观。在保险业务上,我国出口的比重增长十分缓慢,到2013年仅升至1.96%,印度情况类似,大体处于1.5%上下。二者都处于贸易逆差,且幅度不断扩大。在金融服务业方面,印度要优于中国。到2013年为止中

国出口比重约为1.54%,

印度约为中国的三倍。在通讯服务业方面,中国和印度两国服务出口比重均有不容程度的下降,中国的

出口比重在2000年为4.42%,

到2013年下降至0.81%,印度也从3.59%降至1.49%,但是两者仍然均处于顺差状态,其中印度顺差幅度要略大于中国。

在建筑服务业方面,中印两国的发展态势截然不同。我国建筑服务出口占比大幅增长,在2000年占比为1.98%,到了2013就增长至5.16%,其中在2010年时一度达到8.94%的峰值,同时顺差幅度持续扩大。与之相反,印度该行业出口比重持续下降,到2013年时该比重降至0.81%,长期处于逆差情况。

三、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服务贸易人才培育水平,加强高等生产要素培育力度

印度对于教育高度重视,致力于发展

“精英教育”,中国则更注重“大众教育普及”,两者各有优劣,但我国应该学习印度对于教育与科研的高投入做法。当前,我国对于优秀的

管理及技术人才需求上还存在较大缺口,对于提高服务贸易水平存在阻碍。

所以我国应该加大对于教育科研的投入,加强服务贸易从业队伍建设。将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一

方面在各高校增加国际贸易、

法规等有关课程的比例,满足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通过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在职人员业务水平。推动各产业人才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贸易的专业化程度,同时提高对于国际贸易规则的熟悉程度,引进国外优秀技术和人才理念,与国际接轨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二)推动服务贸易产业结构优化,建立各服务产业协调促进体系1、加强优势服务产业的改善,保持传统行业的竞争优势。中国在运输、建筑等劳动力密集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对于解决就业以及出口积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继续保持各传统服务业的竞争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传统行业的信息化和专业化,推动传统服务行业现代化,提高管理和国际竞争水平。对于旅游业,要充分发挥我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中国的自然人文资源数量居世界之最,要充分利用资本,推动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和信息化含量,深化发展层次,扩大规模,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2、注重服务贸易行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各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消费者对于服务行业创新和服务种类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印度重视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发展,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服务贸易发展。我国应该借鉴这方面的经验,顺应国际发展的的形势,重视新型服务业如保险、金融、特许专利服务的发展,这些行业对一个国家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将加快发展尽快提上日程。我国目前在这些行业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过度垄断的问题,应该减少对其的行政性干预,放松新型服务行业的准入资质与条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结合

中国一直以来是以货物贸易为重心,从某种角度讲货物贸易是服务贸易的基础。众多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要依托货物贸易进行。同样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会使货物贸易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两者有着互惠互利的拉动作用,将两者协同发展可以提高我国的出口能力,从而反推货物贸易的发展进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提高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和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提高对外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中国加入WTO 以来,对外开放的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与我国发达的货物贸易相比,其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要发掘我国各服务行业的发展潜力,深化国际合作发展水平,优

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外资推动我国服务业进步。承接优秀外包资源业务,

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服务业出口,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芳芳.也谈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中国商论,2017,08[2]朱玉荣,杨东升,刘晓宇.印度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中印服务贸易发展比较研究

邓琳春(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日益提

升,在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寻求自身稳定的发展,还需要继续明确当前国

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以及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

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应对来自金融市场的各种风险要素,提升自身的金融发展水平,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客观梳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金

融市场在国际化的发展中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

以次更好地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特点分析;对策研究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国

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给我国的金融领域带来了发展契机。但是同时也加剧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在新形势下,为了促进我国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

以此把握国际发展潮流。为我国国内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做好及时的对策研究。同时也是我国国际化发展的必要要求。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一)推动资金的国际化流通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国际金融市场为各国金融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了平台,实现了各国在金融市场上的贸易和产品交易,进一步推动了资金的国际化流通。不仅如此,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开放,国际贸易和合作日益频繁,也有效的提升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加速了国际融资的畅通

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发展环境,在国际金融的发展和交易过程

中,使得自身具有一定的国际融资能力。

可以更好的整合国际市场的资源,加速了国际融资的畅通。无论是对国际各国的金融发展还是国际市场的创新都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

(一)目前整体发展相对稳定

从现阶段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美国为代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快速恢复,欧洲各国的债务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日益回暖,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国际金融市场都会呈现稳定的发展趋

势。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国际金融市场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国际各国还要加强政治和贸易的良好合作,更好的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国际资本呈现逆流的趋势

现阶段由于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日益提升,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呈现出南降北升的发展趋势,这是进一步引发的国际金融格局的转变,现阶段国际资本也呈现逆流的趋势,在本质上来讲,主要是国际金融资金趋向于向西方发达经济体流通,而新兴经济体也不断向发达经

济体靠拢。这是新形势下,

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最典型特点。(三)信贷环境和结构呈现分化的趋势现阶段,国际金融环境越发复杂,由于在当前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影响下,金融货币日益分化,导致国际金融资金利率的整体结构也日益分化,很多新兴的经济主体会采用宽松的货币,来降低信贷利率改变信贷环境。但是很多发达经济体却表示出不同的意见。使得二者之间的货币不断分化。极大的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

(四)国际金融市场朝着统一化的方向发展

自21世纪以来,

国际各国的技术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各国的金融交流也日益频繁,联系也日益紧密,逐步让的金融发展环境变成一个一体化的金融组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金融主体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推动这国际金融市场朝着统一化的方向发展。

(五)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化发展新形势下,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国际各国的金融格局都要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无论是金融产品还是金融交易方式都较过去有了很大不同。近些年,国际各国的金融市场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都纷纷寻找创新的制高点,引导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有效带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化发展。

三、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一)积极优化我国金融市场格局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对我国金融市场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全新的发展趋势,我国还需要及时把握国际金融的发展机遇,积极优化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格局,首先,要在宏观上制定全

面、

科学的金融发展目标。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有效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分工和协作。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优势和能力。以此帮助我国国内的金融市场缩短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距离。

(二)积极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实力

资本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地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还积极加速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首先,可以积极放宽资本市场的门槛,为中小企业的资本化发展提供有利的

市场条件。

其次,也要进一步优化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退出机制,进一步吸引社会企业投入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中来,不仅如此,也要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整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源。在根本上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在国际化发展平台的竞争实力。

(三)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流通

人民币是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加速我国人民币在国际化市场的流通,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对于提升我国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也具有很大帮助,首先,我国要积极加强与国际各国的贸易和金融合作,为人民币的流通创造有利的外交条件。进一步拓展

我国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和国际影响力。其次,

也要积极提升国际金融发展中人民币的流转地位,充分发挥我国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货币流通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综合上面的论述和分析,围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进一步了解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环境,这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导。除此

之外,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是必不可分、

共生共荣的关系,实现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共融,加速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同时对于提升我国金融产业的整体发展效率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永琦.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李响玲.论新趋势下的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D].华东大学,2012.[3]叶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战略框架研究[D].党校,

2013.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

马沛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金融

18··

文档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年第2期【摘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随后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影响因素分为人口统计因素、家庭收入资产因素、风险偏好和地区因素四方面的结论,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关键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风险资产;影响因素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2.71万亿元,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7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了7.3%。伴随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