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2版中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上册)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2:53
文档

2012版中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上册)1

中南大学概况中南大学坐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2000年4月29日,经批准,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学科齐全、工学和医学见长、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现任校为高文兵同志,校长为张尧学院士。学科门类齐全 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等十二大门类,辐射军事学;拥有一级学科
推荐度:
导读中南大学概况中南大学坐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2000年4月29日,经批准,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学科齐全、工学和医学见长、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现任校为高文兵同志,校长为张尧学院士。学科门类齐全 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等十二大门类,辐射军事学;拥有一级学科
中南大学概况

中南大学坐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2000年4月29日,经批准,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学科齐全、工学和医学见长、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现任校为高文兵同志,校长为张尧学院士。

学科门类齐全  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等十二大门类,辐射军事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基地5个。学校现设30个二级教学学院,有92个本科专业。设立了研究生院,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19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

师资力量雄厚  形成了一支以两院院士和国家级教学名师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正副教授为骨干的雄厚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1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教授及相应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500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33人;有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3人,受聘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49人。

科研成果斐然  学校具有很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还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00年以来,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61项。其中,“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硫化矿电位浮选理论与实践”、“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理论与技术”、“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分别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等奖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以来,学校有成果入选。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专利实施率达70%,居全国高校前列;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创新战略、学科性公司制创新平台、制度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等被誉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中南大学创新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才培养卓著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3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9万人。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坚持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树立“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办学思想,从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以“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学分制、出口多方向”为核心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每年在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物理、化学)升华班、(数学、物理)科学班、中澳国际班、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生命科学与技术教改试验班、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教改试验班,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不同的专业,免试保送一批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重点学科专业的学生、成绩特优者可学士、硕士、博士连读。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就业率超90%,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先进行列。

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核心项目跨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目前,拥有国家精品课程57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教学团队8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特色专业19个。在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工程”中又获得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7个。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17项。

办学条件优良  校园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山水交映,花木繁茂,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占地面积5117亩,其中,占地近2000亩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拥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实现了信息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学校建有学术交流中心、科教大楼、体育场馆、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学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计算机网络将各校区连为一体,信息高速公路使学校与世界共享精彩。学校还拥有3家以“南湘雅”享誉海内外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对外交流活跃  学校对外交流不断发展,先后与英、美、日、法、德、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与美国橡树岭国家研究院等国外300多所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研究关系。现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每年有几百人次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和合作科研;并聘请了一批长期外国专家和外教来校科研或任教;经常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每年派出几百人次出国或赴港澳台地区进行深造、讲学、合作科研。学校是全国招收地区博士研究生最多的高校;从2007年起,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资助学校100名优秀学生前往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师从一流名师攻读博士学位。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中南大学正肩负着历史重托,以严谨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前  言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制订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2008年学校遵循“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原则,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制定了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从2008级开始实施。为进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并及时对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进行科学总结,学校决定于2011年11月开始,启动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制订工作。

2012年,学校将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作为改革的重点。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特色培养的理念、多元化开放的理念、创新意识是质量核心的理念和培养国际视野人才的理念,统筹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保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水平进入国内高校前列,部分重点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一流。

总体来说,编制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具体体现为:

1、以人为本,纵深推动“宽口径、厚基础”的大类培养改革。新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根据学科专业知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要求,在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专业类划分情况,将学校的本科专业按18个大类制订培养方案,既能培养学生具备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了解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探索路径和思维特性,又能更加人性化,让学生按自己的志向去理性选择大类及专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

2、科学梳理专业核心课程,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新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培养四个课程模块组成,其中:通识教育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正确认识;学科教育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教育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在该学科专业领域内所应具备的主干知识和某一方向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研究、设计)的技能;个性培养模块旨在强化课内外的实践创新,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新版方案具有的特别之处有:(1)开设了新生通识教育课程,以落实知名教授给本科生授课;(2)切实推进了以听说等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英语课程设置成读写译和视听说两门课,全面推进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3)通过精简课程,严格控制授课时数,使每周的理论课教学时数控制在25学时以内,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机会与平台;(4)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的连贯和学时的平衡统筹确定了每学期的修读学分数,确保专业教育课程的修读。

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新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了实验课程设置,提高本科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课外研学中,突出以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为纽带,以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双开放为手段,联通教学和科研,采用案例、启迪、学科交叉、科研训练、自主设计实验等方式,打造学生创新能力锻造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4、注重个性化与国际化视角,全面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新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积极推进研讨式、案例式、小班化教学,强化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积极探索和完善特长生培养模式,继续实施优才优教,充分发展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促使全体学生成长成才;立足于全球化视野,大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到国外高校交流学习,构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课程体系并引进国际一流师资,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总之,学校愿通过实施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每位本科生具备:更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精神熏陶;更灵活的学习自主权与学习空间;更全面的知识获取与素质培养;更优秀的心智结构与更强的创新力。

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上、中、下三册。它的研究制订是全校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着许多专家、学者、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心血,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培养方案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我们诚挚地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希望全校师生按学校改革要求,更新教育思想、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创建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出一流的本科人才目标作出贡献。

关于编制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说明

一、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学生按照时间进度安排学习进程、制定学习计划、毕业资格审核、学位授予的主要依据。

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专业简介、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学制与学位、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毕业合格标准、各类课程模块学分学时分配表、课程设置、课外研学及其他要求。

二、学科大类培养分类

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根据学科专业知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要求,在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专业类划分情况,将学校的本科专业按18个大类制订培养方案,以进一步深化大类培养改革,具体大类培养分类见表(一)。要求凡属于同一大类培养的各专业,原则上要求打通第一学年的课程,实行宽口径培养;第二学年,根据学科大类要求设置相应的学科教育基础课程;第三、第四学年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专业学习需要,设置灵活多样的专业教育课程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

表(一)  学科大类培养分类一览表

培养大

类名称专   业

所属院系培养大

类名称

专业所属院系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法学类法学030101法学院管理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0102商学院
社会学030301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110201
思想政治教育030404马克思主义学院市场营销110202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050101文学院财务管理110204
广播电视新闻学050302会计学110203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050201外国语学院电子商务110209W
法语050204行政管理110301公共管理学院
日语050207艺术一类艺术设计050408建筑与艺术学院
西班牙语050205工业设计080303
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020102商学院艺术二类音乐表演050403建筑与艺术学院
金融学020104教育学类运动训练040202体育教研部
理学类应用物理学070202物理与电子学院工学三类采矿工程080101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71201城市地下空间工程080706W
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全工程081002
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02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080301机电工程学院
统计学071601微电子制造工程080621W
理工类环境工程081001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车辆工程080306W
生物技术070402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交通运输08120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081801交通设备信息工程081209W
应用化学070302化学化工学院物流工程081207W
化学工程与工艺081101土木工程080703土木工程学院
制药工程081102工程力学081701
工学一类地质工程080106Y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消防工程082102
地理信息系统070703工程管理110104
测绘工程08090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080704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070704W热能与动力工程080501
遥感科学与技术080902W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512S
生物医学工程080607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081602航空航天学院
工学二类矿物加工工程080103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081505S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0203工学四类建筑学080701建筑与艺术学院
冶金工程080201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规划080702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80217S工学五类软件工程080611W软件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205Y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六类信息安全071205W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080209W粉末冶金研究院测控技术与仪器080401
材料化学071302自动化080602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方向)

080205Y航空航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80603
培养大

类名称专   业

所属院系培养大

类名称

专业所属院系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工学六类通信工程0806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二类医学信息学070408W湘雅医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预防医学100201公共卫生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605医学检验100304湘雅医学院
智能科学与技术080627S口腔医学100401口腔医学院
物联网工程0800S护理学100701护理学院
医学一类临床医学100301湘雅医学院药学100801药学院
精神医学100308W生物科学070401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麻醉学100302
                            

三、二级教学单位编号一览

编号学  院  名  称

编号学  院  名  称

编号学  院  名  称

编号学  院  名  称

01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13数学与统计学院25护理学院36临床药理研究所
02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14物理与电子学院26公共卫生学院37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03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15化学化工学院27口腔医学院39体育教研部
05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16商学院28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40宣传部
0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7文学院29湘雅医院41学工部
07粉末冶金研究院18外国语学院30湘雅二医院42航空航天学院
08机电工程学院19建筑与艺术学院31湘雅三医院43公共管理学院
09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法学院32软件学院44医学检验系
10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21马克思主义学院33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5医药信息系
1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3基础医学院34肿瘤研究所99本科生院
12土木工程学院24药学院35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室
四、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体系构成

(一)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四个课程模块组成: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培养。课程模块构成如下:

课程模块分类组成课程
通识教育思想政治类由思想政治课程、形势与、创新创业、毕业教育等课程组成
军体类由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课、国防教育、体育等课程组成
外语类由大学英语读写译、大学英语视听说、职场英语等课程组成
信息技术类由计算机技术基础、程序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等课程组成
文化素质类由经济管理类、人文社科类、艺术体育类、自然科学类等全校性选修课程组成
学科教育学科大类由学科大类中相关学科的公共基础课程组成
集中实践环节包含基础实验、基础技能训练(制造工程训练、电工电子)等内容
专业教育专业类由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了解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的课程组成
集中实践环节包含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学年论文)、认识实习(见习实习)、生产实习(临床实习)、专业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
个性培养课外研学类由社会实践、竞技竞赛、科研训练、技能考试、创业实践、创新实验计划、学术讲座、学术成果等组成
1.通识教育课程

(1)思想政治课程按照教育部和中宣部的要求执行。形势与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落实,在第一至第四学期进行,第四学期记成绩,计1学分。

(2)大学英语教学分三个学期进行,160学时(10学分)。学生每学期根据分级考试结果可修读起点不同的“读写译”和“视听说”课程。第三、四学期学生也可根据提高英语能力需要,选修不同类型的英语课程。部分专业开设第二外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选修课。

(3)体育课教学分四个学期进行,128学时(4学分)。修完后,学生还须参加三个学期的体育课外测试(必修,1.5学分)。

(4)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第一学期均设置必修的《新生课》,由学科领域知名教授讲授,16学时(1学分)。

(5)全校性选修课程包括自然科技、人文社科、经济管理、艺术体育等多种类型,每个学生至少选修8学分,其中必须选2个学分的艺术类全校性选修课程,其他6个学分不能选与自己学科门类相同的课程。但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专业学生需从指定的九种人文素质公共选修课中选修4-6个学分。

2.学科教育课程

学科教育课程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属于同一大类培养的专业,应设置统一的学科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为同一大类培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选修课程为同一大类培养下体现不同专业特点的基础课程。

3.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一般2-4门课程;选修课程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各专业可以根据社会需要,设立灵活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选修课程可以采取讨论型、研究型、工程设计型、案例型、创新训练型等多种形式,一般设置为1-2学分/门。

4.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要以训练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第一课堂为主线,以学生社会实践、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技能训练、科技创新、学科竞赛、课外科技与创业等第二课堂活动为辅助与补充,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5.课外研学

为培养的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取得8个课外研学学分(其中至少获得2个社会实践学分),此类学分单独记载。

(二)学时与学分设置

1.学时学分要求

(1)四年制理论课总学时:各类均要控制在2400之内。各类毕业总学分188学分左右。

(2)五年制理论课总学时:医学类≤3600;建筑学与城市规划≤2900。毕业总学分:医学类266学分左右,建筑学与城市规划228学分左右。

(3)长学制医学类专业的理论课总学时与毕业总学分根据学制和培养目标要求确定。

2.学分结构

(1)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理工类30%左右;经管文法类35%左右;医学类10%左右。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含单独设置的实验课和8个课外研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理工类专业≥25%;经管文法类专业≥20%;医学类专业≥30%。艺术、教育类专业该比例可适当提高。

(3)在总学分保持不变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专业教育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达到15%左右。

五、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其他说明

1.学分计算:理论课程按每16学时计为1学分;单独设置的实验课,每32学时为1学分;体育课课内学时每32学时为1学分;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制造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实习、课程设计、专题实验、毕业论文等)原则上1周为1学分;分散安排的实践环节折合成周数后再计算学分;军训(含入学教育)3周计1.5学分,军事理论课(36学时)计1.0学分;毕业教育1周不计学分;课外研学学分计算办法按照本科生院和二级学院相关规定执行。学分计量最小单位为0.5学分。每门课程学时数原则上是16的倍数,个别课程可以是8的倍数。

2.各专业各学期的学历安排以当期校历和课表为准。每学期理论教学周数一般为16周,考试1周。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的连贯和学时的平衡统筹确定每学期的学分数。除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外,培养方案中每周的理论课教学时数一般要求控制在20—24学时。

3.修读辅修班最低学分数为20学分,凡达到辅修班规定的要求,可获得相应的辅修证书,具体要求由本科生院另行规定。

4.课程编号。各期开设的课程具有唯一编号。课程编号共8位,其格式和含义如下:第一、二位数字代表开课的二级教学单位,各二级教学单位编号见前面第三项【二级教学单位编号一览】;第三、四位数字为二级教学单位下设的开课教研室(研究所),由二级教学单位统一编排;第五、六位数字为开课单位课程序号,从01开始,按教研室(研究所)编排;第七位数字表示课程类别,“T”表示通识教育模块课,“X”表示学科教育模块课,“Z”表示专业教育模块课;第八位数字表示课程开课的次序号。

5.通识教育及学科教育基础课程可根据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按照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提升教学效果的原则设置,由本科生院与二级教学单位研究确定课程种类、学时、教学大纲及适用学科专业类型,供使用二级学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参考。

6.凡使用外文原版教材课程、完全自学课程、研究型课程、工程设计型课程等,需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标注清楚。凡课程(含选修课)中含的实验、上机、课外学时数,要求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注明。

目   录

中南大学概况

前言

关于编制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说明

大类培养模式培养方案

法学类专业培养方案 

(030101)    法学…………………………………………………………………………………(1)

(030301)    社会学………………………………………………………………………………(11)

(030404)    思想政治教育………………………………………………………………………(19)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培养方案 

(050101)    汉语言文学…………………………………………………………………………(27)

(050302)    广播电视新闻学……………………………………………………………………(37)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培养方案 

(050101)    英语…………………………………………………………………………………(46)

(050204)    法语…………………………………………………………………………………(57)

(050205)    西班牙语……………………………………………………………………………(65)

(050207)    日语…………………………………………………………………………………(73)

 经济学类专业培养方案 

(020102)    国际经济与贸易 …………………………………………………………………(80)

(020104)    金融学………………………………………………………………………………()

管理学类专业培养方案 

(11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98)

(110201)    工商管理…………………………………………………………………………(106)

(110202)    市场营销…………………………………………………………………………(114)

(110203)    会计学……………………………………………………………………………(123)

(110204)    财务管理…………………………………………………………………………(132)

(110209W)  电子商务…………………………………………………………………………(141)

(110301)    行政管理…………………………………………………………………………(149)

艺术一类专业培养方案 

(050408)    艺术设计…………………………………………………………………………(158)

(080303)    工业设计…………………………………………………………………………(173)

 艺术二类专业培养方案 

(050403)    音乐表演…………………………………………………………………………(181)

 教育学类专业培养方案 

(040202)    运动训练…………………………………………………………………………(196)

 理学类专业培养方案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204)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212)

(071601)    统计学……………………………………………………………………………(221)

(070202)    应用物理学………………………………………………………………………(229)

(07120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37)

 理工类专业培养方案 

(070302)    应用化学…………………………………………………………………………(245)

(081101)    化学工程与工艺…………………………………………………………………(256)

(081102)    制药工程…………………………………………………………………………(265)

(070402)    生物技术…………………………………………………………………………(274)

(081801)    生物工程…………………………………………………………………………(284)

(081001)    环境工程 …………………………………………………………………………(293)

 工学一类专业培养方案 

(080106Y)   地质工程…………………………………………………………………………(304)

(070703)    地理信息系统……………………………………………………………………(315)

(080901)    测绘工程…………………………………………………………………………(324)

(070704W)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333)

(080902W)  遥感科学与技术…………………………………………………………………(343)

(080607)    生物医学工程……………………………………………………………………(352)

 工学二类专业培养方案 

(080103)    矿物加工工程……………………………………………………………………(360)

(08020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370)

(080201)    冶金工程…………………………………………………………………………(380)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393)

(080205Y)   材料科学与工程…………………………………………………………………(405)

(080209W)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418)

(071302)    材料化学…………………………………………………………………………(428)

(080205Y)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方向)………………………………………(437)

文档

2012版中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上册)1

中南大学概况中南大学坐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2000年4月29日,经批准,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学科齐全、工学和医学见长、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现任校为高文兵同志,校长为张尧学院士。学科门类齐全 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等十二大门类,辐射军事学;拥有一级学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