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7年创建,现在主流版本:Oracle8i/9i(internet)、Oracle10g/11g(grid)
1、基本概念
(1)数据库
磁盘上存储的数据的集合;
在物理上表现为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和控制文件等;
在逻辑上以表空间形式存在;
必须首先创建数据库,然后才能使用Oracle ;
(2)数据库实例
每个启动的数据库都对应一个数据库实例,由这个实例来访问和控制数据库;
为了运行数据库,Oracle系统所运行的所有进程和分配的内存结构的组合体;
(3)两者的区别:
数据库:永久性的,在硬盘里面;
数据库实例:临时的,在内存中;
2、Oracle安装后生成的物理文件
(1)数据文件
扩展名是.DBF,用于存储数据库数据的文件
数据库表和数据文件不存在一对一对应关系
(2)控制文件
扩展名是.CTL,是数据库启动及运行所必需的文件
默认包含3个控制文件,各个控制文件内容相同
(3)日志文件
扩展名是.LOG,它记录了对数据的所有更改信息
多个日志文件组之间循环使用
3、oracle数据库安装后需要启动的四项:
1.OracleDBconcoleord
2.OracleOraDblog_homeliSQL*Plus
3.OracleOraDblog_home1TNSListener
4.OracleServiceORCL
4、安装成功后的访问
1.访问管理数据库的页面
http:(本机的ip地址):1158/em
2.访问客户端
http: (本机的ip地址):5560/isqlplus
5、应用数据库
1.登录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的默认开放用户有:sys/system/sysman)
2.用默认的用户登录后创建表空间:
表空间:
每个Oracle数据库都是由若干个表空间构成,用户在数据库中建立的所有内容都被存储到表空间中;
创建数据库时会自动创建若干表空间;
3.创建一个新的用户
4.分配权限
5.建表
默认用户的级别
| SYS用户 | SYSTEM用户 | |
| 地位 | Oracle的一个超级用户 | Oracle默认的系统管理员,拥有DBA权限 |
| 作用 | 主要用来维护系统信息和管理实例 | 通常用来管理Oracle数据库的用户、权限和存储等 |
| 登录身份 | 只能以SYSDBA或SYSOPER角色登录 | 只能以Normal方式登录 |
在Oracle数据库中代码部分大小写,操作的代码和server SQL数据库的代码一样
(1)、字符数据类型
CHAR:存储固定长度的字符串
VARCHAR2 :存储可变长度的字符串
NCHAR和NVARCHAR2 :存储Unicode字符集类型
(2)、数值数据类型
NUMBER:存储整数和浮点数,格式为NUMBER(p, s);
column_name NUMBER { p = 38, s = 0}
column_name NUMBER (p) {整数}
column_name NUMBER (p, s) {浮点数}
(3)、日期时间数据类型
DATE:存储日期和时间数据
TIMESTAMP:比DATE更精确
(4)、LOB数据类型
BLOB:存储二进制对象,如图像、音频和视频文件
CLOB:存储字符格式的大型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