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名称:
| 序号 | 设计条款号 | 问题描述 | 整改措施 | 整改负责人 | 整改期限 | 整改情况 | |
| 1 | 1、定位网胎具和钢筋绑扎胎具设计图没有尺寸单位,没有允许加工的偏差具体数据。 | 完善胎具资料。 | 张武坤 | 3.4 | |||
| 1、模板和定位网、钢筋胎具验收纪录分别有3个人签字,质检员1人,总工1人,厂长一人签字不符合常理, 总工和厂长不可能亲自去拉钢尺,应该是谁验收谁签字。 2、底板验收纪录反映的是正拱度值,而不是反拱度值。 3、模板没有按照分底、侧模和端模分开验收,然后组装了验收,组装验收缺少对角一项。 4、存梁胎座 验收纪录无法判定合格,没有长度、宽度、表面平整度以及四个支墩中心的对角尺寸,而且不应该出现管桩和承台内容。并且所有记录只有一个人签字。
| 完善验收资料 | 尚高高 | 3.4 | ||||
| 2 | 人力资源 | 1、技术人员的部门及职务要具体定岗定位,不能出现结构工程师职务。 2、技术部的中专只有一年的工作经历是不能定助工的? 3、路庆伟只是安全C类安全职业证,无技术资格证书 4、梁场目前技术人员资格齐全的只有14人,至少需要20人。 5、实验室主任马宏的部发实验证,必须要部发梁场证。 6、起重机10人,2009-2-23获证,实际生产日期为08-12-6日。 7、电焊工郭广领没有等级,周致富、胥奎无原件,锅炉工只有一人有证,无水质化验人员。 1.技术人员满足要求,除毕业证以外相应的证件有,从事技术工作的应在资料上有签字,以后认证是要确认的。 | 立即收集梁场技术人员各种证件,已备检查, | 王越 | 3.4 | ||
| 2.试验室有5个证,有一个试验工程师证不是客运专线 2.无计量人员 | 张伟超 | 3.4 | |||||
| 1、千斤顶标定(张拉和静载试验)均按照50吨、200吨、150吨、200吨、250吨5个加载等级,应该以3MPa为一个等级进行标定。同时没有效验系数一项。 2、计量设备器具管理台帐要求增加项目,缺少现场使用的仪器器具等项目。 3、计量管理办法中无计量岗位责任。 4、普通放大镜直径不够,太小,最小为10cm。 5、送检计划台帐要求增加项目,缺少很多器具和仪器没有进入台帐,此外千斤顶和压力表单独列一个送检计划表。 6、没有发放台帐和回收台帐,计量管理卡片、网络图和索源图均没有。 7、自校纪录没有比标出所使用的工具。 8、没有计量室,有一个计量室只有一个千斤顶标定架,其他什么也没有,没有仪器存放架,文件柜、办公桌。 9、没有计量员。 | 重新整理检定证书。 | 徐延宏 | 3.4 | ||||
| 3 | 4.1.2企业标准 | 1.企业标准批准应该为梁场总工,不能为梁场场长,同时,发布令应该为红头文件形式下发,没有修改栏。 2、原材料检验:钢筋执行的标准不正确,需要修改,同时采用了GB1499-2008和GB1499.2-2007两个标准;钢筋只说明了碳当量不大于0.5%的规定,而没有碳当量的计算公式;钢筋Q235标准已经作废,应该采用HPB235的标准(GB1499.1-2008) 3、原材中:桥牌未说明材质尺寸要求。 4、施工工艺要求中:(1)、预应力张拉一节没有认真修改,设计院的名称错误。 (2)、压浆配合比有误,水胶比不能按照标准的上面写成大于0.33,应该写成具体数值。(3)、缺少端隔墙的内容及其混凝土等级。(4)、压浆后缺少每500孔梁进行开凿验证试验的要求。 5、产品制造证明书:(1)、桥牌名称有误;(2)、梁体编号不正确, 6、认真核对所使用的胶管直径以及钢绞线束数,使用成孔胶管直径与钢绞线束数有关。 7、企业产品标准中将施工方法描述的太多,占用了大量篇幅,我个人意见,企标应为规定检验项目和指标。施工工艺章节要简单规定主要指标和检测项目,不然企标成了工艺细则。 8、该企标较详细,但工艺细则又太简单。关于企标和工艺细则的关系:企标主要是规定项目及指标。工艺细则是全面描述原材料要求,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产品检验等项内容。 | 完善《企业标准》按所列问题进行逐条整改。 | 尚高高 王新栋 | 3.4 | ||
| 4 | 4.3.1工艺细则 | 1、发布文件要以梁场名义一红头文件格式发布,发布要有编号。 2、第三章节:工程所处的环境因素评价分析应该删除 3、第四章节中:原材料技术要求(要注明生产厂家) 3.1 水泥未说明本场所使用的水泥生产厂家, 没有说明多长时间需要进行全项型式检验。 3.2细骨料没有说明厂家,10-25mm要求按照实际、大小两级配的比例,比例不应该为1:9,按照实际理论配比填写。 3.3 外加剂为聚羧酸类的而不是奈芬减水剂,检验项目中不能出现甲醛检测项目。 3.4掺和料要分别列出和说明,矿粉、粉煤灰单独说明,分别说明检验项目。 3.5 钢绞线常规检验项目缺少直径一项(按照TBH2193-2008)标准执行。 3.6 锚板尺寸没有说明喇叭口角度说明,锚具没有说明CRCC认证企业。 4、第五章:配件工程中 4.1缺少预埋件钢材所采用的标准。 4.2 垫块没有说明由企业提供质检中心委托抽样报告。 4.3 缺少接地端子一项。 5、第六章钢筋工程中: 5.1 闪光对焊写的太粗,太少。 5.2 缺少搭接焊的内容, 5.3 需要画图说明钢筋加工标准, 6、第七章模板工程中: 6.1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缺少对角线检测一项, 6.2 反供值按照二次抛物线进行布置,应该有一个表来进行表示。 6.3 压缩量要分别描述31.5m和23.5m 的上口和下口不同的压缩量值。 6.4 没有说明拆除端模后松开内模进行预张拉,预张拉后再进行抽内模。 7、砼工程: 7.1 没有说明本梁场所执行的理论配合比以及封锚砼理论配合比和端隔墙砼的理论配合比。 7.2 材料伴和一节投料顺序不对,没有说明搅拌时间。 搅拌顺序为:砂、水泥、矿粉、粉煤灰—搅拌20秒 —水和外加剂—搅拌20秒—粗骨料——搅拌2-3分钟。 7.3 伴和站计量系统没有说明多长时间计量标定一次( 一般为半年),多长时间自校一次(一般半个月),每次开盘前进行确认复核。 7.4 没有详细说明泵送管道安装的注意事项:支架稳固,管道接口严密不漏浆等。 7.5 没有规定砼伴和物滞留时限,一般为1小时,根据砼伴和物坍落度损失测试确定滞留时限为1小时。 7.6 没有规定上下两层砼浇筑间隔时限为2小时,避免砼表面出现斜向条状色差。 7.7 没有说明浇筑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当浇筑至两体一端6-8M时,在从另一端开始向反方向浇筑。 7.8 请说明腹板浇筑时候先浇注中腹板, 8 砼养护: 没有规定具体洒水养护的间隔时间。 9、预应力工程: 9.1 油表没有说明鉴定周期及自校情况, 9.2预初强度不是60%和80%,而是33.5MPa和43.5MPa 9.3 试验室提供随梁养护检查试件的抗压强度报告(包括弹模)由工程部决定张拉时间并下发张拉通知单,而不是张拉技术人员确定张拉与否。 9.4 孔道摩阻和锚口、喇叭口摩阻没有说明或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验,由铁四院(梁体设计单位)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张拉控制应力的调整。 9.5张拉程序描述不对, 没有0.4бk一值,张拉程序为:0-0.2бk(初始应力)测量油缸伸长值和工具夹片外露量)——预、初张拉控制应力(在测量)——回油锚固。终张程序同上。 经过预初张后的张拉程序为:0-预、初张拉控制应力(初始应力)测量油缸伸长值和工具夹片外露量)——张拉控制应力测量油缸伸长值和工具夹片外露量)(在测量)—持荷5分钟—回油锚固。 没有说明两端伸长值控制在±10%之内,每端钢胶线回缩量不大于6mm,卸除千斤顶后需要测量工作加片外露量和错牙量。没有说明标记钢绞线的滑丝。 10、孔道压浆和封锚工程: 10.1 没有说明计量精度, 10.2 试件按照7.07*7.07 砂浆试件不对,应该为40*160 10.3 压浆环境温度没有写,高温或低温时候的温度要求, 10.4 没有说明每500孔梁进行开凿孔道进行密实度验证,不足500孔的按照500孔计,写出开凿的位置和修补方法。 10.5 压浆工艺没有按照TB3192-2008压浆技术条件编写,指标和方法均为旧标准,请按照TB/T3192-2008标准进行编写。 10.6 封锚理论配合比没有说明,凿毛时预留1cm 的端部避免伤及锚穴端部的砼。钢筋网安装没有说明,没有砼伴和物坍落度控制在什么范围,没有说明如何保证锚穴上半圆不出现缝隙,锚封砼养护只写出了保持湿润,采取何种养护方式? 封锚防水处理方式不正确,不只是对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要求对梁体端部进行防水处理(刷涂防水涂料)。 11、产品检验 没有详细描述产品检验,只按照取证细则和120#文中列表说明了项目和指标。没有说明何时去检测梁体全长,跨度,支座板螺栓中心距等各项内容,包括评分标准。 12.静载试验 12.1 没有说明压力表精度等级,0。25级最小精度值为0.2MPq,15厘米直径防震型。 12.2 千斤顶标定相关系数γ=0。9999以上,校验系数不大于1,05. 12.3 未说明静载试验不合格后的加倍抽样内容 | 完善《工艺细则》按所列问题进行逐条整改。 | 张宏勇 | 3.4 | ||
| 6 | 4.3.2作业指导书 | 1、张拉: 1.1 缺少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表 1.2 没有说明预、初张拉所使用的千斤顶吨位和终张拉千斤顶的吨位,没有说明油压表的种类(0.4级1.0) 1.3 张拉作业指导书中有先张法的内容,并且只有3页太简单了,要求重新编写,要比工艺细则详细,列出各个孔道编号,告诉工人那个孔道先张拉,然后再张拉那个。 1.4 作业指导书是针对作业班组的,工人拿到作业指导书就可以一步一步进行操作。 | 完善《作业指导书》按所列问题进行逐条整改。 | 张宏勇 | 3.4 | ||
| 7 | 5.2工艺管理 | 1、成品梁档案没有编制目录。 2、制造技术证明书左上角没有“QS” 标示样,没有许可证的填写栏(可以将2号栏改用),钢绞线的强度应该为该批钢绞线的实测值,Q235应该为HPB235牌号,非预应力钢筋的数据没有填写,预初张拉的日期为同一天的,只有初张拉的程序,预张拉不填写。 3、终张拉上供度:2009-2-1,终张拉龄期30天,应该为2009.3.1,可是,同时上供度0.75mm应该表明正负值,应该按照标准标示, 4、 模板的安装验收增加对角线的检测项点,腹板检测点不够,应该为15个点。 5、 拆模时候砼强度设计值应为具体的数值,外观缺陷中箱梁内蜂窝麻面不能写成梁内部;试件的制作浇筑记录为抗压24组,砼生产记录抗压为35组,不同 6、 砼浇筑记录,灌注时间2008-12-6,拆模通知单日期为2008-12-10,没有箱内温度检测值,发单人是试验主任不行。 7、支座的质量检查表,结论没有合格与否的结论。 8、 浇筑记录缺少:砼入模时候的模板温度。 9、脱模强度为35Mpa,没有进行预张拉,初张拉08-12-14,R=46.4MPA。 10、终张拉没有施工通知单,终张拉记录表伸长值计算同初张拉的问题,表缺少静停时间,两端同步率。在弹性上供栏内没有数据。 11、压浆真空度只有一个值, 12、压浆、 封锚没有配比单,梁体封锚砼的质量评定无资料。 13、蒸汽养护的记录应该为真是,移梁后的自然养护没有记录。 14、没有梁的质量评分记录,没有入库单,有外形外观的检查表应该按照客专120号文件和图纸的结构实际。 15、档案资料内的各项记录表格顺序按照工艺流程进行。
| 按问题进行整改 | 张宏勇尚高高 | 3.4 | ||
| 8 | 试验问题 | 1、砂子碱-硅酸盐反应膨胀率超标(0.18%),没有作抑制性验证。 2、伴和用水试验报告为中铁四局的,而不是质检中心的报告, 3、垫块报告为南昌康瑞特公司(合格的),但是现场使用的不是南昌的产品,必须更换。 4、预埋件只有一项即:多元和金共渗+达可乐+封闭层(没有多元和金共渗+封闭层及渗锌+封闭层两种) 5、锚具报告中缺少锚板强度。 6、试验室有线下工程的设备(标准击石仪)不能与线下工程和用一个试验室。 | 张伟超 | 3.4 | |||
| 1.拌合站用水试验报告为中铁四局的,而非质检中心报告 | 立即完和一工区联系 | 张伟超 | 3.4 | ||||
| 2.预埋件只有一项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封闭层,没有多元合金共渗+封闭层,及渗锌+封闭层两种 | 及时和物资部门联系 | 张伟超 | 3.4 | ||||
| 3.锚具报告缺少锚板强度试验项目 | 联系锚具厂家 | 张伟超 | 3.4 | ||||
| 4.实验室有线下工程设备(标准密实仪),不能与线下工程合用实验室 | 刘张伟超 | 3.4 | |||||
| 8 | 计量部门 | 1.千斤顶标定,未按照3mp一级进行标定。没有校顶系数 | 重新出校顶报告 | 尚高高 | 3.4 | ||
| 2.计量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台帐缺少现场使用仪器。 | 更新计量台帐,建立管理、发放、回收、送检、自校台帐 | 徐延宏 | 3.4 | ||||
| 3.计量管理办法中无计量岗位责任制 | 及时编制 | 徐延宏 | 3.4 | ||||
| 4.千斤顶和压力表单独列一个送检计划表 | 及时列表 | 刘微 | 3.4 | ||||
| 5.没有发放台帐和回收台帐,计量管理卡片。网络图和溯源图 | 徐延宏周鹏飞 | 3.4 | |||||
| 6.无计量室 | 按要求整改 | 尚高高 | 3.4 | ||||
| 9 | 物资 | 1.供方调整表中结论无收集相关信息 | 赵建利 | 3.4 | |||
| 2.合格供方名册应注明供应何种规格材料 | 赵建利 | 3.4 | |||||
| 3.物资应建立总台帐,线下使用的材料不应与梁场共台帐 | 赵建利 | 3.4 | |||||
| 4.水泥验收日报表和提供的其它记录,无法证明各批出场质保证书的数量是台帐中的那部门 | 赵建利 | 3.4 | |||||
| 5.不合格物资管理制度没有职责、权利 | 赵建利 | 3.4 | |||||
| 6.原材料检验细则(制度)重写:引用标准,各项关部门职责等 | 赵建利张伟超 | 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