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
A、学科知识 B、教学技能 C、人格特征 D、专业素养
2.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3.课程目标与几个相关概念正确的层次顺序是()。
A、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
B、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C、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
D、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4.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下列选项中,由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的是( )。
A.天文望远镜
B.互联网
C.电子计算机
D.电话
7.《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8.划分课的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任务 D教学规律
9.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叫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0.”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德育过程 B智育过程 C美育过程 D心理咨询
11. 1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就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
A、自然权利 B、人身权利 C、社会权利 D、健康权利
12.设计教学由()首创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斯宾塞
13.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统一要求
14.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学前教育 D、中等教育
15.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A校长 B教导主任 C班主任 D任课教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先秦时期,以____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2.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关系。
4.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
5.教育学作为一门的学科萌芽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是《》。
6.班级管理的模式有、、、。
7.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为、、。
8.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四阶段构成。
9.。
10.程序教学的代表人物是。
11.教育目的是的集中反映,是集中体现。
12.智力属于能力,包括、、、。
13.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到,再到教育的演变。
14.个体亦称,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15.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指导教学的主要活动或要素。
2.简述教师人格特征的要求。
3.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4.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主要区别
5.如何协调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6.负强化、惩罚?请各举一例说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跳舞,或者培养他们动手制作一些科学小发明,请你运用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分析这种看法。
2.在听了一堂语文公开课后,不少老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个老师课上得很好,课堂气氛很活跃。”“确实不错,很有启发性。”“基本功很扎实,不错。”
那么,你认为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一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