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学籍号 姓名 考场号 座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封●●●●●●●●●●●●●●●●线●○●●●●●●●●●●●●●●●●●●●●●●●●●●●●
《语文》试题库试卷
|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 分数 |
一、请把下面课文完整无误地(包括标点符号)抄写到下列方格内,要求书写整洁美观。(10分)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杯暴风雪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边。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轰轰烈烈 生死忧关 于虎谋皮 草菅人命
B. 养尊处优 挑拨是非 宁静致远 枉费心机
C. 兴高彩烈 一枕黄粱 休养生息 各行其是
D. 蓬壁生辉 委曲求全 望风披靡 仗义执言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沿着荷塘,是一条 的小煤屑路。
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 ,美不胜收。
慢慢的才知道,现实根想法的差距,必须要随机应变,跟上生活的步伐!
A 曲折 旷世奇美 随机应变
B. 旷世奇美 随机应变 曲折
C. 随机应变 曲折 旷世奇美
D. 随机应变 旷世奇美 曲折
3.下列作者、身份、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蒙——中国著名作家——《人生的境界》
B.艾青——中国著名作家——《边城》
C.曹禺——中国著名剧作家——《雷雨》
D.莫泊桑——法国著名作家——《世间最美的坟墓》
4.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句是( )
A。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受感动。
B。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您留步,恕不远送了。
C。阁下能光临寒舍,真使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5.下面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写出了她谨小慎微的态度,敏感心重的性格,以及她“寄人篱下”的心境。
B.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文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在月光下,虽然自我陶醉了,感到“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着摆脱不了的淡淡的哀愁。
C.《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作者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感慨,表达了苏轼消极无为的性格,全词整体上隐含有一种忧郁不平的气息。
D.《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诗,辞气豪壮,慷慨潇洒,感情奔放,大气磅礴,洋溢着诗人虽悲愤但不沉沦的人生豪情。
6.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源叶绿素钟的“绿色秘密”更具________。
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________。
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DNA回旋曲折的双螺旋更具________。
④还有什么比“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________。
A.神秘美 朦胧美. 精致美 .活力美
B.朦胧美 神秘美 活力美 精致美
C.精致美 活力美 神秘美 朦胧美
D.活力美 朦胧美 神秘美 精致美
7.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 ___
A.茶洞 山岨 黄麂 暖味
B.敏捷 怜悯 羞惭 竖笛
C.俨然 慷慨 怜悯 攀引
D.屯戌 篁竹 起卸 残忍
8.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句子是___ _____
A.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B.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C.爷爷到溪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的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
D.人又那么乖,如汕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9.下面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________
A.濒临 默契 跌撞 筋疲力尽
B.沮丧 熹微 趴窝 恍然大悟
C.眩耀 槲树 钦佩 强弩之末
D.肿胀 僵持 充沛 油尽灯枯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伍六一愤怒了:“干什么?这样跑得过吗?你们放开啊!”
B.“它还是条腿,不是吗!它长在我身上我自己知道。”声嘶力竭,两个人都沮丧而又愤怒。
C.“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
D.成才:“三个人,三个位,三个位都是我们的。”
三、判断题(10×1分=10分)
1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代长篇小说是《水浒传》( )
2“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一句是出自《红楼梦》。( )
3同是天涯沦落人,此出无情胜有情。( )
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 )
5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分别是浪漫派和婉约派。( )
6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亦散”。( )
7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牧合称为“李杜”。( )
8沈从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
9“座中泣下谁最多”中的“泣”意思是哭泣。( )
10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老子》。( )
四、填空题(每空1分,20×1分=20分)
1、《合欢树》的作者是 ,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人散文。
2、《善良》是当代作家 的作品,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 》。
3、《将进酒》是一首古体诗,题目中 “将”的读音是 ,意思是 。
4、李白,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字 ,号 ,被后人称为“ ”,与 并称为“李杜”。
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中的“江州司马”是指 ,他是河南新郑人,字 ,号 。
6、《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出自柳永的《 》。
7、四幕话剧《 》是曹禺先生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8、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 ,千金散尽还复来。
(3)同是天涯沦落人, 。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五、阅读题(共15×1分=15分)
(一)《荷塘月色》节选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的青雾浮(飘)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①虽然是满月,②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③所以不能朗照;④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标有横线的地方都是叠音词,应依次填入的正确的一组是 ( )
A.轻轻 薄薄 淡淡 弯弯 B.静静 淡淡 薄薄 柔柔
C.轻轻 淡淡 薄薄 柔柔 D.静静 薄薄 淡淡 弯弯
2.文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 ( )
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B.不能朗照
C.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不能朗照 D.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3.作者之所以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理由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朦朦胧胧的月色下一切都变得美好,正和他对美好的向往心情吻合
B、和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情吻合
C、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D、朦胧的月色能赋予景物新奇、甜美、温和的韵味,令人神经过敏。
4.文中划横线的“酣眠”“小睡”分别指( )
A、满月、残月 B、浓云、淡云 C、 残月、满月 D、朗照、淡照
5.对“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月下灌木和柳树之美 B、描写灌木和柳树的影子美
C、 正面描写月色朦胧美 D、用反衬法写月光轻盈荡漾
6.“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是什么修辞方法?用这种修辞方法仿写一句话。
答: 仿:
7.能不能用括号里的字代替“泻”和“浮”,为什么?
8.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 ( )
A.月下的荷塘的景色 B.月的光和影 C.荷塘上的月色 D.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六.作文(35)分
1、小作文(5分)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给的材料写一篇通知
计算机部将在5月2日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举行一场12级与13级的学生友谊杯拔河比赛,请全体计算机部同学做好准备准时参加。
2、大作文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要求:1、以感恩为话题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13年郑州市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结业考试
学校 学籍号 姓名 考场号 座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封●●●●●●●●●●●●●●●●线●○●●●●●●●●●●●●●●●●●●●●●●●●●●●●
《语文》试题库试卷(就业班)答案
一、略
二、选择题
1、B 2、A 3、C 4、C 5、C
6、B 7、A 8、C 9、C 10、B
三、判断题
1、错2、对3、错4、对5、错6、错7、错8、对9、错10、错
四、填空题
1、史铁生 2、王蒙 青春万岁 3、qiāng 请 4、浪漫主义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杜甫 5、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6、苏轼 雨霖铃 7、雷雨 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天生我材必有用 相逢何必曾相识! 奔流到海不复回
五、阅读理解:
1、D 2、A 3、B 4、A 5、C
6、通感 仿写 略
7、泻照应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态,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而用照体现不出来 浮是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是以动景写静景 而用飘体现不出来
8、A
六、作文略
●●●●●●●●●●●●●●●●●●●●●●●●○●密●●●●●●●●●●●●●●●●●●●●封●○●●●●●●●●●●●●●●●●●●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