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判断题
1.当消费者从每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也是递增的。( )
2.如果消费者从每种商品中得到的边际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 )
3.同种商品消费后得到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
4.消费者均衡点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点( )
5.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消费物品的数量组合相同。( )
6.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而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分析法。( )
7.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增加。( )
8.如果用纵轴代表的物品的价格上升,预算线将变得更加平坦。( )
9.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小。( )
10. 预算线的斜率可以表示为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的负值。( )
二、选择题
1、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 )
A.边际效用为最大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2、某消费者逐渐增加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 )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D.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3、在以下情况中,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 )
A.MUX/PX>MUY/PY B.MUX/PX<MUY/PY
C.MUX/PX =MUY/PY D.MUX/PX =MUY/PY =0
4、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 )
A.20 B.30 C.45 D.55
5、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Px=5元,PY=4元,假设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 和 5单位Y,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要实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 )
A.增购X而减少Y的购买量。 B.增购Y而减少X的购买量。
C.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量。 D.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
7、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9、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10、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变动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
A.需求曲线 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1、当消费者收入不变,而商品价格变化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2、恩格尔曲线从( )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13、需求曲线从( )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线
14、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15.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动。
16、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交之点
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之点
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D.离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17、如果用纵轴代表的物品的价格上升,预算线将变得( )
A.更加陡峭 B.更加平坦
C.向外移动,但与原来的预算线平行
D.向内移动,但与原来的预算线平行
18、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 +5,收入效应X*X2= +3。 则该商品是( )。
A、正常商品 B、一般低档商品 C、吉芬商品 D、商品
19、已知某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 +2,则收入效应X*X2=( )。
A、-4 B、-2 C、-1 D、+1
20、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 +4,收入效应X*X2= -3。则该商品是( )。
A、正常商品 B、一般低档商品 C、吉芬商品 D、商品
21、已知某一般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X1X*= -2,则替代效应X*X2=( )。
A、-2 B、-1 C、+1 D、+3
22、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 +3,收入效应X*X2= -5。则该商品是( )。
A、正常商品 B、一般低档商品 C、吉芬商品 D、奢侈商品
三、思考题
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采取何种分析方法?
2、举例说明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简述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4、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斜率为负?
5、试说明恩格尔曲线的经济含义。
6、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说明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
7、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说明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斜率为正。
四、简答题
1、假定某消费者只买X、Y两种商品,试说明:当他购买时情况为MUx/Px>MUY/PY,而总支出水平和Px、Py又既定不变,则他应当多买些X而少买些Y才能使总效用增加。
答:为说明方便,假定Px=Py,因此MUx>MUY,这时消费者会将一部分货币从购买Y转向购买X,由于多买X而增加的效用会大于由于少买Y而损失的效用,从而使总效用增加。
2、假定某消费者购买X和Y两种商品,最初的MUx/Px = MUY/PY,若Px 下跌, PY保持不变,又假定X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则Y的购买量情况如何变化?
答:原来某消费者的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设预算方程为Px·X+Py·Y=M。现在X价格下降(设为Px1)由于X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虽然X商品的购买量会增加(设为X1),但消费者用于X商品的支出是减少了,即Px·X>Px1·X1。这样在收入(M)和Py不变的情况下,Y商品的购买量就会增加。
五、计算题
1、据下表计算:面包的消费量
| 面包的消费量 | 总效用 | 边际效用 |
| 1 2 3 | 25 30 | 20 5 |
(2)消费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多少?
TU3=TU2+MU3 30+5=35
2、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价格PX=20元,Y商品的价格PY=10元:
(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X商品和Y商品各是多少?
(2)作出一条消费可能线。
(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消费可能线上?它说明了什么?
(4)所购买的X商品为3,Y商品为3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消费可能线上?它说明了什么?
3、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xy,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Px=2元,Py=3元时,试问: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和y的组合?
(2)总效用是多少?
(3)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他必须增加多少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参:
一、判断题
1.(×)2.(√)3.(√)4.(√)5.(×)
6.(×)7.(×)8.(√)9.(×)10.(√)
二、选择题
1.(B)2.(D)3.(C)4.(A)5.(A)6.(B)7.(C)8.(C)9.(C)10.(B)11.(A)12.(C)13.(A)14.(B)15.(B)16.(A)17.(D)18.(B)19.(D)20.(C)
五、计算题
1、解(1):MU=△TU/△Q (30-20)/(2-1)=10
(2)TU3=TU2+MU3 30+5=35
2、解(1)∵20QX+10QY =120,QY=12-2QX
∴可有如下各种组合:
| QX | 0 | 1 | 2 | 3 | 4 | 5 | 6 |
| QY | 12 | 10 | 8 | 6 | 4 | 2 | 0 |
(3)C点,在消费可能线外,20×4+10×6=140,超过既定收入20 元,无法实现。
(4)D点,在消费可能线内,20×3+10×3=70,没有用完收入,可以实现,但不是最大数量的组合。
3、解:(1)U=XY, MUX=Y,MUY=X;又因 PX=2 PY=3;
由MUX/PX =MUY/PY 得:Y/2=X/3
即:X/Y=3/2 ①
又 2X + 3Y = 120 ②
联立求解①、 ②式得:X=30,Y=20
(2)U=XY=30×20=600
(3)U=XY, MUX=Y, MUY=X;
又因 PX=2 ×(1+44%)= 2.88, PY=3;
由MUX/PX =MUY/PY 得:Y/2.88=X/3
即:X/Y=3/2.88 ①
又 XY=600 ②
联立求解①、 ②式得:X=25,Y=24
由PX X + PY Y = M 得:
2.88×25 + 3×24 = 144
即增加24元(144-120)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