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四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3:21
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四教学设计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所需时间6课时(每周2课时,共6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前三个单元分别围绕“生产什
推荐度:
导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所需时间6课时(每周2课时,共6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前三个单元分别围绕“生产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者姓名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所需时间6课时(每周 2   课时,共  6   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前三个单元分别围绕“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三个基本问题,介绍了我国经济活动中有关交换、消费、生产、分配的基本内容。本单元则从我国当前的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处的国际经济背景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经济生活。从经济看,我国的经济活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的;从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看,我国当前的经济活动是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看,我国当前面对的是竞价全球化深入发展、面向全球开放的时期。因此,本单元的逻辑脉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从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活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进而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本单元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社会调查和课堂辩论,深化认识。让学生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知识,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解析国家宏观的目标和手段,说明国家宏观的重要性。

3、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

4、了解世贸组织的作用与基本原则、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理解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以及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坚持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开展收集、制作相关学习资料的活动,体验信息技术手段在学习中的应用;

3、通过对市场经济现象的研究,初步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2、使学生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思维习惯,学会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和眼光来看待经济现象。

3、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培养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培养忧患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念。

对应课标
1、理解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手段的优势与缺陷,并利用此理论评议一种市场经济现象。

2、分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信用状况,并说明建立良好社会信用制度的措施。

3、对比我国全面小康目标和总体小康的差距,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增强目标意识、责任意识。

4、理解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应该怎样加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如何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2、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专题划分专题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课时) 

专题二: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                    (2 课时)

专题三: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2课时)

专题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需课时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着重从经济方面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宏观的含义、主要目标、手段等基础知识。学习这一课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经济活动是在什么样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的,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本专题的逻辑结构是:由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引出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引出配置资源的两种可行的基本方式,从而引出市场经济的含义──从价格、供求和竞争方面介绍市场机制是如何配置资源的──由此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由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一定的条件,引出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尤其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为了全面地认识市场机制,引出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指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基本特征──阐述我国宏观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识记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解析国家宏观的目标和手段,说明国家宏观的重要性。

本专题问题设计1、同样作为配置资源的手段,计划和市场哪种手段更有利? 

2、为什么市场会出现“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等现象?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4、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网络视频
常规资源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其    他学案,学习笔记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9名同学。每组推选一位组长。

课前各小组的同学了解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社会信用状况。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组长组织,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活动一:

1、展示图片《紧缺的资源》,根据图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钢材资源为什么需要优化配置? ②、你能说出有哪些资源配置的手段?

2、学生活动:思考、讨论。积极回答问题: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对资源的需要却是无限的,二者之间存在矛盾。资源配置的手段主要有两种:计划和市场。

3、教师归纳总结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活动二:

1、【感悟生活】观看视频——毒胶囊。(播放录像)

思考问题: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影音资料,思考两个问题:①经济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②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什么结果?

2、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热情讨论,积极回答。

3、教师总结: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的市场规则。否则会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活动三: 

1、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具有一些优点,那么市场的调节作用是不是完美无缺的呢?请同学们观看幻灯片。思考这个问题。(播放幻灯片:支、弹药、毒品)

2、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这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些物品是不能让市场进行调节的,否则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3、(播放幻灯片:消防)

4、学生活动: 这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些公共物品是市场调节不了的。

5、教师归纳总结:这充分说明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领域和产品不能用市场来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等产品的供给问题,、麻醉品等都不能让市场调节。

第二课时:

活动一:

1、课本82页【活动探究】①这则材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②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看法的无法的误区何在?

课本82页【活动探究】①近几年,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国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②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2、学生活动:思考、讨论。积极回答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3、教师总结。

活动二:

1、播放“天宫”对接视频,思考问题:为什么耗子如此巨大的航天工程在我国取得这么快速的发展和成就:

2、学生思考: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3、教师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自主学习效果

评价方法:自我检测

评价指标:自测题完成迅速准确

2、课堂合作探究 

评价方法:评价量表,学生自评+互评

评价指标:小组讨论交流积极主动;

回答问题观点正确,思路清晰

专题二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
所需课时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介绍完我们国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舞台上进行经济活动之后,教材接着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进一步介绍我国经济生活的时代背景。简单地说,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我国当前经济活动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本课的逻辑结构是:由我国已实现总体小康,引出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表现和宏观表现──由总体小康水平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引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进而引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由明确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引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进而引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内涵──由科学发展观引出经济发展战略,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两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3、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

本专题问题设计1、我们现在的小康是怎样的小康?

2、怎样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3、怎样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视频“中国十一五成就”: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网上查询、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PPT课件

常规资源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其    他学案,学习笔记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9名同学。每组推选一位组长。上网查询、收集、整理本地区近些年的变化、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活动:

1、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回答:(①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③你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思考: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3、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1、活动:展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图片,对比展示我国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图片。思考:图片反映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学生活动:

3、教师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方法:使用评价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材料搜集属实;收集的信息与主题有关;能对信息整合与分类

2、课堂辩论:

评价方法:使用课堂辩论评价标准及评价表

3、制作税务宣传栏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评价指标:

版面整体协调、美观,排版合理;

有图文混排、艺术字和动画效果;

字体颜色和大小设置适当

专题三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所需课时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从我国所处的国际经济大环境来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背景,即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事经济活动。本课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介绍,使学生认识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同时认识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坚持自主与自力更生的原则。

 本专题的逻辑结构是:由生活中洋货随处可见,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载体──由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进而引出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由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入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要性──引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措施,即“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出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自主、自力更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世贸组织的作用与基本原则;

2、明确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3、理解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

4、“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以及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坚持的基本原则。

本专题问题设计1、经济全球化有哪些表现?你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

2、你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3、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过程中怎样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学生制作的PPT

常规资源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其    他学习笔记,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9名同学。每组推选一位组长。各小组通过调研、查阅资料,调查:①你知道在中国有哪些世界知名品牌?你又知道中国拥有哪些世界知名品牌?②加入世贸组织十年后,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制作PPT。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视频:吉利收购沃尔沃:这说明了什么现象和问题?你还能感受到哪些全球化的影响?

2、学生思考。

3、教师总结。

活动二:

1、资料链接:据统计,世界公司大约有6. 5万家,在全球拥有70余万家的子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海外直接投资的90%。同时,全球分化情况急剧恶化,在过去的5年,全球差距又增加了5%。世界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了5.7%,而全球最富裕的20%人口的收入增长可高达12%,最贫穷的5%人口的实际收入则反而下降了25%。全球人口中最富裕的1%的平均收入是2.4万美元,他们的总收入要高于收入较低的60%全球人口的总收入。 

思考:材料说明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2、学生思考。

3、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活动一:

1、展示视频、图片:加入世贸十年,我们的变化。

思考:你能总结一下十年来我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巨大的变化?

2、学生思考。

3、教师总结。

活动二:

1、视频材料: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提出双反调查。

思考:面对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双反调查,我国企业和应该怎样克服困难、取得发展?

2、学生思考。

3、教师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评价要素:

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

评价方法:使用评价量规,学生互评+师评

文档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单元综合四教学设计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所需时间6课时(每周2课时,共6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前三个单元分别围绕“生产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