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上)半期试题——语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1:44
文档

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上)半期试题——语文

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展示自己魅力的时候到啦!追求卓越的你定会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精彩解答。相信自我,请带着愉快的心情尽情表现吧!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lòu)空图案。、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fó)晓攻占那座桥。、天空的星星也像浸(jìn)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千态
推荐度:
导读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展示自己魅力的时候到啦!追求卓越的你定会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精彩解答。相信自我,请带着愉快的心情尽情表现吧!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lòu)空图案。、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fó)晓攻占那座桥。、天空的星星也像浸(jìn)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千态
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展示自己魅力的时候到啦!追求卓越的你定会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精彩解答。相信自我,请带着愉快的心情尽情表现吧!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lòu)空图案。

 、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fó)晓攻占那座桥。

 、天空的星星也像浸(jìn)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瓦砾 伧俗 清风徐来 因地治宜

 、阻遏 地窖 煞它风景 月明风清

 、制裁 帷幕 重峦叠障 荡然无存

 、荒谬 脏物 雅俗之别 锐不可当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风浪骤起,小船撞上了岸边的暗石,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她本想转弯抹角地把话题引到考试成绩之外去,可是父亲却揪着试卷不放。

 、这栋楼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匪徒们看到警车呼啸而来,个个张皇失措,按照原计划择路而逃。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3分)

 、老人如同丢失了玩具的孩童一般,落寞地坐在最角落的沙发里,一言不发。

 、对于一步步走近中考的我们而言,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样,极为重要。

 、人生需要面对太多的不顺,身处黑夜的人们,要相信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离开家乡多年,不知不觉间,总觉得异乡仿佛就是自己的故乡,承载着太多抹不掉的回忆。

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芦花荡》是孙犁的散文“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荷花淀》。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的文章《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6、参照示例,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分别从两个相反的角度阐释其寓意。(4分)

示例:气球:①多姿多彩,温暖每一颗童真的心

②自我膨胀,最终只会自我毁灭

 备选词语:橡皮 桥 月亮

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11分)

学校响应倡导全民阅读的号召,开展以“阅读·成长”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3分)

昨日学校教学主楼前,人流如织,各类图书在同学们手中竞相传阅,这热闹的场面正是我校正在开展的图书交流活动现场。近日我校学生处带领学生会开展以“阅读·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将举办有关阅读讲座、图书交换、图书展阅、读书心得等的一系列校园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与经典为友、与名著为伴,在读书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健康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活动期间,学校将邀请名家名师进校园,与同学们交流阅读经验,为同学们打开不一样的阅读世界。

(2)本次活动想要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就要先让学生有阅读的习惯,请仿照划线句的格式将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4分)

怎么样才能培养阅读习惯?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有人说,就心态和动机而言,我们应该走出读书的误区,多一些平和超脱的气度,少一些       ①       ,将读书视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其实,纯粹的读书无关功利,无关考试,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读书就像精神的面包,为我们生命所需,吃饭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       ②       。一个人,即便骨骼健全,倘若精神上有缺陷,也很难说他是一个健康的人。

①                                                                             

②                                                                             

(3)在此次活动举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有同学说:“我们现在空闲时间都是刷微博、聊微信,各种信息、短文也都能够看到,谁还看这种大部头的纸质书本?”请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4分)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产品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这其中,与数字阅读方式贴合度最高的微博、微信、微小说等内容形式所组成的“微阅读”,对传统的阅读方式形成了强烈冲击。

材料二:传统阅读是深阅读,解决的是精神思考的问题;“微阅读”是浅阅读,解决的是信息的问题,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不容辩驳的共识。当前“微阅读”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没有必要对此太过恐慌,但无论微博还是微信,说到底只是一种社交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阅读。

材料三:“微阅读”有存在的合理性,即可快速获得有用信息,扩大知识面,传播新观点,但过于功利的读书目的会让人失去学习、思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会逐渐形成以懒惰、钝化为特点的“浅思维”。对于年轻人来说,其中某些碎片化信息无疑会影响其知识结构,甚至是他们的人格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2)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____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7)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_。(功轼《浣溪沙》)

(8)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9)杜甫在《春望》中表现自己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的苍老之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缘溪行( )  (2)阡陌交通( )

(3)便要还家( )  (4)寻病终( )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选文第一段写桃花林着眼于“异”字,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传奇色彩。

 、选文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体现了《大道之行也》一文中的“大同”思想。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采用“留白手法”,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

 、选文以渔人为线索,组织材料,向读者描绘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理想社会。

12、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至美的理想世界,联系文章,请仿照示例,运用原文,写出你对桃花源之美的理解。(4分)

示例:桃花源美在“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田地肥沃,池沼精致,树木苍翠,优美富饶,这样的生活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满山墨白

翟桂平

①十年前,我在鹰城文化馆画室工作,每年寒暑假都会辅导一些学画的孩子。那年冬天,离寒假还有十来天,家长就在我画室外的办公室排起了长队,有报名的,有咨询的。排队的人前拥后挤,因为名额有限,生怕轮不到自己的头上。咨询的,我一一作答;报名的,我让填好报名表,留下自己孩子的作品,等待日后通知。轮到一位花白胡须的老人时,他望望我,愣了一会儿,一句话没说又退出了人群。

②忙了一上午,我整理完报名材料,准备下班时,老人来到我面前。我问:“您是咨询?还是报名?”老人张了张嘴,夸张而生硬地大声说:“咨询!咨询!”说着,老人从身后拘谨地拖过一个又长又大的蛇皮袋,弯下腰迟疑地扯开袋口,一块块劈柴露了出来。我愣住了,对于劈柴,我并不陌生,过去每到冬天,人们把劈柴放进炉子里取暖。可现在城里早就不用劈柴了,只有边远的农村才用。

③老人浑浊的眼睛不安地望着我说:“几年前儿子在外打工,因为事故丢了性命,儿媳第二年就拿着儿子用命换来的钱,离开了这个家。剩下我和上小学的孙子生活。孙子平时不爱说话,可他喜欢画画。每天放学回家,总是一声不吭地拿着一个白纸本本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望着门前的山呀水呀的涂抹个不停。”

④老人有七十多岁的样子,满脸的皱纹,连脖子也是,青筋暴露的手背,点点老年斑,饱经风霜。“你家在哪住?”我问。“我家在北山后面,要是坐车得绕六七十里路呢,我抄的是近路,从山路过来的。我们那里的景好,经常有人到山里画画。对了,孙子还说见过你呢,说你是一位画家,还带着好些人到过他们学校,送去书包、画笔和画画的颜料呢。”他顿了顿,怯生生地看了我一眼,讨好地笑着又说:“我孙子就是从那时候爱上画画的。”

⑤我明白了,老人家住喇嘛山,那里摩天奇峰兀立,直耸云霄,石如鬼斧神工,山如水墨丹青。雾霭过处,峰景缥缈,时隐时现,形同虚幻;清风吹过,雾散云飞,危崖青松,异石滚滚,奇峰叠叠,是写生作画的好去处。

⑥“您以为我会在一个大教室里教孩子画画,会用劈柴生炉子,所以想送我劈材,让您孙子来学画画,对吧?”我看着老人问。“是打算和你商量用劈柴顶学费的,可谁知好多年没进城了,城里早不用这些了……”老人粗大关节的手指怯懦地在看不出颜色的棉裤上不停地搓动着。

⑦外面的风刮得猛烈,临近中午西北风又夹裹起片片雪花。

⑧我想了想,告诉老人:每年暑假时,我都会带孩子去喇嘛山写生,到时让您孙子也来吧。老人眉毛扬起来,声音清亮了许多,连连躬身说:“谢谢,谢谢!”我叮嘱老人路上小心,老人抖动着花白的胡须连连点头,退出门去。看着老人单薄瘦弱的身影歪歪斜斜地消失在絮絮扬扬的大雪之中,我的心涌上一种浓稠的情感,仿佛听到他那双平底单胶鞋踩踏积雪的声音。

⑨多年后,老人的孙子如愿考上了京城一所国家级美院,喇嘛山成为鹰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我也在附近设立了名为“画之都”的工作室。老人的墓在我工作室后面的山上,下雪时山上奇峰翠柏,满山墨白。一只褐色的候鸟从基地上空飞过,我耳畔回荡起一种空旷但清晰的声响,那声音像落雪,无声而绵长。

⑩老人是在一次给我们做向导时,滑下山崖的。那天风刮得猛烈,雪下得絮絮扬扬。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4年第4期,有删改)

13、阅读全文,请简要归纳文中老人所做的两件事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请谈谈你对题目“满山墨白”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章,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4分)

(1)请联系全文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老人从身后拘谨地拖过一个又长又大的蛇皮袋,弯下腰迟疑地扯开袋口,一块块劈柴露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全文赏析第⑧段划线句。

老人眉毛扬起来,声音清亮了许多,连连躬身说:“谢谢,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④段叙写了老人的孙子认识“我”的经过,联系全文分析叙写此情节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结合文中的环境描写,分析老人的人物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比3D打印更聪明的4D打印

谢来

①还记得漫画《七龙珠》中的“万能胶囊”吗?一粒随身携带的小药丸,只需扔出去,“嘭”的一声后,就能瞬间变形成五花八门的现代化工具:摩托车、飞船甚至房屋。这个异想天开的场景或许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现实——借助最新的4D打印技术,科学家能给物体添加“时间”的纬度,让它们变得拥有“智能记忆功能”,在特定条件下自动“变形”为预先设定的形态。

不用遥控的机器人

②在美国加州举办的TED(技术、娱乐、设计的英文缩写)大会上。麻省理工学院(MIT)自动化实验室创始人,28岁的建筑设计师、计算机科学家斯凯拉•蒂比斯表演了一个技惊四座的“魔术”。 他拿出两根貌似普通的长绳扔进水中,绳子很快就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第一根绳子像有生命一般,慢慢地卷曲、变形,然后自动形成了字母“MIT”的字样。另一根绳子则似乎在做机械运动,折叠成多个90度直角,最后形成了一个规整的立方体框架。

③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人工的参与,看起来就像是材料拥有了自我意识,在进行自我加工变形。那么,这个“魔术”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实际上,初看无特别之处的长绳是带有关节的4D打印复合物,其主要由两种材料合成。一种是高分子聚合物,在水中可以延展到自身原来长度的两倍;另外一种材料则可以在水中保持固定形态。借助设计软件和3D打印机,蒂比斯将可延展和不可延展的两种材料混合打印到一缕绳线中,只要将它放入热水浸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弯曲变形成预先设定的形状。

④“4D打印本质上其实就是利用复合材料进行的3D打印,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一项功能,那就是变形。”蒂比斯说:“这就像是机器人,只是没有了电线和发动机。”换句话说,4D打印是在原有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赋予材料自动变形的能力,研究人员通过软件完成建模,将想要的性状输入材料当中,变形材料就会按照预先的设定完成变形。目前的4D打印需要外部能量来刺激内在的变化,例如TED大会展示的模型就用水来作为触发条件。

(                    )

⑤距离4D打印技术的首次亮相仅仅半年时间,美国陆军就宣布,已拿出一笔85.5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开发4D打印技术。此外,美国海军现已开始在军舰上测试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弹药和无人驾驶飞机(UAV)。但这项技术推广应用的一大障碍是组装。打印出3D组件本身并不困难,但要将它们组装到一起则需要大量人力,而4D打印技术则有望通过特殊的打印技术和材质制造出能自动组装的部件。

⑥显然,4D打印的理念潜力无限,绝非仅仅适用于军工领域,从日用消费品到生物医学实践,从航空航天工业到体育界,可谓无所不包。蒂比斯说:“你可以设想随运动员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服装和鞋子,轮胎可根据不同路况而变形,消费者就不用为不同路面购买不同型号的轮胎了。”他的终极目标是将这项技术运用到宏观层面上:利用4D打印技术,降低制造业的能源和劳动力成本。

⑦这一技术的运用,可以让物体实现在地下管道,深海、太空等难以接触到的地方进行自我组装。同样也能应用到家具、自行车、汽车、甚至建筑物的制造上。

⑧4D打印技术不仅能在极端条件下发挥作用,也同样能在微小的空间下大展拳脚,比如人体内,它们将成为新型的人体植入材料甚至替代器官。利用其自动改变形状的特性,4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力不可限量。

需克服的两大瓶颈

⑨不过包括一线研发人员在内的业内人士坦言,当前4D打印还面临两大瓶颈,首先是实现4D打印所需的智能材料有待进一步开发。目前4D打印技术使用的材料只能感应水的刺激,但未来希望能找到可以感受光、声、热甚至时间的新型智能材料。第二个问题和3D打印面临的障碍一样:打印机的个头太小,能制造出最大的物体不超过沙发。如果想打印大型工程,比如一栋房子必须使用大型材料,要有高精度且可靠性较高的打印机,但目前来看,这种打印机的造价太高。

⑩事实上,3D打印机从构想到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前后只用了20年的时间,而我们现在普通的2D打印从第一台针式打印机的诞生到现在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却走了近50年。人类的科技能力在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4D打印亦将成为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选自《国际先驱导报》,有删改)

18、请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全文,根据⑤—⑧段内容请在文中括号内填空恰当的小标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⑩段中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选择其中一种分析其作用。(4分)

事实上,3D打印机从构想到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前后只用了20年的时间,而我们现在普通的2D打印从第一台针式打印机的诞生到现在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却走了近50年。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文章,请分析文中第④段和第⑧段加点词在句中的作用。(6分)

(1)目前的4D打印需要外部能量来刺激内在的变化,例如TED大会展示的模型就用水来作为触发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D打印技术不仅能在极端条件下发挥作用,也同样能在微小的空间下大展拳脚,比如人体内,它们将成为新型的人体植入材料甚至替代器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文章,说说4D打印比3D打印“聪明”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

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时光如古木参天,摇曳着无数枚叶片,恍然间,沧海变成桑田,青丝变成白发,遥想变成回忆,太多的变迁中总有太多的故事发生,蓦然回首,很多东西都已改变。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当          变成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天冷了,大家都想烤烤火,暖和暖和,于是很多双手脚伸到炉子周围取暖,不一会儿大家满意地走了。可是谁也不管炉子是否需要添柴,以致炉子里的柴烧尽了,火熄灭了。

出题人:任冲

审题人:林松

文档

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上)半期试题——语文

重庆一中初2017级15—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展示自己魅力的时候到啦!追求卓越的你定会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精彩解答。相信自我,请带着愉快的心情尽情表现吧!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苏州园林的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lòu)空图案。、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fó)晓攻占那座桥。、天空的星星也像浸(jìn)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千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