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我扫了一眼,继续敷衍他:“是啊,没错。”“当然没错,只是‘D2:D69’这个参数中的两个行号(2和69),太烦人了,要逐个修改,你" />
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EXCEL数组公式的妙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1:57
文档

EXCEL数组公式的妙用

巧用数组公式统计各班优秀人数期末考试期间,教导处的阿明忙得不亦乐乎,不时地发出感叹:“现在各班编在一起考试,统计优秀、及格、低分人数,真让人头疼”。我知道他在操什么心,却心不在焉地说:“countif函数你不是会用吗?”“会啊,但是,你看看,全年级各科成绩都在同一个工作表中,比如,统计二(1)班优秀人数,公式为‘=countif(D2:D69,">=96")’”……我扫了一眼,继续敷衍他:“是啊,没错。”“当然没错,只是‘D2:D69’这个参数中的两个行号(2和69),太烦人了,要逐个修改,你
推荐度:
导读巧用数组公式统计各班优秀人数期末考试期间,教导处的阿明忙得不亦乐乎,不时地发出感叹:“现在各班编在一起考试,统计优秀、及格、低分人数,真让人头疼”。我知道他在操什么心,却心不在焉地说:“countif函数你不是会用吗?”“会啊,但是,你看看,全年级各科成绩都在同一个工作表中,比如,统计二(1)班优秀人数,公式为‘=countif(D2:D69,">=96")’”……我扫了一眼,继续敷衍他:“是啊,没错。”“当然没错,只是‘D2:D69’这个参数中的两个行号(2和69),太烦人了,要逐个修改,你
巧用数组公式统计各班优秀人数

期末考试期间,教导处的阿明忙得不亦乐乎,不时地发出感叹:“现在各班编在一起考试,统计优秀、及格、低分人数,真让人头疼”。 

  我知道他在操什么心,却心不在焉地说:“countif函数你不是会用吗?” 

  “会啊,但是,你看看,全年级各科成绩都在同一个工作表中,比如,统计二(1)班优秀人数,公式为‘=countif(D2:D69,">=96")’”…… 

  我扫了一眼,继续敷衍他:“是啊,没错。” 

  “当然没错,只是‘D2:D69’这个参数中的两个行号(2和69),太烦人了,要逐个修改,你看看,每个年级十个班,每个班个学科,每科都要统计优秀、及格、低分人数,算算要改多少处!不管是直接修改还是用鼠标拖选,都是一个字:烦!”阿明一边说着,一边一遍又一遍地用鼠标框选着要填的统计表格…… 

  我笑了笑:“想不烦,倒也还有一招:请数组公式来帮忙!” 

  阿明一听,顿时来了劲:“什么是数组公式?如何用?” 

  我说:“别急,一步一步来,先做点准备工作:用left从考号中提出班级!”阿明很熟练地在N2单元格中输入“=LEFT(B2,3)”,然后,双击N2左下角的填充柄,班级代号瞬间便提到N列了(如图1)。 

  “再在表格旁边添加一个班级代号,比如‘二(1)班’就用‘201’,‘二(2)班’就用‘202’……”不等我说完,阿明就已在表格左边插入了相应的代号(如图1)。 

  “下一步怎么办?该数组公式出场了吧!”阿明迫不及待地起身让座, “好,我就来现身说法,统计一个数据吧:二(1)班语文优秀人数。”我边说边在E708单元格输入了一个这样的公式:=SUM(($D$2:$D$702>=96)*($N$2:$N$702=TEXT($B708,0)))。 

  看看阿明那一脸的迷惑,我不得不加以解释: 

  ($D$2:$D$702>=96)——对每一行的语文成绩进行判断,返回结果为1或0(优秀为1否则为0); 

  ($N$2:$N$702=TEXT($B708,0))——对N列对应行的班级代号进行判断,看是否是“201”(TEXT($B708,0)),同样得出1或0的结果; 

  ($D$2:$D$702>=96)*($N$2:$N$702=TEXT($B708,0))——然后,两者相乘,即每一行如果语文成绩为优秀且班级代号为“201”,那么这一行的结果是=1;否则就是0(1×0或0×1或0×0)。最后sum就将这所有的0和1加起来。很显然,加上0等于没加,所以结果是几就表示有几个1相加,也就是二(1)班有几个优秀学生。 

  阿明似乎听懂了,抢着按了下回车键,可是E708单元格中并没了出现预期的数字,而是令人伤心的“#VALUE!”…… 

  看着满脸狐疑的阿明,我说:“数组公式输入的最后一步,不是按Enter,而是按Ctrl+Shift+Enter。”说着,我双击E708单元格,进入编辑状态,然后同时按下Ctrl+Shift+Enter三个键,奇迹出现了,“#VALUE!”变成了22——二(1)班优秀人数(如图2)。跟先前阿明用“=COUNTIF(D2:D69,">=96")”统计的一模一样。 

  阿明一激动,一连试了好几遍数组公式,感觉省事多了,不由得最后向我竖起大拇指:“还是信息技术老师厉害。” 我得意地说:“我厉害,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呵呵。这一招还是从CCE教育社区里学来的呢!”

文档

EXCEL数组公式的妙用

巧用数组公式统计各班优秀人数期末考试期间,教导处的阿明忙得不亦乐乎,不时地发出感叹:“现在各班编在一起考试,统计优秀、及格、低分人数,真让人头疼”。我知道他在操什么心,却心不在焉地说:“countif函数你不是会用吗?”“会啊,但是,你看看,全年级各科成绩都在同一个工作表中,比如,统计二(1)班优秀人数,公式为‘=countif(D2:D69,">=96")’”……我扫了一眼,继续敷衍他:“是啊,没错。”“当然没错,只是‘D2:D69’这个参数中的两个行号(2和69),太烦人了,要逐个修改,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