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作文前,老师不厌其烦、面面俱到的“指导”,一是教学责任心使然,不指导,觉得自己没尽职;二是错误观念使然:“我不指导,学生怎么会写?”可是,我们忘了,学生学的是母语,认字之前,他们就对汉语言文字的表现规律,有了潜在的认识和把握;君不见,那么多文盲,说起中国话来,观点明确,滔滔不绝。但是,不指导,“学生不知道怎么写”的情形会在部分学生身上出现。
那该怎么办呢?所以,作文教学必须重视“作后讲评”。“讲评”,不只是将学生的作文讲一讲,评一评;更在于,批改时,发现学生作文表达的精彩之处,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由个别至全体;或发现学生表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由缺点而练成优点。这种训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有心理认同感,十分欢迎。这种训练,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作文讲评课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第一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评点学生作文中优秀的句子;第二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琢磨学生作文中有突出语病的句子;第三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边读边看学生作文中有没有普遍的问题,或者有没有创意的表达,值得大家学习,找到了这一个点,课上进行训练。
人们常说:好的课,简约而不简单。我却认为,作文讲评课就应该是简简单单的。我的教学,通常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佳作欣赏。佳作要欣赏,要赞美,让学生感受到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此环节可分两步进行:
一、请1—2篇优秀习作的小作者朗诵自己的作文(也可以由教师代劳),读后,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回答三个问题:
1.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的作文写了什么?
2.文中让你最得意的是哪些地方(哪怕只是一个句子)?
3.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满意?还可以怎样改一改?回答问题后,这位学生可以接受同学们的提问或质疑。
这一步设计,诱发了学生的挑剔与羡慕心态,又让所有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了一次审视与二次构思,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讲评的主人。
二、请5—10名学生念一念他们习作中的精彩之处(这些片断,我都在作文中用红笔—一勾划出来,并作了批注)。此时,老师要让自己的恰如其分的点评成为一面“多棱镜”,把散在学生习作中一星一点的亮色都折射出一片迷人的炫光,让他们在这样的课堂里如沐春风。
第二环节:病句诊断。师生一同看看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句子,找出一堆来,但一堂课,只解决一两种较为典型的,留下深刻印象。
记得进行《发表看法》的作文教案设计时,我就把学生习作中较为典型的病句作了罗列,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找出这些语句的错误所在并提出修改意见。面对那些自己作文中出现的错字病句,学生讨论得特别热烈。最后,这些错字、病句被全部改正。
三年级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就是语句不通,而且你这一次帮他修改好了,下一次他又会写出一堆的病句。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地使用这种方法,让孩子
[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