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科技管理表格 | ||||||||||||||
| 分项工程施工交底卡 | 表格编号 | |||||||||||||
| CSCEC6b-KJ-B30701 | ||||||||||||||
| 工程名称 |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腾飞大路(市界-前程路) 综合管廊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 |||||||||||||
| 分项工程名称 | 防水工程 | 工程量 | ||||||||||||
| 分包单位/作业班组 | 负责人 | |||||||||||||
交底内容 一 防水等级 本工程主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不允许渗漏水,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2/1000;任意100m²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²。同时还要求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m²·d),任意100m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0.15L/(m²·d)。 综合管廊标准节防水工程构造图 非标准段顶层防水构造图 底板阴角处防水层处理构造图 底板阳角防水层处理构造图 顶板阳角附加防水层处理构造图 二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除设计图纸特别注明外,现浇段综合管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对于综合管廊避让管线倒虹段、过河段等,埋深大于10m时,抗渗等级为P8)。 三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 (1) 基层处理 a) 防水层铺贴之前,所有其它工程必须施工完毕,然后清理基层。 b) 基层必须平整、坚固、无松动、起砂、起鼓、 凹凸和裂缝,如发生上述现象,须用加107胶的水泥砂浆修补。 c) 基层应比较干燥,含水率不大于8%。 d) 铲除突出基层表面的异物、砂浆颗粒,尘土杂物清扫干净,并用高压空气吹扫干净;基层表面如有油污、铁锈等必须用溶剂、钢丝刷等予以清除干净;阴阳角、管道根部等特殊部位应仔细清理。 (2) 施工工艺 a) 在基层先均匀涂刷石油系列基层处理剂(冷底子油)一层。 b) 待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可将卷材按预定位置放好后,开始铺贴,纵横向均应留出10cm的搭接缝,用胶粘剂粘平,干燥数分钟后用压辊压实。操作时卷材不要拉太紧,并注意方向沿标准线进行,以保证卷材搭接宽度。每铺完一张卷材,应用干净的滚刷从卷材的一端向另一端用力滚压一遍,以将空气排出。为使卷材粘结牢固,应用外包橡皮的铁辊再滚压一遍,不允许有气泡或折皱现象存在。 c) 铺贴时,要注意卷材的搭接量,纵向及横向搭接长度均为100mm,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在转角处增加附加层,每个转角附加层成直角铺设30cm+30cm的防水材料。 d) 卷材收头处理:卷材收头必须用聚氨酯密封膏封闭,封闭处固化后,在收头处再涂刷一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 e) 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墙体两侧粘贴50mm厚聚乙烯泡沫板保护。 f) 土石方回填时应对称进行,注意保护成品。 (3) 注意事项 a) 防水基面(找平层)必须坚硬、平整、干燥(含水率不宜大于10%)、清洁、不应有反砂及各种尖利物品。 b) 卷材不宜在负温条件下施工,如必须在负温下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铺好后的防水层不得有龟裂及粘结等不良现象。 c) 在做卷材铺贴时应随时注意用手挤压排除空气,以免产生鼓包现象。 d) 搬运卷材时应轻拿立放,不得扔摔,避免损坏。 e) 防水施工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防水材料寿命不得低于结构自身寿命,并具备二次抗渗效果及修复功能。 (4) 变形缝防水 综合管廊及其附属工程中的变形缝,包括天然橡胶止水带、聚硫密封胶、低发泡聚乙烯板等。变形缝所用的材料应符合《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 117:2000)的要求,变形缝详图如下所示: 侧壁变形缝详图 注:中墙变形缝不设止水带和图示的构造钢筋,填缝材料参见本图 中隔板变形缝详图 底板(顶板)变形缝详图 变形缝结构构造(二) 注:适用于变形缝两侧的厚度不同时 止水带详图 a) 中置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1. 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伏、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2. 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顺利排出。 3. 止水带的现场接头不得设置在距结构转角两侧各50cm范围内,现场接头应尽可能少,现场接头应采用热硫化对接。 4. 止水带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均不得小于15cm,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两者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cm。止水带与接缝表面应垂直,误差不得大于15o。 5. 浇筑和振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 6. 止水带部位的模板应安装定位准确、牢固,避免跑模、涨模等影响止水带定位的准确性。 7. 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咬合密实,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b) 聚硫密封膏 综合管廊顶板变形缝迎水面、变形缝背水面以及楼板变形缝上表面采用密封胶进行嵌缝时,应采用聚硫密封膏。 1. 嵌缝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嵌缝深度除掉变形缝内一定深度的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干燥、坚实,无油污、灰尘、起皮、砂粒等杂物。变形缝衬垫板表面无堆积杂物。 2. 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0.3mm厚的PE薄膜,隔离膜应定位准确,避免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 3. 注胶应连续、饱满、均匀、密实。与接缝两侧混凝土面密实粘贴,任意部位均不得出现空鼓、气泡、与两侧基层脱离现象。 4. 密封胶表面应平整,不得突出接缝混凝土表面。 5. 嵌缝完毕后,密封胶未固化前,应做好保护工作。 6. 顶板迎水面嵌缝胶必须与侧墙外贴式止水带密贴粘贴牢固。 三.1.2 施工缝防水 管廊防水等级为Ⅱ级,为保证管廊防水质量,结构标准节采用橡胶止水,水平施工缝采用3×300mm镀锌钢板止水,高度为距离底板顶面400mm处,止水钢板搭接处需满焊。 ①橡胶止水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止水带倒伏影响埋入两侧混凝土中的高度。 ②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在结构平面部位均采用盆式安装(仰拱部位除外),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混凝土内产生的气泡顺利排除。 ③橡胶止水除对接外,其他接头部位(T字型、十字型)接头均采用工厂接头,不得在现场进行接头处理。对接可采用冷接法,也可采用现场热硫化法接头。接头部位的抗拉强度不得小于母材强度的80%。 ④止水带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结构两侧厚度差均不大于5cm;橡胶止水的纵向中线与施工缝表面的距离差不大于3cm。 ⑤浇筑和振捣施工缝部位(尤其是侧墙水平施工缝)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和振捣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避免止水带出现过大的蛇型和倒伏。 ⑥水平施工缝由于止水带的阻挡,止水带与围护结构之间的杂物清理比较困难,需要对施工缝表面进行认真的凿毛并清理干净。 ⑦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施工缝咬合密实,这是止水带发挥止水作用的关键,应确实做好,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⑧技术措施 a 结构混凝土施工中尽量少设施工缝,施工缝应避开结构受力薄弱环节。 b 用焊接于主钢筋上的短钢筋固定挡头板,挡头板上涂抹脱模剂。 c 挡头板必须牢固定,且与衬砌模板结合严密,确保混凝土施工时不漏浆。 d 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方能拆除挡头板,拆除后将混凝土结构端面凿毛、清理。 e 焊接止水条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对附近防水板烧伤或烫坏。 f 混凝土施工中,禁止捣固棒碰撞中埋式止水带。 g 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在施工缝周围预埋注浆小导管,确保防水效果。 施工现场铝模板通过配置三段式对拉止水螺栓进行模板固定参加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第4.1.28。 1、铝模板;2、结构混凝土;3、止水环;4、工具式螺栓;5、固定模板螺栓;6、密封材料(填塞防水密封膏并外侧预留20mm);7、微膨胀聚合物水泥砂浆 三.1.3 砖胎膜施工 砖胎模施工节点示意图 | ||||||||||||||
| 会 签 栏 | 质量 | 安全 | 环保 | |||||||||||
| 时间 | 时间 | 时间 | ||||||||||||
| 交底人 | 交底时间 | |||||||||||||
| 审核人 | 批准人 | |||||||||||||
| 被交底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