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规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4:11
文档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预防和纠正措施管理文件,贯彻质量管理“预防为主”的理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预防性行动,减轻已发生问题如召回等所产生的影响,降低产品缺陷率,并发生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2.范围适用于包括客户投诉、召回、生产、自检、内外部审计、产品年度回顾等一切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活动中,预先发现问题或发生偏差后所采取的措施。但不适用于能够立即采取方法解决发生问题的纠正措施。3.职责3.1.体系内审员负责组织对体系持续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体系不符合
推荐度:
导读1.目的建立预防和纠正措施管理文件,贯彻质量管理“预防为主”的理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预防性行动,减轻已发生问题如召回等所产生的影响,降低产品缺陷率,并发生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2.范围适用于包括客户投诉、召回、生产、自检、内外部审计、产品年度回顾等一切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活动中,预先发现问题或发生偏差后所采取的措施。但不适用于能够立即采取方法解决发生问题的纠正措施。3.职责3.1.体系内审员负责组织对体系持续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体系不符合
1.目的

建立预防和纠正措施管理文件,贯彻质量管理“预防为主”的理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预防性行动,减轻已发生问题如召回等所产生的影响,降低产品缺陷率,并发生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包括客户投诉、召回、生产、自检、内外部审计、产品年度回顾等一切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活动中,预先发现问题或发生偏差后所采取的措施。但不适用于能够立即采取方法解决发生问题的纠正措施。

3.职责

3.1.体系内审员负责组织对体系持续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体系不符合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生产部、技术部、质保部负责组织对服务和产品持续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部门负责人发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3.各部门负责分管范围内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改进和实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4.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3.5.销售部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4.规程

4.1.定义

4.1.1.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指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以防止问题再发生或避免发生的全部活动,简称CAPA。

4.1.2.纠正行动是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和其他不期望出现的现象的根源所采取的行动,防止重复出现。

4.1.3.预防行动是消除潜在的不符合和其他不期望现象的根源所采取的行动,防止发生。

4.1.4.纠正和预防不仅是就事论事的对不合格的处理,而要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因此纠正和预防措施可能涉及影响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的各方面活动。

4.2.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目的

4.2.1.对引起CAPA行为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已有和潜在的质量问题,必要时,采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

4.2.2.使偏差、不符合的行为、缺陷或其它不期望的情况出现几率降低,或永久纠正;

4.2.3.防止已识别的潜在风险再次发生;

4.2.4.减少由于已知问题和严重事件引起的召回事件;

4.2.5.满足法规要求;

4.2.6.减少审计过程中的缺陷项;

4.2.7.提高一次合格率;

4.2.8.使生产过程更严格、持续性更好,提高客户满意度;

4.2.9.对于不可能消除根本原因的缺陷降低风险;

4.2.10.增进对产品和工艺的理解,改进产品和工艺

4.2.11.调查与产品、工艺和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的原因;

4.3.CAPA工作流程

流程操作工作内容负责人
1

问题识别

启动CAPA程序1  对来源(客户投诉、召回、不符合事件的报告、质量事故、偏差、OOS缺陷、内部缺陷、自检、年度回顾、管理回顾、风险评估、工艺性能、质量监测趋势等)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确认已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以及源于外部审计的CAPA,填写“CAPA实施申请表”附件1,启动CAPA

2  启动CAPA程序,填写“CAPA实施记录”附件2,回答以下n W问题:

2.1  应该发生了什么?

2.2  实际发生了什么?

2.3  怎样发生的?

2.4  何时发生的,何地发生的?

2.5  何时发现的、怎样发现的?

2.6  立即采取了哪些措施?

2.7  初步评估潜在影响和/或风险。

一般由问题的发现者启动
2

评估

评估风险1 进行风险评估,确认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是否需要采取整改措施。包括:

1.1 问题所造成的潜在影响评估:确认并记录影响到的所有方面,包括成本、安全、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等。

1.2 对企业和顾客影响的风险评估:对影响程度的评估,确认问题的严重程度。

1.3 立即采取的措施:通过潜在影响和风险评估,在CAPA制定前,有必要采取的立即纠正措施

质保部,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共同评估

3

调查

确定调查人员1 CAPA的深度和形式应与风险评估的级别相适应的。根据风险级别确定CAPA跟踪协调人员,负责协调成立与问题相关部门组成的调查分析小组,确定调查分析小组组长。CAPA跟踪协调人员
调查2 由调查分析小组组长组织制定完整的根本原因分析调查程序。

3 确认调查目的,方法,人员职责和所需的数据资源。

4 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收集涉及问题相关所有方面的数据

调查分析小组
4

分析

根本原因分析1 调查小组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最有可能的原因。

2 信息资料分析

2.1 分析信息资料并确定

2.1.1 是否已详细说明所报告问题的影响因素和范围;

2.1.2 问题是否与类似的问题有关联或正成为某趋势中的一部分;

2.1.3 是否需要额外的信息资料;

2.1.4 可能的根本原因;

2.1.5 可能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2.2 初步根本原因分析

2.2.1 评估相应的事实

2.2.2 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的变化;

2.2.3 分析人、机、料、法、环、测等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2.3 经过分析没有确定的根本原因或所有可能的原因都已经被排除,则需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2.4 分析过程中应确保资料信息完全支持所得出的结论,并对分析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结论予以记录。

3 根本原因判断

3.1 通过调查小组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

3.2 确定可能的原因:从列出的有关事实、关联中排除与资料信息不符的原因,确定所有可能的根本原因;

3.3 挑选根本原因:根据人、机、料、法、环、测等关联变化、相应的资料数据,在所有可能的根本原因中,挑选与资料最相符的根本原因。

3.4 核实根本原因:核实最有可能的根本原因和支持结论的资料,剔除所有与资料信息不符的可能原因。

3.5 即使没有确定的根本原因,也应记录原因分析过程中所有活动和得出的结论。

3.6 所有用于根本原因分析的支持文件必须作为问题定性和根本原因分析依据调查报告文件所附的一部分,应在“CAPA实施记录表”中列出清单交至质量部CAPA跟踪协调人。

4 由调查分析小组组长将上述调查分析的内容填入“CAPA实施记录表”。

调查分析小组
5

制定计划

确定执行负责1 风险级别较低的CAPA,由质保部确定的CAPA跟踪协调人负责确定CAPA措施执行负责人。CAPA跟踪协调人员
2 风险级别较高的CAPA,由质量受权人确认CAPA整改小组的组成部门、CAPA整改小组的CAPA措施执行负责人
制定CAPA计划3 CAPA措施执行负责人针对根本原因制定全面的、适当的CAPA计划。

4 确定措施方案

4.1 建立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以消除根本原因的长期解决方案,对不能消除根本原因的,列出可以降低风险的解决方案。

4.2 针对确认的根本原因,审核每一CAPA的恰当性。

4.3 制定计划包含整改责任部门、措施行动、计划完成时间、完成时限;一般缺陷项目一个月内完成,严重缺陷项目三个月完成,必要时注明原因。

CAPA执行负责人
批准计划4.4 CAPA计划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执行。质量受权人
6

执行计划

执行计划1 根据批准的计划,CAPA执行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确定计划的具体执行。在正式执行CAPA计划前与相关人员做好沟通工作。

2 CAPA计划的变更、延迟,CAPA执行负责人应填写“CAPA修改申请表”(附件3),报质保部,并得到质量受权人批准。

2.1 CAPA有任何改变,如截止日期、执行负责人、整改措施的变化,CAPA执行负责人都需以书面形式提出整改措施变更申请;申请报告中详细阐述进展情况、影响,CAPA改变原因,修改内容预计划。

CAPA执行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
2.2 整改措施变更申请经批准后,CAPA跟踪协调人元记录变更内容,包括修改后的完成日期。CAPA跟踪协调人员
3 CAPA执行负责人将CAPA计划的执行情况填写在“CAPA实施记录表”中。

4 所有CAPA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相关的支持文件和证据材料应交CAPA跟踪协调人员

CAPA执行负责人
7

CAPA跟踪

跟踪CAPA计划完成情况1 CAPA计划的跟踪

 CAPA跟踪协调人员与相关执行负责人定期沟通措施执行的进展情况。

2 跟踪结果形成文件,报告预防问题再次发生的直接负责人,并每年报告质量受权人。

CAPA跟踪协调人员
3 必要时,由质量受权人将CAPA跟踪结果文件上报药品监管部门。质量受权人
8

CAPA关闭

确认和评估CAPA结果1 CAPA执行负责人确认批准的整改措施已经全部完成,并评估和确认CAPA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后,CAPA完成。CAPA执行负责人
批准CAPA关闭2 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CAPA关闭质量受权人
执行关闭CAPA被批准关闭后,实施关闭。具体CAPA小组解散。CAPA跟踪协调员
4.4.CAPA执行过程管理

4.4.1.CAPA一经启动,不能随意更改,任何过程都予以记录。

4.4.2.CAPA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计划、完成日期等与原计划不符合,在CAPA实施记录表的相应阶段的内容处,写明未完成原因,及进展状态,同时在备注处注明应对措施,如修改计划,需填写CAPA计划修改申请表。

4.5.CAPA文件管理

4.5.1.CAPA过程中相关的支持文件和证据材料均应列明清单,并按清单顺序整理交至QA存档保管。

4.5.2.QA需将实施的CAPA登记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一览表》(附件4)中用于统计及追溯管理。

5.记录

CAPA实施申请表

CAPA实施记录表

CAPA计划修改申请表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一览表

6.相关文件

偏差调查与处理管理规程  HTY/SMP-QA-ZB-008

内部审核管理规程  HTY/SMP-QA-ZB-015

文件管理规程  HTY/SMP-QA-ZB-001

7.参考文献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YY0033-2000

8.修订历史

序号生效日期文件编号及版本号修订性质及原因修订内容及具体条款

附件1:

CAPA实施申请表

编号:                                                      HYT/SMP-QA-ZB-009                     

发起部门发起日期
责任部门责任人
依据□GB/T19001或ISO9001条款号:                    

□YY0033-2000:                         

□其他:                         

问题来源□客户投诉   □召回      □不符合事件的报告   □质量事故     偏差   

OOS缺陷    □内审      外部审计缺陷       □自检         □年度回顾

□管理回顾   □风险评估  工艺性能           质量监测趋势  

其他:

类别□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事实描述
原因分析参加分析人员:
处置方案及纠正或预防措施实施计划负责人:                            预计完成时间:

                            

措施制定人审批人/时间
效果验证原因分析是否准确  □是  □否 指出不准确处:验证人员签字:

日期:

处置方案是否有效   □是  □否  证据:
纠正(预防)措施是否有效   □是  □否  证据:
附件2:

CAPA实施记录

编号:                                                          HYT/SMP-QA-ZB-009

项目日期内容负责人备注
识别1 应该发生了                                          

2 实际发生了                                          

3 怎样发生的?                                        

4 何时发生何地发生?                                  

5 何时发现怎样发现?                                  

6 立即采取了哪些措施?                                

7 初步评估潜在影响和/或风险。  □继续进行   □停止进行

评估1.1 问题所造成的潜在影响评估

1.2 对企业和顾客影响的风险评估

1.3 立即采取的措施                  (详见附表相应内容)

调查组长        ,组员                                    

调查程序                            (详见附表详细说明)

目的                                                   

调查方法                                               

职责                                                  

所需的数据资源                                        

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原因分析:                        

信息资料分析:                                         

(具体数据资料、信息资料详见附表)

制定计划计划描述(可附页):
执行计划计划实施情况描述(可附页):
CAPA跟踪结果描述:

                                                                      

                                                                       

                                                                     

□有效                 □无效,下一张PCAR NO:

□技术变更:变更通知单  NO:

CAPA关闭

审核人/日期:                             审批人/日期:

附件3:

CAPA计划修改申请表

编号:                                                         HYT/SMP-QA-ZB-009

项目问题描述措施描述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整改计划变更内容
整改措施变更或申请延期理由
申请人/日期                                         /        年      月      日

部门批准人/日期                                        /        年      月      日

质保部批准人/日期                                         /        年      月       日

附件4: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一览表

序号工作内容预计起始时间实施部门责任人实施跟踪情况完成时间
编号:                                                          HYT/SMP-QA-ZB-009 

文档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预防和纠正措施管理文件,贯彻质量管理“预防为主”的理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预防性行动,减轻已发生问题如召回等所产生的影响,降低产品缺陷率,并发生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2.范围适用于包括客户投诉、召回、生产、自检、内外部审计、产品年度回顾等一切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活动中,预先发现问题或发生偏差后所采取的措施。但不适用于能够立即采取方法解决发生问题的纠正措施。3.职责3.1.体系内审员负责组织对体系持续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体系不符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