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5:34
文档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
推荐度:
导读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

3、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B.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    D.课桌的高度为1.2m

4、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    B.小球的质量是0.8kg

C.小球的体积是2.5×10-4m3    D.小球的密度是3.2×103g/cm3

5、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6、小明在湖边散步时,看到水中的鱼在“白云”中穿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小明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鱼位置要深

D.小明看到水中的鱼和“白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7、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8、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     B.响度很大的超声

C.响度很小的次声     D.响度很大的次声

9、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    D.铃声能传递信息

10、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1、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12、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如图是小聪做甲、乙两种物质的凝固实验所得到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                   B.甲在ab段吸热

C.甲的凝固点是48℃                      D.乙是非晶体

14、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15、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________的缘故.

2、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是的“低”指的是________;“高”指的是________.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________的大小.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以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4、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产生 的,是通过___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处减弱噪声.

5、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将杠杆AOB在O点悬挂起来,B处挂一重物G,在杠杆上施加最小动力F,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支持力F及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O为物体的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④铁圈B和石棉网

(2)如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请将如图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

(4)由数据及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

(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_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2、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将卡片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能减少木块受到的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__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辆载重卡车连同货物一起的总质量,在的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取,求:

卡车连同货物受到重力的大小;

卡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2、一个底面积为0.01m2的柱形容器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容器高为0.15m,内盛有重9.8N,0.1m深的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200Pa。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多少;

(3)容器的重力G;

(4)若将一体积为6×10-4m3,金属小球轻轻浸没在水中,求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C

2、C

3、C

4、D

5、A

6、A

7、B

8、A

9、D

10、B

11、B

12、C

13、B

14、B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漫    直线传播

2、音调    响度    响度

3、振动    声波(或“波”)

4、振动    空气    声源 

5、相互的    运动状态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见解析所示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②④①③    变小        不变    调为小火

2、相反    钩码的数量    不能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剪成两半    摩擦力    竖直方向    不变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4.5×104N;(2)4×103N;(3)9×104Pa.

2、(1)980Pa;(2)12N;(3)2.2N;(4)490Pa

文档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