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5:41
文档

200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200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有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C.秦朝时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D.明朝时占城稻开始在我国得到推广   2.1919年,身居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     A.公车上书    B.义和团
推荐度:
导读200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有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C.秦朝时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D.明朝时占城稻开始在我国得到推广   2.1919年,身居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     A.公车上书    B.义和团

200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有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C.秦朝时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D.明朝时占城稻开始在我国得到推广 

    2.1919年,身居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 

      A.公车上书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3.今年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        】 

      A.40周年    B.50周年  C.60周年  D.70周年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修建的一条纵贯南北的著名铁路干线是……………【        】 

      A.成昆铁路   B.京九铁路   C.鹰厦铁路    D.宝成铁路 

    5.图中表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举办地的英文字母是…………………………………【        】

(第5题图略)古代希腊 

  6.某宗教学者若要实地考察被犹太教、教和教都奉为圣地的西亚名城,他应该去

的地方是………………………………………………………………………………【        】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耶路撒冷 

    7.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是………………………………………………【        】 

      A.资产阶级   B.民族战争     C.自上而下改革    D.统一战争 

    8.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居里夫人     C.巴斯特      D.门捷列夫 

    9.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第9题图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A.第一国际成立    B.巴黎公社     C.二月      D.十月 

   10.操纵巴黎和会的三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法、意    B.英、法、美    C.英、美、日     D.法、美、日 

   11.今年是诺曼底登陆60周年,下列关于此次战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登陆的是以美英为主的盟军    B.使德军陷入东西夹击中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迫使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 

二、组合列举题(本题共4小题,第12、15题各3分,第13、14题各4分,共14分) 

   12.某学校初二(1)班正在进行“历史上的安徽名人”知识竞赛,请你帮助小王同学答出下列一组必答题。(3分) 

     清正廉明、铁面无私的北宋著名政治家—— 

     富甲江南的绩溪“红顶商人”—— 

     《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13.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一个缩影。请你写出下列反映上海历史进程的有关史实。(4分) 

     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 

     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国民时期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20世纪902年代上海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 

14.某博物馆正在筹办世界古代文化展,请你为下列古文字图片配上简明、准确的文字说明。(4分)(第14题图略) 

15.列举17、18世纪在大西洋两岸发生的资产阶级。(3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省位置、资源分布图略                 

  材料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ān,形容泪流)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 

                                          ——《春愁》(丘逢甲作于16年) 

                   材料3:    2003年12月7日,总理在访问美国

时会见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等各界代表,谈到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shāng,衰伤的意思),乡之深愁!”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1(如图省位置、资源分布图),从自然条件、资源及战略位置等方面分析被誉为“祖国宝岛”的原因。(3分) 

(2)       材料2中“去年今日割”指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文献是什么?(4分) 

(3)       材料3中所说的“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是指什么?(2分) 

(4)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解决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下图片(图略)展示的是第二、第三次科技中重大技术突破的部分成果。 

请回答: 

(1)       从以上材料中选出你认为的对人类影响重大的20世纪两项科技成果,并说明每项入选的理由。(8分) 

(2)       第三次科技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简要谈谈你的认识。(3分) 

四、分析与探究(本题12分) 

18.                     2003年8月4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生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伤人事件,导致我国44名公民受害,其中伤势最重的李贵珍死亡。2004年元旦,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又一次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参拜了,激起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愤慨。 

       请以“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为主题,提笔给你的同龄人——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告诉他们你所知道的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心愿。(注意:以200字左右为宜;收信人是日本中学生,落款应为“安徽中学初三(一)班全体同学”,不得写出自己的真实校名、姓名,否则视为零分;写信时要将日本军国主义、日本右翼分子与日本人民区分开来。) 

  

  

  

  

2004年安徽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  历史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A   2.C   3.D   4.B   5.A   6.D   7.C    8.B   9.D   10. B      11.D 

二、组合列举题(第12、15题各3分,13、14题各4分,共14分) 

    12.包拯;胡光墉(或“胡雪岩”);王茂荫(各1分) 

    13.中英《南京条约》;江南制造总局;“五卅”运动;浦东开放、开发(各1分) 

    14.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象形文字;甲骨文(各1分) 

    15.英国资产阶级;美国战争;法国资产阶级(各1分)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6.(1)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盛产稻米、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森林、金属矿产、海盐等资源丰富;扼守我国出入太平洋的要冲,战略位置重要(3分) 

       (2)15年日本强迫清签定《马关条约》,割占了(2分);《开罗宣言》(或波茨坦公告)(2分)。 

       (3)与的统一问题(2分,如答出“与祖国分离”等意思相接近的内容亦可)。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2分)。 

    17.(1)电子计算机:开始代替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核电站:开始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时代;人造卫星:使人类的活动开始进入宇宙空间(8分,只需答出其中两项,每项科技成果和入选理由各2分,入选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分,只需答出其中三点,若答出其它意思相近的内容亦可)。 

四、分析与探究(本题12分) 

    18.按照“结合材料”(如: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伤人时间、小泉参拜等)、“揭露罪行”(如:强迫清签定《马关条约》、侵占中国东北、制造南京大、“石井”实施细菌战、在沦陷区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等)、“表明观点”(如: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日本政要屡屡参拜等行为,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的;希望日本同龄人和我们一起,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为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三个方面采意赋分。【答出观点正确、言之成理的其它内容亦可。若能较为完整地答出以上三个方面,且语言简洁流畅的加1分,但该大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一等(10~12分):主题突出,论据充分,情感丰富,逻辑性强,语言流畅; 

    二等(7~9分):主题较突出,论据较充分,情感较丰富,逻辑性较强,语言通畅; 

    三等(4~6分):主题不够突出,有一定的史实基础,语言较通顺; 

    四等(3分及以下):主题不突出,史实不清,语句不通。 

  (若写信的格式不正确,在等级评分的基础上扣1分) 

文档

200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200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有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C.秦朝时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D.明朝时占城稻开始在我国得到推广   2.1919年,身居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     A.公车上书    B.义和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