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90分钟 100分)
语言积累和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1分)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2分)(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jiàn shù( )。
(2)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
jī xíng( )。
(3)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 jīng jié lǜ( ),青丝变白发。
(4)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的地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田垄里的麦苗稀稀拉拉的,像是在翘首苦盼着下雨。
B.塞北荒原广漠无边,让人不由自主地觉得人类的渺小和为力。
C.三万铁甲军士,同时发出山呼海啸似的喊声,举起长矛刺向敌人的心脏。
D.在我们向他屏息敛声、大喊大叫后,他又很得意地向西飞去,消失在日落时分的红霞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将“减轻”改为“减少”)
B.生态环境因人为破坏而恶化,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完善生态环境。(将“完善”改为“改善”)
C.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亚洲各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将“对于”调至“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的前面)D.只有这种眼光犀利,能够看清的人,才可任意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在“任意”后面加上“支配”)
5.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 ;
, 。
二、文言文阅读 (18)
(一)阅读《富贵不能淫》文段,完成第6~9题(10分)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 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往送之门,戒之曰 (3)居天下之广居 (4)与民由之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4分)
(二)阅读(明)焦竑的《金忠待人以宽》,完成10-15题。(7分)
金忠 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或曰:“彼不于公有感 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选自《玉堂丛语》)
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博学、慷慨,曾任燕王府纪善、兵部尚书等职。②感:通“憾”,怨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人有他善/择其善者而从之 B.虽有素与公异者/可以调素琴
C.或曰/或王命急宣 D.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故渔者歌曰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公 为 尚 书 时 其 人 以 吏 来 京 师 惧 不 为 容 公 荐 用 之。
11.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金忠怎样的思想境界?(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 阅读朱金平的《一棵小白杨》一文,回答12——15题。(共15分)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队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⑪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锻炼人、出息人啊!”
⑫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⑬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⑭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⑮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12.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3分)
13.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是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颗小白杨。
(二)阅读张亚凌的《抱抱曾经的自己》,回答16-19题。(15分)
①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
②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
③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呲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④母亲性急,头也不回地催促着我“快点,手底下快点”。她已经打了个来回,折到我跟前。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就轻轻踹了我一脚,骂了句“慢腾腾,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继续弯腰猛割。⑤那天临近傍晚,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
⑥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
⑦10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
⑧如果没记错,那时应该是一块橡皮2分钱,一支铅笔5分钱,一个本子8分钱。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东西,不是开玩笑,家里带电的就一手电筒,还舍不得经常用,怕费电。我后来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从此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
⑨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
⑩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
⑪ 14岁那年,上初二了,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作文写得挺不错。只是,我不是一个长得清爽且伶牙俐齿讨人喜欢的孩子。
⑫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好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我一直在“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
⑬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
⑭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⑮再如果可以,我还想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她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
⑯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
1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3分)
16.第⑨段画线句有何作用?(4分)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答:
(2)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答:
18.题目“抱抱曾经的自己”中的“抱抱”的意思是什么?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四、作 文 (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情是七彩阳光,七彩合在一起便是自然白,她朴素真挚。沐浴其中,我们可曾阅读过这一缕爱的阳光呢?是春日艳阳的温馨,还是夏日骄阳的热烈?是秋日夕阳的深沉,还是冬日暖阳的温存?
请以“那份爱”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550字。
五、名 著 阅 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10分)
据彭德怀司令员说,这就是红军力量所系的主要原则,每次扩大红区都要运用这些原则。他最后说:“因此你可以看到游击战要成功,需要这些基本条件:无畏、迅速、计划周密、机动、保密、行动神出鬼没和坚决果断。缺一项,游击队就不能取胜。如果在战斗开始时,他们没有决断,战斗就要拖延时日。他们必须迅速,否则敌人就能得到增援。他们必须机动灵活,否则就会失掉运动的有利条件。”
“最后,游击队绝对必需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参加。如果没有武装农动,事实上就没有游击队根据地,就不可能存在。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心中,只有实现群众的要求,只有巩固农村苏维埃中的根据地,只有掩护在群众之中,游击战才能带来的胜利。”
彭德怀在阳台上踱来踱去,每次走到我伏案疾书的桌子边上时就提出一个论点。现在他突然停下来,沉思地回想。“但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他说,“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
1.游击战取得成功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分)
2.红军游击战术的口号是什么?(3分)
3.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参
一、基础知识
1 、(1)江入大荒流
(2)黄鹤一去不复返
(3)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 建树 畸形 殚精竭虑 诚惶诚恐
3 、屏息敛声”与“大喊大叫”相矛盾。)
4、A(不合逻辑,应去掉“避免”或“减轻”。)
5、示例一:我佩服陈胜的气魄,为脱苦海冒死,南征北战。
示例二:我赞赏唐雎的忠诚,为救国家智斗秦王,舍生忘死。
示例三:我羡慕格列佛的经历,为探险境漫游各国,奇幻刺激。
二、文言文
(一)6.(1)(确实,的确)(2) (告诫) (3) (居住) (4)(遵从,遵照)
7、(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他心意昏乱,贫穷卑贱不能使他改移节操,威胁暴不能使他屈服暴力。
8.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解析]“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对公孙衍和张仪的描写,可看出他们崇尚霸权主义,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大丈夫”行为,大丈夫应是与老百姓一起实现自己的志向,若不能实现志向,便独自坚守自己的原则。
(二)
[参考译文]金忠对别人的一点德行都必定称赞,即使是一贯和他意见不同的人,只要那人有好的地方,他也没有不表彰的。他同乡有个人曾经多次为难、侮辱他,他任兵部尚书时,那人也到京城来做官,害怕不被他接纳,没想到金忠推荐、任用了他。有人对金忠说:“那人不是和你有怨恨吗?”金忠说:“我看他的才能可用,为什么因为私怨掩盖别人的长处呢?”
9、A(A.好的方面;B.向来/没有装饰的;C.有的人/有时;D.缘故/所以)
10、公 为 尚 书 时/ 其 人 以 吏 来 京 师/ 惧 不 为 容/ 公 荐 用 之。
11、正直无私,胸怀宽广,善用人才。
三、现代文阅读
(一)12.刚到哨所,面对艰苦环境,火热的心变凉了;在小白杨树下接受传统教育后,感到充满力量;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心怀喜悦。
13.儿子的举动是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侧面表现能锻炼人,出息人。
14.C
(二)15.(1)跟随母亲割麦,脚受伤仍不忍心丢下母亲而坚持陪着母亲。
(2)不管他人嘲讽,用碳棒练习写字,成绩渐渐靠拢优秀生。
(3)作文成绩好而被老师忽略,直至作文比赛获奖才走出沉重的“等”字。
16、这句话写出了同学对“我”的偏见与嘲讽,从侧面表现了“我”当时成绩并不好,承受的压力之大,也突出了“我”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17.(1)连用两个“唯一”,强调了“我”的实力和学习效果,充分表现了“我”获奖后的成就感和喜悦心情这表达了我对张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深情难忘。
(2)“泥泞与黑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等”字给“我”的心理带来的沉重之态。
18、题目中“抱抱”,有回忆、感激和赞美的意思。作用:(1)文章围绕“抱抱曾经的自己”展开,起到线索作用;(2)点明主题,突出了文章“感谢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这一主题。
四、作文略
五、名著阅读
1、无畏、迅速、计划周密、机动、保密、行动神出鬼没和坚决果断。
2、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3、这句话点出了人民支持的重要性,战术虽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游击队也无法生存、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