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精品】小学生必须的国学经典:《增广贤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15:38
文档

【精品】小学生必须的国学经典:《增广贤文》

小学生必须的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图片导入】【作者简介】《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作品简介】《增广贤文》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
推荐度:
导读小学生必须的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图片导入】【作者简介】《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作品简介】《增广贤文》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
小学生必须的国学经典:《增广贤文》

【图片导入】

【作者简介】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作品简介】

《增广贤文》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和亲情。《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增广贤文》以有韵的

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

【著作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力】

《增广贤文》主要讲的是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增广就是《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重点章节(节选+译文)】

(1)为人莫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译文】做人不干对不起良心的事,半夜有人敲门心中也不会惊慌。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只要走得正,行得正,光明正大,心里就踏实。无论发生什么意外之事,都能做到心中不慌。

(2)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之人面不知心。

【译文】你可以画龙画虎,但是很难透过他们的皮肉,直接画出骨头;你可以了解一个人,知道他长什么样,但是很难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要看清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外表,只听他的一面之词。一定要深入的了解一个人的心。

(3)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译文】贫穷时,即使居住在热闹的都市也没有人来过问;富贵时,哪怕是住在深山里也有远房亲戚找上门来。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上某些人与人之间单纯金钱关系的不正常现象:亲与不亲完全决定于钱财的多和少。

(4)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译文】意思是指自己家的好事情别人知道的少,自己家的坏事,却传遍千里。人往往都是关注自己的优点,别人家的好事往往不会在意,有的在意也会心里嫉妒,更不会免费为其宣扬,所以说的人少,听的人也就少。而对于那些坏事啊,人们往往喜欢看人家笑话,听这些别人家丑的时候会有一种优越感,

(5)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译文】这个“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善良的意思,而包含有“没有个性、没有本事的意思”。那“马善”也就是也有“马瘦弱、没脾气”的意思。 所以说,人要有一定的个性,要学会一些适应社会的本领,这个本领既有为人处事的本领,也有业务方面的本领,做一个社会的“强者”,这样才能不会被别人“欺”。

(6)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译文】这句俗语描述的是封建社会里士人从读书到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艰难过程和成功后的欣慰心态。在封建的科举制度下,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但一旦考上,皇帝封官赐爵,天下人就都知道了。后来,人门常用这句话鼓励和劝戒读书人,好好读书,又说“十年寒窗苦,方为人上人”。这都是让人从小有立志报国的信念和志向的励志。

(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译文】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男子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译文】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这句成语告诉我们,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正确对待,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10)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译文】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也喜欢钱财,这是没错的,但是君子得到财物和使用财物都是要有原则的。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情感体会、人物或作品评价】

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增广贤文》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不少内容反映了封建伦理和道德观念,甚至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宿命论的色彩;有的内容以个人为中心,反映了当时及时下人们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思想;有的反映了在当时乃至当今社会制度下小市民阶层得过且过、畏缩苟安的心理和避祸厌世的消极人生哲学;有的在当时社会不失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反映,今天已失

去了借鉴的意义;还有一些内容含义比较模糊,或者只有片面的真理性,如果不做正确的理解,就会变成错误的东西。这些都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我们要在阅读时采取批判的态度,明察扬弃,批判继承,吸取其有营养的成分,古为今用。

文档

【精品】小学生必须的国学经典:《增广贤文》

小学生必须的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图片导入】【作者简介】《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作品简介】《增广贤文》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